賀建奎現場演講及問答全文(現身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附PPT...

2020-12-17 和訊

「基因編輯嬰兒」一事持續發酵,在衛健委宣布成立專家委員會調查後,和美醫療因涉及基因編輯嬰兒停牌、深圳科創委聲明從未自主賀建奎基因編輯項目、科技部確認基因編輯嬰兒已出生。在前兩日的一片輿論和譴責聲中,賀建奎沒有露面、亦未作出任何正面回應。

2018年11月28日,賀建奎現身香港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對實驗進行介紹和匯報之後,賀建奎回答了科學家和媒體的提問,動脈網對現場演講和問答環節進行了整理:

本文只是為讀者提供信息,並不代表動脈網支持或者反對文中的具體觀點。

演講內容

首先,我必須道歉。這一消息出人意料地洩露了出去,這個消息在一個科學場所發表演講之前就從學界內被傳出去了,而且沒有經過這次會議之前的同行審查程序。(被拍照打斷)

這項研究已提交給一本科學雜誌進行審查了。我還要感謝幾個月前我們接觸過的美聯社,感謝他們從許多角度準確報導這些研究。我也感謝我的大學,雖然他們對這些研究毫不知情。感謝您分享與我的智慧,以及學界對這些數據的討論和提供的這個論壇。

我將闡述我們的數據,並將重點放在人和猴子上。

愛滋預防

人類在愛滋病預防治療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但是新感染人數仍然是聯合國目標的三倍。在一些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愛滋病毒仍然是導致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

對於愛滋病毒陽性母親所生的未受感染的兒童(在南非的新生兒中佔很大比例),在出生後最初幾個月感染愛滋病毒的風險比其他嬰兒高出許多許多倍。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這種情況往往使感染的嚴重程度更加嚴重。

天然的CCR5突變對HIV1具有很強的抵抗性

在一些歐洲國家,多達10%的人口攜帶了一種天然的抗愛滋病毒能力,它可以防止HIV感染。CCR5基因是被研究最多的變異基因之一,也是最廣為人知的基因之一。

1、小鼠CCR5基因敲除的研究

我們首先在小鼠體內進行CCR5基因敲除,以研究「跨代效應」( multi-generation effect)。我們獲得了第三代CCR5缺失小鼠,並且通過Western blot和流式細胞術證實敲除成功。這些小鼠心、肝、肺、胃組織病理正常,小鼠一般行為評價也無差異。

2、人類CCR5-sgRNA設計

然後我們開始評估sgRNA是否可以設計用於人類的CCR5。我們評估了?32變體起始的位點有可能的靶向RNA。我們的發現表明不會發生脫靶效應。以前的一些論文也評估了類似的sg4位點,也沒有檢測出脫靶效應。

3、猴子試驗

sg4誘導了人類細胞系、人類胚胎中最有效的基因編輯活動。由於這個靶點在猴子基因組中是保守的,我們可以用食蟹猴(M. fascicularis)來進一步評估這個靶點。

早期顯微注射能有效的提高效率

我們發現在受精後立即注射Cas9是效率最高的,這與其他研究的結果相同。多次重複實驗結果相同,這同時還減少了嵌合情況。

單細胞測序技術

為了更仔細地觀察鑲嵌現象,我們還對幾個胚胎中的每個細胞進行了測序。這些胚胎是處在1 、2 、3-細胞階段。

通過二次注射提高Cas9效率

由於Cas9降解快且需要時間找到正確的靶點,我們探索了一些策略,通過在2-細胞階段再次注射Cas9來減少嵌合。

我們擴大了樣本量,並在雙親中跨周期觀察到相同的實驗結果。

4、用於人類胚胎的實驗方法

然後我們想看看這個實驗計劃是否可以被用於成人類胚胎。正如其他人所報告的,Cas9是最有效的傳遞形式。

調整劑量也能提高效果。根據我在2017年2月早些時候在基因組編輯研討會上提出的建議,我們編輯了不可存活的胚胎並建立了胚胎幹細胞系。

結果分析是正常的,核型正常。經染色和流式細胞儀檢測,胚胎幹細胞標誌物表達正常。這種胚胎幹細胞也形成了所有三種胚層,這是安全的標誌。

5、脫靶效應檢測

另一個安全問題是脫靶效應的影響。胚胎是位於生命的單個或少數細胞階段,任何脫靶效應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並有可能擴展到全身。在成人基因治療中,脫靶效應是可以預期的,但也存在問題。

在胚胎植入前,我們通過對胚胎進行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來檢測其脫靶效應。我們使用了一种放大的方法來最小化假陽性率,以獲得真實的結果。

其他實驗室也採用了同樣的方法,但我們更進一步,對親本基因組進行測序,尋找存在於親本細胞但不在測序基因組中的危險位點。

我們添加了基因組位點,以便對潛在傳遞位點進行無偏倚評估。我們對CRISPR設計進行了計算機預測,用於錯配引導的計算設計。

最後,我們導入親本基因組,這提高了靈敏度,並允許我們檢測每個胚胎特有的新風險位點,這些位點來自SNPs。

我們能夠可視化個體化的脫靶效應熱點池,每個胚胎大約有1萬個位點。我們使用全基因組測序來評估這些位點,並通過單細胞測序驗證任何的新發現。

在全基因組無偏倚法鑑定的潛在切割位點中,全基因組測序數據未見明顯的切割位點。使用我們的CRISPR設計軟體,在50個人類胚胎中任何一個可能的危險部位都沒有觀察到切割活性。

6、hESC細胞系脫靶效應評估

我們研究了hESC細胞系的脫靶效應。我們沒有親代供體基因組,但我們能夠識別出一個潛在的脫靶位點。這個脫靶位點處在非基因區域,雖然我們不能確定這是遺傳還是編輯造成的。

在這裡,可以看到19個存活胚胎的編輯效率。我們對胚胎進行了PGD和全基因組測序。沒有識別出脫靶位點。

在一個胚胎中,我們在目標位點發現了6kb鹼基的缺失,除了CCR5,其他基因沒有受到影響。CCR5基因於其他基因之間的距離可以防止基因缺失的風險,這些檢測通過下一代測序技術來實現。

7、植入胚胎

現在我主要講雙胞胎的懷孕問題。我們對雙親進行了測序來檢測脫靶效應。母親呈HIV陰性;父親是愛滋病毒呈陽性,攜帶無法檢測到的HIV病毒量。精子需要清洗以防其傳播。我們在懷孕期間進行了DNA取樣,露露和娜娜正常健康。

出生後,我們對幾種不同的組織進行了測序。植入前遺傳學檢測顯示有兩個基因位點被編輯。一種是移碼突變,它可以縮短CCR5蛋白,類似於自然保護變異。

我們告知了這對夫婦這意味著什麼,提醒他們可以選擇不經植入子宮就中斷試驗,或者選擇胚胎。這對夫婦選擇植入這個胚胎並開始雙胚胎懷孕。

8、後續檢測

除了桑格測序以外,我們還向志願者報告了全基因組測序的數據,覆蓋了80%的基因。全基因組測序測序的時候發現了一個脫靶效應。在胚胎植入前,我們告知了志願者有脫靶的風險。但血液檢測是並沒有發現脫靶效應。

嬰兒出生後我們對臍帶血(主要是胎兒的血液)進行深度測序,通過植入前基因診斷確定了基因編輯的結果,Sanger測序的結果同樣一致。

深度測序和Sanger測序都沒有檢測到脫靶效應。隨後我們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其中臍帶血的測序深度為100X、其他組織為30X。這個過程中沒有發現脫靶效應,在全基因組測序過程中也沒有發現大的缺失。

接下來,我們想繼續進行評估,包括通過血液檢測判斷HIV感染的可能性,同時還將進一步研究嵌合組織中的脫靶效應。

我們計劃對雙胞胎進行為期18年的檢測,希望他們在成年後能繼續配合我們的試驗。謝謝!

問答環節

1、關於試驗前

問:你對其他胚胎做了什麼,它們也被移植了嗎?

答:有7對夫婦參與試驗,但鑑於目前的情況,臨床試驗暫停了。

問:你在臨床試驗設計中得到了什麼反饋,團隊規模有多大,是否獲得了批准?

答:最早我和幾位科學家、一名醫生進行了交談,來了解CCR5是否是一個可行的位點。後來我得到了一些數據,這些數據我在2017年的冷泉港和伯克利基因組編輯會議上進行了展示。在這個會議上,我也和其他人進行了交談,得到了積極的反饋,以及一些批評和建設性意見。

除了科學家,我也和來自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等美國的一些頂尖的倫理學家進行了交談,並向來訪的科學家展示了我的數據。

在開始臨床實驗室,我們起草了一份知情同意書,隨後,一切按原計劃進行。

問:知情同意書有多少人參與,並且認為是合理的?

答:4個人。

問:這份同意書是個人或者團隊擬定的,還是與患者有交流?

答:團隊先跟志願者交流了2個小時。一個月後,志願者來到深圳,我親自帶他們去見了另一位教授,並介紹了這次試驗。

問:你有直接參與嗎?

答:有,我也向他們介紹了脫靶效應、以及其他信息。

問:這對志願者是怎麼招募的?招募條件是什麼?

答:是通過一個愛滋病志願者組織。

現場排隊提問的科學家和媒體

2、關於倫理

問:我並不認為這項試驗背後有未滿足的醫學需求。父親雖然是攜帶者,但通過清洗依然可以避免胚胎感染。請解釋下對這幾名特定患者來說,存在什麼為滿足需求?

答:為什麼說CCR5的編輯是未滿足的需求?我覺得這不是給特定的患者,而是對於整個HIV感染群體的。目前我們還沒有HIV疫苗。我也和一些患者談過,有些患者的村莊裡,30%的人都感染了愛滋病。事實上,我對我們的成果感到自豪。對於這個孩子,她能對HIV病毒產生免疫力。我會更加努力地工作,終身為她們負責。

問:我打斷一下,目前還有其他在懷孕的母親嗎?

答:還有1名,但現在還在懷孕早期。

問:能否介紹一下,具體的倫理是怎麼通過的?然後能否詳細介紹下未來對於這兩名孩子的治療篩查計劃?

答:你身邊是否會孩子、有朋友會得嚴重的疾病?他們需要幫助。對於患者來說,我們擁有技術,技術得到越早的應用,就能造福更多人。

未來我會保持透明和公開,向全世界公開孩子的生理信息,大家一起決定下一步。

問:我的問題是更直接的。未來你將如何對這兩名孩子負責?你會向世界公布孩子們的身份嗎?如果不公布,又怎麼能確認她們是否真的獲得了成效?全世界都很關注她們是否健康。

答:按照規定,我們不能公布患者的具體身份。我們會把數據遞交給監管部門和專家。

3、關於患者知情同意

問:如何說服志願者?

答:這些志願者都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他們對愛滋病最前沿的治療藥物和資料方法、研究都有所了解。另外,他們也通過社交平臺了解愛滋病研究的最新進展。試驗開始前志願者都籤署了知情同意書,他們對基因編輯技術的潛在影響和好處都有所了解。

問:回到透明度的問題。你是否願意將知情同意書、手稿和試驗細節在biorxiv.org或公共網站上公布。

答:是的,知情同意書已經在網絡上公布了,搜索我的名字就可以找到。至於手稿,在起草稿件的時候,其實還有其他4個人參與。我會徵求他們的意見,在這之後可能會提交到biorxiv。

問:你如何跟志願者解釋風險的,他們是不是真的理解到了這背後的含義?

答:我們交流溝通的時間長達1小時10分鐘。當時是在一間會議室裡,除了那對夫婦,還有另外兩名觀察員。在籤署知情同意書之前,他們已經拿到了列印好的複印件。

問:他們能讀懂嗎?

答:是的。他們受過很好的教育。從第一頁到第20頁,我逐字逐段的跟他們解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有權提出任何疑問。最後我給了他們一段時間商量,他們可以把知情同意書帶回家再做決定。

問:團隊成員是不是第一次草擬知情同意書?

答:知情同意書有兩個版本,第一個是非正式的,是我實驗室小組成員擬定的。第二個比較正式,是我們一起擬定的。起草之前,我閱讀了NIH關於知情同意書的指南。

4、關於資金來源

問:能否解釋一下這項研究的資金來源?

答:開始這個項目的時候,我還是一所大學的教授,也就是三年前。最早的資金來源是我在大學裡的工資,病人的醫療支出由我自己來承擔。另外一部分測序所產生的費用則由大學創業基金支付。

問:所以沒有來自產業或公司的資金?我想說得更清楚一點,你參與了一家公司,那個公司沒有參與這個項目嗎?

答:我所在的公司既沒有參與這個項目,也沒有提供任何人員、空間和設備。

問:志願者家庭為此付過錢嗎,或者支付其中一部分?有過金錢支付的行為嗎?

答:我們在知情同意書中表明了,我們會支付所有的醫療費用,所以不會因為這個項目向他們收取任何費用。

問:誰應該對這些患者負責?你們如何向他們提供醫療服務?由於受到嚴格的監督,你會如何評估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疫苗接種和神經發育的結果如何?

答:知情同意書提供了定期血液檢測和其他醫療程序的相關信息。這些都可以在知情同意書中找到。

5、為什麼秘密進行試驗

問:你提到你做了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據我所知,目前還沒有可靠成熟的技術來進行單細胞全基因組測序。你是怎麼做到的?

還有一個共識,無論是中國還是國際,是不允許對種系進行基因組編輯。這你為什麼選擇越過這條紅線?選擇秘密進行這項臨床試驗?

答:我們只能從胚細胞中提取3到5個細胞進行活檢。然後,我們會對單個細胞進行擴增。就目前的技術水平,可能會得到單細胞95%或者80-85%的基因組覆蓋率。雖然可能會產生脫靶效應,但我們不只是看這一個胚胎,我們可以通過同時觀察多個目標,來了解發生了多少脫靶效應。

問:為什麼要這麼保密?

答:我一直在科學界工作。我在伯克利冷泉港和一個亞洲會議上發表過演講,向他們徵求意見。那時我也就倫理問題諮詢過美國的專家。

6、對兩個孩子的未來影響

問:人們提出了許多科學問題。這兩個孩子中,一個是對HIV免疫的,但另一個並不一定,他們在基因特性上是有差別的,他們是否會受到不同的對待?

答:我對此進行了深刻的思考。首先是尊重孩子的自主權,這些工具不應該被用來控制他們的未來,他們應該有選擇的自由。第二個是鼓勵孩子們發掘自己的全部潛能,追求自己的生活。

問:在基因被編輯前,這些孩子沒有你所謂的自主權,他們的基因型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成長。這會影響他們的認知或者他們的父母嗎?

答:他們的父母知道他們是被進行過基因編輯的。

問:最後一個問題是,如果這是你的孩子,你會這樣做嗎?

答:如果是我的孩子,在同樣的情況下,我會試一試。

備註: 現場為英文演講,編譯中可能有不準確之處。以原文內容為準。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動脈網。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賀建奎現身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 作公開演講
    &nbsp&nbsp&nbsp&nbsp東方網記者解敏11月28日報導:近日,南科大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雙胞胎在中國誕生,消息引發巨大爭議。今天,在香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進入第二天議程,賀建奎在事件發生後首度公開露面,並在「人類胚胎編輯」環節作演講。
  • 基因編輯峰會主席:賀建奎會按計劃演講
    基因編輯峰會主席:賀建奎會按計劃演講 11月27日,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籌委會主席巴爾的摩確認,「基因編輯嬰兒」主導者賀建奎已抵港,按會議議程賀建奎在28日-29日將發表演講和參與討論。
  • 賀建奎演講後,基因編輯權威認為該試驗無任何意義且不道德
    日前宣布成功誕生世界首例免疫愛滋基因編輯嬰兒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現身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並發表了公開演講。演講後,基因編輯技術權威、CRISPR基因編輯專利持有人、麻省理工學院史上最年輕華人終身教授張鋒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表示,峰會多數科學家都同意賀建奎的試驗沒有任何意義,而且是不道德的、不應該做的。
  • 賀建奎今日現身!稱實驗成功很驕傲(附57頁大會PPT)
    來源 | 賽柏藍綜合整理今天,賀建奎表示對於實驗(附57頁大會PPT)感到驕傲,一對基因編輯嬰兒已經出生,共 7對夫妻參與實驗。11月28日,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上,因「基因編輯嬰兒」誕生而備受爭議的科學家賀建奎現身發言並回應爭議問題。
  • 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後 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炸鍋了」
    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的前一天,風暴已經開始在會場外蔓延。11月26日,人民網深圳頻道發布消息稱,世界首例能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誕生,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領導該實驗。消息發布後不久,國內122位科學家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強烈譴責,稱實驗存在嚴重的生命倫理問題。
  • 20分鐘演講加40分鐘問答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的解釋未能讓科學家滿意
    中國科學家賀建奎昨日出現在香港的基因編輯峰會上,以解釋他的實驗。此前,他聲稱已經幫助培育了首例編輯基因雙胞胎女嬰出生。緊張的演講在演講中,他似乎是搖搖晃晃地走向舞臺,顯得緊張不安。 「我認為他很害怕。」在加利福尼亞州史丹福大學研究基因組編輯的馬修·波特斯(Matthew Porteus)說,並在他演講後與他共同開展了一個問答環節。波特斯將此歸因於他所面臨的法律壓力,或者他即將要解決的科學家和媒體的批評。
  • 賀建奎現身基因編輯嬰兒:結果是不小心公布的,露露娜娜已出生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已經到第三天了,不斷的持續發酵。因「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受到關注、並將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會議上公布試驗數據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第一天並未現身。今天大家都在等待賀建奎的回應。
  • 賀建奎: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娜娜已健康出生 願用下輩子負責
    新京報快訊(記者 楊礪)11月28日上午12時50分時,賀建奎到達位於香港大學李兆基演講廳的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會場。賀建奎發表主題演講時稱,露露娜娜已經健康出生,他們檢測之後發現結果符合預期,兩個基因序列得到預期效果的改善。雖然基因測序發現了一個潛在的脫靶風險,但是距離其他的基因都很遠,之前我們發現過這個問題,也告訴過嬰兒的父母。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賀建奎做基因編輯嬰兒的方式沒有...
    齊魯網11月28日香港訊 11月27日,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香港開幕,「科學狂人」賀建奎現身。山東廣播電視臺《調查》記者在現場獨家見證。記者了解到,今天在大會上賀建奎作為最後一個主講人出現,對他的基因編輯嬰兒的實驗進行講解,並用PPT的形式講解了實驗的數據,但是沒有詳細展開,PPT一閃而過,所以對裡面的一些細節難以進行斟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露露和娜娜的父親是一個愛滋病攜帶者,母親是一個健康人。
  • 基因峰會實錄|「狂人」賀建奎:我願第一個讓我的孩子接受基因編輯
    要聞 基因峰會實錄|「狂人」賀建奎:我願第一個讓我的孩子接受基因編輯 2018年11月28日 16:43:20 智通財經網 2018年11月28日,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香港大學李兆基演講廳舉行
  • 基因編輯嬰兒不能完全免疫愛滋病!所有涉事方撇清關係,賀建奎被...
    去年2月,賀建奎還是這麼說的… 就在去年2月,進行「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研究的賀建奎,還在科學網博客上發布了題為《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安全性尚待解決,並得出結論: 我認為,以上問題是人類胚胎基因組編輯的重要安全問題。
  • 哈佛生物學家:希望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不受賀建奎事件影響
    11月28日,全球生物學界的目光齊聚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因為打開「潘多拉魔盒」的賀建奎按計劃將在此提供關於人類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進一步信息。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編輯峰會的前一日,賀建奎宣布成功「培育」出基因編輯嬰兒,打破了全球定下的一系列關於「基因編輯胚胎不得用於妊娠目的」的共識,引發軒然大波。
  • 南科大生物系全體教授聲明:深感痛心,強烈譴責基因編輯嬰兒
    「在法有禁止、倫理逾矩、安全性未經充分檢驗的情況下,貿然開展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臨床應用,嚴重違背了學術規範和道德倫理,我們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聯合聲明稱,自建系以來,生物系一直注重遵守國家科研倫理和政策法規,不斷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我們懷著敬畏生命、敬畏科學之心,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嚴謹而審慎地進行科學研究,以期讓創新成果更好地造福人類。
  • 關於基因編輯嬰兒試驗,賀建奎的美國同行們怎麼說?
    11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賀建奎出席香港大學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對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的各種問題進行回應之後,全球頂級的科學家們表示,他們沒有被說服,反而又更多理由的擔憂,有更多的問題等待答案。賀建奎在會上表示,還有一名參與該研究的志願者已經懷孕。
  • 怎樣對兩個基因編輯嬰兒負責?賀建奎依舊有4個問題無法回答
    11月28日中午12點40分左右,賀建奎穿黑白豎條紋襯衫,深色褲裝,手提棕色公文包,出現在第二屆基因編輯大會上,比原計劃推遲了近一個小時。他表情嚴肅,語速緩慢,幾乎是一個詞一停頓地用帶有口音的英語發表了演講。
  • 「願第一個讓我的孩子接受基因編輯」賀建奎如是說。你信嗎?
    原標題:「願第一個讓我的孩子接受基因編輯」賀建奎如是說。你信嗎? 2018年11月28日,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香港大學李兆基演講廳舉行。近期因製造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而陷入爭議的南科大副教授賀建奎成為該次峰會的焦點人物。
  • 賀建奎一倫理建議論文被撤稿,期刊:與基因編輯嬰兒實驗相關
    開展基因編輯嬰兒實驗的原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的一篇研究論文日前被撤稿。該論文意在提出包括人類基因編輯在內的輔助生殖技術的倫理準則。在被英文學術期刊《The CRISPR Journal 》發表近5個月後,當地時間2月21日,該期刊發表公開聲明稱,雖然編輯在長達數周的時間裡多次與賀建奎交流,但在投稿期間,賀建奎始終未透露他當時已開展的基因編輯嬰兒實驗。這一實驗隨後被廣泛報導。前述學術期刊的公開聲明稱,該實驗「很可能違反了國際公認的生命倫理規範和地方法規」。
  • 「關注」基因編輯嬰兒誕生後,賀建奎實驗室更新多個視頻…
    而這則消息的發布剛好是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前一天……截至目前各關聯方回應匯總:原稿《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文章已檢索不到;賀建奎曾表示:知道會有爭議,願意接受指責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持續發酵,但賀建奎本人並未對此回應,目前他正在香港參加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
  • 賀建奎現身,但對基因編輯嬰兒的追問遠未結束!名利場下危機暗湧,該...
    11月28日12時50分左右,「科學狂人」賀建奎出現在香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上,這也是近幾天以來,風口浪尖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當事人首次正式公開回應此事。按照之前賀建奎團隊所說,他在會上分享了實驗數據,大致介紹了實驗的背景與過程,演講結束後在提問環節回答了主持人及現場記者的部分提問。
  • 南方科大對基因編輯嬰兒不知情:深表震驚,賀建奎已停薪留職
    賀建奎 南方都市報 圖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稱「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一事持續發酵。據人民網11月26日報導,賀建奎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於2018年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該研究存在的科學倫理隱憂已遭到外界的一致譴責與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