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孔灌注樁的施工質量控制

2020-12-17 建設工程教育網

  鑽孔灌注樁在城市建築和橋梁工程中得到普遍應用。但由於其施工工藝的特殊性和複雜性,施工的全過程質量控制就顯得十分重要。筆者針對鑽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問題,闡述正循環鑽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要點。

  一、施工準備

  1、鑽孔灌注樁施工方案的審核

  ①根據設計圖紙、地質報告、現行規範標準以及現場勘查結果,審查施工方案的編制依據、施工工藝流程、技術指標、安全措施等內容是否符合要求。針對混凝土初灌量的計算可參照JTJ041-2000(公路工程標準)的規定進行復算。同時還應審查施工方案中處置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是否符合要求。對於施工方案的審核應具有前瞻性,要善於提出問題、發現問題,避免在實施過程中處於被動境地。

  ②鑽孔灌注樁的混凝土實際灌注高度以及泥漿比重標準的確定。混凝土實際灌注高度應高於設計標高一定的高度,具體應根據混凝土壓重效果以及泥漿對混凝土的滲透深度(考慮泥漿比重及樁長)綜合考慮。根據上海市《市政橋梁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DBJ08-228-97)規定其最小高度不宜小於樁長的5%,且不小於2米、清孔後的泥漿密度應小於1.15;而《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範》(JTJ 041-2000)規定應高於設計高度0.5-1.0米、清孔後泥漿密度為1.03-1.10.為保證設計樁頂以下的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筆者認為針對不同參數,應根據當地施工地質條件確定選用的泥漿指標,再根據泥漿指標確定相應的混凝土實際灌注高度。總之,規範中的各相關參數應配套使用。

  2、根據施工方案檢查施工準備情況

  ①檢查灌注樁使用水源,泥漿循環系統應設置沉澱池、泥漿池。對於粘土地區,鑽孔泥漿基本採用原土造漿,泥漿質量相對配置泥漿性能較差,泥漿的循環如不設沉澱池,清孔質量就難以得到保證;

  ②導管應檢查其出廠合格證並做水密性承壓試驗。鑽頭直徑應等於設計樁徑,如鑽頭磨損超過要求應及時修復或更換;灌注混凝土的料鬥尺寸應與方案中初灌量的要求相符合;

  ③泥漿比重計、含砂率、粘度計等檢測儀器、測錘、測繩的規格及性能指標應符合要求;

  ④製作檢孔器,有條件的應配備井徑儀;

  ⑤原材料應按規範要求嚴把質量關,杜絕不合格材料使用於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須對廠家的企業資質及年檢記錄進行審核,並督促承包商選擇廠家時應充分考慮路線、路況,廠家的供貨能力等因素;

  ⑥督促承包商按照一放二復的測量程序實施放樣覆核工作,確保樁位的偏差覆核規範要求;

  ⑦鑽機就位前,檢查護筒埋設高度、位置是否滿足設計要求。鑽機就位後,檢查其水平、穩固情況。鑽杆應保持鉛錘線。成孔時應適當抽檢進、出泥漿指標,發現超標時及時調整。施工單位須配備專職記錄人員,及時記錄成孔過程中的各項參數,記錄必須真實、準確。

  二、鑽孔灌注樁的施工

  1、鑽機成孔及清孔驗收

  ①鑽機成孔後須檢查成孔深度。檢查孔深時應根據鑽頭、鑽杆長度扣除機上餘尺得出孔深並使用水文測繩校核。清孔(共兩次清孔)的檢查項目應為孔底沉渣厚度、含砂率以及泥漿比重等參數。一次清孔提出鑽杆及鑽頭後使用檢孔器或井徑儀檢查孔徑。

  ②泥漿指標檢測。由於清孔時利用大功率的泥漿泵翻騰底部沉渣形成上升力,並利用泥漿的浮力將沉渣排出。因此檢查沉渣厚度前須關閉泥漿泵切斷排渣動力,並等待5-10min使底部較大顆粒的沉渣沉積,再使用測錘檢測沉渣厚度。由於使用原土造漿,泥漿的膠體率相對較差,會在較短時間內使泥漿懸浮顆粒沉澱增大沉渣厚度。因此根據上海市鑽孔灌注樁施工規程第5.1.5條規定,應在清孔結束30分鐘之內灌注混凝土,否則應重新檢測沉渣厚度,不符合要求的須重新清孔排渣。建議泥漿檢測順序依次為:關閉泥漿泵-測泥漿比重-測含砂率-測粘度-測沉渣厚度。

  ③計量器具的檢查。鑽孔樁作業環境相對較差,作業班組又不注意對計量器具的保管,儀器的計量精度往往不夠穩定。同時,有些作業班組為加快施工速度故意改變儀器的初始狀態。如增加泥漿比重計的配重,改變測繩的數標位置或在測繩中部打結等現象時有發生。因此檢查人員如使用承包商的檢測儀器前,應先對儀器的完好性與準確性進行檢查。

  2、鋼筋籠的尺寸及焊接質量。下鋼筋籠之前應檢查保護塊是否安放到位,核對每節鋼筋籠的長度。嚴格控制鋼筋的焊接質量。冬季施工時氣溫較低,焊接質量會受影響(鋼筋脆性增大),故應特別重視。

  3、安裝導管時不得與鋼筋籠相碰,應再次檢查導管距孔低的距離。二次清孔後,檢測各項指標均滿足要求後方可同意混凝土灌注,第二次清孔至混凝土初灌宜在30min內完成。

  4、灌注商品混凝土時,應督促承包商及時聯繫混凝土供應商,確保混凝土連續供應連續澆注。水下混凝土根據規範要求應提高一個強度等級,混凝土到場後應檢查出廠配比單,確保混凝土配比準確無誤。督促承包商質檢員抽檢混凝土的塌落度,檢查隔水塞(球)隔板是否安裝妥當。混凝土初灌方量應符合方案要求。混凝土初灌後還需觀察孔口翻漿情況是否良好,拆導管前應用測繩檢查混凝土的高度,不得隨意拆除。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應勤提勤拆,一次拆除不宜超過6米,埋管不得小於2米,導管埋入混凝土不宜大於10米。見證混凝土試塊製作,督促承包商按照施工方案確定的灌注高度灌注混凝土,並做好旁站記錄。

  三、灌注樁施工中的質量問題及建議採取的防治措施

  1、護筒冒水

  護筒外壁冒水,嚴重的會引起地基下沉,護筒傾斜和移位,造成鑽孔偏斜,甚至無法施工。

  造成原因:埋設護筒的周圍土不密實,或護筒水位差太大,或鑽頭起落時碰撞。

  防治措施:在埋筒時應選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層夯實。在護筒的適當高度開孔,使護筒內保持1.0-1.5米的水頭高度。鑽頭起落時,應防止碰撞護筒。發現護筒冒水時,應立即停止鑽孔,用粘土在四周填實加固,若護筒嚴重下沉或移位時,則應重新安裝護筒。

  2、孔壁坍陷

  鑽進過程中,如發現排出的泥漿中不斷出現氣泡,或泥漿突然漏失,則表示有孔壁坍陷跡象。

  造成原因:主要是土質鬆散,泥漿護壁不好,護筒周圍未用粘土緊密填封以及護筒內水位不高。鑽進速度過快、空鑽時間過長、成孔後待灌時間過長和灌注時間過長也會引起孔壁坍陷。

  防治措施:在鬆散易坍的土層中,適當埋深護筒,用粘土密實填封護筒四周,使用優質的泥漿,提高泥漿的比重和粘度,保持護筒內泥漿水位高於地下水位。搬運和吊裝鋼筋籠時,應防止變形,安放要對準孔位,避免碰撞孔壁,鋼筋籠接長時要加快焊接時間,儘可能縮短沉放時間。成孔後,待灌時間一般不應大於3小時,並控制混凝土的灌注時間,在保證施工質量的情況下,儘量縮短灌注時間。

  3、縮頸

  縮頸即孔徑小於設計孔徑。

  造成原因:成孔時間過久或塑性土膨脹。

  防治措施:採用優質泥漿,降低失水量。成孔時,應加大泥漿循環量,適當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時間內,孔壁形成泥皮,則孔壁不會滲水,四周土體也不會引起膨脹。如出現縮頸,可採用上下反覆掃孔的辦法,以擴大孔徑。

  4、樁底沉渣量過多

  造成原因:清孔不乾淨或未進行二次清孔;泥漿比重過小或泥漿注入量不足而難於將沉渣浮起;鋼筋籠吊放過程中,未對準孔位而碰撞孔壁使泥土坍落樁底;清孔後,待灌時間過長,致使泥漿沉積。

  防治措施:成孔後,鑽頭提高孔底10-20釐米,保持慢速空轉,維持循環清孔時間不少於30分鐘。採用性能較好的泥漿,控制泥漿的比重和粘度,不要用清水進行置換。鋼筋籠吊放時,使鋼筋籠的中心與樁中心保持一致,避免碰撞孔壁。可採用鋼筋籠冷壓接頭工藝加快對接鋼筋籠速度,減少空孔時間,從而減少沉渣。下完鋼筋籠後,檢查沉渣量,如沉渣量超過規範要求,則應利用導管進行二次清孔,直至孔口返漿比重及沉渣厚度均符合規範要求。開始灌注混凝土時,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宜為30-40毫米,應有足夠的混凝土儲備量,使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米以上,以利用混凝土的巨大衝擊力濺除孔底沉渣,達到清除孔底沉渣的目的。

  隨著灌注樁施工工藝的日漸成熟和普遍推廣,施工中的問題也是各種各樣,這需要我們在開工前就進行預控,在施工中進行嚴控,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應分析透徹,處理措施得當、有效。

相關焦點

  • 原來魯班獎工程的鑽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是這樣控制的!
    一、鑽孔樁工程概況本工程±0.000絕對標高為5.050,自然地面標高為-0.550,土方開挖深度為15.2米,局部開挖深度為17.05,局部電梯井開挖深度19.85米,工程樁為Φ700、Φ800鑽孔灌注樁,Φ800鑽孔灌注樁需後注漿。
  • 旋挖鑽孔灌注樁主要施工方法
    1、旋挖鑽孔灌注樁施工特點(1)自動化程度高、成孔速度快、質量高。該鑽機為全液壓驅動,電腦控制,能精確定位鑽孔、自動校正鑽孔垂直度和自動量測鑽孔深度,最大限度地保證鑽孔質量。工效是循環鑽機的20倍,尤其工程的質量和進度得到了充分的保證。
  • 橋梁鑽孔灌注樁施工方案
    下部構造是橋墩採用直徑1.2m雙圓柱式橋墩配直徑為1.5m的鑽孔灌注樁基礎。橋墩樁基共4根,樁徑是1.5m,其中設計樁長28m。;橋臺均採用肋板式橋臺,均配1.2m的鑽孔灌注樁基礎。橋臺下面的樁基共16根,樁徑是1.2m,設計樁長24m,主要分布在0#臺和3#臺。樁身混凝土均採用C25砼。
  • 旋挖鑽孔灌注樁施工特點
    1、可在水位較高、卵石較大等用正、反循環及長螺旋鑽無法施工的地層中施工。  2、自動化程度高、成孔速度快、質量高。該鑽機為全液壓驅動,電腦控制,能精確定位鑽孔、自動校正鑽孔垂直度和自動量測鑽孔深度,最大限度地保證鑽孔質量。其工效是循環鑽機的20倍,最重要的是,工程的質量和進度得到了充分的保證。
  • 關於鑽孔灌注樁後注漿技術施工監理探討
    鑽孔灌注樁以其低噪音、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無擠土效應等特點,在高層建築、舊城改造的樁基礎中被廣泛應用。但其在施工中形成孔底沉渣不易清除而影響樁端阻力發揮及側壁因泥漿護壁形成泥皮而影響樁周阻力發揮。
  • 鑽孔灌注樁後注漿施工技術詳解,值得收藏!
    隨著我國高層建築的大規模開發以及城市環境保護要求的日益提高,採用鑽孔灌注樁作為工程樁的建設項目日益增多。鑽孔灌注樁具有適用於不同地質條件,樁徑樁長變幅大,噪聲震動小等優點,但傳統的施工工藝由於樁底沉渣、樁側泥皮、樁側土鬆弛及樁端土層回彈等各項因素的影響,成樁質量離散性大,單樁承載力較不穩定且樁基費用較高。
  • 鑽孔灌注樁6種施工常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鑽孔灌注樁具有施工噪音低、振動小、樁長、直徑可按設計要求變換自如,樁尖能可靠進入持力層,單樁承載力大等優點。但是,從鑽孔開始至成樁結束,因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極易引發質量問題甚至質量事故,因此質量控制成為施工中的難點。
  • 反循環鑽孔灌注樁技術
    反循環成孔施工準備1)平整場地:在鑽孔樁施工前,應進行場地平整,鑽機座不宜直接置於不堅實的填土上,以免產生不均勻沉陷。修通旱地位置便道,為施工機具、材料運送提供便利。2)確定鑽孔樁位:按照基線控制網,用全站儀精確放出樁位,並且在現場做好明顯標記。放好樁位後進行現場交底,做十字護樁。
  • 旋挖泥漿護壁鑽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旋挖鑽機鑽孔取土時,依靠鑽杆和鑽頭自重切入土層,斜向鬥齒在鑽鬥迴轉時切下土塊向鬥內推進而完成鑽取土;遇硬土時,自重力不足以使鬥齒切入土層,此時可通過加壓油缸對鑽杆加壓,強行將鬥齒切入土中,完成鑽孔取土。鑽鬥內裝滿土後,由起重機提升鑽杆及鑽鬥至地面,拉動鑽鬥上的開關即打開底門,鑽鬥內的土依靠自重作用自動排出。鑽杆向下放關好鬥門,再迴轉到孔內進行下一鬥的挖掘。
  • 鑽孔灌注樁反循環工藝探討
    摘要:隨著國家基本建設投入的增大以及高層建築的發展,鑽孔灌注樁現在被廣泛地應用於高層建築、公路橋梁等工程的基礎工程。但目前鑽孔灌注樁仍大量使用較為落後正循環鑽進、正循環清孔成孔工藝,本文的主旨是介紹反循環成孔工藝的運用對於工程質量以及經濟效率帶來的影響。
  • 鑽孔灌注樁 出現溶洞流砂有效處理方法
    答:不確定是不是泥漿護壁旋挖樁,如果是的話,對沉渣厚度《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做出的規定:端承樁小於等於50mm,摩擦樁小於等於150mm。旋挖樁應對沉渣一般用專用清底平鑽頭,清一遍底,灌注混凝土前再測一下沉渣厚度如滿足要求,即可直接灌注,不滿足的話,還應採取泥漿泵正循環、氣舉反循環等方法二次清孔直至達到要求後再灌注混凝土。
  • 旋挖鑽機的反循環鑽孔灌注樁工藝流程
    (二)泥漿的製備:  (1)根據現場土質,本鑽孔樁採用膨潤土泥漿護壁。  (2)鑽孔施工時隨著孔深的增加向孔內及時、連續地補漿,維持護筒內應有的水頭,防止孔壁坍塌。  (3)樁孔砼灌注時,孔內溢出的泥漿引流至泥漿池內,利用到下一基樁鑽孔護壁中。
  • 鑽孔樁施工防斷樁措施
    樁身斷樁發生的原因也有很多,主要是灌注樁身砼時如出現導管進水、砼卡管、灌注過程中發生坍孔、導管被埋管、鋼筋籠產生上升以及灌注砼短樁等原因造成。斷樁會嚴重影響孔樁的使用。要根據可能產生斷樁的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防止斷樁的發生。
  • 盾安全套管全迴轉鑽機鑽孔灌注樁施工工法詳解
    全套管全迴轉鑽機鑽孔灌注樁施工成孔過程中採用鋼套管護壁,具有成樁質量好、無泥漿汙染、綠色環、減少混凝土充盈係數等特點。能有效解決城市高填方、喀斯特地貌採用普通工法進行灌注樁施工時出現的塌孔、縮頸、充盈係數高等問題。目前在橋梁、建築、石油化工等建設領域都有應用。
  • 鑽孔灌注樁穿越碎石粘土層的工程實踐
    本文就鑽孔灌注樁穿越碎石粘土層的工程實例進行分析,對穿越該類土的設計施工提出一些看法,從而為同類土層中設計鑽孔灌注樁時樁端土層的選取提供參考。根據建築物荷載及土層分布情況,地質勘察報告建議,採用鑽孔灌注樁設計,以⑧-2層為樁端持力層,樁端進入持力層深度不小於0.5m,平均樁長28m,單樁承載力標準值以φ1000鑽孔灌注柱為例取2570kN.  工程施工採用10型正循環鑽孔灌注樁,在鑽進至17.5m深處,遇到⑥-2層土,鑽機上臺,無法鑽入。
  • 旋挖鑽機操作 反循環的鑽孔灌注樁技術
    反循環成孔施工準備(1)平整場地:在鑽孔樁施工前,應進行場地平整,鑽機座不宜直接置於不堅實的填土上,以免產生不均勻沉陷。修通旱地位置便道,為施工機具、材料運送提供便利。(2)確定鑽孔樁位:按照基線控制網,用全站儀精確放出樁位,並且在現場做好明顯標記。
  • 旋挖鑽幹成孔工藝在鑽孔灌注樁施工中的應用
    旋挖鑽幹成孔工藝在鑽孔灌注樁施工中的應用 2015-12-28 17
  • 2020二建市政案例高頻考點:鑽孔灌注樁基礎
    樁基礎施工方法與設備選擇近五年中僅2016年未出題考核,分值可達8分左右。其中,鑽孔灌注樁基礎是核心考核知識點。以下為該考點核心內容共27處。1、鑽孔灌注樁基礎施工前應掌握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原材料及製品的質量檢驗報告等資料。2、鑽孔灌注樁沉樁方式與適用條件3、泥漿護壁成孔,護筒頂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並宜高出施工地面0.3m。
  • 淺談衙白鐵路橋梁鑽孔樁施工的技術控制
    摘 要:本文結合衙白鐵路橋梁孔樁施工實踐,就鑽孔樁施工關鍵工序的技術控制進行了簡要闡述。  關鍵詞:鑽孔樁; 技術控制  新建鐵路衙門廟至白音諾爾線工程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內。根據地質情況和設計要求,採用衝擊反循環鑽機和旋挖鑽機鑽孔。施工中對以下重點環節進行了嚴格技術控制:  1、埋設護筒  採用鋼護筒,鋼板壁厚6~8mm,高度為4m,做成整體圓形,為增加剛度防止變形,在護筒上、下端和中部的外側各焊一道加勁肋。
  • 鑽孔灌注樁鑽進的注意事項
    【學員問題】鑽孔灌注樁鑽進的注意事項?  【解答】1)無論採用何種方法鑽孔,開孔的孔位必須準確。開鑽時均應慢速鑽進,待導向部位或鑽頭全部進入地層後,方可加速鑽進。  2)採用正、反循環鑽孔(含潛水鑽)均應採用減壓鑽進,即鑽機的主吊鉤始終要承受部分鑽具的重力,而孔底承受的鑽壓不超過鑽具重力之和(扣除浮力)的80%.  3)用全護筒法鑽進時,為使鑽機安裝平正,壓進的首節護筒必須豎直。鑽孔開始後應隨時檢測護筒水平位置和豎直線,如發現偏移,應將護筒拔出,調整後重新壓人鑽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