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診斷CCM實驗室自動化系統落戶市人民醫院籤約儀式。
溫州網訊 到醫院做孕檢,原先至少得抽上3管血,如今抽1管血就能檢測所有項目,這樣的「黑科技」落戶溫州了。記者從市人民醫院了解到,醫院近日引入全國第三套帶返回軌道的羅氏診斷全新一代CCM實驗室自動化系統,通過該系統,醫院檢驗科每天處理的標本量可實現翻番,患者等待檢驗結果的平均時間縮短了半小時,我市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質高效的醫療服務。
機器換人實驗室自動化升級
近年來,我市患者醫療需求大幅增長,去年市人民醫院門診量超過104萬人次,出院患者約4.6萬人次。在龐大的就診需求下,醫院檢驗科工作量也成倍增加。據統計,檢驗科每天需要處理的標本量達7414個。如何高質高效的檢測,進一步縮短患者在醫院停留時間,成為醫院檢驗科建設的一大重點。
市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許鍇告訴記者,醫學檢驗主要通過對患者的血液、尿液或組織液等樣本進行體外檢測,能為疾病的篩查、診斷、治療檢測和預後評估提供可靠依據。去年11月,市人民醫院婁橋院區正式投用後,檢驗科花大力氣推動自動化在實驗室的全面升級,引入羅氏診斷全新一代CCM實驗室自動化系統,在整合資源、提升效率、減少差錯和優化流程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據介紹,過去,檢驗科對樣本的處理從分析前的籤收、預分類、送到檢驗組、標本錄入、離心、去蓋、分杯,到檢查血清質量、上機檢測、結果審核,以及最終樣本歸檔保存等環節,幾乎全部由人工操作完成,繁瑣的人工操作流程延長了樣本周轉時間。許鍇說,檢驗科通過對日均樣本量、每日最尖峰時段樣本量及檢測尖峰時間、檢測項目及人員配置等進行綜合分析後,引入了羅氏診斷CCM,進一步優化檢驗科的全流程自動化管理。
智能就診縮短患者就醫時間
在市人民醫院檢驗科拍攝的一個關於「標本去哪兒了?」的小視頻裡,記者看到,標本採集後,通過軌道進入樣本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後的自動化設備,還能根據需要,通過返回軌道,進入儀器複測。偌大的檢驗科,工作人員卻很少,只看到機器不停地進行流水作業。
「CCM實現樣本更規範、科學、高效的自動化管理,同時還能完成樣本的實時監控、危機值提醒、樣本狀態監測、報警處理等。」許鍇說,整體檢驗工作流程無需手工幹預,這可以有效避免人工操作中容易出現的差錯,如最常見的貼錯標籤,患者拿到手的檢驗報告將更精準。
檢驗科的效率提高了,這意味著患者在醫院停留的時間也將進一步縮短。以往,從接收樣本到出檢驗結果平均耗時2小時,CCM的啟用,出檢驗結果的平均時間縮短了約半小時。不僅患者等待時間縮短了,檢驗科每天的可處理的標本量還能實現翻番。這使得患者能更早獲得更準確的檢測結果及臨床診斷,從而抓住最佳診療時間。
在市人民醫院副院長李家仁看來,醫院整體醫療水平的提升,離不開多元化、可靠、有價值的臨床檢驗服務與技術依託。下一步,市人民醫院還將繼續引入國際最新診療技術,推動實驗室自動化發展,同步提高服務質量,為患者享受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提供保障。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孫餘丹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