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Next|人類都用意念來控制飛機飛行了,那下一步呢?

2020-12-13 極客公園

作者:

TheNext:挖掘屬於未來的科技和產品

人類的大腦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神秘的存在,我們所有的思想,動作,行為的產生,都和它有直接的關係,甚至在我用鍵盤敲下這段話的過程中,指揮我手指來工作的也是它。大腦的神秘也吸引著人類更進一步去發掘潛在的價值,「意念控制」這件事情也越來越靠近我們所存在的現實世界。

近日,《連線(wired)》雜誌記者傑克·斯圖爾特(Jack Stewart)講述了他在霍尼韋爾(Honeywell)航空航天技術研究所發明的新系統下,通過「意念」來控制飛機飛行的故事,而人類想像力的空間,其實早已經超過了傳統邊界,給我們帶來更多更豐富的創造。

用意念來控制飛機飛行,這件事情是可行的

華盛頓,天氣晴朗,理想的低風速飛行條件。傑克·斯圖爾特即將登上 Beechcraft King Air C90 號飛機,他今天要用自己的「意念」來「駕駛」這架飛機。

當然,為了安全起見,霍尼韋爾資深飛行員會和他一起飛行。在上飛機之前,傑克進行了一番「武裝」,如你所見,重點就是這個頭部的電極頭套。

這個看上去像個藍色泳帽的東西,是由霍尼韋爾航空航天研究所發明的神經系統裝置。上面連接 32 個電極,通過帽子能夠將人腦皮層的訊號傳遞到電腦上面,並由腦機接口將信號傳送到飛機的螺旋槳和自動行駛儀中。

作為一個沒有任何飛行經驗和飛行執照的人,傑克坐在駕駛座上,他需要面對的是一個 iPad 尺寸大小的屏幕,上面不斷閃爍著「上」「下」「左」「右」的方向,還有中央的水平飛行指示器。

一旦集中精力,在腦海中確定好方向,屏幕上就會鎖定你所想像的方向信息,通過綠色的方框來展示出來,然後,飛機真的飛了起來。

每一次大腦釋放出的電信號,通過電極都傳送到了飛機的駕駛系統當中,但是每次更換一個新的指令至少需要 10 秒鐘來進行識別,電極會不斷監測和刷新大腦釋放的信號,所以實際上腦海中一閃而逝的指令是不會起作用的,他需要專心致志。在嘈雜、擁擠的機艙中,傑克每一次發出的指令都需要一個過程。

作為該計劃的一員,神經學家 Beata Jarosiewicz 正在布朗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聯合項目中從事研究,她說:「我不會去依靠意念控制來讓飛機去避開懸崖或者其他飛機,但這會是一個有意思的事,因為我們會在適當的時機裡做出適當的操作。」而如何解決這個過程持續的時間略長的問題,可能會成為目前的關鍵。

來自霍尼韋爾的 Mathan 說,這項研究的本意,是幫助駕駛員在一些不複雜的狀況下,能讓他們解放雙手。這同樣也適用於司機,尤其是高度自動化的汽車,運用意念可以讓我們對汽車有更好的掌握,決定汽車在什麼時候將手動控制權交還給人類。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在駕駛之外,關於「意念控制」,我們其實已經在構想人類的未來景象了。

腦電波和機器聯合,人類還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

用意念「控制」物體不僅僅是耍酷的事情,不是說我們用大腦控制飛機或者汽車就可以隨意喝咖啡看報紙,也不是說用意念來看電視想快進快退更容易。展開一下想像的翅膀,你會發現,如果我們能夠做到「意念控制」,那麼很多人的生活也會發生變化。

人類關注大腦有一段相當長的歷史,作為有智慧的物種當然也有著「控制」的本能,所以在影視作品中我們最羨慕的能力之一就是「意念控制」。「動動腦袋去想一件事情,事情就發生」的能力簡直就像糖果一樣引誘著我們在這方面進行無數的嘗試。而實際上,我們也確實,做了非常多的嘗試,這比你我想的要早得多。

DAPAR 研究人員使用機械義肢進行測試

2008 年 5 月,匹茲堡大學施瓦茨實驗室裡,科學家成功讓猴子通過腦電波傳送信號來「控制」機械臂,說明通過神經活動是能夠進行動作控制的。既然猴子可以,那意識更加明確的人類自然也應該有良好的表現,這方面,DARPA(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的研究一直很深入。

科學家在實驗室裡讓猴子通過腦電波操作機械臂

2015 年,DAPAR 展開了「手部感覺與觸覺交互(Hand Proprioception and Touch Interfaces)」研究計劃,這是已經進行多年的「義肢革命計劃(Revolutionizing Prosthetics)」的重要部分,DAPAR 力圖打造能提供「即時」、「雙向」感官反饋的機械義肢,從而大幅提升運動障礙和身體殘疾人群的生活品質,一些研究成果非常鼓舞人心,比如下面視頻中裝上機械義肢的人已經能攀巖。

簡單來說,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用「意念」來做的更多的事情,當然了,從事機械義肢領域研究的不僅僅是 DAPAR,還有很多很多機構。看過電影《機械戰警》的人可能記得,在電影中,主人公身體遭受重大損傷之後只有大腦和心肺功能可以活動,但是藉助科學技術的力量獲得了機械的身體,運用自己的大腦來「控制」機械身體,從而獲得健全人的能力。這是目前科學家們想要一步步來實現的事情。

影視作品中我們很熟悉的機械戰警,就是「腦電波+機器」的組合

雖然這樣的技術看上去已經能夠做到這麼厲害的事情,不過目前,人類製造的「機械義肢」和身體的交互層面還需要非常大的進步空間。DAPAR 也表示,不管機械義肢製作如何精良,如果不能讓患者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擁有真是的「感受性」,以及運用意念來控制它的「直觀性」,那麼就還不能說是成功的。

從事腦機接口、神經義肢等領域研究的 Jose Carmena 教授在 2014 年的騰訊 WE 大會上曾經提到過,人類用意識「控制」物品,通過在大腦植入腦機接口,是可以實現的,目前的問題在於我們上文所說的「感受性」和「直觀性」。不過,如果技術再進一步,我們可以實現另一件事情:用意念「對話」,與別人無聲交流。

研究心靈感應和默讀的科學家 Mike D'Zmura 是第一個使用 α 腦波創造摩斯電碼的人,而這件事情發生在 1960 年代。但是使用腦電圖連接大腦思想的方法仍然不太準確,一直以來進展也並不快。如果通過在大腦植入電子接口的方式,便能夠進行腦-腦的交流,在 2013 年由杜克大學和 IINN-ELS 的試驗中,他們用兩隻老鼠的大腦實現了這樣的事情。但是人腦要複雜精密的多,假以時日,相信我們能在這方面找到突破口。

想像一下,如果人腦能夠對於方向、運動等信號進行非常準確的「表達」,那麼通過讀懂腦電波來探知人的思想訊號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雖然這看起來真的不可思議。但也許,「意念控制」這個神奇而又充滿未知的領域,我們正站在門外面,鑰匙拿到了一半,等到有一天拿到完整鑰匙的時候,開啟的或許是新世界的大門。

內容參考 wired:I Used Only My Mind to Fly a Plane Around Seattle 

想了解更多關於未來的科技內容?

這三樣有趣的產品,或許會是你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無線充電沒新意?我來跟你聊聊有趣的「雷射充電」

AirBar:給你的電腦屏幕開個外掛,讓它變成觸控螢幕

懶人拯救者,Nike 真的開賣這雙能自動繫鞋帶的鞋了!

「上房揭瓦」的馬斯克,除了給大家帶來四座新房子外還有什麼?

誰是大英雄

相關焦點

  • 人類可以用意念控制物體了?一高位截癱老大爺,靠控制機器生活
    一個人不需要動手,只要腦子裡想一下,就可以通過意念控制物體。這樣的劇情,我們在科幻片裡屢見不鮮,是人類對「超能力」的一種猜測。不過,對於科學家來說,讓不可能變成可能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或者說,他們總是能夠創造奇蹟。
  • 萊特兄弟的「飛機夢」,人類歷史上第一架飛機,是這樣來的
    飛機發明至今,已經經歷了將近100年的歷史。人類祖祖輩輩都渴望自己能夠像鳥類一樣,可以在空中自由的進行飛翔。但是想要實現這個夢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同時了解,並且同時解決三個問題,它們分別是升力、動力、控制。
  • 「下下周」用英語怎麼說?next next week?那「下下下周」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以後」在英語中的一些正確表達吧! No. 1: "下下周"應該怎麼說?"下下周"最地道的說法是:the week after next week(下周之後的那一周)類似的下下個月:the month after next month (下個月之後的那個月)後天
  • 用意念控制的黑科技來了
    ▲實驗者用意念打字。天津大學供圖 新年伊始,在天津大學醫學部,一場「黑科技」展悄然舉行。這種「黑科技」捕捉人腦發出的腦電信息,經過解讀、處理,轉變為控制機器的信號。這個展覽就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慧機器人」重點專項「生-機智能交互與生機電一體化機器人技術」樣機展示會。
  • 人類實現動力飛行滿百年(附史上20類經典飛機)
    這架飛機的誕生使萊特兄弟名聲大噪。  美國全國航空和空間博物館航空部負責人彼得-雅各布說:「他們並不是從小就痴迷飛行的人。當時,他們到處尋找一些有趣的事情來滿足好奇心,這才遇到(造飛機)這個問題。」  比較而言,航空事業的另一位先驅者、德國人奧託-利林塔爾似乎對飛行更為熱衷。
  • 意念控制頭環:用腦電波來操控智能家居 4股受益
    全球首個城市級VR產業規劃啟動 6股有戲   =====閱讀全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3月7日訊  意念控制頭環:用腦電波來操控智能家居  大腦是人類最神秘的部位。
  • 鍛鍊兒童的專注力,靠意念操控,UDrone意念無人機上手測評
    答案是可以的,對於UDrone意念無人機主要原理是採用國際的醫療級腦電晶片與MCh-Sim技術設計的電極,形成腦控接口技術,對人類的腦電波分析解讀,再將腦電波轉化為相應的動作,也就有了這個所謂的意念控制。不單如此,UDrone意念無人機還有比較完善的功能體驗,包括手勢拍照、人臉追蹤,高清航拍,拍照上不僅釋放雙手,還能有更多新的拍照玩法。
  • 坐飛機不準使用飛行模式,那飛行模式到底有什麼用?
    說到「飛行模式」,那飛行模式究竟用來做什麼?我相信你的腦海裡一定會迅速的回答答:「坐飛機用的」然而,在坐飛機的時候,經常會發生這樣的一幕對話。「飛向XX的飛機即將起飛,請關閉所有電子設備。這位乘客,請您配合一下。」
  • 意念控制,離我們還有多遠?
    該遊戲方式是:通過佩戴在頭上的傳感器,採集比試者的腦電波信號加以放大(據說是要放大10000倍以上),以此來控制小球的運動,腦電波信號的強弱,作用在小球上的力也就不同,於是球就會向弱者的方向滾動。其實這個遊戲主要靠集中注意力來增加腦電波的強度,算是【意念控制】最初級的應用了。
  • 雲睿智能意念無人機培訓課程體系
    無人機歷史和飛行原理意念無人機的控制原理初步飛行體驗第3課意念無人機的飛行訓練用手控制無人機的飛行意念控制無人機的飛行專注力訓練第4課專注力認識與訓練1專注力的概念如何管理專注力課特技飛行完成方形8字飛行完成立體8字飛行(1)人工智慧是國家未來的發展趨勢如同蒸汽時代的蒸汽機、電氣時代的發電機、資訊時代的計算機和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正成為推動人類進入智能時代的決定性力量。
  • 飛機飛行的原理是什麼?
    飛機的誕生本世紀初,美國的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在1903年首次試飛,也就是在這一年萊特兄弟飛機公司成立了,從此改變和影響了人類的生活,也奠定了飛機發展的基礎。飛機的組成飛機這麼幾個部分,噴氣飛機主要有機身,發動機,機翼,尾翼,控制系統,起落架等。還有螺旋槳飛機,包括直升飛機。飛機的發展飛機從無到有發展到今天,從低速到高速到超音速,在飛機的種類,用途上都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 《X戰警》萬磁王擁有控制金屬的技能那麼你知道他是怎樣控制的嗎
    無論是電影還是動漫都能給人一種無限的遐想,還有人物的設計各種變種人的技能都各有所長,腰間盤更為突出的是這幾個大BOSS:萬磁王,X教授,金剛狼,魔形女,等等都非常厲害.特別是萬磁王擁有控制金屬的能力不講,還能利用磁力飛行,可見其戰鬥力之強大。萬磁王在《X戰警》和《金剛狼》系列都有出場,這個為了保護變種人同胞安全的變種人領袖在電影裡扮演著一個反派的角色。
  • 【經濟學人】腦機接口,用意念完成人類躍遷
    ——Sir Arthur Charles Clarke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爵士腦機接口,用意念完成人類躍遷譯者:武守晗校對:倪凌暉策劃:劉 璠Using thought to control machines用意念控制機器Brain-computer interfaces
  • 為了突破音速飛行人類有多拼?飛機空中解體,試飛員接連喪命!
    2020年12月7日,人類歷史上公認的第一個駕駛飛機突破音速的飛行員耶格爾去世,享年97歲。他在前半生努力成為一名王牌飛行員,後半生則為新的戰機試飛做出巨大貢獻。儘管現代戰鬥機突破音速是一項基本技能,但在1947年10月14日之前,超音速飛行對人類來講則是一個無法逾越的巔峰,為突破超音速飛行人類曾付出慘重代價。
  • 飛行控制系統的功能
    下面,就由小編來帶你作進一步的深入了解。 實際上,現代民用飛機飛行控制系統(簡稱「飛控」),是整個飛機機載系統的核心,也是整架飛機最複雜的系統之一。 飛行控制系統的作用是保證飛機的穩定性和操縱性,提高飛機飛行性能和完成任務的能力,增強飛行的安全性和減輕駕駛員的工作負擔。飛控系統分為人工飛行控制系統和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兩大類。
  • 坐長途飛機真難熬 這些飛行必備神器你都知道嗎?
    除了絕少數一沾靠背就能長睡不起的幸運兒,對大多數人來說,長途飛行是件非常辛苦的事,尤其是當你只能擁有經濟艙那狹窄到伸不直雙腿的一畝三分地時   不過除了靠下一飛機立馬躺倒的信念支撐(而且有時候下了飛機還有要完成的行程),
  • 人類真的有特異功能嗎?英國有個女子,能用意念控制電器
    世界上有很多奇人異士,其中有些人的能力可以說超越了我們的認知,比如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用意念就能控制電器的人。在英格蘭東蘇塞克斯郡的布賴頓市,有一個名叫戴比·沃爾夫的女子,是當地一家醫院的研究員,她生下來就有些與眾不同,因為她有一個別人都沒有的超能力——用意念控制電器。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沃爾夫集中自己的精神,就能控制家用電器的開關、音量的大小,甚至能控制馬路上路燈的明滅。
  • 為什麼火箭能飛入太空,飛機卻不可以呢?來看看解釋吧
    飛機為什麼不能飛向太空?自1687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至今,人類早已實現了衝出地球飛向太空的夢想。但是,為什麼同為飛行器,火箭就能夠脫離地心引力在宇宙航行,而飛機卻只能飛行在萬米高空呢?首先是速度問題,想要擺脫地球的強大引力,飛機的速度至少要達到第一宇宙速度。目前真正投入使用的最快的飛機是美國的SR-71偵察機,它的最高速度可達3.35馬赫合1.13千米每秒。而美國秘密研製的X-43系列無人駕駛飛機,它的最高速度可以達到9.8馬赫合3.3千米每秒,創造了大氣層內飛機飛行的最快速度。
  • 火星上竟然也有空氣,探測器已經登陸,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
    當這一消息曝出的時候,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難以置信,有的甚至認為科學家想找到另外的「地球」而瘋魔了,那事實究竟如何呢?作為其中之一的火星竟然有空氣存在,人類的探測器已經登陸火星,那飛機能在火星上飛行嗎?如果火星真的存在大量的水資源,很有可能會成為人類未來移居的首選之地。而美國航空界的商人馬斯克已經抓住這大好的商機,將航天事業商業化,在火星建立殖民城市,預計將在2050年竣工。如果成功了的話,馬斯克將是最大贏家。不過前段時間星際飛船的第三次試點火飛行中發生了事故,引擎著火,這對馬斯克的火星殖民城市計劃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的開端。
  • 世界上第一個用意念打碟的斷臂DJ,後人類時代真的快來了!
    無論馬斯克的言論是否瘋狂,至少這些年看過的科幻電影背後也都在傳達同樣的訊息——未來人工智慧替代人類是早晚的事。美劇《西部世界》已經播到第三季,還記得片頭裡經典的仿生人和3D列印嗎?女主多蘿西的崛起你怕不怕?星戰系列電影裡同樣展現了諸多高科技,「天行者盧克」那隻靈活有觸覺的假肢讓無數人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