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造師#市政實務。
樁基礎施工方法與設備選擇近五年中僅2016年未出題考核,分值可達8分左右。其中,鑽孔灌注樁基礎是核心考核知識點。以下為該考點核心內容共27處。
1、鑽孔灌注樁基礎施工前應掌握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原材料及製品的質量檢驗報告等資料。
2、鑽孔灌注樁沉樁方式與適用條件
3、泥漿護壁成孔,護筒頂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並宜高出施工地面0.3m。
4、泥漿製備與護筒埋設
(1)泥漿製備根據施工機具、工藝及穿越土層情況進行配合比設計,宜選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潤土。
(2)護筒埋設深度應符合有關規定。護筒頂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並宜高出施工地面0.3m。其高度尚應滿足孔內泥漿面高度的要求。
(3)灌注混凝土前,清孔後的的泥漿相對密度應小於1.10;含砂率不得大於2%;黏度不得大於20Pa.s。
(4)現場應設置泥漿池和泥漿收集設施,廢棄的泥漿、鑽渣應進行處理,不得汙染環境。
5、泥漿護壁成孔時,應保持鑽機穩定。鑽進過程中當發生斜孔、塌孔和護筒周圍冒漿、失穩等現象時,應先停鑽。
6、
正、反循環鑽孔,鑽孔達到設計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未要求時端承型樁的沉渣厚度不應大於100mm;摩擦型樁的沉渣厚度不應大於300mm。
7、衝擊鑽成孔
(1)衝擊鑽開孔時,應低錘密擊,反覆衝擊造壁,保持孔內泥漿面穩定。
(2)每鑽進4~5m應驗孔一次,在更換鑽頭前或容易縮孔處,均應驗孔並應做記錄。
(3)排渣過程中應及時補給泥漿。
(4)穩定性差的孔壁應採用泥漿循環或抽渣筒排渣,清孔後灌注混凝土之前的泥漿指標符合要求。
8、旋挖鑽機成孔應採用跳挖方式。
9、
長螺旋成孔時,鑽頭鑽至設計標高后,應先泵入混凝土並停頓10~20s,再緩慢提升鑽杆。提鑽速度應根據土層情況確定,並保證管內有一定高度的混凝土。
10、混凝土壓灌結束後,應立即將鋼筋籠插至設計深度,並及時清除鑽杆及泵(軟)管內殘留混凝土。
11、鑽孔擴底灌注混凝土時,第一次應灌到擴底部位的頂面,隨即振搗密實;灌注樁頂以下5m範圍內混凝土時,應隨灌注隨振動,每次灌注高度不大於1.5m。
12、
人工挖孔樁挖孔深度不宜超過25m。
13、人工挖孔樁採用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支護孔壁技術,護壁的厚度、拉結鋼筋、配筋、混凝土強度等級均應符合設計要求;井圈中心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不得大於20mm;上下節護壁混凝土的搭接長度不得小於50mm;每節護壁必須保證振搗密實,並應當日施工完畢;應根據土層滲水情況使用速凝劑;模板拆除應在混凝土強度大於2.5MPa後進行。
14、吊放鋼筋籠入孔時,不得碰撞孔壁,就位後應採取加固措施固定鋼筋籠的位置。
15、沉管灌注樁鋼筋籠內徑應比套管內徑小60~80mm,用導管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樁鋼筋籠內徑應比導管連接處的外徑大100mm以上。
16、灌注樁各工序應連續施工,鋼筋籠放人泥漿後4h內必須澆築混凝土。
17、灌注樁樁頂混凝土澆築完成後應高出設計標高0.5~1m,確保樁頭浮漿層鑿除後樁基面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
18、水下混凝土灌注時,混凝土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坍落度宜為180~220mm。
19、開始灌注水下混凝土時,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宜為300~500mm;導管首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應少於1.0m;在灌注過程中,導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2~6m。
20、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須連續施工,並應控制提拔導管速度,嚴禁將導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
21、鑽孔垂直度不符合規範要求的主要原因:
(1)場地平整度和密實度差,鑽機安裝不平整或鑽進過程發生不均勻沉降,導致鑽孔偏斜。
(2)鑽杆彎曲、鑽杆接頭間隙太大,造成鑽孔偏斜。
(3)鑽頭翼板磨損不一,鑽頭受力不均,造成偏離鑽進方向。
(4)鑽進中遇到軟硬土層交界面或傾斜巖面時,鑽壓過高使鑽頭受力不均,造成偏離鑽進方向。
22、鑽孔垂直度不符合規範要求應採取的技術措施:
(1)壓實、平整施工場地。
(2)安裝鑽機時應嚴格檢查鑽機的平整度和主動鑽杆的垂直度,鑽進過程中應定時檢查主動鑽杆的垂直度,發現偏差立即調整。
(3)定期檢查鑽頭、鑽杆、鑽杆接頭,發現問題及時維修或更換。
(4)在軟硬土層交界面或傾斜巖面處鑽進,應低速低鑽壓鑽進。發現鑽孔偏斜,應及時回填土,衝平後再低速低鑽壓鑽進。
(5)在複雜地層鑽進,必要時在鑽杆上加設扶正器。
23、塌孔與縮徑主要是地層複雜、鑽進速度過快、護壁泥漿性能差、成孔後放置時間過長沒有灌注混凝土等原因所造成。
24、灌注混凝土時發生堵管主要是由灌注導管破漏、灌注導管底距孔底深度太小、完成二次清孔後灌注混凝土的準備時間太長、隔水栓不規範、混凝土配製質量差、灌注過程中灌注導管埋深過大等原因導致的。
25、灌注導管使用前應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嚴禁用氣壓。灌注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應為300~500mm,在灌漿設備初灌量足夠的條件下,應儘可能取大值。
26、鋼筋骨架上浮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初凝和終凝時間太短。
27、樁身混凝土強度低或混凝土離析,應掌握好攪拌時間和混凝土的和易性。樁身混凝上的導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之間。單樁混凝土灌注時間宜控制在1.5倍混凝土初凝時間內。
(完)
【案例節選】
背景資料
某施工單位承建城鎮道路改擴建工程,全長2km,工程項目主要包括:(1)原機動車道的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2)原機動車道兩側加寬、新建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3)新建人行天橋一座,人行天橋樁基共設計12根,為人工挖孔灌注樁。
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項目部編制了人工挖孔樁專項施工方案,經施工單位總工程師審批後上報總監理工程師申請開工,被總監理工程師退回。
事件二:專項施工方案中,鋼筋混凝土護壁技術要求有:井圈中心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不得大於20mm,上下節護壁搭接長度不小於50mm,模板拆除應在混凝土強度大於2.5MPa後進行。
問題:
1、補充事件三中鋼筋混凝土護壁支護的技術要求。
【參考答案】
1、應補充:
1)護壁的厚度、拉結鋼筋、配筋、混凝土強度等級均應符合設計要求;
2)每節護壁必須振搗密實,應在當日連續施工完畢;
3)應根據土層滲水情況使用速凝劑。
二級建造師市政實務
更多考試複習資料:
1、案例模擬題(知識點全)
最新!2020年二級建造師《市政實務》案例模擬題(知識點全)
2、數字考點,必背!
2020二建《市政實務》數字考點(必背)
3、分值分布,抓重點,拿高分
2020年二級建造師各科目每章預計分值(匯總)
4、易混淆考點,一次搞清楚
神總結!二建《市政》:易混淆考點(全)
5、思維導圖,梳理清晰
二級建造師複習資料《思維導圖》:建築+機電+市政,提高記憶!
關注我!!
免費領複習資料!
1、如下圖,先關注我;
2、點擊頭像私信我;
3、留言說明要什麼資料。
(截止今天18點,私信的已發送完畢)
資訊整理不易
歡迎關注+收藏+分享轉發
衷心感謝大家支持!
祝大家考試一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