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大學一附院惠濟院區中醫科 李順景
近日來診的張女士,婚後四年懷孕4次,均未超過3個月,胎兒就停止發育。張女士說,每次她知道懷孕了就很小心,認真進行保胎,可每次都沒有成功,心情沮喪。門診上類似的患者不在少數。
我針對張女士的全身情況、治療經過及B超化驗等結果進行仔細分析,發現她的問題出在保胎時間上——她在關鍵時期並沒有用藥進行保胎,才導致一次又一次胎停育的發生。
我們知道從卵子受精那一刻起,新的生命就開始發育,但大多數人並不能馬上知道自己懷孕了,直到月經該來沒來甚至又過了一段時間,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懷孕了。此時,曾多次發生胎停育的女性再開始保胎,往往已經錯過了從卵子受精到確定懷孕這一保胎的關鍵時期。
對於大多數女性來說,懷孕後不保胎或進行適當的安胎,就不會出問題。但是,有胎停育病史的女性,部分月經失調或患多囊卵巢症候群的女性,及早合理保胎很重要。
有些人懷孕後,查血顯示孕酮值低,做超聲查不出宮內孕囊,有些醫生就讓再等等,建議一周後複查,有些女性就是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貽誤了最佳保胎時機。還有些醫生在確定宮內孕後,建議口服或肌肉注射黃體酮保胎,然而,單用黃體酮而不加中藥,效果可能不理想。我常打比方:用白開水煮出的燴麵絕對沒有用羊肉湯煮的燴麵更滋補。中藥之於保胎,就像羊肉湯之於燴麵。傳統的中藥保胎方裡大都有滋補的阿膠或紫河車,中醫認為它們屬血肉有情之品,可以補充黃體,促進胚胎發育,比單用黃體酮保胎效果好很多。
作為醫生,我會和多次發生胎停育的女性積極溝通,給她們講孕早期中藥保胎的重要性等,勸她們在排卵後繼續使用中藥等進行保胎,同時告訴她們我會考慮其沒有避孕而有懷孕的可能,會給她們用一些對胎兒沒有影響的藥物。
我從門診觀察看,有一部分女性在排卵期同房後會選擇停藥,觀察月經是否來,等確定懷孕了再開始保胎,往往就是這一段時間的停藥,埋下了胎停育的隱患。
我建議有胎停育病史或有孕酮不足表現的女性,排卵後10天就開始服用黃體酮膠囊,一日兩次,一次兩粒,進行預防性保胎。若沒有懷孕,則起調經作用,也沒有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