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什麼?李玫瑾教授坦言:是性格而非智力

2020-12-11 錦春育兒經

「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聽起來霸氣,那你是否思考過「我」中有哪些因素最終決定了你的命呢?

我年輕的時候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人到中年我就在「稟性難移」這四個字面前低了頭,也隱隱約約感覺到性格對於人生的影響,直到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講座,這種觀念越來越強烈。

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性格這個東西,現在越來越被忽略。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後天可為的——李玫瑾

李玫瑾教授作為「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她對於犯罪行為、動機、心理的分析,敏銳而犀利。因為這樣的職業,李玫瑾教授在談到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什麼?

她的答案是性格,而非智力

李玫瑾教授表示,一個人之所以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的缺陷。對於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來說,他的智力越高,其實越可怕。

李玫瑾教授還舉例了司馬光闡述如何用人時,將人分為四種類型的,聖人(德才兼備)、君子(有德無才)、小人(有才無德)、愚人(無德無才)

聖人自然難求,在也無君子的情況下如何抉擇,司馬光給出的答案是寧可用愚人,也不可用小人。因為對於沒有德行的人來說,智力可能是壞事。

所以說,性格比智力更重要,性格也更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李玫瑾教授還舉例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上學時不是成績最好的,也不是最聰明的,但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

性格決定命運,有科學依據嗎?

李玫瑾教授是通過實際案例感悟出了性格決定命運的道理,那這真的有科學依據嗎?我還真下功夫去查找了,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性格其實和一個人的運氣有很大關係。

有「英國大眾傳播心理學第一教授」之稱的理察·懷斯曼就和他的團隊,用了3年時間裡,通過調查和測試400名志願者,發現了性格與運氣的關係

在這項研究中他把人格分為5個維度,親和性、盡責性、外向性、神經質、開放性。然後針對幸運的人和不幸運的人進行對比。

發現這個規律,親和性和盡責性這兩個維度上,被測者的運氣差別不大,但是神經質、開放性、外向性的維度上,卻有很大差距。

傾向於「外向性」這一維度的人,幸運者更多;傾向於「神經質」這一維度的人,會更不幸運。這是與開放的心態有關,神經質的人總是關注不幸和困難,所以生活中很難抓住良機。

家長不要錯過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

可見,性格決定命運不是說說而已,作為家長想要孩子有一個幸運的人生,更好的命運。就應該把精力放在性格的教育上,而不是天天補課、學習上。

尤其是性格是有關鍵期的,一旦錯過想改變就難了!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在講座中提到「孩子在3到6歲的時候,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此時不使勁管,12歲以後想管就難了」。

為什麼青春期很多叛逆的孩子失控到讓家長無法接受,原因就是管晚了。若是在3-6歲幫孩子養成樂觀自信的性格、眼裡有別人懂感恩,善於和父母溝通,青春期的那些戰火就會避免不少。

傑克·霍吉曾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原創情商培養領導品牌歪歪兔利用了這個觀點,從孩子的習慣開始培養,然後塑造性格,提出了很多科學有效的建議,都在《歪歪兔情商彩圖注音讀本》這套書裡。

比如《行為習慣故事》這一冊,通過讓孩子克服凌亂、告別磨蹭、學會時間管理開始,養成孩子的良好習慣,這些習慣一成,孩子首先就能自律了。

然後進入《性格教育故事》,通過三個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學會樂觀、勇敢、自信。這都是「外向性」這個維度中的重要性格特徵。還包括《社會交往故事》,提高孩子的社交情商。

《情緒管理故事》包括教孩子如何克服嫉妒,學會大度;如何緩解自己暴躁的情緒,如何平和下來,學會接納。《逆商教育故事》幫助孩子正確面對批評、否定和失敗。

《品格教育故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重點,一個會尊重、懂寬容、有誠信的人,未來在社會上自然站得更穩,也更受歡迎。

還有兩冊書一冊是《財商教育》、一冊是《性教育》可謂說對3-6歲的孩子的教育,包括了方方面面。這套書也確實受歡迎,如今累計銷量已經達到5000萬冊,感興趣的家長可以一看。

心理學家榮格說:「人並非自己的主宰,而主要受一些不為我們所知的力量,源自自己的潛意識」。我很認同這句話,我也把這個潛意識最終的產物認定為性格。

相關焦點

  • 真正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是什麼?李玫瑾教授:是性格而非智力
    最近《哪吒》電影中有句臺詞可謂是火遍全網,「我命由我不由天」,讓不少人都鼓起勇氣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可要說影響一個人的命運是什麼?我聽到過很多答案。在父母和孩子的眼中能夠決定命運的,大多數選擇的是智力。
  • 是什麼決定一個人命運?李玫瑾教授坦言:不是智力,而是性格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都不認同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可是到了中年,儘管仍舊是不想承認,但是事實確實是如此。特別是在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話之後,越來越認同性格在人生中所發揮的作用。李玫瑾是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所教的專業是犯罪心理學。因為對於這方面是有很深入的學習,所以有很多自己的看法。當被問道,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是什麼。她的回答是性格,為什麼是這個答案呢?
  • 李玫瑾教授: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而不是智商,別只看重學習成績
    李玫瑾教授曾說: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性格這個東西,現在越來越被忽略,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後天可為的,一個犯罪的人,他之所以會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缺陷。
  • 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李玫瑾教授談親子關係對人格的影響
    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分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同時也是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副會長。李玫瑾教授從上千例罪案中總結出一個關鍵觀點:孩子的心理問題往往會滯後反應,因此,人的心理特徵與早期撫養有密切的關係。
  • 比智力更決定孩子命運的是性格!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
    李玫瑾老師曾經說過:「很多家長根深蒂固的認為「智力決定命運」,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關心能不能考上著名大學,而不關注孩子的性格。因此忽略了孩子性格的培養,一個人成年後發展的好不好,和孩子的智力關係不大,和孩子的性格才是息息相關的!
  • 心理學家李玫瑾: 40年上千例罪案, 昭示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分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同時也擔任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副會長。作為「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她的神奇故事在公安大學學生中流傳,課上往往座無虛席。她經常作客於今日說法等媒體,在馬加爵、藥家鑫案中的評論也頻頻出圈。
  • 性格是後天的社會行為,性格決定著命運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她立足於40年研究基礎,一直致力於揭示:社會問題是人的問題,人的問題關鍵在早年,早年的重點在家庭。從上千例罪案中總結出一個關鍵觀點:孩子的心理問題往往會滯後反應,因此,人的心理特徵與早期撫養有密切的關係。
  • 心理學家李玫瑾:40年上千例罪案, 昭示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
    記者:孟蔚紅;本文來源:成都日報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分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同時也擔任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副會長
  • 不為人知的李玫瑾,研究千餘罪案40年,昭示父母:性格比智力重要
    對於李玫瑾教授,我們更多的人知道的是李玫瑾教授是育兒專家的身份,但是李玫瑾教授其實是一個主攻犯罪心理學的犯罪心理學專家,不為人知的李玫瑾,不只是純粹育兒專家,還是一個犯罪心理學家。性格比智力重要不為人知的李玫瑾,研究千餘罪案40年,昭示父母:性格比智力重要性格這個東西,現在在家庭教育中越來越被忽略掉。很多家長都會問李玫瑾教授關於孩子成績的問題,問考上沒有?
  • 【樹人智慧】心理學家李玫瑾: 40年上千例罪案, 昭示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分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同時也擔任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的副會長。作為「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她的神奇故事在公安大學學生中流傳,課上往往座無虛席。她經常作客於今日說法等媒體,在馬加爵、藥家鑫案中的評論也頻頻出圈。
  • 育兒路:「性格決定命運」!什麼決定孩子的性格?
    人們常說「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而孩子的性格與父母的教育有密切關係,良好情緒控制的養成離不開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的引導。 如果覺得孩子的性格不好,那麼父母就要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 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家長別錯過12歲前「最佳教育期」
    今天上午,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來到江蘇少年警校,給學員家長們做了一堂關於心理撫養的講座。李玫瑾教授認為,很多未成人犯罪或青少年有心理健康問題,都跟養育者有關。
  • 性格決定命運?真正決定你命運的其實是三觀
    人們總說性格決定命運,卻沒有細究過,這個性格又是由什麼決定的,這個性格果真只是內向、外向的區別嗎?如果只是分內向和外向這麼簡單,那究竟是內向好,還是外向好呢?如果再這麼探究下去,會發現問題永遠浮於表面,無法深入本質。讀文科的高中生都學過哲學,哲學裡有句話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 李玫瑾教授:孩子的性格教育非常重要
    >教授告訴你,人的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幫你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少走彎路。李玫瑾教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在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長期以來在青少年領域進行研究,對培養孩子有自己的一套獨特見解。李玫瑾教授認為,性格是沒有先天的,個性有,但是這個性格是後天培養的,不存在什麼天生的性格。她說:「性格和什麼現象最為相似呢?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媽媽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少關注到小孩子的一些很細微的小行為,但是李玫瑾教授一直堅持認為,孩子在3-6歲的時候,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不加以注意,長大後的孩子多半智商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 李玫瑾教授直言:和智商相比,父母更應該關心孩子心理方面
    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卻曾經說過:我寧可讓孩子上不了名牌大學,也一定讓孩子活得快快樂樂!李玫瑾認為孩子成長過程中,心理陽光比智力更重要,更是坦言現在有很多孩子智力超群,卻因為活得不夠陽光而出現心理問題,甚至做出極端行為。
  • 性格決定命運?不,這個才會…
    性格決定命運」? 「性格決定命運」是不少人信奉的名言。也是不少父母焦慮的來源:萬一孩子性格不好怎麼辦? 其實,「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純粹是胡扯。 但為什麼這麼胡扯的一句話還有不少人相信呢? 主要有三個原因: ▼ 不清楚「性格」到底是什麼 雖然「性格」這個詞時常掛在我們嘴邊,但真正知道「性格」是什麼的人卻少之又少。
  • 如何培養一個好性格的孩子?李玫瑾:要抓住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成功既不取決於天分,甚至也不取決於努力本身,而是與性格息息相關。——保羅·圖赫人越是步入社會,越明白「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同時也深刻感悟到「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並非一句俗語而已,為什麼性格如此難改呢?這些性格,在教育領域稱之為一個孩子獲得成功的七個關鍵性格,而李玫瑾教授提出的觀點,其實也是間接培養這7種性格。李玫瑾教授強調孩子在六歲前,要從六個方面出發,克制任性、防止自私、學會控制、防止壓抑、學會忍耐、經歷挫折。
  • 性格決定命運,關注孩子的性格比關注成績更重要
    >榮格瑞士著名的心理學家榮格曾說過:「性格決定命運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性格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模式、思考問題的模式,從而決定我們做事的角度、方式方法等,進而體現在我們選擇職業、人際交往、婚姻家庭等......所以,性格培養應該從娃娃抓起。
  • 李玫瑾教授:孩子6歲前,父母最該管什麼?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
    因此,6歲前父母們到底該管孩子什麼?這成為很多家長的困擾。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講中,對這個問題做出了回答,同樣身為父母的我認為這是最好的答案。01:管性格李玫瑾教授在演講中提到:看一個人45歲能不能有長期的發展,學歷和造詣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這個人的性格,與以他性格為核心的人格。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認為3-6歲是培養孩子性格的關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