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農村去鄉鎮醫院看病的人很少,去私人診所看病的人卻很多?

2020-12-23 騰訊網

醫療資源和教育資源的集中,最終導致了農村鄉鎮醫院和學校的落幕。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在農村,為什麼去鄉鎮衛生院看病的人很少,去私人診所看病的人卻很多呢」?

老實說看到這個話題,宋安之感觸還是很深的,就以自己的家鄉山西來說說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現在農村的就醫情況,一般來說,小病是去私人診所看,嚴重一些起步就是去縣醫院,或者再往上去市醫院,再是省城,最後去一線城市的大醫院。

而鄉鎮醫院的確很尷尬,大家都有默契的不去鄉鎮醫院看病,最多去輸輸液什麼的,因為鄉鎮醫院沒什麼好大夫,即使醫療設備上比私人診所齊全,但是看病技術真不如那些私人診所的醫生,於是乎就形成惡性循環,好的大夫都想辦法去了縣醫院,而鄉鎮醫院沒有好的大夫,大家越發不會去看病。

而在這種情況下,私人診所就開始興起,當然也有一些村醫本身醫術很好,所以去看病的人也不少,這類看病地方是相當方便快捷,不需要掛號什麼的,去了排隊就好。

而且這類診所往往有著人情味,像我老家有個老大夫看病幾十年,看得特別好,甚至還有人專門從城裡到他那裡看病,看小孩子的病也是不錯,有時候有人帶著小孩子去看病,看完往往會問家裡有藥嗎,如果有藥並且符合他要開的藥就不用拿了,回去按照人家囑咐喝就好了,也不用問診費什麼的,還有人拿著在醫院的檢查單子讓大夫看看情況如何,再讓其開藥。

正因為大家願意去私人診所看,而且開私人診所也是收穫頗豐,畢竟買東西可以搞價,但是你見過看病和買藥搞價嗎,所以很多有醫術的人,圖個自由或者離家近,也喜歡在農村開私人診所,因此久而久之,去私人診所看病的人越來越多,私人診所也慢慢多起來,形成了一種循環。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究其原因還是在於現在醫療資源集中在城市的情況,越大的城市醫療條件越好,反之越小的城市醫療條件越差,所以到了農村,鄉鎮醫院的地位是越來越尷尬,沒有好的環境,也留不住好醫生。

不過現在隨著國家對於新生兒的重視,鄉鎮醫院擔負著打疫苗的任務,每次到了打疫苗的日期,平常冷清的鄉鎮醫院也會短暫的熱鬧起來;就這點來說,比城裡打疫苗還要方便一些,之前在市裡的疫苗站,本人可是見過排隊的人可謂足有一裡多長的景象,好多人都是提前五六點就過來排隊的,是相當熱鬧的,而農村鄉鎮醫院相當來說人少一些,不至於出現這麼長的隊伍。

而再往前二十多年,農村的醫療系統相對來說比較完善,根據本人與多位老輩人的交談來看,在九十年代,農村人生孩子大多是靠本村接生婆來接生,鄉鎮醫院的醫療條件也不錯,在十幾年前,還有人在鎮醫院生孩子,這在今天是不可想像的,可以說那時的鄉鎮醫院才是真正的醫院,遇有一些不是太嚴重的急病,都可以看好或者先暫時抑制住,為病人爭取時間,也就是一些大病,才有人出遠門去大城市看。

而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加上鄉鎮醫院的沒落,所以都是去城市裡生孩子,而如果到了晚上,遇有一些急病,私人診所是指望不上,因為晚上人家不開門,即使有敲門的,也不敢開,害怕萬一真是自己治不了的急病,耽誤了時間要承擔責任的。而鄉鎮醫院更不用說了,更沒人去看,至於村醫,如今的村醫也是良莠不齊,有的甚至連普通感冒都看不了,結果都是要大老遠去縣城乃至市裡去看,中間路上就要耽誤不少時間,而且有些病其實不算嚴重,私人診所的醫生就可以看了,可是大晚上的沒地方看,只能去城市裡看。

說到這裡不由得想起本人上初中時的光景,那時候的民辦學校誇張一些來說如雨後春筍一般,出現了不少學校,像曾經創建了樂視的賈躍亭,據說就屬於其中一員,只不過經營學校失敗以後,才去北京創建了樂視,開啟了自己的「傳奇」之路。

雖然當時農村教育已經跟城市裡有所差距,但還是有活力的,再看如今,當年不少學校都消失了,只剩下一些學校苦苦支撐著。

可以說如今農村的醫療和教育已經全方位落後,所以才出現了去鄉鎮醫院看病的寥寥無幾,私人診所卻異常火爆的情況,更是出現了很多人擠破頭去城市的情況,因為在城市裡紮根,意味著孩子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意味著有著更好的醫療條件,不至於出現晚上看病找不到地方的窘迫情況,即便這城市的高樓大廈,給了過慣炊煙嫋嫋和瓜藤滿架的人太多壓抑感。

時代的發展,往往就是這麼不可捉摸,也許下一個二十年,農村會出現另一種好的光景,期待吧......

相關焦點

  • 農村怪象,醫院看病的人少,私人診所人卻很多,咋回事?這5點很現實
    現在農村的醫療環境越來越好,村民也交上了新農合,有了醫療保險,看病有了保障,還能報銷了,但是農民生病了,還是習慣去小診所。現在很多農村私人小診所的人是絡繹不絕,如果醫術好的,方圓幾十裡的人都會來找你看病,尤其是一些專科小門診。相反附近一些鄉鎮醫院的人很少,而且鎮醫院是可以報銷的,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以下五個原因:
  • 為什麼農村很多人看病喜歡去私人診所?
    確實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常見的,根據我的觀察,看病如果是不動手術的話,病人的原則基本上就是這幾個去處。首先是私人診所,其次是村裡的衛生院,其次是鎮醫院。往上推的話分別是縣醫院,市醫院,省醫院。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根本原因還是錢的問題。
  • 在農村,為什麼多數人寧願到私人診所看病,也不去有報銷的醫院?
    在農村鎮上的醫院經常性的會看到空空蕩蕩的場景,但是同樣在附近的私人診所卻是人滿為患,就算在新農合報銷非常普及的今天,大多數的人都寧願去私人診所裡邊看病,都不願意去可以報銷的醫院,為什麼會這樣呢?1、看病便宜一般在在私人診所看病價格都比較便宜,一點感冒發燒什麼的去醫院裡太貴了。
  • 農村醫院的人很少,但是私人診所醫院的人很多,為什麼?
    農村是大舞臺,鎮醫院是一個尷尬的角色,對於縣級以上醫院來說,這是一個備用輪胎,相對於私人診所,現在還很嚴重,但是農民不認真。因此鎮上的私人診所非常火爆,而羅雀則在所謂的人民醫院門前。為什麼會這樣?鎮上有一家診所,所有的手術都可以接受,如果有大手術,請叫他去,如果你有手術,你可以得到幾百元,然後轉乘另一輛公共汽車。農民們每天都去這些私人診所做手術,掛吊針的人都很擁擠,在診所內外,他們拿著瓶子挑水,真是太壯觀了!
  • 為什麼一些農村人寧願去村裡小診所看病,也不去能報銷的醫院?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會生病,生了病自然要看病。可是,為什麼一些農村人患病後寧願去私人小診所,也不願意去有醫保報銷的大醫院看病呢?一方面不需要出遠門,不需要浪費太多時間在路上,另一方面一些農村人真心不太適應城市,對大醫院裡的繁瑣程序心生畏懼。而且一般的頭疼腦熱、感冒發燒,小診所也完全可以應付。和地理位置相距甚遠的大醫院比起來,小診所看病還不需要排隊掛號,也免去了各種反鎖的檢查過程。兩相比較,還是私人小診所更接地氣,也更符合現實需求。
  • 日本人很少去大型公立醫院看病
    日本少有大型公立醫院,滿大街都是私人診所、醫院,而且基本都以人名命名。私人診所和醫院的分類很細,比如我住的一帶老人比較多,因此就有很多接骨醫院。檢查的分類也很細緻,比如一個婦科診所中,可能有的項目可以檢查,有的就沒有。 日本醫院的營業時間很短,假期制度也和中國大不相同。
  • 小診所看不起,大醫院不敢去。農村人看病難,只能被坑
    農村的小診所,給人的印象一直是只看小病,收費低,一兩個老人坐診,許多人吵吵鬧鬧來看病的感覺。這早就是過去了,現在的農村小診所,看個病花費比去大醫院還可怕。尤其是給小孩,隨便的感冒咳嗽,一天上百塊,一個小病就是一星期,上千塊錢才能治好。
  • 農村看病的問題,是到診所還是醫院?
    現在很多留守在鄉村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人,或者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那麼包括一些小朋友也會留守在鄉村,那麼當他們生病的時候,你要是希望他們開著汽車或者坐這個大巴車或者打的到鎮上,到市裡,到區裡去找大醫院看病,這怎麼可能呢?對不對?
  • 農村人感冒頭疼為啥不去當地正規醫院和門診,而去個人開的診所?
    網友提問:農村人感冒頭疼為啥不去當地正規醫院和門診,而去個人開的診所?每個地區都不一樣吧,有資質的診所還是比較少的,村鎮上的私人診所很難看到,因為根本就沒什麼生意,反而到了縣城裡,到處都能看到診所。之所以會這樣,還因為村衛生室足以滿足大家的看病需求,這裡也都是看一些小病,看病的花費不是太高,如果是掛水的話,費用比診所要便宜不少。一般掛一次水15-20元之間,畢竟是有新農合報銷的,而在診所裡要貴上一些,一般在30元左右。且村鎮醫院也有不少人看病,上周有事去集市上的醫院,沒想到裡面這麼多人。
  • 農村鄉鎮衛生院幾乎沒人去看病, 他們是靠什麼支撐著的?
    農村鄉鎮衛生院為什麼沒人去看病?很簡單,效果不好!筆者所在鄉鎮在我們本地區來說,相對來說,是設備較為先進、醫療人員能力較強的鄉鎮衛生院,但是,跟地區醫院和市醫院相比,還是落後了許多。及時在現行的農村合作醫療分級診療的背景下,鄉鎮衛生院報銷比例最高,許多農民還是選擇到地區醫院、市醫院或者大城市醫院就診治療,其根本原因還是鄉鎮醫院醫療設備過於落後、從醫人員能力較低,對於稍微困難一點的疑難雜症束手無策,久而久之,就造成到鄉鎮衛生院看病的人越來越少。現在的藥價是浮動的,但只有增長,降價的卻很少。所以,在村裡拿藥或去藥店裡買,根本不給報銷。
  • 鄉村診所條件差,為何農民不去醫院而選擇診所?看完明白了
    按道理來說,鎮上的醫院各方面的條件要好,更加有優勢,可有的農村人生病以後,不去大醫院,偏偏要去農村私人診所,鎮上的醫院顯得比較冷清,而農村小診所卻人滿為患,這應該是大部分農村地區的一個怪象。老人聽了以後,氣不打一處來,一個小小的病,做各種檢查,來回折騰好幾次,把人累得不行,也嚇得夠嗆,後來也沒有在醫院住院,而是回到了村裡的診所來輸液。通過這個案例,相信很多人也經歷過,這也說明了農村人看病會更加傾向於去小診所只要不是什麼大病,就不會去醫院。為什麼會這樣呢?
  • 農民寧願到小診所看病,也不願意去新農合定點醫院?你也有同感嗎
    如今農民多數人都會交納新農合費用,因為即使是沒有受過教育的農民,他們也明白新農合對於農民生活的意義。可是在農村卻出現了這樣一種現象,就是在農民真生病的時候,多數人的第一選擇是小診所,甚至是沒有資質的私人診所,也不願意到新農合的定點醫院看病?
  • 廣州以後醫院名中醫可以開私人診所,你會去嗎?
    看病難,並不是真正給醫生診斷病情的時候難,而是掛號難。為了能掛一個專家號,有些患者都是提前排隊在醫院門口等待,但這並不是最離譜。記得前幾年,心軒帶一位朋友去中山眼科醫院看眼睛,為了能掛到一個號,已經是半夜趕過去了。
  • 醫院看病太麻煩,去小診所可以嗎?看看以下經驗你就能準確判斷了
    甲媽媽說:「最近來接孩子的人真少,都生病了吧?」 乙媽媽說:「嗯,可不是,前幾天去醫院,都是孩子。還遇見了咱班的XXX。」 甲媽媽:「你在那個醫院看的病?」 乙媽媽:「兒童醫院呀,折騰了一天,人超多。」
  • 新農合交費後,生病住院可以報銷,為啥有的農民寧願去小診所看病
    這個問題可以說也是農村的一個現象,有的農民朋友每年都繳納新農合,可有個傷風感冒的,就到附近的藥店買點兒藥吃。如果需要輸液的話,每天寧願到小診所去輸液,也不去大醫院治病。誰都知道大醫院的醫療水平和醫療條件要比小診所裡好很多倍,可為什麼有的農民生病以後寧願到小診所裡去看病,也不願到大醫院去就診呢?雖然繳納了新農合費,到大醫院看病可以報銷,可是我們農民都知道,去大醫院看病,先不說治療費多少,單檢查費就夠在小診所治療的全部費用了。現在只要進了醫院的門,甭管頭疼腳疼還是其他任何地方疼,醫生首先讓病號做ct。
  • "go to hospital"難道不是去醫院看病嗎?
    在這個特別的假期裡,醫院成為我們與病毒的戰場。去醫院看病是go to hospital還是go to the hospital呢?在醫院到底是用in還是用at呢?
  • 聚焦丨在日本看病:拔個牙跑了六次診所,但只要75人民幣
    日本的醫療條件和服務水平一直走在世界前端,最近有不少國人選擇去日本看病或做醫美,但日本就醫流程很多國人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小編今天就以親身經歷和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案例聊一聊在日本看病的奇葩經歷。01:拔個牙前後去了六次診所與國內看病掛號,即掛即看不同。日本人不喜歡做沒有計劃準備的事,在日本做什麼都需要預約。
  • 鹹陽市私人小診所暗訪記
    4月7日,記者在鹹陽市秦都區南上召一家私人小診所裡看到了這樣一幕。事實上,在有「中國醫藥保健城」美譽的鹹陽市,有很多像前文這種違規私人小診所,藏匿在城鄉接合部和市區的背街小巷中。小夥子馬上把記者帶到院內一個用來看病的小屋子裡,拿出來一盒黃褐色、一盒黑乎乎的膏藥對記者說:「這兩盒膏藥拿回去塗到患處,不到一個禮拜肯定好。」當記者說朋友的痔瘡在大醫院手術後也沒好,對這兩盒藥的療效表示懷疑時,小夥子馬上說:「你在鹹陽打聽一下,我們這裡有名得很,好多大醫院都治不好的病,在我們這裡都能治的好!」記者便問,這藥裡都是什麼成分,是用哪些藥材製成的?
  • 夢見自己去醫院看病打針 夢見自己去醫院看病是什麼意思
    夢見自己去醫院看病打針夢見看病,意味著自己身體健康強壯。夢見看病,預示著自己身體康健強壯。夢見自己看病,被護士扎針,說明你的壓力太大了,要注意放鬆身心。夢見醫院,表示你現在有不安的情緒,或擔心的事情,需要找人幫助解決。
  • 劉迎龍委員:鼓勵兒科醫生開診所緩解兒科看病難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7日電(人民政協網記者  李木元)「我有個朋友的孩子發燒40度,去北京兒童醫院掛了300元的特需號,排到第230號,上午去的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安貞醫院小兒心臟外科主任劉迎龍用實例說明了兒科看病之難。他建議允許在職兒科醫生開辦私人診所,以緩解兒科看病難。   「兒科缺人啊!先不說其他因素,你知道兒科醫生待遇低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