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後將傷口處放進麵粉裡,十分鐘後取出,不會出現灼傷的紅印或水泡,且冷麵粉比常溫麵粉效果更佳,這是近期在朋友圈「瘋傳」的一則「小技巧」。不少網友表示,以後冰箱裡要備上麵粉,自己或家人意外燙傷就不愁了。但記者諮詢專家後證實,這又是一則不折不扣的微信謠言。
【網上傳言】
治燙傷偏方千奇百怪
除了麵粉治療法,網友對於如何治療燙傷,也有各種千奇百怪的偏方。有網友說,可用牙膏塗抹。有的網友表示,若為小面積燙傷,用藥棉沾透生薑汁敷患處,可立刻止痛。還有網友整理出了「燙傷治療14法」,如「用雞蛋清、熟蜂蜜或香油,混合調勻,塗敷在受傷處」,「小兒燙傷後,用黑豆25克加水煮濃汁,塗搽傷處」等。此外,還有網友表示,肥皂水、酒精、白酒、煤油、植物油等,也可以用於浸泡或塗抹。
【專家說法】
「麵粉療法」毫無道理
就網傳的種種說法,記者請教了一七四醫院燒傷整形科主任張新合。張主任說,燙傷後敷麵粉的說法毫無道理。他分析,燒傷及燙傷屬於熱力損傷,被燙傷後毛細血管擴張,組織壞死,血漿等液體滲出,因而會形成紅腫與水泡,這是一種自然反應。張主任解釋說,皮膚被燒傷或燙傷後,應該及時進行冷療帶走熱力,麵粉的儲熱量很小,無法有效吸收熱量,起不到冷療的作用。另外,麵粉上的細菌還有可能感染傷口,且燙傷後因為有液體滲出,若傷口上敷了麵粉,有可能變成漿糊狀,粘在傷口上,給傷口的清洗和消毒帶來不便。所以說,這種方法可謂有百害而無一利。
牙膏等也不適合治燙傷
對於其他偏方,如牙膏、蘆薈、酒精、白醋等,張主任說,在醫學上也並不主張使用這些方法治療燙傷。「若是創面淺,用蘆薈、白醋等清洗傷口是可以的,但創面深就行不通了,加上這些物品本身為非無菌,也容易造成感染。
張主任強調,遇到燒傷應抓緊時間進行冷療。除電力燒傷等特殊情況外,生活中常見的燒傷或燙傷基本都屬於熱力燒傷。針對這類損傷的處理,首先是去除發病因素,讓造成燒傷燙傷的火或水離開傷口,接下來就應該爭分奪秒進行冷療。最直接的方法是用冷水衝,在夏天要持續衝40分鐘以上,冬天要20分鐘。他解釋,燒傷或燙傷後,若是急救及時有效,有助於減輕燒傷的深度和程度,緩解傷口的狀況,便於醫院後續治療,癒合後也更加不易留下疤痕。
【釋疑】
燙傷會不會留疤 看體質和創面
燙傷後是否會留疤主要由兩方面原因決定。張主任介紹,一是體質,有些人的體質更加容易留下疤痕;二是創面深淺。創面越深越易留疤。但創面深淺是會變化的,若是冷療及時,急救措施採取得當,後續醫院治療也得法,就能減輕創面深度,減小留疤的概率。若是錯信了網絡偏方,可能造成傷口感染,加深創面,也就更容易留疤。
割傷擦傷小偏方 您也別輕信
網絡上還流傳著一些割傷與擦傷的小偏方,如用肥皂水衝洗傷口可預防破傷風,用魚肝油、雞蛋膜、大蒜等貼傷口,有利於傷口恢復等。張主任說,對於割傷與擦傷,用肥皂水衝洗是有道理的,因為這樣有助於除去傷口處的細菌。但是這並不能代替醫院的治療,也無法預防破傷風,所以即便用肥皂水衝洗了,也應該到醫院進行包紮等相應處理。至於魚肝油、雞蛋膜、大蒜等偏方,張主任說,這些也是不科學的,因為這些東西本身都並非無菌的,有可能造成傷口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