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
到底誰是怪獸?
今早打開公眾號後臺,看到有朋友給我的上一條推送【20180214傑登早安英語】年獸的故事留言,說「好像年是祥瑞,夕是怪獸。」看到這條留言,我馬上想起幼年好像讀過「除夕的故事」,其中「夕」確實是怪獸。但是上一條推送,我也是查了一些資料才做的節目。去年剛開通公眾號的時候,我也發過一篇關於年獸的文章英文動畫--」年「的故事,裡面有Panda Express TV製作的動畫The Legend of Chinese New Year(中國年的傳說)。發那篇文章之前,我還一併看了很多關於「年獸」的動畫。現在大家隨手一搜,就能看到很多關於「年獸」的動畫,內容都大體一致,把「年獸」描述為惡獸:「年獸嚇唬人(或吃人,糟蹋莊稼),年獸怕鞭炮聲和紅色。所以人們過年放鞭炮和穿紅衣,用紅色物品做裝飾。」2016年,還有一部以「年獸」傳說改編的動畫電影《年獸大作戰》。
同時,雖然「年獸」好像成了春節傳說的主角,剛剛提到的「夕獸」的傳說也是存在的。最有名的莫過於1984年的剪紙動畫《除夕的故事》。在這個電影中,「夕」才是擾民的惡獸,而「年」是上天派來制服夕獸的仙童。很多80後關於「夕獸」的印象也是由此而來。無怪乎很多在年幼時看過《除夕的故事》的人在看了「年獸的傳說」後,大呼「毀童年」。
大家感興趣可以點擊視頻觀看
看到這裡,關於到底「年」和「夕」誰是怪獸?我已經徹底糊塗了,作為一個考據癖患者,我查了很多資料,發現了更多的說法,感到更加迷惑:
1) 年和夕是同一個惡獸,叫法不同。
2) 夕是惡獸,年是除去夕的人。
3) 夕是惡獸,年是除去夕的瑞獸。
4) 年和夕都是惡獸,兩者是兄弟。
原來誰都不是怪獸
在查資料過程中,我發現了這樣一條新聞:
我馬上查了更多關於「年」的資料,果然印證了專家的說法:從先秦至清,歷代神話、志怪、傳奇、逸事筆記,如《山海經》、《搜神記》、《聊齋志異》這些古代典籍裡均無關於年獸的記載。「年」字甲骨文「上禾下人」,取禾穀成熟、人負禾之義,就是說的五穀成熟。
如《穀梁傳·桓公三年》「五穀皆熟為有年也」。至今「年成」等詞語還保留著這個含義。由它進一步衍生出穀物成熟的周期,也就是地球公轉一周的那個「年」,是時間單位。《爾雅·釋天》裡說「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都是用具體的事件來指代抽象概念——歲本來指木星(歲星),祀指的是祭祀周期,而年就是溫帶地區穀物一熟。
夕獸同樣沒有任何文獻記載。除夕的夕字是六書中的「指事」,從月半見。本義:黃昏,傍晚。甲骨文裡面夕字就是半個月亮,這表示黃昏時候,月亮初出。引用古籍證明如下:
夕,莫也。——《說文》(註解:莫同暮)
日之夕矣。——《詩·王風·君子於役》
初昏為夕。——《書·洪範·五行》注
夕市,夕時而市,販夫販婦為主。 ——《周禮·地官·司市》
後來這這個本義的基礎上引申出「夜晚、歲末、月末、晚潮」等幾個含義,但從沒有一部典籍說「夕是怪獸的」。春節前的除夕既是歲末(歲之夕),又是月末(月之夕),還是一天之末(日之夕),所以我們的先人要隆重地慶祝它。除夕是指「舊歲至此夕而除,次日即新歲」,這裡的「除」字是「舊物或舊事已盡,新物、新事或新時將來」的意思,這種用法在古漢語中常見,如「除官」是說「卸任舊職務,赴任新職位」。這個「除」字不作「剷除、除掉」的意思,因此除夕之中的「夕」字也不是指怪獸。
至今,在字典中都未出現過「年」和「夕」是怪獸的解釋。綜上所述,從文字訓詁的角度,並不能找到「年」和「夕」是怪獸的證據。廣西大學文學院的葛雲有一篇與之相關的論文《從文字訓詁的角度考辨春節起源與年獸傳說》,其中詳細的論證了這一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http://www.xueshu.com/mjxyxb/201303/17613995.html
這個傳說到底從何而來
既然「年」和「夕」都不是怪獸,那麼這些關於他們的傳說是哪來的呢?首先,鞭炮驅獸驅邪的風俗古來有之,如《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謂之端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所謂山臊就是《山海經》中的山魈。但是「年」和「夕」作為時間概念是怎樣被賦予「怪獸」的含義呢?
知乎上有一個詳細的討論帖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28461/answer/67224724
認為年和夕的傳說是在近現代被人結合古代驅獸驅邪的風俗被人杜撰出來的,維基百科中關於年獸的詞條中寫道「相關故事及記載亦只能上溯至民初時期的媒體,可以說年獸的出處來源難以考證」。在上面提到的論文中,作者也認為年和夕的傳說是一種後人所撰的「追加傳說」,文章最後一段說:
結 論
綜上所述,「年」與「夕」的故事並不是我們的「古代傳說」,而是現代人在原始素材上的「再加工」,是「後人杜撰」。不過,傳說傳說,就是口耳相傳,不斷人為的添枝加葉,源頭不可考的。在現代媒介的傳播下,年獸的故事已經變為代表中國文化的傳說,並為世界人民所知。由美國遊戲開發商暴雪娛樂開發的知名遊戲《魔獸世界》中就出現了「年獸」的形象。我不由得想起某次在電視上看到一個少數民族村落,村民們為了吸引遊客,「創造」出了自己的頗具少數民族風情的圖騰,儀式,祭拜器具等等,後來這些為了經濟利益被創造出來的民俗也逐漸真的成為了他們文化的一部分。
不過,這個故事要不要給孩子講,怎麼講?我們要想一想。
參考文獻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128776
http://ent.ifeng.com/a/20120125/12142694_0.shtml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9%B4%E5%85%BD/1558021?fromtitle=%E5%B9%B4&fromid=5455888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efb5598dc8daa29a810a724d&fr=qingtian&lemmaId=1558021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index.php?act=commentview&postid=1612016&id=1612989
http://www.xueshu.com/mjxyxb/201303/17613995.html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9%B4%E7%8D%B8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28461/answer/67224724
我 們 是 誰
春春,資深英語老師,英漢翻譯,雙語配音師,英語家庭啟蒙推廣人,在美國創辦Transtar Media,提供高端音頻錄製和翻譯服務,服務世界五百強企業,並為早教設備錄製了上千繪本音頻。
Jayden,美國幼兒園大班英漢雙語寶寶,中英文配音小達人,曾為早教機和英文教學動畫片配音。西班牙語學習中,立志成為三語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