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醫院看病,醫生總是需要抽血化驗需要抽血化驗?動不動就抽血化驗,有這個必要嗎?
人類社會近100年來,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不光能夠吃飽,而且很多人有條件大魚大肉,暴飲暴食。這在中華上下5000年的文明史中,從來沒有出現過。
由此出現了千奇百怪的癌症,還有三高問題,心臟病等。這在中醫發展的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從未出現的情況,疾病的發展速度極大地超過了醫學技術發展的速度。傳統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法,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疾病診斷的需要了。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也要求對自己的疾病診斷、治療有知情權。人們希望醫生能治好自己的病,同時對自己花了錢,醫生沒有治好自己的病,有一種強烈的抵抗情緒,從而對醫生的不信任,產生醫患矛盾糾紛。
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法,多靠中醫的長期的實踐經驗積累,「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尤其是對疾病的診斷,如肝鬱氣滯,溼熱內停,脈弦數,肝陽上亢等等,對於不懂中醫的患者來講,無異於聽天書。
在醫患關係日益緊張的今天,很多中醫治病,也是用西醫的檢查方法。很多疾病的治療都是奔著安全性高,不出醫療事故為最大宗旨,而不是說死馬當著活馬醫。
現在我們回到開頭這個問題,為什麼在醫院看病,醫生老是要驗血?
因為驗血可以查三高,化驗肝功能,檢查性病、愛滋病,檢查是否懷孕、懷孕是否正常,以是否吸毒等等。
血液裡面有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化合物,脂肪,無機鹽等物質。血液就好像分布在我們體內的河流,四通八達。身體健康的情況下,血液裡面的各種物質都保持在一個正常的範圍內。同樣,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出現了問題,血液中都有一個相應的指標出現異常。
比如出現肝損傷,血液中轉氨酶升高;比如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含量異常;比如各種病毒感染、性病等檢查確診,更是需要抽血化驗……
而且抽血化驗,對患者來說,一次就抽一小管,不到2兩血,真的是安全無痛又方便,但是血液化驗,能夠給出非常多的檢測指標,並且能夠給出非常精彩的檢查報告!何樂而不為呢?
醫生動不動就抽血化驗?會不會檢查過度了呢?我想這是大多數患者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當然不會檢查過度,檢查做得多,我們對疾病的了解更準確,診斷更精確,從而能夠針對病情做出最切實有效的治療方法,病人也最有可能康復痊癒出院。
去過醫院的都知道幾十塊上百塊的檢查費,相對疾病的治療費用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
更重要的是,這些所有的檢查都有檢查報告,這個檢查報告是所有醫院都可以通用的,甚至在醫生的講解下,你自己都可以看懂這個檢查報告,從而對自己的病情有個深刻的了解,從而自己心裡有數。
說到這裡,大家都看出來了,這與中醫治病的區別:中醫的診斷都是醫生的主觀判斷,沒有檢查報告,診斷報告可以給患者。
對比較輕微的病情啊,如果醫生能夠治好,還好說;對複雜的病情或者嚴重的病情,如果換著花了錢,病情沒有好轉,極容易產生醫患信任危機,從而出現醫療糾紛。
這是醫生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因為醫療技術發展到任何階段,都不可能保證100%治好病,更何況有很多病是無法根治的。
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醫生,他只能保證按照檢測結果確定的病情做診斷,檢查治療的每一步都有相應的檢查報告來證明其有效性,科學性。求有功的同時,更要保證無過。
所以醫生在檢查治療過程中,每一個檢查都不能少,每一步都必須有科學的依據。少作任何一個檢查,都可能對疾病的診斷出現錯誤;少作任何一個檢查,都可能導致一場醫療事故。
醫生的本質是治病救人,按照規定的檢查診斷方法治療,沒有取得好的療效,是非常正常的醫療行為;相反,如果少做一個檢查,出現醫療事故,治病救人的醫生就變成罪魁禍首!
所以朋友們,在醫院裡,醫生讓你做什麼檢查,你就做乖乖做什麼檢查。這些檢查報告,最後你都可以拿到手裡,你可以拿著這些檢查報告去別的醫院,讓別的醫生給你診斷治療。從而對自己的病情有一個最真實,最科學的判斷。這個診斷結果,要超過你在網上諮詢各種醫療騙子,要精確10000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