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街歷史博物館開展宣傳「國保」界碑——深圳畫家畫界碑藝術...

2020-12-20 金投網

8月15日,為學習鹽田中英街「國保」界碑的歷史文化價和中英街歷史文化資源,感受百年中英街,深圳市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將組織開展宣傳「國保」界碑——深圳畫家畫界碑藝術徵集活動,並舉辦寫生活動,此次踩點寫生的作品皆可投稿參加藝術徵集活動。此次活動由深圳市鹽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深圳市中英街歷史博物館、深圳市青年美術家協會、318藝術網承辦。

15日上午,宣傳「國保」界碑——深圳畫家畫界碑藝術寫生活動在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中英街內進行。四十位深圳畫家參觀考察了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在博物館工作人員的專業導覽下學習了鹽田中英街「國保」界碑的歷史文化和中英街歷史文化資源。

參觀結束後,中英街歷史博物館組織了本次寫生活動的交流座談會。會上,中英街歷史博物館館長黃錦安表示:「2019年10月16日,中英街界碑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宣傳『國保』界碑,經過充分準備,組織深圳畫家畫界碑藝術徵集活動。我們期待:今天的深圳畫家們,藉助這次活動,創作出一幅多幅優秀作品甚至傳世之作,豐富中英街歷史博物館館藏,同時也成就深圳青年畫家。」

下午,深圳畫家們在中英街內進行採風寫生,感受百年中英街。此次寫生活動是「宣傳『國保』界碑——深圳畫家畫界碑藝術徵集活動」的動員行動。深圳畫家們將以藝術創作的形式宣傳「國保」界碑的歷史文化價值,講好深圳故事,充分挖掘中英街歷史文化資源,獻禮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

據悉,深圳畫家畫界碑藝術徵集活動將聘請專業評委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徵集而來的作品進行評審,以評優獎勵的形式,評選18名藝術家入圍,其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提名獎12名,予所有獲獎者頒發證書,予前3名獲獎者相應作品收藏費,並對評優的作品進行展覽和推廣。

溫馨提示:收藏最新動態隨時看,請關注金投網APP。

相關焦點

  • 深圳發現界定海域權屬界碑 見證香港被割讓歷
    西衝發現大鵬灣權屬中英界碑    該碑是迄今在深圳發現的唯一一塊界定海域權屬的界碑,見證了香港曾被割讓的歷史    近日,我市文物工作者在西衝大鹿灣發現了一座關於大鵬灣權屬的中英界碑,根據碑上所標明的時間,可確定該碑立於1902年。
  • 深圳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半小時讀懂近100年的香港歷史
    後來隨著深圳的飛躍性發展,加上香港也於1997年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中英街「囤貨居奇」的優勢不再,慢慢的也則購物街變成了旅遊景區,現在還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英街的歷史文化和商貿旅遊新定位又讓這條老街煥發了新的活力。
  • 深圳中英街,是時候甦醒了
    以前說到來深圳的必打卡景點,一定繞不開中英街。長不足半裡,寬僅丈餘的中英街,見證了百年的歷史興衰。這裡曾經是各種港貨店、外貿服裝店、還有數不清的香港小吃。就像絲綢之路一樣,這裡曾經是一個深港溝通最緊密的窗口。
  • 深圳這條「中英街」
    中英街,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很多深圳人都曾來過這裡購買港貨。//這條長約250米、寬不足4米的街道,一邊是香港,一邊是深圳,在80年代創下了日人流量10萬人次的紀錄。特色的廣告招牌,熟悉的繁體字,透露著濃濃的港風。
  • 深圳中英街,獨一無二的一街兩制,一國兩制的縮影
    中英街世界獨一無二的一街兩制,是一國兩制的縮影。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街道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北區交界處。1997年香港回歸前,街東側屬中方,街西側屬英方,所以叫中英街。上個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來中英街購物是國內遊客來深圳必去的地方。在當時,內地的人能來一次中英街,是一件很光彩的事。來深圳,人們進入這條帶著一些資本主義色彩的購物街,瘋狂購物。從這裡背回家之後,足以炫耀一下。如今這種做法已經過時,當然,如果再來看看這條著名的中英街,懷念和追憶這條曾經風光無限 的街道,又另當別論。
  • 嶺南師範學院「深藍夢」多彩鄉村實踐隊參觀中英街歷史博物館心得
    八月三日,為了進一步加強「深藍夢」社會實踐隊對中英街歷史的了解,進一步豐富實踐隊活動的多樣性。「深藍夢」實踐隊七人由隊長劉洋、副隊長謝澤希組織帶隊參觀位於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鎮環城路9號的中英街歷史博物館。中英街歷史博物館是由深圳市鹽田區政府投資興建的一座專題性地誌博物館,1999年5月1日建成開館。其展樓總建築面積1688平方米,較全面的記錄和反映了中英街的百年滄桑。
  • 嶺南師範學院「深藍夢」多彩鄉村社會實踐隊參觀中英街歷史博物館
    八月三日,為了進一步加強「深藍夢」社會實踐隊對中英街歷史的了解,進一步豐富實踐隊活動的多樣性。「深藍夢」實踐隊七人由隊長劉洋、副隊長謝澤希組織帶隊參觀位於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鎮環城路9號的中英街歷史博物館。中英街歷史博物館是由深圳市鹽田區政府投資興建的一座專題性地誌博物館,1999年5月1日建成開館。其展樓總建築面積1688平方米,較全面的記錄和反映了中英街的百年滄桑。
  • 一條街的前世今生——沙頭角中英街觀「潮」
    在深圳與香港相連的陸路邊境,一條經歷過喧囂繁華又陷入沉寂的老街,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熱潮中再度起航,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中英街,這個曾經的「勘界線」、曾經的「購物天堂」,在時代的大潮中幾度興衰起伏,見證著民族百年命運,見證著波瀾壯闊對外開放歷程。
  • 深圳十大海洋文化歷史地標揭曉 赤灣天后廟獲評
    ,最終評出「十大地標」:大鵬所城、鹽田中英街、赤灣天后廟、南頭古城、沙井江氏大宗祠蠔殼屋、赤灣左炮臺、大鹿灣海域界碑、南山大鏟島、鯊魚湧古港、內伶仃島。深圳市海洋局副局長、海洋專家梁俊乾,深圳出版發行集團總經理、城市文化學專家尹昌龍,深圳文聯原專職副主席、客家文化專家楊宏海,深圳市文體旅遊局副局長楊永群,深圳市本土文化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廖虹雷,深圳鹽田區文體局局長李志利,文化學者胡野秋,深圳晚報副總編輯、海洋文化學者梁二平等13位專家參加了評選。
  • [實話實說]深圳中英街傳奇
    [實話實說]深圳中英街傳奇     劉:中英街的界碑,我們說了有明顯的分界,我們這邊遊客是不能過那邊買東西,所以過去的時候,我們哨兵還有公安局的也派一些人,拿著話筒喊,遊客不能越界買東西,如果你過去買東西的話,會把你叫過來,要查驗你的身份證,有時候還得寫檢討。主持人:剛才那張照片也反映了一個歷史時期,這樣的一個情景,這張照片我們看一下。
  • 鎮江的會蓮庵街,發現一塊「省會建設」界碑
    昨天,熱心市民崔厚明找到記者,稱在會蓮庵街發現了一塊特殊的界碑。因為那裡正在拆遷,他想知道這塊界碑有沒有文物價值,如果有的話,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妥善保護。記者隨即進行了走訪。他家住在大西路,每天的鍛鍊路線是沿釣魚巷、北水關、會蓮庵街、北固山公園這一條線散步,每天都從這裡經過,慢慢地對這塊「露頭」界碑產生了興趣,很想知道有沒有保護的價值。這塊界碑到底長什麼樣呢?
  • 中國界碑最密集的陸地邊界線在哪?軍事專家沈克尼向你揭秘
    沈克尼,軍事專家,寧夏民政廳巡視員,中國探險協會理事,季我努學社講座嘉賓東興作為中越邊境重鎮歷史久遠。早在清朝,就在這裡設置許多界碑。在北崙河入海處的東興竹山港,也是中國的海岸線與陸防線交匯的零點處,記者看到當年的「大清國一號界碑」。
  • 志願輔導員黃永騰:把「界碑」豎在邊疆孩子心中
    湍急的北崙河,中越一河之隔,河水中隱約可見刻有「中越友誼長存」的石頭,河岸邊豎立著1346(2)號界碑。拐個彎,距離不到500米,就是灘散小學。  黃永騰帶著紅領巾護界碑小隊的隊員們,扛著紅旗,背著竹梆,拎著竹桶,唱著護界碑歌:「大山綠哩囉,大江清哩囉,青山綠水映領巾,映領巾囉,哎哩囉喲,哎哩囉,護界囉,愛界碑,風裡雨裡都不停囉。個個都是好隊員囉。」
  • 深圳這一景點火了!街道兩側店鋪林立,價格便宜卻處處充滿套路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深圳的一個特殊的景點,它就是沙頭角中英街。沙頭角中英街是一條只有4米寬的街道,但是這條街道卻備受人們關注,原因就是這一條街道實行的卻是兩種制度。這條街道原名「鷺鷀徑」,1997年香港回歸前的時候,街道東側屬於中方,街道西側屬於英方,所以這條街道現在叫做中英街,1997年香港回歸後,現在的中英街東側屬於深圳,西側則屬於香港。
  • 讓我再最後親吻你一次,祖國的界碑
    讓我再最後執行一次巡邏任務,最後親吻一下祖國的界碑。12時許,巡邏官兵登上了巡邏車。從連隊到巡邏點位有20多公裡,路程不長,可要翻越兩座海拔4700米以上的雪山達坂,30釐米厚的積雪早已將巡邏路和崖坡連成白茫茫的一片。海拔越高,氧氣越稀薄。在海拔4700米以上的高原徒步行走不是一件容易事。
  • 講座信息:承志 滿文檔案與尼布楚條約定界碑
    滿文檔案與尼布楚條約定界碑演講人:承   志教授              日本追手門學院大學國際教養學部
  • 邊界線上的"活界碑"——尼瑪老人的守邊人生
    邊界線上的"活界碑"——尼瑪老人的守邊人生 2020-12-23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