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智力更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

2020-07-04 OK情感

李玫瑾老師曾經說過:「很多家長根深蒂固的認為「智力決定命運」,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關心能不能考上著名大學,而不關注孩子的性格。因此忽略了孩子性格的培養,一個人成年後發展的好不好,和孩子的智力關係不大,和孩子的性格才是息息相關的!

比智力更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

一個好的性格,往往更能決定孩子的一生,沒有一個好的性格,對孩子今後的一生影響是巨大的,人的性格一旦形成也是十分難改的!

而性格的形成是有一個關鍵期,那就是孩子6歲以前這個時候的孩子可塑性強,愛探索也愛模仿這時候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階段,但是很多孩子還缺乏自控力,判斷是非的能力也比較弱!

如果說這個時期你的孩子出現了以下三個問題,做家長的一定要能管就管,「使勁管」!這樣孩子將來才會更加出色!

比智力更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

第一:孩子撒謊要使勁管!

說謊並不全是壞事,孩子學會撒謊意味著他有了更高階的思考能力。一般在孩子有了急迫願望,或者獨自面對現實的時候就會選擇撒謊。我們要做的,不是指責和否定孩子,而是提出方法,讓孩子逐漸地明白如何理解面對現實和願望。

比智力更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孩子們對謊言或虛偽非常敏感,極易察覺。

父母應該為孩子做個好榜樣,如果父母經常說謊,孩子就會模仿這一行為,認為說謊是一種正常現象。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想擁有一個不說謊的小孩,就先做不說謊的父母。


比智力更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

第二:孩子說話不算話要使勁管!

明明之前跟孩子商量好了,今天出來不買玩具,但是他要哭著鬧著非要買:明明剛才已經說了,出門自己走路,走著走著就鬧著要抱;明明說好今天買的食物是明天春遊的時候才吃,但孩子現在就是鬧著要先吃。

總歸起來,就是之前說好了的事,但是回頭就不承認了,就忘記了,就不遵守約定了。

比智力更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當孩子說話不算話的時候父母首先要反思自己,孩子的行為是從哪裡學來的,是從我的身上學到的嗎?我是不是對孩子說話不算數了?如果是這種情況,那父母就要說到做到,及時兌現給孩子的承諾!

如果是孩子做錯了,這時候父母不能心軟,孩子錯了就是錯了,他說話不算話,就要受到懲罰!

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孩子做到言行一致!

比智力更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

第三:孩子罵人說髒話要使勁管

在孩子剛開始學說話的時候,還分不清什麼是罵人的話,所以就會一股腦的都學來,這時候,父母就要充當「過濾機」幫助孩子剔除不好的詞語,幫助孩子改掉愛罵人的毛病。

這不僅有益於孩子的語言習慣,還有益於孩子的情緒管理。

比智力更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

愛罵人的孩子總是情緒暴躁不懂得控制自己,而幫助孩子改掉罵人的毛病,有益於幫助孩子學會控制自己,控制情緒,以後面對突發事件,孩子更能沉穩理智的面對。

擁有好性格的孩子,就相當於多擁有了一塊敲門磚,不論將來是在學業還是工作中,都會相對來說比較順利!如果你想讓孩子擁有高情商,好性格,一定要從小開始培養!從現在抓起,還不晚!

相關焦點

  • 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什麼?李玫瑾教授坦言:是性格而非智力
    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性格這個東西,現在越來越被忽略。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後天可為的——李玫瑾李玫瑾教授作為「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她對於犯罪行為、動機、心理的分析,敏銳而犀利。因為這樣的職業,李玫瑾教授在談到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什麼?
  • 李玫瑾: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2個方法,養出孩子好品格
    而寶寶在3歲的時候智力、體能、個性能已經定型80%以上,6歲時,達到成人的90%,神經系統這個路徑一旦完成了,就很難消失,所以說6歲前正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特多次提到過,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如果孩子想要要一個東西,必須是父母來滿足,那麼當一個孩子以哭鬧的方式父母給予滿足,這是一種性格方式;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當孩子能夠說話,就要說出來,然後家長要告訴孩子,我為什麼能夠滿足你,為什麼不能夠滿足你
  • 李玫瑾教授: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而不是智商,別只看重學習成績
    李玫瑾教授曾說: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性格這個東西,現在越來越被忽略,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後天可為的,一個犯罪的人,他之所以會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缺陷。
  • 性格決定命運,關注孩子的性格比關注成績更重要
    >榮格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曾說過:「性格決定命運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性格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模式、思考問題的模式,從而決定我們做事的角度、方式方法等,進而體現在我們選擇職業、人際交往、婚姻家庭等......所以,性格培養應該從娃娃抓起。
  • 孩子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養成這個好習慣將來比同齡人更出色
    所以不管有多難,請一定要讓孩子養成這幾個好習慣,好的習慣會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決定一個人的一生。第一個:獨立-行為習慣我們總有一天會老去,孩子自己的人生道路還是需要他們自己走,所以早一點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習慣非常重要。獨立自主的人,會散發出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走到哪兒生活工作都是沒有問題的。
  • 真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是什麼?李玫瑾教授:是性格而非智力
    最近《哪吒》電影中有句臺詞可謂是火遍全網,「我命由我不由天」,讓不少人都鼓起勇氣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可要說影響一個人的命運是什麼?我聽到過很多答案。在父母和孩子的眼中能夠決定命運的,大多數選擇的是智力。
  • 是什麼決定一個人命運?李玫瑾教授坦言:不是智力,而是性格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不認同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可是到了中年,儘管仍舊是不想承認,但是事實確實是如此。特別是在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話之後,越來越認同性格在人生中所發揮的作用。李玫瑾是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所教的專業是犯罪心理學。因為對於這方面是有很深入的學習,所以有很多自己的看法。當被問道,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是什麼。她的回答是性格,為什麼是這個答案呢?
  • 哈佛教授:快樂孩子「6共性」,要在3歲前的兩個性格關鍵期培養
    6個共性,要培養得在3歲前為了了解快樂孩子的共性,哈佛大學研究組持續37年的時間研究「哈佛學前項目」,通過數千個美國嬰幼兒家庭跟蹤觀察研究,發現了快樂的孩子有「6個共性」:3歲前有兩個性格關鍵期,家長要抓住機會
  • 寶寶性格養成的關鍵期,你知道嗎?
    年齡越大,人的智力發展,行為可塑期,學習進度越慢。是小孩子生長發育、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方面,這個時間段的每一天對小寶貝來說都是很重要的。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簡單的概述了幼兒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從3歲小孩子的個性傾向、心理特點,就可以大概看出這個孩子青少年時的個性和心理;從7歲孩子身上,大致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3歲就更過分了,3寶寶的自我意識越來越清晰,家長說啥都不聽,專家的解釋是:3歲的寶寶已經進入了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具備了初步的思考能力和自我意識英國精神學家曾花費23年的時間,對1000名三歲孩子進行觀察實驗,將孩子們的性格分類,等孩子到20歲後,發現這些孩子的性格並沒有變化,可見3歲看大這句話不是胡說。
  • 性格決定命運,而影響孩子「性格秘密」的卻是父母,別不以為然
    一個人的命運往往決定在自己的手上,而命運更大多數是取決於性格,性格的好壞可以進行性的決定自己的命運,因為有好的性格可以讓自己在各個方面都會變得非常的有優勢,而一個不好的性格,可能會讓你的人生步步坎坷,那麼既然性格決定命運,但是誰又會知道影響孩子性格最大的竟然是父母。
  •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關鍵期,這6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就像李玫瑾教授說的那樣:「6歲前父母的話是黃金,12歲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對於這句話我也很贊同,因為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這段時間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將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的性格,而性格一旦形成後,將會很難發生改變,所以家長在這期間一定要嚴格要求孩子,將他們培養成才,若發現孩子有這6方面的問題,一定要使勁管,只有這樣孩子將來才會更出色。
  • 6歲前是性格養成關鍵期
    6歲之前是兒童性格養成期,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影響,尤其是兒童的性格形成,大多數是受到家庭的影響,也就是父母的影響。這樣的孩子除了天生性格內向以外,主要原因是家庭環境影響的,特別是那些強勢而且能力強的父母,卻總是培養出性格懦弱、膽小自卑的孩子。
  • 性格決定命運,培養這幾種黃金性格,讓孩子受益一生
    作者:菠蘿老師都說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對於一個人而言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而性格的培養往往是從幼兒階段就開始的,尤其是3-6歲,這段時間內孩子養成的性格習慣將會伴隨其一生。良好的性格品質能夠讓孩子更加優秀,父母要重視從小對於孩子性格的培養。但是,什麼樣的性格才算是真正「優秀」的性格,家長要培養孩子怎麼樣的性格品質呢?
  • 如何培養一個好性格的孩子?李玫瑾:要抓住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成功既不取決於天分,甚至也不取決於努力本身,而是與性格息息相關。——保羅·圖赫人越是步入社會,越明白「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同時也深刻感悟到「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並非一句俗語而已,為什麼性格如此難改呢?可見,想要培養出一個好性格的孩子,就要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努力了。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在講座中提到3-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家長要抓住好好引導孩子的性格。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在這5個方面「下功夫」,孩子將來更出色
    性格良好的人能改善與人相處的能力、能虛心接受新事物、處理事情能力也比較強,還能獲得高質量的生活,在人生道路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歸屬於學齡前兒童,處於接受幼兒啟蒙階段。
  • 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要狠心立規矩,娃越大越難管教
    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要狠心立規矩,娃越大越難管教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每家每戶基本都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因此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們小時候長嘗夠了苦頭,所以長大後都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如果父母們不想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就一定得抓住孩子3—6歲的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們狠心立下規矩,幫助孩子更好地長大。
  • 李玫瑾:6歲前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家長要堅持做好這4件事
    我在看了很多李玫瑾教授的講座和公開課之後發現,李玫瑾教授特別注重對孩子的性格培養,她曾說過: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真正決定命運。家庭教育的最佳時期是12歲之前,即依戀期。而在依戀期中,1-6歲又是最關鍵的時期。6歲前之所以是最關鍵的時期,是因為6歲前是孩子性格養成黃金期,這個階段類似於建房子打地基的階段。通過家長的引導和教育,孩子形成好的性格、完整的人格,那麼他以後的生活基調就定下來了。
  • 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李玫瑾教授談親子關係對人格的影響
    撫養人對被撫養者,首先有他生命的決定權,第二還有他物質發展的提供權利,第三,對他照顧的程度也是你決定的,第四,他的個性完全是你造就的,所以孩子的任何問題都是身邊大人的問題。我更願意用這段話來總結:胃口是餵出來的,脾氣是帶出來的,觀念是嘮叨來的,殘忍是孤弱無助熬出來的,無恥是百般遷就溺出來的。
  • 如何培養一個好性格的孩子?李玫瑾:要抓住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成功既不取決於天分,甚至也不取決於努力本身,而是與性格息息相關。——保羅·圖赫人越是步入社會,越明白「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同時也深刻感悟到「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並非一句俗語而已,為什麼性格如此難改呢?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在講座中提到3-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家長要抓住好好引導孩子的性格。堅毅、自控力、好奇心、責任感、樂觀、熱情和社交能力。這些性格,在教育領域稱之為一個孩子獲得成功的七個關鍵性格,而李玫瑾教授提出的觀點,其實也是間接培養這7種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