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律師一直是大多數人眼中值得信賴的職業,但很多人在找律師的時候還是會問:
「這律師到底靠不靠譜?」
「幫我找一個好點的律師」
「我只要執業十年以上的律師!」
隨著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我們有更多渠道能接觸到律師尋求幫助,家喻戶曉的明星律師露臉銀幕、經驗豐富的知名律師人人稱讚、初出茅廬的年輕律師朝氣蓬勃。可到底什麼樣的律師能真正幫到我呢?!
為了解決大家的煩惱,小編在這裡給大家提供幾點可供參考的建議。
忌輕易承諾,大話連篇
有時候會遇到這樣的律師:還沒有和他詳細溝通,他就誇下海口一定沒有問題。
「這個案子很簡單,找我沒錯的!」
「這個案子我一聽就知道能做,我之前做過類似的!」
甚至會說:「這個案子承辦人是我同學,放心吧,一定搞定。」
注意!像這樣的律師一般都不靠譜!
雖然案子有簡易、複雜的程度,但是對於律師來說,每個案子他都應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都需了解清楚,就算是有十足的把握也不會打包票說滿話。
《律師執業管理辦法》也規定律師不能承諾當事人訴訟結果;
真正好律師應在認真分析案例之後,客觀的告訴當事人,客戶在法律上應有的權利以及事實上可能存在的風險。整個作案過程中小心謹慎,直到案件結束。
應明確收費、合法合規
律師費同樣是每一個當事人關注的問題,不同地區不同律所的收費標準都不一樣,甚至同一個的地方的律師也有不同的收費標準。所以,什麼樣的價格是合理的呢?我們可以根據以下幾點來進行判斷:
1、是否私自收費
一般會和籤訂正規的代理合同,費用交到律所帳戶,開具正規發票。遇到私自收費要多留心。
2、收費是否符合地方指導
根據《律師收費管理辦法》:律師服務收費實行政府指導價和市場調節價。這意味著律師費用雖然沒有硬性規定,但有參考標準,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地方的指導價格來評測。
要注意的是,律師費不同於訴訟費,律師費是基於委託關係產生的民事代理費,訴訟費是基於向法院提起訴訟產生的強制性費用,律師費可協商,訴訟費不可。所以除去律師的時間成本和智力成果不看,其它費用當事人都是可以清晰明了的。
另外,某些案件會存在差旅、司法鑑定等費用,在籤訂的合同時要明確這些費用。
需以誠相待、求真務實
律師的溝通技巧分為三個層面:
公事公辦型:機械辦公,總有一種拒當事人於千裡之外;
你來我往型:按照合同辦事,保持一定距離和不失禮貌的微笑;
相親相愛型:把客戶當親人,置身於客戶的角度,即便超出合同範圍外的事也會不遺餘力的提供幫助。
當我們選擇律師時,一個全身心投入甚至與我們同呼吸共患難的律師一定是值得信賴的!
及時溝通、及時反饋。
最後但最重要的一點:溝通!保持良好的溝通反饋案件進度,是辦好案件的關鍵。
很多律師在接案之後對當事人就漠不關心,因為已經收到了錢,所以更多的心思就會用尋找下一個委託人身上。
一個好的律師,一定會及時和當事人反饋案件進度,或者能及時回應當事人的疑惑,這也是檢測律師能力的重要標誌。
綜上所述,一個好的律師一定會認真傾聽我們的問題,保持良好的溝通效果。把當事人的事當自己的事,以誠相待,認真負責的把每一步落實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