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順一市民持有一張1966年的存摺,銀行表示存摺的保留價值遠遠大於存款價值 |
446元存了42年 存摺比錢貴
晨報撫順訊(記者 李戰洲)一張42年前的老存摺內存有446元錢,這些錢現在還能取出來嗎?
如果能取出,446元錢經過42年,又能「生」出多少錢?
缺頁老存摺裡存著446元
7月7日上午,在撫順市順城區宋生玉老人的家裡,工商銀行撫順支行個人金融業務部的幾名工作人員翻來覆去地研究著一張發黃的老存摺:「這肯定是我們行的存摺!」
這張存摺只有兩頁,其中一頁有「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字樣。
銀行籤章表明,存摺是1966年11月30日在撫順市人民銀行新撫區中央路儲蓄所開立的,餘額為446.2元,記帳人是陳某,覆核人是佟某,但是帳號和戶名是空白的。
「這兩個人裡面,有一位還是我剛參加工作時的領導呢!」個人金融業務部科長尹立鍵肯定地說。他告訴記者,工商銀行撫順支行的前身就是撫順市人民銀行。
宋老回憶,去年11月,他無意中發現了這張存摺,才隱約回憶起當年確實辦理了這個存摺。
沒戶名和帳號能取出錢嗎
宋老告訴記者,發現這張存摺後,他馬上到銀行諮詢,想取出存摺裡的錢,但由於沒有帳號和戶名,他的願望沒能實現。之後,宋老便沒再去銀行諮詢過取錢的事。
幾天前,工商銀行撫順支行的領導得知宋老手中有一張老存摺,於是找到宋老。
尹科長告訴記者,這是一張活期存摺,想取錢就要提供戶名。由於當時銀行還沒有實行存款實名制,所以這張存摺的戶名可能是宋老的名字,也可能是單位或別人的名字。
宋老向尹科長提供了三個名字:原名宋生玉、曾用名宋文革、妻子的名字吳文芳。
「40多年了,錢能取出來嗎?」宋老有些擔心。
尹科長安慰宋老,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的儲戶,只要錢還在銀行,他們就能通過電腦查到相關信息,前提是宋老提供的戶名必須準確,「如果存摺掛失過,錢在當時取出來,現在就不能取了。」
準確算出利息不容易
「存了這麼多年,一定會有不少利息吧?」宋老的愛人吳文芳問。
尹科長表示,活期存款利息低,而且對存款利息的調整很頻繁,僅2007年就調了7次,因此要想準確算出這些錢42年來究竟「生」了多少錢可不是件容易事。
「銀行經常遇到上世紀80年代的老存摺,但我工作了21年,1966年的存摺還是第一次遇到,它的保留價值會遠遠大於存款價值。」但是尹科長也表示,持有老存摺的儲戶應儘快支取或更換新存摺。
至於存摺為什麼沒有戶名和帳號,尹科長分析:一是存摺可能還有一張主頁,上面標有戶名和帳號,但該頁已丟失;另外一種可能是銀行工作人員特別熟悉宋老,存摺上就沒有記錄戶名和帳號,畢竟當時到銀行存錢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