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澳門賭王何鴻燊在香港去世,終年98歲。
據港媒報導稱,在何鴻燊住院的這段期間,家人花重金聘請「八大名醫」來分別保護何鴻燊的心肝脾肺腎。
可惜再牛逼的醫術也難逃生命的自然生長規律,沒能把他留下。
早在2009年開始,何鴻燊跌傷頭部後,就開始經受著中風、帕金森、腎衰竭等病痛的折磨,這11年來光醫療費用就已高達15億港元。
在記者會上,二房長女何超瓊說父親德高望重,取之社會用之社會,這一日終將來臨,爸爸會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此消息一出迅速佔領N個熱搜榜單,大小媒體爭相報導,就連圓明園遺址公園也專為他寫了一篇哀悼文。
這一生他的角色不止於「賭王」,還有旅遊、地產、航空以及政壇紛紜。
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有說不完的話題。
但關於家中內鬥、將要發生的「5000億家產紛爭」以及哪一任太太最受獨寵等等,芒媽都不想去深究。
家務事,何家人自有明確的判斷做法,我們外人無法幹涉。
相比這些邊角料的八卦,我更想跟大家分享為什麼何鴻燊會成為人們口中的一代傳奇。
【一】
家境優渥
卻提前遭遇人生低谷
1921年,何鴻燊出身於香港赫赫有名的何啟東家族。
這個家族不僅是香港第一望族,還擁有猶太、英國、荷蘭、中國多個民族血統。
何啟東家族照片
怎麼說呢,用高富帥來形容何鴻燊都顯得太淺薄了,因為高富帥都配不上。
父親何世光是香港有名的富商,也是立法局議員及華東三院主席。
殷實的家底讓何鴻燊從小衣食生活皆無憂,他出生的那天,父親買了海景房作為生日禮物送他。
雖然就讀於香港最好的學校,但他的成績一直很差,常考倒數第一。
13歲那年,父親炒股虧錢,躲債於越南。
右一為何世光
何鴻燊的命運因此發生極大變化,他隨母親流落街頭,從富家少爺淪落為人見人欺的窮小子。
當時連親戚見他都繞道走,就害怕張口借錢。
母親也無法承擔他的學費,讓他學會以獲得獎學金的方式繼續進行教育。
那一刻,何鴻燊明白只有一條路能走下去,那就是靠自己。
他的成績很快就提了上來,還拿了獎學金。
最終以不錯的分數考入香港大學。
【二】
從10塊到億萬富翁
1941年是多事之秋。
那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陷入戰亂的香港停工停學,何鴻燊逃往澳門。
據他自己回憶說,當時兜裡只有10塊錢,進了家當地的貿易公司。
當時沒有網絡、手機,因家庭關係的原因精通粵語、英語、日語、葡萄語的何鴻燊在公司像一個活寶典,什麼都會。
他能同時記得2000多個電話號碼,在老闆需要的時候立刻報出。
善於跟人交際、加上刻苦勤奮,1年後他就被提拔為公司的合伙人,分紅百萬元。
當時的他22歲,成為香港最年輕的百萬富翁。
對於那些時刻做好準備的人來講,困境似乎從來不是什麼難題,反而有著推波助瀾的魔力。
何鴻燊就是這種隨時準備好了的人。
拿著人生中的第一個百萬,何鴻燊創辦燃料公司、投資房地產公司。
躍過30歲,他已經是香港有名的富豪。
那時候的他十分相信一句話,上天很公平,只要你夠勤奮,就有機會。
他根本閒不下來。
1961年,想要嘗試涉足博彩圈的何鴻燊困難重重。
甚至遭遇圈子裡舊勢力的死亡威脅,但他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並放話「你們嚇唬不倒我的。」
不愛說「不」的何鴻燊憑著不怕死的勇氣將對頭相繼踢出局。
獨攬了澳門博彩的專營權。
這個時候,賭王的可控資產已達5000億。
雖大起大落,但何鴻燊憑藉自己堅定的意念,扭轉了局面,步步為贏。
從流落街頭的窮小子到坐擁除了博彩還有其餘五大產業的企業大佬,他不止一次向年輕人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
1. 想成功,就要多讀書;
2. 要勤奮;
3. 肯犧牲;
4. 工作不可以朝九晚五,還要朝九晚九;
5. 不要輕易說「不」,說不沒那麼容易的。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賭王也不是生下來就命中注定屬於誰的。
面對威脅,那時的何鴻燊稍微慫一點,或許就會同後來的命運背道而馳。
有時候抓住機會,就等同於抓住了一個時代。
【三】
心繫港澳發展
最愛國的資本家
除了商業領袖,何鴻燊還頻繁活躍在政壇。
雖然何氏家族有著不同國家、民族的血液,可在何鴻燊的心中,任何時候「中國使命感」都是第一位。
在任何公開的場合裡,都會強調自己是「中國人」。
這不是流連於商場上的巧言巧語,而是濃植於血液之中的認同感。
港澳回歸前,他為內地的發展交流不留餘力。
參與了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工作,為澳門回歸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還多次受到中國國家領導人接見,見證了中英、中葡談判及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等重要時刻。
2001年北京奧運會申辦成功,何鴻燊慷慨捐資用於建設奧運場館。
86歲的他還是那次奧運會上的火炬手,記者採訪他有什麼感受時他說路程太短了,多一點他還能跑。
2003年9月,何鴻燊把價值600多萬元的圓明園豬首銅像捐贈給保利藝術博物館。
2007年9月,何鴻燊再次以6910萬港幣購得圓明園馬首銅像。
2007年9月,何鴻燊向國家博物館捐贈了油畫《南京條約》、《世紀大典》、《毛澤東會見希思》,青銅雕塑《毛澤東》和《鄧小平像》。
2019年11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何鴻燊決定將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
百年回歸之路落下圓滿句號。
相比「賭王」,何鴻燊更喜歡別人叫他「愛國資本家」。
除了商業以外,我們之所以對他清晰,和他對國家做出的貢獻以及身上那股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分不開來。
不然他的厲害之處和我們普通人又有多少關聯?
【四】
塵歸塵,土歸土
終將落幕
他這一輩子所達到的高度是不少人所嚮往的。游離政壇、叱吒商場。
國家、慈善、公益他一個都沒有落下。
真正做到了取之社會,用之社會。
隨著「賭王」命運的落幕結局,也預示著何氏家族新的篇章即將開啟。
只不過已經有不少人盯著各位太太和子女們是如何四兩撥千斤、絕地反擊、鬥轉星移的去爭奪財產分配大權。
不過無論誰登上新的位置,還是又分的盆滿缽滿。
何氏家族都不會再出現如此傳奇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