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5 月 9 日美國正式對 2500 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之後,美國再次加碼,於 2020 年 9 月 1 日起,將對未獲得有效期延長,共涉及 81 個稅號下的 128 項產品恢復加徵7.5%的關稅,商品總金額超過 3000 億美元。
美國加徵關稅的行為對我國外貿行業造成了很大影響,尤其是基於B2B模式下的中小型企業,面對持續性貿易戰已經呈現出的疲軟狀態再次雪上加霜。
當然,這種影響並不絕對,外貿行業細分領域中的跨境電商,在B2C的模式下受到的影響並不大,反而還迎來了新的機遇。
加徵關稅對我國跨境企業帶來了哪些影響?
在目前的形勢下,我國跨境企業受影響最大的就是物流時效性。隨著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升級,航空、海運等跨境物流業受到衝擊,再加上海關嚴查和物流時效的延長,必然會對商品的結算周期產生影響。
尤其是在B2B領域中,買家因長時間收不到貨,進而大量退貨的事件時有發生。賣家因資金無法快速回籠,致使資金鍊斷裂,再疊加因25%關稅而急劇下跌的利潤,很多賣家只能無奈放棄訂單。
但反觀B2C領域的跨境電商,物流及稅務成本在總體成本中佔比較低,25%的關稅對於跨境電商而言也並不算高,因此受到影響較小。
如何解決物流時效性問題?
在關稅上調,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通過合理的物流發貨方式,降低物流成本是解決物流時效性的有效方法。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關稅的增加無外乎對清關和稅收有所影響。對此,跨境電商採用分而劃之的方法,以小包裹的形式將商品滲透目標市場,而且國際市場並不僅僅只有美國,其他國家並未受到任何影響。
同時,目前規模較大的跨境電商平臺也推出了各種解決物流難題的扶持政策,極大的化解了加徵關稅所帶來的影響。尤其是亞馬遜平臺,其全球範圍內的海外倉布局為跨境電商帶來了更多可能。
跨境電商平臺的選擇,是成功的第一步
關稅增加給跨境企業帶來更多阻礙,對傳統的線下外貿行業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人工成本上漲、原材料成本上升,再加上B端市場需求減弱以及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等因素,傳統外貿的訂單量幾乎呈直線下降的趨勢。因此,傳統線下外貿亟待轉型跨境電商。
在轉型的過程中,跨境電商平臺的選擇是成功的第一步,正確地選擇平臺將會使企業在跨境出海的效率上得到極大的提升,在收益方面也會因為「背靠大樹」而得到增強。
而各大跨境電商平臺中,浩方集團以其深耕亞馬遜平臺精細化運營十六年的優勢,成為了中國出海企業的合作首選。
浩方首創了聯合運營模式,為出海企業提供更專業、更全面的服務,無縫銜接上下遊產業鏈,從前期產品打造,到後期深度合作,為出海企業提供專業且高效的解決方案,與企業共擔風險抱團出海。
在物流時效的問題上,浩方以強大的實力選擇了亞馬遜的全FBA服務,在買家發出訂單之後,每一件產品都可以在2— 3 天的時間內到達買家手中。
不僅如此,浩方還搭建了完整的跨境生態圈,為我國中小型科創企業出海提供了包含物流倉儲、電商運營、品牌營銷、財稅法諮詢等服務在內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可以說,在這個特殊時期,企業想要跨境出海,浩方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