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第五屆世界內鏡醫師大會暨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2013年臺北海峽兩岸內鏡微創醫學高峰會議」,在臺北隆重召開,兩岸四地及21個國家和地區逾千名代表與會。圖為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致辭。
世界內鏡醫師協會主席張陽德教授在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第5屆世界內鏡醫師大會暨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2013年臺北海峽兩岸內鏡微創醫學高峰會議」,於12月13日至16日在臺北舉行。
本次大會由世界內鏡醫師協會主辦,臺灣海峽兩岸醫事交流協會承辦,得到臺灣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烏克蘭國家醫學科學院、韓國國家醫學中心、美國內鏡微創外科研究院、烏克蘭奧德薩國立醫科大學、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歐洲內鏡外科協會、英國泌尿外科腔鏡外科醫師協會、澳門科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等多家單位的支持。
在大會開幕式上,世界內鏡醫師協會主席、烏克蘭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張陽德先生代表大會主席團致歡迎辭。世界內鏡醫師協會副主席敖英芳(亞洲關節鏡協會主席、北京大學副校長)主持了大會。
世界內鏡醫師協會副主席、亞太膝關節-關節鏡-骨科運動醫學學會主席、復旦大學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陳世益,在大會負責了致賀儀式。
「第五屆世界內鏡醫師大會榮譽主席」、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先生致賀本屆大會在臺灣隆重召開,並希望籍由此項盛事,強化醫療體系聯結,創新醫學科技研發,增進診治醫療效果,體現國際合作交流,共同為維護人類健康福祉貢獻心力。敬祝活動圓滿成功,諸位平安愉快。「第五屆世界內鏡醫師大會榮譽指導」、臺灣當局領導人吳敦義先生致賀此次盛會。
臺灣海基會林中森會長在大會祝賀第五屆世界內鏡醫師大會在臺北召開,是世界內鏡微創醫師奧運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18個專科在8個會場同時進行,這次醫學大會的盛大規模,創臺灣歷史之最。眾多的各國一流的醫學專家聚匯臺北,為提升民眾健康醫學水平做出巨大貢獻,深表感謝。敬祝大會圓滿成功。
臺灣海峽兩岸醫事交流協會黃松雄理事長、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長David Tolley、美國內鏡醫學研究院院長Parekh分別在大會講話致賀,祝賀大會隆重召開。
本次大會的重點是,報告並演示內鏡與微創醫學領域的最新臨床技術、專家臨床經驗及最新內鏡微創產品,積極推進內鏡與微創醫學培訓、考核、質量評價的規範化,推進內鏡與微創醫學領域倡導的「世界一流醫師」工程的實施。
每年一度、向全球頒發的國際獎「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該獎由評獎委員會的張陽德主任和何繼善副主任頒發。
大會對在內鏡與微創醫學臨床、新技術和新產品研發、推廣與合作等領域做出卓越貢獻者頒發「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孫誠誼、Yeo-Kyu Youn(韓國)、Valery Zaporozhan(烏克蘭)等醫學專家,獲得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傑出領袖獎」;杜煒傑等醫學專家,獲得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傑出貢獻獎」;張心湜 、Khek Yu Ho(新加坡)、David Tolley(英國)、Dilip Parekh(美國)等醫學專家,獲得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傑出成就獎」;魏壽江等醫學專家,獲得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青年醫師獎」。
中國大陸專家在本屆大會參與各專科會場主持會議的有:世界內鏡醫師協會副秘書長、解放軍總醫院骨科主任劉玉傑教授;解放軍總醫院胸外科主任初向陽教授;世界內鏡醫師協會行為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耿慶山教授;世界內鏡醫師協會肝膽外科協會副會長、貴陽醫科大學副校長附屬醫院院長孫誠誼教授;世界內鏡醫師協會副秘書長、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協會秘書長、北京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衛生部神經內鏡與微創醫學培訓基地主任張亞卓教授;世界內鏡醫師協會常務理事、大連大學副校長趙德教授等。
張寶善、姚禮慶、吳金術、曾國華、劉蔚東、李年豐、彭健、陳捷、李京、孫維佳、李國新、王秋生、金訊波、張怡、龔連生等教授,在這屆大會代表我國大陸醫生作了重要演講。
在本屆大會上,成立了「世界內鏡醫師協會肝膽外科醫師協會」、「世界內鏡醫師協會胃腸外科醫師協會」等專科協會。召開了《內鏡微創學》第三版和18個專科分冊的編輯委員會會議,第三版的《內鏡微創學》將編著出版,600萬字,將由全球330位專家編著。
來自海峽兩岸和美國、英國、烏克蘭、韓國等36個國家、地區的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內鏡與微創名醫和專家學者參加會議。包括神經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心胸外科、呼吸科、麻醉科、骨科、胃腸外科、肝膽外科、消化內科、泌尿外科、經自然腔道、婦科、血管與介入科、兒科、整形美容科、內鏡裝備與消毒等18個專科、8個會場的專家學者,依專科分別舉行專題學術研討會。
來自大陸地區和臺灣地區的著名內鏡微創醫學專家,學術演講專家學者,寫下了海峽兩岸醫學交流有史以來最高紀錄,創下了大陸醫師到臺灣進行醫學科學研討和交流,人數最多、講者最多,而且層次最高的輝煌成績。36個國家、幾十個主要城市的醫界精英出席會議。群賢雲集,精彩紛呈,堪稱醫界盛事。
內鏡及微創醫學是時代發展的潮流,也是衡量醫學進步的重要指標,正在創新和改寫人類醫學進步的歷史,增進人類享有醫學創新的豐碩成果,也正在改善和取代傳統的手術手段,創造小創口完成大手術的傳奇,大大減輕了病人的痛苦,既安全又能維護病人的身心健康,身體康復很快,大大縮短了住院時間或不需住院,對整個醫療資源和醫療市場產生了重大影響。
當選為世界內鏡醫師協會主席、烏克蘭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張陽德表示,以後將以「內鏡微創、造福人類」為己任,更進一步地推進世界各國和地區內鏡與微創醫學行業的交流與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為造福全球人類健康事業譜寫新的輝惶篇章。
世界內鏡醫師大會背景簡介
2009年12月,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內鏡微創專家和醫師,在中國香港成立了「世界內鏡醫師協會」,並在香港主辦了「首屆世界內鏡醫師大會暨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張陽德教授擔任世界內鏡醫師協會主席。
2010年10月在中國澳門主辦了「第2屆世界內鏡醫師大會暨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
2011年11月在中國北京主辦了「第3屆世界內鏡醫師大會暨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
2012年10月,第4屆世界內鏡醫師大會暨恩德思醫學科學技術獎頒獎大會在烏克蘭首都基輔隆重召開。
「世界內鏡醫師協會」這一醫學多專科國際聯盟行業組織,將共同探討建立完善統一規範的內鏡醫師培訓考核機制,對各專業學科的內鏡醫師進行統一規範、全面系統的內鏡理論學習和操作培訓,推動內鏡微創醫學蓬勃發展。
2011年,為實現優秀內鏡微創醫師在世界範圍內的雙向交流,世界內鏡醫師協會成立了「名醫聯盟部」,與多個發達國家的政府機構、行業組織、大學、大型醫院建立了「名醫聯盟」。在該協會「名醫聯盟部」的聯絡評審推薦下,已有多名內鏡微創專家前往各國進行相關技能展示和交該。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註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籤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300聯繫;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繫,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