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寫到「晶片」,一文看懂中國100年護照變遷史

2020-12-22 聯合貨幣號

護照的變遷,主要還是國家的變遷。

近年,中國護照「含金量」穩步提升,除了互免籤證外,多年多次籤證、單方面免籤和落地籤證等也在持續增加,這充分證明了新時代的中國國際影響力。

新中國前的護照變遷史

《西遊記》結尾處唐僧把經取回,通關文牒原文寫道:「牒文上有寶象國印、烏雞國印、車遲國印、西梁女國印、祭賽國印、朱紫國印等等,太宗覽畢,收了。」

1

唐代通關文牒

早在公元前206年的中國漢朝就開始通過文件控制在整個帝國領土上的遷徙。通過指示該通行者的年齡,身高和其他身體特徵,以用作標識符。

通關文牒

在唐代,出入邊關同樣需要護照——當時叫「通關文牒」,著名僧人玄奘法師想去天竺求佛取經,幾次申請通關文牒都未獲批准,玄奘就混在災民的隊伍中,偷渡出關,踏上取經之路。

19世紀70年代,清政府學習西方國家建立駐外使領館制度。為保護在美國的華僑華人免受美國的排華政策的迫害,1878年清政府設立駐美公使館和駐舊金山總領事館,開始向華僑頒發護照。

清朝時期的護照

隨著19世紀末期照相技術快速發展,為防止冒用他人護照的現象,美國華僑持有的護照開始粘貼持照人照片。

2

民國時期護照

中華民國時期,政府制定了比較規範完整的護照制度。

民國時期的護照

3

北洋政府時期(1912年-1928年)

目前可查證最早貼照片的中國護照,為1919年9月所發放,為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駐滬辦事處所發放。

北洋政府時期的護照

1922年4月,經過長時間研究查核後,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組織「全權代表辦事處」,聲明為中國唯一外事統籌機構,並由該辦事處首度發放包含顧維鈞、馮玉祥(總理)等官員的多本正式護照。

4

國民政府時期(1928年-1949年)

中華民國護照與中華民國國籍法釐定有相當大關係,經過兩度修改後,以國民政府委員會為主體的國民政府或中華民國政府於1929年定調中華民國國籍法方向與護照發放基礎原則。

1929年,在允許雙重國籍及出籍從嚴、復籍從寬的原則下,國民政府公布了公布《護照條例》和辦理華僑登記。

1938年國民政府外交部頒發給葉希夷(葉挺)的護照

《外交部頒發出國護照暫行辦法》將出國護照分為「外交護照」、「官員護照」和「普通護照」三種。

1935年中華民國外交部發給錢學森赴美留學的護照

其中,以華僑、留學生適用的普通護照,最為普遍通行。規定有需出具兩間商家保證且到達國外目的地後須向當地中華民國使領館呈驗護照以便登記、一年期滿後,需向當地中華民國使領館呈銷舊照換新照的規定。

1933年,早年因為條件極為寬鬆,中華民國華僑持的中華民國護照雖只有12.6萬本,不過據統計,當時有條件申請中華民國護照者,達千萬人。

新中國成立後的護照變遷

新中國成立後,印製並啟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中國先後印制啟用了30多種版本護照。

今天,聯姨就帶大家來看看新中國成立後的護照變遷史。

1

1950年版護照

1950版護照是我國第一版護照,公民因公、因私出國通用,由外交部籤發;本版漢字為繁體字,豎排版;無性別欄。本版護照規格為107×143mm,共32頁。護照有效期為1年,可延期4次。

2

1951年版護照

1951版護照將持照人「年歲」改為「出生年月日」。護照中的中文為繁體漢字,豎排版;增加了英文,外文為法文、英文兩種文字。護照有效期為1年,可延期4次。護照號碼為7位印刷號碼。

3

1953年版護照

1953版護照將「婚否」改為「婚姻狀況」;「身量」改為「身長」;偕行子女「出生年」改為「出生年月日」;橫排版。可延期4次。護照號碼為6位印刷號碼。

4

1955年版護照

1955版護照增加了「性別」欄;將「偕行子女」改為「偕行兒童」;將偕行兒童「出生年月日」改為「出生年」。護照中的中文為繁體漢字,橫排版;將法文改為俄文,外文為俄文、英文兩種文字。可延期2次。護照號碼為6位印刷號碼。

5

1964年版護照

1964版護照取消了「性別」、「身長」、「特徵」三欄;內頁紙為滿版梅花花球、五星圖案水印紙的防偽特徵。本版護照規格為97×137mm,共32頁。護照中的中文為繁體漢字,橫排版;將俄文改為法文,外文為英文、法文兩種文字。

6

1974年版護照

本版護照與1964年版護照基本相同,將護照中的漢字全部改為簡體字。

7

1979年版護照

1979版護照增加了「性別」欄;取消了「職業」、「婚姻狀況」欄;取消了「籤署」字樣;將「籍貫」改為「出生地點」;將「本護照前往下列各國有效」改為「本護照前往世界各國有效,自發照之日起有效期五年」。

8

1980年版護照

本版護照與1979年版護照基本相同,將護照號碼升至為7位。1980版護照增印「籤署」二字;防偽內頁紙改為滿版火炬、五角星圖案水印紙。

9

1982年版護照

1982版護照將偕行兒童「出生年」改為「出生年月日」;防偽內頁紙改為天安門圖案水印紙。82版普通護照封皮是褐色底、金字,正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徽上方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下方印有「護照」,沒有外文標註。

10

1992年版護照

本版護照是我國首次按照國際民航組織護照標準印製的一版護照,規格為88×125mm,共32頁。護照中文為簡體漢字,橫排版;外文為英文。有效期最長為5年,可延期2次。護照號碼為9位印刷號碼。

1992版護照啟用寫照機列印持照人資料,整頁塑封;增加了「身份」、「婚姻狀況」、「有效期至」及「身份證號碼」四欄;將持照人「出生年月日」改為「出生日期」;防偽內頁紙改為滿版長城圖案水印紙、說明詞為凹版印刷、紫光燈下護照號為橙紅色螢光。

11

1995年版護照

1995版護照印表機讀碼,啟用牡丹花、天安門及花球螢光圖案塑封膜。

12

1997年版護照

1997版護照取消了「身份」及「婚姻狀況」二欄;將「姓」與「名」分成二欄;持照人照片及資料由雷射印表機列印,自動生成國際標準機讀碼,使用專用防偽膠膜塑封。護照中採用了當時較為先進的防偽印刷技術,使用雷射列印個人資料及照片,同時列印了機讀碼,便於各國在口岸檢查時快速採集持證人資料。

13

2012年版護照

2012版護照為電子普通護照,嵌入了含持照人個人信息和生物信息的「晶片」;採用了以 「輝煌中國」為主題的圖案元素,並採用常光、螢光及水印三種圖案形式共同表現主題。

除晶片外,「電子護照」還採用了雷射穿孔、光彩油墨、高分辨全息等幾十項防偽技術,可防止信息洩露和偽造證件的可能。

1950版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版護照;1955版是第一版可由公安機關籤發的護照;1992版是第一版按照國際民航組織標準印製的護照;2012版是第一版可實現自助通關的電子護照,2019年3月起,該版護照籤發機關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調整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移民管理局」。

隨著我國護照的發展越來越『科技化』『國際化』,我國的護照含金量也隨之增加,愈多的國家對我國公民實施免籤或落地籤政策,出行更是方便多了。

中國護照免籤、落地籤名單

(一) 互免普通護照籤證的國家

阿聯、巴貝多、巴哈馬、波赫、厄瓜多、斐濟、格瑞那達、模里西斯、聖馬利諾共和國、塞席爾、塞爾維亞、湯加、白俄羅斯、卡達、亞美尼亞等。

(二) 單方面允許中國公民免籤入境國家或地區名單

印度尼西亞、烏茲別克斯坦、韓國(濟州島等地)、阿爾巴尼亞、摩洛哥、法屬留尼旺、突尼西亞等。

(三)單方面允許中國公民辦理落地籤證國家和地區名單

亞塞拜然、巴林、東帝汶、印度尼西亞、寮國、黎巴嫩、馬爾地夫、緬甸、尼泊爾、斯裡蘭卡、泰國、土庫曼斯坦、汶萊、伊朗、約旦、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國、馬來西亞等。

*資料來源:國家移民管理局、中國領事服務網,以上信息請以官方最新通知為準

出國換外幣 來聯合貨幣

服務

外幣現金卡,43種外幣,幣種齊全

購物退稅,網上辦理,省時省力

Visa外幣現金卡,開卡方便,即辦即得

聯合貨幣,開啟高品質生活!

相關焦點

  • 護照見證強國史:出國必備人人有,但你見過手寫的一次性護照嗎
    國家移民管理局的數據顯示,2002年到2017年,中國公民普通護照籤發量達1.73億本,年均籤發1080萬本。除了數字的巨變,新中國成立以來,普通護照的版本也發生過十餘次變化。1950版、1953版、1958版護照均為中俄文對照;1971版、1975版改為中法英文對照,這一時期因私護照幾乎為零;1980版將1975版的「本護照前往下列國家和地區有效」改為「本護照前往世界各國有效」。我的第一本護照就屬於這一版本,文字印刷為中法英文對照,手工填寫,防偽手段幾乎為零。
  • 從手寫版到電子化、發放數量增長400餘倍——一本護照背後的出入境...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題:從手寫版到電子化、發放數量增長400餘倍——一本護照背後的出入境管理變遷新華社記者魯暢、孫琪手持護照,「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難事。但鮮有人知道,改革開放以來,護照辦理經歷從手寫版、層層審批、沒有明確取證日期到如今辦理方便快捷、增加電子晶片的變遷。記者日前在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採訪獲悉,北京年護照籤發量已接近百萬本,相較改革開放初期增長超過400倍,隨著公民出境需求的日益增加,北京公安出入境管理也在不斷改革創新中取得實效。
  • 新中國護照變遷記
    新組建的國家移民管理局向本報提供的數據顯示,2002年到2017年,中國公民普通護照籤發量達1.73億本,年均籤發1080萬本。    護照,對於個人來說,是公民出入國境和在國外證明國籍和身份的證件;對於國家來說,是「門面」,是主權的象徵和體現。回顧新中國成立近70年來中國公民普通護照的變遷,可以看到,審批程序逐漸簡化,制證水平不斷提升,「含金量」越來越高。
  • 新中國護照變遷記(深閱讀)
    新組建的國家移民管理局向本報提供的數據顯示,2002年到2017年,中國公民普通護照籤發量達1.73億本,年均籤發1080萬本。   護照,對於個人來說,是公民出入國境和在國外證明國籍和身份的證件;對於國家來說,是「門面」,是主權的象徵和體現。回顧新中國成立近70年來中國公民普通護照的變遷,可以看到,審批程序逐漸簡化,制證水平不斷提升,「含金量」越來越高。
  • 中國護照的歷史變遷
    中國護照的歷史變遷 葉寧《百科知識》 護照在中國已有幾千年歷史,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稱謂。夏、商、西周時代的護照雛形稱為「牙璋」和「圭璋」。
  • 從沙子到晶片 一圖看懂晶片製作全過程
    要聞 從沙子到晶片 一圖看懂晶片製作全過程 2018年5月9日 18:11:32 智通財經網
  • 一文看懂微流控晶片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一文看懂微流控晶片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8-05-10 14:40:23   MEMS技術全稱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設想是由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Richard Feynman教授於1959年提出,其基本概念是用半導體技術,將現實生活中的機械系統微型化,形成微型電子機械系統,簡稱微機電系統。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晶片|中芯國際|華虹...
    要聞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一文看懂國產晶片現狀!但是,相比集成電路製造,設計的進入門檻又很低,一條28nm工藝集成電路生產線的投資額約50億美元,20nm工藝生產線高達100億美元。集成電路設計存在技術和市場兩方面的不確定性。一是流片失敗的技術風險,即晶片樣品無法通過測試或達不到預期性能。對於產品線尚不豐富的初創設計企業,一顆晶片流片失敗就可能導致企業破產。二是市場風險,晶片雖然生產出來,但沒有猜對市場需求,銷量達不到盈虧平衡點。
  • 中國晶片產業深度分析報告:一文看懂真實國產晶片現狀
    提高自給率迫在眉睫,大國戰略推動產業發展國內半導體市場接近全球的三分之一,但國內半導體自給率水平非常低,特別是核心晶片極度缺乏,國產佔有率都幾乎為零。晶片關乎到國家安全,國產化迫在眉睫。2014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將半導體產業新技術研發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
  • 甘肅電子護照啟用:手寫籤名可用少數民族文字
    簡介:  5月15日起,全國公安機關將統一啟用籤發電子普通護照,記者在甘肅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了解到,公民可就近前往縣級以上公安入境管理部門申請辦理,在辦理程序上新增了指紋採集等內容,原97-2版普通護照停止辦理。新啟用的電子護照增加了數位化晶片儲存個人資料,其中,少數民族可使用本民族文字來填寫。
  • 臺灣歷史課綱變遷史:臺灣史脫離中國史,中國史變東亞史,與中華史觀...
    而歷史課綱的變遷史,也深刻影響了臺灣民眾的國族認同觀,儘管馬英九曾經對此做過「微調」,但相對於民進黨執政時期的狂飆突進,「微調」已經微不足道了。 1990年,形勢丕變,李登輝當選為臺灣地區領導人。時任行政機構負責人的郝柏村提出「一綱多本」的教育政策,各級學校不再受限於「國立編譯館」統一編修的課本。為了「一綱多本」政策的推行,教育部門著手訂定臺灣高中課綱,作為教科書編寫的依據。 高中課綱在連戰擔任行政機構負責人時期完成修訂,並於1999年實施,史稱「88課綱」(所謂「民國」紀年)。
  • 一文看懂全球IC產業鏈的變遷
    從1958年第一塊集成電路發明開始,IC產業經歷起源於美國,發展於日本,加速於韓國、臺灣的歷程,21世紀以來,中國逐步成為IC產業發展的一份子。日、韓、臺三地在經歷了引進先進技術期後,發展了適合自身的產業發展模式,不論是日本的自主研發,韓國的市場把握,還是臺灣的專注分工,都使其成為了全球IC產業的中堅力量。
  • ...思向公開市場發售4G通信晶片Balong 711;一文看懂谷歌發布會;2G...
    外媒:華為美國零部件庫存將用盡;海思向公開市場發售4G通信晶片Balong 711;一文看懂谷歌發布會;2G/3G退網大勢所趨
  • 護照申請表上的照片可自備 自取護照比郵寄慢
    嬰幼兒可到指定照相館拍出入境專用照片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港澳遊、出境遊已經不是件新鮮事兒,辦理出入境手續也成為市民關心的話題,昨天,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做客「中國大連」在線訪談欄目時表示,辦理電子護照採集指紋時,如果大拇指指紋破損,可以採集其他手指的指紋。
  • 2018年中國電子護照行業需求分析,電子護照前景廣闊
    一、電子護照行業概述電子護照是指一種內置非接觸式集成電路晶片的機讀護照,該晶片存儲有機讀護照資料頁的數據,即持證人的生物特徵測定數值和一個用公鑰基礎設施(PKI)密碼技術保護數據的安全對象,並符合 ICAO DOC 9303 號文件第 1 部分的規範。
  • 一文看懂Flash晶片的種類與區別
    一、IICEEPROM   IICEEPROM,採用的是IIC通信協議。   IIC通信協議具有的特點:簡單的兩條總線線路,一條串行數據線(SDA),一條串行時鐘線(SCL);串行半雙工通信模式的8位雙向數據傳輸,位速率標準模式下可達100Kbit/s;一種電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掉電後數據不丟失,由於晶片能夠支持單字節擦寫,且支持擦除的次數非常之多,一個地址位可重複擦寫的理論值為100萬次,常用晶片型號有AT24C02、FM24C02、CAT24C02
  • 臺媒:裁了中國史,怎麼掌握文化和秩序變遷?
    三年前公告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時,中國史大減內容並移入東亞史脈絡中,已經備受批評。但多數爭議主要集中在高中的部分,因為高中歷史課綱捨棄了國別史而改採區域史,更用主題研究形式取代了傳統編年史的教材編纂,因此不但夏商周在新課綱裡消失了,整部中國史也被縱剖橫切散入東亞歷史空間裡,從而引發「去中國化」和「文化臺獨」的質疑。
  • 「歷史學視域下的中國大學與社會變遷暨上海財經大學建校100周年...
    歷經百餘年的發展,大學為中國的現代化事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貢獻。 目前,中國大學與社會變遷研究已成為學術研究領域的熱點問題之一,在歷史學、教育學界均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研究者,其他人文社科專業的學者亦不斷進入這一研究領域。
  • 5月15日起北京護照加裝電子晶片 舊護照未到期也可換新
    5月15日起北京護照加裝電子晶片 舊護照未到期也可換新   5月15日,北京市將啟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普通護照。屆時,申請人申辦的護照中,將嵌入含有個人資料的電子晶片。舊版護照沒過有效期仍可正常使用。
  • 永不消逝的電波:新中國收音機66年變遷史「應用篇一」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集微網特推出「70周年晶片專題」。華為、中興事件,讓中國芯變得家喻戶曉;科創板設立、大基金持續注資、資本青睞等,使中國芯迎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際,中國芯如何走向崛起。本專題從「談古」來「立今」,圍繞應用篇、關鍵晶片篇、政策篇、展望篇四個維度展開,共計11篇深度文章。中國芯縱有挫折,但從不停頓;中國芯即便滄桑,但仍豪情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