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領證、辦酒、生孩子,這樣的順序,在23歲的王琳看來是再正常不過了。當她和相戀三年的男友領證結婚後,便一直憧憬著自己的婚禮。可公婆卻死活讓她生完孩子再辦婚禮,「我都沒懷孕,他們為什麼要提這樣的要求,還說我不接受就不辦婚禮,我該怎麼辦?」
因為前男友的不負責任,她愛上了有正義感的他
王琳的老家在江西,認識老公秦昊的時候剛剛20歲,還是個待在象牙塔裡的單純妹子。那一年,秦昊25歲,在大學城附近開了個小門市,幫人修電腦。
王琳原先有個男朋友,高高的個子白淨的臉龐,王琳說,她就迷戀這樣的顏值。有一天,王琳的電腦壞了,倆人便找到了秦昊店裡。因為都喜歡玩遊戲,王琳男朋友和秦昊「相見恨晚」,成了朋友。
此後,王琳便常跟著男朋友去找秦昊。「我當初也就覺得他人挺健談,沒想到後來會走到一起」。
王琳第一次單獨找秦昊,是因為她懷孕了,而男朋友「消失」不見了。無措的她找遍了所有朋友,卻毫無線索,最後找到了秦昊。「還是沒有消息,我崩潰了。」站在秦昊的門店裡,王琳痛哭流涕,「他看著我哭,直到我沒力氣了,才遞給我面紙,說會陪著我。」
人在脆弱的時候總會本能地信任幫助你的人。找不到男朋友,王琳要去醫院做人流,第一個想到竟是秦昊。「我發了簡訊,問他能不能陪我。」可秦昊沒有回音。王琳想,這是應該的,誰會來陪一個不算熟的女孩做人流呢?
坐在醫院的等候室裡,王琳覺得自己的人生完蛋了,再也不可能找到幸福了。從小憧憬著的公主般的幸福婚禮也不會有了。有那麼一瞬間,她想著不如死了算了。「恍恍惚惚中,我看見秦昊從門口走來。看著他漸漸清晰的臉,我忍不住地哭了。」王琳記不清秦昊當時說了些什麼,只知道秦昊一直摩挲著她的手,腦海裡也只有那句「別怕,我陪著你」。
後來的幾個月,關於秦昊的一切,王琳都是聽說的。聽說秦昊揍了她那不負責任的前男友,聽說秦昊天天發簡訊問室友自己的情況,聽說秦昊拜託朋友邀她出去玩,聽說……閨蜜一口咬定,秦昊喜歡她。可王琳害怕,她這樣的女孩還能得到真愛嗎?
再後來,秦昊的消息少了,王琳的心空落落的。她知道自己無可救藥地愛上了秦昊。2014年5月,在自己生日那天,王琳趁著酒意向秦昊表白了,「我還是迷迷糊糊的,只記得他把我抱在懷裡,說愛我」。
公婆的無理要求,讓她與老公產生了隔閡
這段戀愛,王琳談得小心翼翼。「他對我很好,可我總是不敢表露真實的自己。」王琳說,也許是對秦昊的感激,也許是擔心幸福再次溜走,每當她和秦昊有分歧時,自己總會主動退讓。也正因為此,他倆三年的戀愛談得甜蜜溫馨,「情侶間的吵架我們之間從沒有過,因為在爭吵之前我就退讓了,一切都以他為主。」回想起這些,王琳感嘆,也許正是自己的步步退讓,才埋下了如今的隱患。
第一次見秦昊父母,王琳就知道自己不討他們歡心。「怎麼說呢,儘管他們熱情招待,但總能感覺到骨子裡的疏離與不喜歡。」對於和秦昊的婚姻,王琳也曾忐忑過,畢竟不受公婆待見肯定會引發家庭矛盾。可對幸福的嚮往還是壓過了一切,今年5·20,當秦昊向她求婚時,王琳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從民政局領完結婚證,王琳就開始幻想自己穿著潔白的婚紗,披著長長的頭紗,緩緩走向秦昊的情景,「我想那該是個夢幻的婚禮吧」。
可等了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一月又一月,秦昊都沒和王琳提起婚禮事宜。王琳有些按耐不住,便旁敲側擊地問了問秦昊,「他說這事兒全聽父母張羅」。又等了倆星期,還是沒動靜,王琳在飯桌上便故意說起了這個話題,結果婆婆的一席話,讓她涼透了心。
婆婆讓她不要急著定酒席辦婚禮,先趁年輕把孩子生了。這樣的要求讓王琳不解,追著婆婆問為什麼。「一開始她還搪塞,說領了證就是合法夫妻,辦不辦酒席也無所謂。後來被問急了,婆婆將筷子一摔,放下狠話,『不先生孩子就不辦婚禮』!」王琳懵了,一股委屈湧上心頭,當場就哭了起來,死活不同意。婆婆氣得夠嗆,劈頭蓋臉把秦昊臭罵了一頓,怪他娶了個「好媳婦」。
夜深人靜的時候,王琳在知乎、天涯上發帖求助,想弄明白婆婆的想法。有網友幫她分析,認為公婆這樣做也許是出於兩個原因:一是怕她做過人流沒法生娃,二是看輕她覺得沒必要辦婚禮。
心裡有了疙瘩,王琳和秦昊間也有了小摩擦,「我頭一次沒讓著他,一個勁兒地問他,是不是嫌棄我做過人流,是不是害怕我生不出,是不是覺得我就是配不上他?」王琳哭得稀裡譁啦,而這次,秦昊沒像多年前那樣將她擁在懷中,只丟下一句「無理取鬧」就轉身走了。
後來王琳也和秦昊溝通過,但兩人間已然有了隔閡,「他勸我別胡思亂想,說他從未嫌棄過我,勸我聽婆婆的話,說生完孩子就給我補辦一個盛大的婚禮。」王琳不願意,她就想按照人生正常的順序,結婚、生子,「現在我和秦昊很少說話,兩人間有個結,解不開了。」王琳不知道該怎麼辦,「想要昭告所有人,我是秦昊的合法妻子,怎麼就這麼難嗎?!」
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對老公:平等尊重是感情持久的基本條件
一份好的感情,要求雙方在人格,家庭地位,家庭責、權、利等方面,有個大致的平等,既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也不該有男尊女卑思想。兩個人應該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接納。這種尊重與接納是無條件的,既然彼此選擇,就要全然接納一個人的全部優點和缺點,既尊重對方的感情思想、愛好習慣、勞動付出,更要尊重對方的隱私與生活經歷。婚姻大事,選擇什麼意味著承擔什麼,必須心甘情願、願賭服輸、落棋無悔,才能感情持久。所以王琳和秦昊可以冷靜地思考一下,雙方有沒有達到這樣的情感積累,如果沒有,不妨再互相考察和磨合一段時間。
對公婆:他們對待你的態度由你自己決定
對於婆媳關係以及婆婆的過分要求,王琳必須有自己的堅守與底線。二個人的戀愛與婚姻,當家作主的應該是小夫妻自己,公婆意見可以作為參考,但絕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如果在這個家庭裡,婆婆掌控了一切,那麼家庭序位就發生了錯位,家庭關係不可能健康和諧。所以,王琳夫妻倆要和婆婆進行必要的溝通,表達出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一家人協商一致拿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雙贏方案。如果婆婆態度堅決,王琳就要拿出該有的態度,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基本權利,決不能委曲求全壓抑自己討好別人,否則一定會影響到夫妻關係。
在此過程中,兒子秦昊的態度與決定是關鍵因素。面對母親和愛人的分歧,他要發揮「溝通橋梁」的作用,增加彼此的了解,消除誤會和不滿,充當「雙面膠」,想辦法讓兩個女人互增好感,去黏合兩個女人的關係。如果他缺乏這樣的擔當與智慧,偏聽偏信,或者是我行我素不考慮王琳的感受,就會傷害感情,同時說明他在心理層面上,沒有真正地脫離母親達到獨立自主,這樣的人其實是無法勝任婚姻的。
對自己:請真誠地接納不完美的自我
在王琳的內心裡,認為自己未婚先孕做人流的這個經歷是人生汙點,不符合傳統觀念裡的「好女孩」形象,所以她潛意識可能會產生「我不值得愛」的這樣一種感受和想法。這是一種低自尊的表現,說明王琳的自我價值感較低。當一個人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低自我認同的時候,她自然就會產生很多「我不被喜歡」、「我不值得被愛」的想法。這種想法也會向外投射出來,「別有用心」地去猜測、懷疑別人的行為用意,破壞人際關係。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難免會有一些失誤,或者受到一些傷害,這在外人看來也許是彎路是汙點,但是對於我們本身,卻可能是必經之路,因為唯有親身體驗過那些痛苦、失落、挫折,我們才能去思考生活的意義,獲得內心的成長。沒有誰是完美的,過去的種種經歷,才造就了今天真實的自我,所以,無論別人怎樣看待我們,我們必須首先悅納自己,認可自己,相信自己值得被愛,值得擁有幸福。這也是我們所說的,對自己無條件的愛。
既然秦昊知道了王琳的這段經歷,還選擇和她在一起,說明他是願意接納她的,所以王琳無需時時刻刻自責愧疚,唯有用平等的態度、坦然的心境去面對感情,才能不恐懼、不自卑,才能願付出,敢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