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墊、枕頭、沙發,拿著放大儀器看,密密麻麻的蟎蟲能讓你寧願睡地板,也不睡床墊」「枕頭用3個月就必須扔掉,裡面全是蟎蟲」……
蟎蟲究竟是何方神聖讓人又懼又怕?我們的家中真的「蟎蟲成災」嗎?
不是所有蟎蟲都有害健康
蟎蟲和蜱蟲同屬於蜱蟎亞綱,這是節肢動物門蛛形綱中的一個亞綱。在顯微鏡下,蟎蟲的外形近似蜘蛛,但比蜘蛛小得多,身體大小一般在0.5毫米左右,有些不到0.1毫米。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蟎蟲有5萬多種。
蟎類滋生的重要條件是適宜的溫度、溼度和食物。在地球上,蟎蟲的生存領域遍布地上、地下、山水中以及生物體內外,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在居室環境中生存的蟎類有40餘種,其中,與人體健康相關的有10餘種,包括塵蟎、粉蟎、蠕形蟎、疥蟎等。
大家最為熟悉的塵蟎主要以人的汗液、分泌物、脫落的皮屑為食,繁殖速度極快。它們分布在地毯、沙發、毛絨玩具、被褥、坐墊、床墊和枕芯等處。粉蟎則主要在貯存的食品和糧食中繁殖;蠕形蟎寄生於人的毛囊和皮脂腺中,如鼻、耳、頭皮、前胸、後背、耳道等地方;疥蟎可寄生於人和哺乳動物的皮膚表層。
總體來看,由於床墊、沙發、被褥和枕頭與人體接觸時間較長,溫度和溼度相對較高,且具有蟎蟲喜食的人體皮屑,因而蟎蟲滋生率最高。此外,現代居室常用絲絨材質的落地窗簾,不易洗滌,往往會積聚或吸附灰塵;若是人造織物,由於靜電作用還可能吸附棉花短纖維、羊毛短纖維以及人體脫落的皮屑。這些天然植物纖維和人體脫落的皮屑,均是塵蟎的理想食物,所以居室中的蟎類也能在窗簾上棲息、繁殖。
蟎蟲常見危害是誘發過敏
我們對於蟎蟲的認識其實是從臉部開始的。研究顯示,約60%的人的面部都有蟎蟲。這類蟎蟲叫蠕形蟎,多寄生於人的臉部或其他部位的毛囊、皮脂腺內,吸取細胞內營養物質和皮脂腺分泌物,破壞正常細胞。
由於蟎蟲的刺激及其排洩物的化學性刺激作用,被寄生的部位可出現毛囊擴大、血管擴張、纖維組織增生等問題,皮膚還會出現紅斑、丘疹、肉芽腫、膿皰和瘙癢等現象。像酒渣鼻、皮膚粗糙、毛孔擴大、繼發感染、痤瘡、口周炎、瞼緣炎、皮損、脫髮和外耳道瘙癢等症狀,實際都與蠕形蟎感染高度相關。
但要說起蟎蟲對人體的危害,就不得不提到「過敏」。近些年許多研究都指出,居室蟎類是室內重要的過敏原,可引起蟎性哮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炎和慢性蕁麻疹等。以塵蟎為例,它們的屍體、排洩物、蛻下的皮殼等均是過敏原。國外一項研究發現,在塵蟎的排洩物中有5種蛋白質,都是過敏性哮喘的主要過敏原。
而且,蟎類還可寄生於人體內。它可通過日常飲食或呼吸,進入並寄生於人體的消化道或呼吸系統,引起腸蟎病和肺蟎病。
腸蟎病通常是因食用蟎蟲汙染的食物,如過期放置的餅乾、糕點等發病,其症狀是腹瀉、嘔吐,偶有便血甚至腸道潰瘍。肺蟎病通常發生於36歲至45歲之間的男性,他們主要是哮喘患者或從事藥材、糧食、飼料加工、養雞場、家務勞動等行業的人,這類人群的患病原因主要和職業接觸有關。其症狀與肺結核和支氣管炎等疾病相似,出現咳嗽、咳痰、咳血、氣喘和胸悶等症狀。在少數情況下,蟎蟲會寄生於泌尿系統,形成泌尿蟎病等,主要表現為尿道炎症,症狀輕重不一。有時,蟎蟲也會成為致病菌的傳播媒介,傳染羌蟲病、流行性出血熱、鼠型斑疹傷寒、弓形蟲病、立克次體病和狂犬病等。
正常家居環境不必談蟎色變
雖然說了這麼多關於蟎蟲的危害,但也要提醒大家,正常家居環境中是避不開蟎蟲的。
實際上,與我們共存的其他微生物比蟎蟲還要多,如細菌、微生物,它們的細胞數量甚至多於人體細胞的數量。同樣,生活在家庭裡的桿菌、球菌比蟎蟲多得多。因此,蟎蟲只是和人共同生存的微生物之一,日常生活中,沒有必要過度擔心蟎蟲的存在。
有一種情況除外,如果經醫生診斷,家中有易感人群,就要儘量減少蟎蟲的存在。易感人群是指有蟎蟲過敏症的人群,比如,哮喘患者、過敏性鼻炎患者、異位性皮炎患者、慢性蕁麻疹患者、過敏體質嬰幼兒。在這幾類易感人群中,明確查出蟎蟲為過敏原之一的不在少數。
我們要知道一個事實,蟎蟲是自然界微生物中的一種,目前無法完全去除它的存在。從家居衛生環境的角度,我們可以採取定期打掃衛生,清除積灰,清洗床上用品等方式控制其數量,預防因其過度繁殖帶來的蟎蟲皮炎、蟎蟲過敏症等健康問題。至於「枕頭用3個月就必須扔掉」這種說法,則過於極端,完全沒有必要。
(作者為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
家庭防蟎6注意
對於易感人群來說,預防蟎性疾病的關鍵在於減少和清除居室環境中滋生的蟎類,將蟎蟲環境控制在低於100隻/克室塵或0.6毫克蟎/克室塵的標準。當然,這是需要專業檢測結果才能得知的,大多數人能採取的防蟎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1、保持室內通風乾燥
平時注意通風和換氣。當大氣相對溼度低於60%或糧食含水量小於12%時,粉蟎就不能在這種環境條件下存活。
2、每周定期清除灰塵
每周清除室內灰塵一兩次,讓攜帶蟎蟲及其他黴菌的灰塵無法飄散於空氣中。床下、沙發下、衣櫃下等陰暗角落要經常打掃,消除蟎類生存的小環境。
3、勤洗床上用品
被套、枕套等床上用品要勤洗,水溫55℃為宜,並在陽光下曬乾。不能用水清洗的被、褥物品要定期除塵,最好在太陽下晾曬。可選購人造纖維、泡沫塑料或人造海綿填充的床墊、沙發、枕頭,因其缺乏營養物質和經過消毒,蟎蟲不能在其中生長、繁殖。
4、選擇純棉窗簾
窗簾可選用光滑、輕薄且容易洗滌的純棉面料。純棉面料不易吸附灰塵、人體脫落的皮屑和人造短纖維等物質。臥室最好不用塵蟎最喜歡聚居的地毯。
5、糖和餅乾別儲存太久
食用糖儲存太久會有甜果蟎繁殖,存放餅乾等食物的盒子會有粉蟎聚集,切記不要把糖盒和餅乾盒放在床邊。
6、除蟎儀器作用有限
市場上的除蟎儀以紫外線除蟎儀、強吸力除蟎儀居多。紫外線除蟎儀使用得當能殺死部分塵蟎,但殺死的塵蟎殘肢需要吸出,不然仍會留在床上用品內作為過敏原侵蝕人體皮膚。強吸力的除蟎儀可將藏在床褥和床墊深處的塵蟎食物(皮屑、食物殘渣等)、塵蟎排洩物吸出,通過破壞蟎類的生存條件達到部分除蟎的目的。但無論是紫外線除蟎儀還是強吸力除蟎儀,都是針對物品淺表的蟎蟲才有用,而對邊角、縫隙、織物深層的蟎蟲均作用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