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考前拜孔子像,你是否也曾「無意識迷信」?

2020-12-12 騰訊網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一群身高只超過了雕像底座一頭,背著黑色大書包的小學生們在校內一尊碩大的孔子像前鞠躬參拜,更有男生一記滑跪滑出近兩米遠。在陝西榆林高新第一小學,即將面臨期中考試的學生們自發在孔子像前進行參拜,希望能考個好成績。

對此,部分網友的評論很簡單——「封建迷信要不得」。但將其行為簡單定義成糟粕從而進行打壓未免有些上綱上線,思考孩子們為何集體陷入「無意識迷信」才更關鍵。

「無意識迷信」是指認為自己並不迷信,卻實際上做出了迷信的行為,或是即使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是荒謬的、違背常理的卻仍然堅持這種行為。考試成績的高低和拜不拜孔子沒有直接的聯繫,給「拜孔子」和「好成績」這兩件事情強加因果就成了迷信。但若你要問那些參拜的小學生是否認為自己是個迷信的人,我想大都不會承認。

其實你我都是「無意識迷信」群體中的一員。「超越護體,考試必過」「轉發這個彩虹,一周內好運連連」……這些毫不陌生的話語展現的是毫無顧忌的「無意識迷信」,小學生跪拜孔子像與這些其實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只不過一個動動手指,另一個做出了「大行動」罷了。

舊時的迷信歸因於「無知」,而如今的迷信應當誰來買單?2020年的一個出圈熱詞「內卷」把住了時代的命脈。在你追我趕的白熱化競賽中,當自己的努力已經接近個人極限的時候,尋求對事物的外在掌控成為我們透氣的窗口——轉發錦鯉的朋友圈常常會在大型考試前一夜開始刷屏,「並非不夠努力,只是不夠幸運」的理由不知在多少無聲的深夜慰藉了一個個失意的靈魂。

「無意識迷信」的市場,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大。以「最靈驗」為名的日本淺草寺御守已成為日本代購的熱門商品之一,原理是代購幫客戶去淺草寺求各類御守。抓住了消費者「試一試」的心理,讓一枚小小的御守得以「漂洋過海來看你」。在「內卷」無處不在的今天,人們能夠把握的事情越來越少,而通過購物產生的控制權極大的舒緩了人們的焦慮。

商家當然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晨光文具推出的「孔廟祈福」系列考試筆,瞄準了「無意識迷信」的大市場。買一隻筆,得一份福氣,人們迷信的成本低了,商家賺取的利潤大了。當商業的「魔抓」伸入了「無意識迷信」的領域之時,「迷信」就在我們身邊。

榮格曾提出過一個「集體無意識」概念。舉個例子,當你看見帶有數字「4」的樓層和車牌,要比帶有其他數字的同類產品價格更低、更不受歡迎時,「集體無意識」的強大力量便由此展現。這種「集體無意識」根深蒂固,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對迷信思想發展帶來的影響,也可見一斑了。

「無意識迷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是巨大的,如果說封建迷信是社會發展的毒瘤,那「無意識迷信」是否就是社會的「病態」?我認為不然。

心理學中的「控制點」概念可以較好地解釋這一點。基於每個人對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及其結果的控制源,將人劃分為內控型和外控型。而越是外控型的人,越不能容忍不確定性,因此他們更容易焦慮,「孔廟祈福」等行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他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與恐懼,從而更好地面對現實。

儘管這樣的「無意識迷信」實際上並不會對事情的結果造成直接影響,但它仍有積極的作用。考前參拜孔子,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夠緩解考試的緊張與焦慮,順便還表達了一下後輩對孔子聖人的敬仰。但話說回來,對事物產生不確定性的根源還是對自我能力沒有百分百的自信,我們從不提倡迷信,而是鼓勵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應有的一切。「無意識迷信」帶來的只是心理上的安慰,有「硬貨」才能在社會中立足。

魯豫曾說:「命運負責命運該負責的,我負責我該努力的。」值此一句,與君共勉。

文/彭憶清(長安大學)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月考前偷拜孔子像,網友:孔子不會英語
    小學生月考前偷拜孔子像,網友:孔子不會英語 12月9日,江西吉安。
  • 醫學生考前拜華佗,是迷信還是解壓?
    學生處稱已嚴禁此類封建迷信活動,如再發現類似行為將追究責任,要求同學們端正學風,認真複習。醫學生考前自發拜華佗,一來沒有影響正常學業,二來沒有破壞校園規章秩序,三來沒有造成不良影響。學校不由分說將這種行為等同於封建迷信活動,批評其敗壞學術風氣。這種看法未免太低估學生們的智商,也有點缺乏幽默感。
  • 陝西一高中高考前夜500人校門口燒香拜孔子像
    但在這些幫助中,竟出現了怪異的現象:蘭州市榆中縣的部分考生家長,連夜攜帶早已準備好的爆竹、香燭等祭祀用品,趕到縣城一中,跪倒在校門前的石獅子和孔子像前,虔誠地焚香祈禱。這種被當地群眾稱為「講迷信、求心靜」的祭奠儀式成為縣城居民最流行的談資。為此,本報記者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查採訪。
  • 小學生偷拜孔子像!只因月考馬上來臨
    據悉12月9日江西吉安;在一所小學裡,老師看到了這樣的一幕,有兩名學生在孔子像面前作揖,當他們看到老師,轉身就跑!老師走進一看,還有兩名學生竟然跪倒在孔子像面前磕頭祈禱!據老師稱,過幾天他們就要月考了,所以我覺得他們在跪求孔子考高分!
  • 中學組織初二初三學生考前集體燒香拜孔子 圖
    在中考期間,學校專門在教學樓大廳安置了一尊孔子塑像,有組織地安排學生前去「燒高香」,為自己取得好成績許願……記者昨天前去求證時,縣教育局、彌陽校方,非但拒絕採訪,還讓多名保安值勤,勒令學校學生不準和記者說話。  現場  孔子像前餘煙繚繞  由於沒人查看證件,下午2點20分左右,記者順利進入了彌陽中學內。
  • 花式拜孔子像,學生們考前的荒誕行為,反映了什麼問題?
    高校孔子雕像前擺上「貢品」近日,在河南的一所高校裡出現了奇怪的一幕:校園中的孔子雕像前擺上了各種各樣的食物,有酸奶、麵包以及一些水果。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這些東西都是學校的學生們放上去的「貢品」,由於學校臨近期末考試,一些學生便想要通過這種奇怪的方式來拜聖人像,希望能夠增加考試通過的概率。
  • 大學生臨考抱佛腳 孔子像前擺祭品湛山寺燒香
    孔子像前擺滿祭品在島城一所高校圖書館前矗立著一尊孔子青銅雕像,進入期末考試季之後,孔子雕像周邊變得熱鬧起來,學生們成群結隊地來祈求孔聖人保佑自己在期末考試能考個好成績,最多的是祈禱不掛科手機網絡拜「考神」採訪中記者發現,到了期末考試時間,為了避免考試「掛科」,大學生們怪招頻出,燒香拜佛的有,拜孔子的有,還有人把日本漫畫人物柯南的畫像掛在床頭上,取的是「掛科難」的諧音。
  • 升學考試,中國人禮拜佛菩薩、孔子和文昌帝君,日本民眾竟然拜他
    學生們紛紛焚香拜祭孔子,在祈福的紅飄帶上簽名懸掛許願牌,希望金榜題名。學生們絡繹不絕,有的有家長陪伴,有的是三五好友結伴而來,他們在此上香拜孔子,系紅色祈福飄帶懸掛許願牌,就能藉此減輕一些考前的壓力,考上理想的學校。
  • 今天開學典禮又開始拜孔子了
    :「同學們,向我們的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至聖先師孔子敬拜,拜,起,再拜,起,三拜,起"。」同學們,父母生養之恩大似天,我們一起感恩父母敬拜父母,拜,起,再拜,起,三拜,起「。」同學們,老師是我們人生起航的舵手,是我們知識的園丁,我們一起拜謝老師,拜,起,再拜,起,三拜,起「。 聽到此處我渾身雞皮疙瘩都冒出來了,這是教書育人還是在培養奴才啊?
  • 考生考前為何要拜關公?
    中國自古有「文拜孔子,武拜關公」一說。文聖人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被讀書人尊為「至聖先師」。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深刻影響。讀書人考前必然會拜文廟,祭拜孔夫子。
  • 考前沙雕迷信指南
    正在王大錘無語問蒼天的時候,黃半仙一把拉住他:  「小兄弟,我看你印堂發黑,本月恐有3次大劫啊。若平安度過,則飛黃騰達;若不能平安度過,就只能回家繼承祖傳的0.5畝貧田了。」  王大錘大驚!  「沙雕騙子!作為一名95後,祖國的花朵,人類未來之光,我怎麼會信爾等蒙昧之言……大仙,何解?」
  • 古人科考和《小歡喜》一樣緊張,考前求籤拜「考神」,甚至遷祖墳
    古人雖然沒有學區房一說,但是他們更迷信風水,他們雖然自己不搬家,但他們會給祖宗搬家。他們尤其迷信祖墳風水對仕途的影響,能不能考中全靠祖宗保佑,所以常有「祖墳上冒青煙」的說法。要說這風水真的對考生有影響嗎?現在人肯定一笑置之,但古人可不這麼想。
  • 古代版考前迷信:科舉前考生會做這些事
    求神拜佛 說起古代考前風俗,最基本的當然是求神拜佛了,至於拜哪些神明,有很多種選擇,下面略舉一二。 1.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是道家裡掌管功名利祿的神明。文昌指的是天上的文昌星(由6顆星星組成的星座),在古代有文運、功名的象徵。
  • 紅手繩、紫內褲、拜孔子……高考前,那些被幸運護體的考生
    總之,它們曾經給你帶來過心理支持和精神安慰。讓我們再來分享一下那些為高考帶來好運的「招數」吧。策劃 | 每日人物編輯部編輯 | 楚明拜孔子像的高考生和家長。@ PoWeR朋友在高考前拉我去拜宿舍前邊的孔子像,他直接撲通跪下磕了好幾個頭,嘴裡還念念有詞,我都看傻了,在旁邊也象徵性地拜了拜。現在他跟我在一個學校,想起來這個事就覺得特逗。但前幾天我失戀,過得昏天黑地的時候,他的安慰讓我走出來了點,所以我決定,這次嘲笑完他之後就再也不提這個事了。
  • 孔子教育思想是否過時?
    近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要求孔子學院美國中心登記為「外國使團」。對此,趙立堅表示美方的做法是對中美合作項目正常運作的妖魔化、汙名化,堅決反對美方要求。政治問題我們也不便討論,不過從孔子學院,立馬就聯想到孔子。孔子自古以來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在最近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要求大小二哥看到孔子像要拜一拜,畫面喜人。
  • 北京文史館重演傳統拜師禮 拜師傅先拜孔子(圖)
    拜師需明確「從心所願」  拜師會場布置得古香古色,正中懸掛著孔子的畫像,兩側是清末著名書法家吳大微的篆書對聯「閒居足以養志,至樂莫如讀書」。  拜師儀式開始,首先要請八位德高望重的證人上座。身著傳統服裝的崔普權和他的夫人坐在案桌的兩側,徒弟林鵬由引師馮建華、保師包世軒、代師秦公卓用如意帶進拜師現場。
  • 大學生集體祭拜孔子求不掛科 像前供果成堆(圖)
    [摘要]在孔子像的腳下位置,果然放著數十個水果,其中有蘋果、橘子以及橙子等。一位學生正在拍照  城市晚報四平訊 近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在吉林師範大學圖書館前的孔子像前,有學生用水果祭拜孔子,祈禱考試不掛科。
  • 考研大學生孔子雕塑下擺"供品" 有學生供煎餅果子
    (原標題:考研前一大學孔子像前擺滿「供品」!同學你供煎餅果子是啥意思…) 上周末,全國290萬人集體考研。考試前,一高校內的孔子雕像被刷成了「網紅」。
  • 早上拜孔子上課念四書五經 杭州郊外有個孔子書院
    早起拜孔子  浙江在線10月22日訊杭州龍塢鎮長埭村有一個私塾,20個3到15歲的孩子在一起念四書五經,早上拜孔子,飯前念感恩詞,日出而學,日落而息。  進了院子,山坡上是一幢三層樓房,一樓正中間寫著「孔子書院」。院子裡分布著一個跳床、籃球場、人工水潭和瀑布。  一樓的大廳裡,正中是一幅孔子像,每天早晨6點半,所有的孩子都會在這裡「晨禮」——向孔子行禮。大廳左邊是孩子們讀經的地方,三排漢朝風格的書桌整齊地擺放在那裡。一天當中,孩子們在這裡要讀經四次,每次讀經時間大概一個小時。
  • 高考前逛文廟,考生組團來拜孔子,泉州文廟可不止是這一些
    文廟雖是紀念孔子的場所,但也在某種程度上顯示一座城市的學風、文風。所以你會發現,但凡有文廟存世的城市,大都是有文化歷史底蘊深厚的城市,例如南京、 北京、蘇州等文化歷史名城。泉州文廟,位於市中心老城的中山路邊上,是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