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
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
——《金剛經》
抄經就是寫經,也就是書寫經文。抄經就是用最虔誠、最恭敬的心把佛陀說的法,一個字一個字地抄寫下來。
大乘佛教特別強調受持、讀誦及書寫經典的功德,如《法華經·法師品》云:「若復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妙法華經》,乃至一偈,於此經卷敬視如佛,種種供養……當知是諸人等,已曾供養十萬億佛,於諸佛所成就大願。」
書寫佛經的目的有三:
一、為了流通傳布佛經,分享更多的人,傳承更久的時間。
二、為了加強記憶印象。抄寫佛經,比讀誦佛經的功效更大,一遍又一遍地抄寫之後,縱然不能舌燦蓮華,也能漸漸地跟所抄的經義身心相應,化合為一。」「抄寫一遍,勝過閱讀十遍。」
三、多為自己或父母、師長、子女等祈禱消除災難、增長福報、增延壽命、成就心願。書寫之時,態度虔誠。甚至淨室齋戒,以金、銀泥,或以香汁和墨書寫。
禪,梵文禪那,漢語譯為「靜慮」、「思維修」,按照《佛光大辭典》的解釋,指將心專注於某一對象,極寂靜以詳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狀態。禪的起源,可遠溯自印度古奧義書時代。
印度的聖者,由於氣候與環境的關係,常在森林樹下靜坐冥想,即稱為禪那。佛教更以禪作為統一心境、斷除煩惱、獲得涅槃之重要方法。
中國禪宗的祖師早就指出,行住坐臥皆能入定,語默動靜無不是禪。抄經則不僅能培福報、增智慧,而且在筆與紙的接觸、心與手的協調中,由身動而至心靜,同樣也能體會到禪定的喜悅,是典型的動中禪。
此外,抄經還能幫助我們重拾荒廢的毛筆書法,俗語所謂:「字無百日功。」就是說,如果用心習字,不用一百天的功夫,就能掌握書法基本功。由此可見,由抄佛經而「培福報、增智慧、修禪定、練書法」,一舉四得,功莫大焉!
先沐手
寫經是一次心靈蕩滌的過,而我們的雙手是觸及萬物之表,因此,抄寫心經一定要手心潔淨,一定要沐手。
忌字跡雜亂
寫經是將崇高的經文一字一字地抄寫下來,所以先決條件是字體要寫工整,最好是以正楷書寫。
忌錯字
抄經不是打手稿,也不是隨心所欲的信筆揮毫,要一心一意,專心致志,字字準確,千萬不要寫錯字,或有脫漏、重覆的情形。
忌注意力分散
寫經,要心無旁騖,這正是寫經的最重要目標。大家在寫經時要集中精神,不要像有些人在寫經時戴耳機,甚至有些人邊寫經邊講話,還有邊吃東西的,這些都不是很好的,所以我們要能夠集中精神。佛陀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我們能夠專心,好好去做一件事情,我們就能夠把這件事情完成。
忌應付
在抄寫以前要以最虔誠、恭敬的心來抄寫,並且最好先讀誦過一遍。既來之則安之,禪宗說要活在當下,來到這裡就用最虔誠、恭敬的心好好的來抄寫,並且最好是能先讀誦過一遍,這樣會比較好一點。
要回向
抄經要回向,也就是分享,我們要將寫經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都能離苦得樂,具正知見,乃至究竟成佛。不論修什麼功德,甚至念佛、禪修、出坡作務、抄經我們記得每次做完之後一定要回向。抄經如此,不要自己獨享,而要與法界眾生同享,以拓開自己的心胸,並使功德有明。
忌半途而廢
經是一種修行方式,因此最重要的是在於持之以恆,不要半途而廢,以培養自己長期的精進心。什麼叫做精進呢?凡事能夠持之以恆,並且養成習慣,就是精進!
弘一法師說抄經十大利益
一、從前所作種種罪過,輕者立即消滅,重者也得轉經。
二、常得吉神擁護,一切瘟疫、水火、盜賊、刀兵、牢獄之災,悉皆不受。
三、夙世怨對,鹹蒙法益,而得解脫,永免尋仇報復之苦。
四、夜叉惡鬼,不能侵犯;毒蛇虎狼,不能為害。
五、心得安慰,日無險事,夜無惡夢,顏色光澤,身力充盛,所做吉利。
六、至心奉法,雖無希求,自然衣食豐足,家庭和睦,福祿綿長。
七、所言所行,人天歡喜。任到何方常為多眾傾城愛戴,恭敬禮拜。
八、愚者轉智,病者轉健,困者轉亨。不願為婦女者,報謝之日,揭轉男身。
九、勇離惡道,受生善道。相貌端正,天資超越,福祿殊勝。
十、能為一切眾生,種植善根。以眾生心,作大福田,獲無量勝果。所生之處,常得見佛聞法。直至三慧宏開,六通親證,速得成佛。
抄經禮儀
1、準備好筆、墨、紙、墨碟。擺放抄經紙於毛氈之上。用鎮紙壓住抄經紙,避免高低不平。
2、潔淨雙手。有條件可用含有植物香料的香水沐手。
3、抄經前端身正坐,最好靜坐三分鐘,收攝身、口、意。關閉手機等設備,杜絕其他幹擾。
4、有條件時焚香一支,傳達誠意,供養三寶。無香亦無妨。
5、雙手合掌,三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6、誦念一遍「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隨後靜心抄經。
7、抄經完畢,雙手合掌,念誦一遍「回向偈」:「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然後,可為自己某個願望作特別之祈願。
8、也可以念誦宗舜法師撰寫的《祈禱加持頌》:「弟子某某,心香誠獻,伏祈諸佛,不違本願。作我依祜,救我厄難,消我眾病,免我毒患。滅我煩惱,除我痴暗,施我安樂,究竟涅槃。見聞隨喜,共結勝緣,齊發大心,同登彼岸。」祈願自他均沾法喜,眾生皆得解脫。
9、待抄經紙晾乾,捲起置於經筒中,供養在佛堂或者高潔之處。
10、及時清潔筆和墨碟,歸置本處。抄經功德圓滿。
瓣,一點點向外舒展,如美人伸著懶腰,雖然柔情似水,但它開放的樣子,極其狂放,閉謝的姿勢也剛烈異常,象倒掛金鐘,不減姿態。宗彪、王寒夫婦,文字唱和,各領千秋。他們連續三年,每次堅守三五小時,觀察細緻入微,與我們共享曇花開放的美好時光。《江南草木記.曇花》,講到了這件樂事。撮影家葉曉光,為曇花留影作畫冊;盧霞客與臺嶽學子,詩詞唱和:小暑颱風送清涼,安心靜觀漸開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閒處,你我他。
賞曇花能讓人變得清明與寧靜。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人呢,以百年記,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天,在歷史長河中,能有雪爪鴻妮,實是不易。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巜人類簡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新世紀的口號,快樂來自於內心」。
蜜多時,
每年花開時節,我邀約朋友來家共賞。賞花只讓識花人。我們有時在露天,有時搬到客廳,有時搬進陽光房,輕鬆音樂,焚香品茗,談天說地;瓜果佐酒,漫論詩書。用一位作家朋友說的話,「醉裡挑燈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澀的美人,在在千呼萬喚中,一點一點地展現它的秀色。未開放時絳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開放時,它有著別的花所不及的氣度,潔白的花瓣,一點點向外舒展,如美人伸著懶腰,雖然柔情似水,但它開放的樣子,極其狂放,閉謝的姿勢也剛烈異常,象倒掛金鐘,不減姿態。宗彪、王寒夫婦,文字唱和,各領千秋。他們連續三年,每次堅守三五小時,觀察細緻入微,與我們共享曇花開放的美好時光。《江南草木記.曇花》,講到了這件樂事。撮影家葉曉光,為曇花留影作畫冊;盧霞客與臺嶽學子,詩詞唱和:小暑颱風送清涼,安心靜觀漸開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閒處,你我他。
賞曇花能讓人變得清明與寧靜。如果地球與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曇花雖然弾指芳華,轟轟烈烈,但也是剎那美麗,瞬間永恆!人呢,以百年記,也不過是三萬六千五百多天,在歷史長河中,能有雪爪鴻妮,實是不易。有一付對聯說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終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橫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幾何?我欣賞曇花。巜人類簡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話:「新世紀的口號,快樂來自於內心」。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
喜歡本篇記得分享和在下方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