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在日本看病:拔個牙跑了六次診所,但只要75人民幣

2020-12-17 騰訊網

日本也有「醫保」,而且是強制性保險,每個人都要辦理。而且在醫藥費方面,有保險和沒有保險,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騰訊新聞國際頻道獨家欄目《聚焦》,本期關注:國外的醫療,也是掛號排隊嗎?

隨著日本籤證政策放寬,手續簡化,赴日遊也不再是奢侈複雜的事。日本的醫療條件和服務水平一直走在世界前端,最近有不少國人選擇去日本看病或做醫美,但日本就醫流程很多國人都不是很清楚,所以小編今天就以親身經歷和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案例聊一聊在日本看病的奇葩經歷。

01:拔個牙前後去了六次診所

與國內看病掛號,即掛即看不同。日本人不喜歡做沒有計劃準備的事,在日本做什麼都需要預約。吃飯需要預約座位,剪頭需要事前預定好造型和指定理髮師,自然看病也是需要預約。

小編剛來日本那會兒,因為喜歡吃甜食,加上日本的各種小零食又特別好吃,時間一長,不僅腰間多出一圈肥膘,牙齒也吃壞了。一到半夜疼痛難忍,剛開始還能忍,最後實在難受就利用周末去了家附近的牙科診所。為什麼是去診所,而不是直接去大型公立醫院呢。

日本私人診所有很多,遍布在各區居民住宅附近。對日本人來說,私立醫院、公立醫院和診所沒有太大區別,而且因為私人診所多,更方便,一般都就近就醫。因此,除非有大病,否則日本人很少去大型公立醫院。當診所判明不清楚的病例,主治醫生會寫一封推薦信,附上你的症狀和診斷情況,把你推薦到大型醫院,所以診所也會起到一個分診的作用。

結果小編去了家附近的牙科診所,看到門口的出勤安排表才知道,人家周三和周日休息,只得灰溜溜的回家。

周一學校請了半天假跑去看牙齒。雖然當時診所一個病人都沒有,但前臺受付小姐姐告訴我不能當天看,必須需要預約。可以現場預約,或選擇診所官網預約或電話預約。現場填了診所周四的預約卡後又灰溜溜的回家了。後去診所官網看了看,發現除了周三和周日,診所這一周的可看病時間段都預約滿了。

周四又給學校請了半天假,心想這次能把牙痛問題解決了吧。去了診所,先讓我填了一張健康調查表,之前有沒有患過大病或做過什麼手術,對麻醉劑是否過敏等。沒過多久,前臺小姐姐就把我引進了一間乾淨明亮的小房間,裡面各種牙科相關的醫療器具一應俱全。負責我的醫生先是對我一頓寒暄後,才開始正式看牙。

先是問了問牙齒基本狀況,然後給牙齒拍了一張全景X片,讓我去前臺沙發坐著等待。過了幾分鐘,又把我叫進去,一進去主治醫生就對我鞠躬道歉,說著「十分抱歉,您這顆牙齒保不住了,必須拔掉。」然後拿著牙片做了各種分析解讀。

我問必須拔嗎。醫生又是一個鞠躬道歉,指著牆上掛的一排資格證和名譽書說道「我叫XX,畢業於XXX牙科醫學院,我曾獲得過XXX獎,從事牙科醫生已有十年,據我的行醫經驗和牙片情況,您這顆牙必須拔掉,如果您不放心,您可以去其它醫院再看看。」接下來,主治醫生拿出ipad,開始搜索日本有名的牙科診所推薦給我。

額,人家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拔就拔吧,不就一顆牙麼。我便躺回拔牙手術臺,對他說,那請多多指教了,開始吧。結果,主治醫生又是對我鞠躬說道,「今天是不能拔牙了,您需要預約下次的拔牙時間了。」 我:「。。。。。」 預約好下周一的拔牙時間後,第三次灰溜溜的回家了。

又忍著牙痛熬了三天,周一終於去拔牙了。拔牙過程很順利,不到20分鐘就結束了。傷口縫線後,告訴我需要一周後來拆線。所以,預約了下周一的拆線時間。

一周後,去診所只花了一分鐘就拆完線,告訴我需要預約再下周的周一,去醫院再觀察牙齒情況,還給我開了幾顆止痛藥。因為當時是留學生,辦了國民保險,只需交30%的費用,最後包括看診費,牙齒照片費,拔牙費,麻醉劑費和止痛藥費結算下來我只花了1200日元,折合人民幣約75元。感嘆一下,在日本看病是真心便宜。(另外,與國內不同的是,日本正規的私人診所也是可以用國保減免70%的就醫費)

在日本,不管你是日本人還是外國人,都要求加入日本國民健康保險,每人都有一張保險證,類似於國內的醫保卡。日本的國民健康保險簡稱國保,是根據國民健康保險法規定的強制性醫療保險,是日本社會保障制度之一,加入國保的人在因受傷和疾病等去醫院看病時最大可以得到70%的醫療費和藥費減免。

作為留學生,到達日本確定了住址後就要去住址所在的區役所辦理住址登記和申請國民健康保險。申請當天就能拿到保險證,然後過一段時間就會收到區役所寄來的繳費通知單。可以直接去附近便利店繳費。

通知書內會根據你的收入情況計算出你需要繳納的費用,一般來說,留學生每月只需繳納1530日元的保險費(約合95元人民幣),即一個年度需要繳納1140元人民幣的保險費,就可以拿著保險證在日本全國各大醫院看病使用。如果留學生以後打工,銀行卡有進帳記錄後,保險費也會跟著上漲。

所以從這次去了六次診所才成功拔牙治好牙痛的日本看病經歷後,我發誓,以後再也不要吃甜食了!(看了加拿大女子病情被拖延兩年最後查出肛門癌晚期的新聞後,小編心中暗暗慶幸還好不是在加拿大)

02:被送去日本醫院不用交手術住院費

這也是一個真實案例。有個在日本的中國留學生,有次踢球不小心把腳給踢斷了,隨後就被緊急送往了最近的一家醫院,成功做了手術,腿上也被打滿鋼釘。等他醒來後,整個人是嚇尿的狀態。不是因為腿斷了,而是醫藥費。因為他自身很摳,能不花錢的地方就不花錢,所以連日本的國民健康保險也沒交。自然高昂的手術住院費是不能報銷70%了。當他做好傾家蕩產繳納手術住院費的時候,醫院卻告訴他不用交錢。

因為他被送去的是一家日本基督教醫院,有公益財團為這家醫院提供了特殊福利和資金支持,如果是無收入者受了重傷被送進醫院,醫院不能見死不救,還是要極力搶救。最後那名中國留學生在醫院躺了2個月,只付了醫院提供的夥食費和病號服的換洗費後,就愉快的痊癒出院了。這說明,除政府外,日本的民間財團也會在社會福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果這名中國留學生被送去的是一般日本公立醫院,也不是財團支援的基督教醫院,加上他沒有繳納日本國民保險。小編查了查,在日本骨折手術的價格是374000日元,這還是利用國保減免了70%後的費用。即若沒用國保,在日本做一般的骨折手術則需要花費124.7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77300元。

03:鑽日本醫保空子200萬醫療費只花了20萬

之前在小春網上有個帖子特別火:

去年7月,有位春友在小春上發帖稱,日本電視臺報導了一對中國母女「不當使用日本國民保險」的新聞。貼主對此表示擔憂,擔心日本以後會不會加大外國人在日取得國民保險證的難度。

報導中的中國母親通過女兒辦理了撫養(女兒在日本工作,並居住在日本),並獲取了日本國民保險證。之後在日本做了大腸癌手術,本來需要花200萬日元手術費的,因為辦理了國民保險最後卻只花了20萬日元。(住在海外的親屬,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作為被扶養者加入日本國民健康保險。)

記者問道為什麼會來日本:

母親表示,從女兒那聽說日本的國民保險可以花很少的錢就能治好病,如果要讓自己全額負擔的話,自己絕對是不會來日本的。

很多春友也參與了討論:

春友A表示,這種情況已經見慣不怪了

春友B表示,女兒交了保險應該與日本人享有一樣的待遇

春友C表示,既然辦理了撫養,用醫保看病就合理合法

春友D提出了杜絕「鑽空子」的解決方法

有人會疑惑,既然日本允許在日外國人可以添加撫養,女兒每月也交了保險費,自然母親利用保險證看病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又為什麼會說這對母女是「不正當使用國民保險」呢?

其實看了完整報導,我們就會明白為什麼了。

日本的國民保險制度規定,只有在日本居住的居民(包括合法持有3個月以上簽證的外國人)才有資格加入國民保險,享受70%的就醫優惠。(2012年之前,外國人要想獲得加入國民保險的資格必須在日居住一年以上並持有合法籤證。2012年以後,凡是持有合法籤證的外國人在日居住3個月以上都可以加入國民保險,享受和當地日本人一樣的醫療保障。)

而報導中的母親實際上一直住在中國,並沒有在日本居住。更別說每月向厚生省繳納保險費了。所以最初來日本的真正目的並不是撫養,而是為了省錢看病,減少醫療費的負擔。

日本醫療保險制度對外國人開放,來日就勞和留學的外國人,只要有合法籤證,並且有效期在三個月以上均加入日本醫保,這本來是沒有問題的。

但卻有外國人鑽了日本醫保制度的空子,隱瞞真實來日目的,甚至還開了假證明取得籤證來日本就醫,加上即將到來的2020年東京奧運會外國人赴日留學工作潮,這種情況想必會越演越烈。

去年入管局審查指導官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是隱瞞來日目的是可以取消其在留資格的。但在留資格是留學或是撫養的話,就比較難。只是單純想利用國民保險在日進行高昂手術費就醫的,如果沒有其它違法行為,目前是不能取消其在留資格的。所以這一「漏洞」就讓不少外國人鑽了空子。

但是!日本國民保險新規要來了!!

今年2月15日,針對外國人不正當使用日本國民保險的情況,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國民保險修正案,規定:

只有在日本國內居住的被扶養者,才能享受日本醫療保險(且居住時間在3個月以上)

報導稱,目前的健康保險沒有強制要求被扶養者必須居住在日本國內,即便住在國外也是可以使用的。但這種情況,是很難判定居住在日本國外的被扶養者與扶養者之間是否有親屬關係。

加之今年4月開始實施了新的特定技能勞動籤證,外國籍就勞者迅速激增,為避免「不正當使用日本國民保險」的情況,所以此次修正案必須加上一條「只有在日本國內居住的被扶養者且居住時間要長達3個月以上,才能享受日本醫療保險"。

修正案預計將在明年2020年的4月開始實施,所以,有想法把自己七大姑八大媽等住在國內的親屬均加入日本國民保險的朋友,從明年4月以後就不能這麼做了。

《聚焦》欄目本期關注:國外的醫療,也是掛號排隊嗎?

(本文獨家發布在騰訊平臺,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 義烏女子上診所補牙,結果被拔了三顆牙
    義烏同城會新聞資訊丨廣告推廣丨活動策劃丨公益求助丨來源 |義烏市融媒體中心《同年哥講新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家住廿三裡街道的李金鳳向我們欄目求助。她在2019年9月去一家診所補牙,之後幾經周折,牙齒一直都沒補好。反而因為口腔炎症,拔掉了好幾顆牙。
  • 在美國拔兩顆智齒要花多少錢?
    十分鐘後,到達診所。臨走之前,因為沒有買牙醫保險,擔心出個天價帳單,問過診所被告知掛號診療費75美元。疫情期間能不能看牙醫呢?    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美國特別洛杉磯的Covid19大流行,牙醫診所感覺算是可有可無的服務(我這種痛牙的算剛需,那種要做牙套、洗牙、美牙的不算剛需吧)。會不會風險很高呢?
  • 廈門一女子診所拔智齒卻顆好牙 診所已被停業整頓
    「十·一」前,祝女士撥打本報熱線968820,講述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倒黴事」:去牙科診所拔智齒,卻遭遇「買一送一」,被多拔了一顆好牙。不過,診所方面卻稱,多拔的一顆牙,原本就已經斷了。  雙方各執一詞。近日,記者走訪湖裡區衛生監督所,了解了事件的前後經過。目前,該牙科診所因涉嫌無證經營,已被停業整頓。
  • 周德榮:給葛優拔過牙的那個氣功師
    周德榮已經在這裡開了9年診所。除了裝修略顯簡陋,這裡看上去和一家普通的西醫牙科診所沒有什麼區別:不大的三個隔間裡分別擺著一把國產牙科椅,幾個穿著白大褂的人據稱是周德榮的徒弟,各自忙碌著。這家看起來普通的牙科診所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主人是以氣功拔牙、治病為招牌的。
  • 「迷你」診所的「大醫生」侯立峰 「奢侈」20年為民看病
    >  侯立峰:20年堅守阿爾山自掏腰包為民看病別看侯醫生的診所離阿爾山市20多公裡,別說鎮上了,就連市裡人也經常專門跑來找他看。侯大夫人特好,有時候看診抓藥的錢沒帶夠,侯醫生經常說下次再說,而侯醫生自己早把這些事情忘記了……」一提起侯立峰,鄉親們忍不住打開了話匣子,滿口稱讚。
  • 到牙科診所看病認清「ABC」
    到牙科診所看病認清「ABC」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01.16 星期五     晚報訊 最近幾年,島城的民營牙科診所如雨後春筍般越來越多。
  • 牙醫診所亂象:烤瓷牙要價上千成本僅幾元(圖)
    四樓另一位大夫給記者診斷後稱:「拔牙可以,但先要到一樓拍個片子,等片子出來後方能決定能不能拔。」這位醫生同時告誡記者,拔牙雖然不算是大手術,但也絕不能掉以輕心,首先是消毒若不過關容易感染,再就是還要看片子綜合考慮鄰牙及牙床等因素,「不能亂拔,弄不好還會把好牙給治壞死」。
  • 牙科診所收費差百倍 上千元烤瓷牙成本僅幾元
    四樓另一位大夫給記者診斷後稱:「拔牙可以,但先要到一樓拍個片子,等片子出來後方能決定能不能拔。」這位醫生同時告誡記者,拔牙雖然不算是大手術,但也絕不能掉以輕心,首先是消毒若不過關容易感染,再就是還要看片子綜合考慮鄰牙及牙床等因素,「不能亂拔,弄不好還會把好牙給治壞死」。
  • 一顆牙價值幾何 西安個體口腔診所醫療經營現狀
    每年春節前後,到醫院牙科或到口腔醫院就診的人扎堆排隊,較平時增加很多;另外,到街頭巷尾的個體口腔診所看牙治牙的患者比平時也增加不少,雖不用掛號,但也需耐心等候。由於到大醫院口腔科拔牙、鑲牙、矯畸、植牙需要做多項檢查,還要掛號排隊,一些患者圖方便,就到個體口腔診所看病,程序比較簡單,但收費沒有任何標準,由牙醫自己說了算,缺乏有效的監管。
  • 日本:大醫院看病要帶介紹信
    日本:大醫院看病要帶介紹信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9.08 星期一     日本的大醫院總是人滿為患,而中小醫院和診所卻無人問津。
  • 「手提箱中的牙科診所」,印度上門護牙診所的收入來自醫院和合作企業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六個月為兒童提供牙科檢查,成年人需要每年進行一次,但報告顯示,只有5%至10%的印度人口到牙醫那裡進行檢查。很多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比如預防性護理意識缺乏、痛苦的就醫體驗、高昂的費用以及時間成本等。此外,印度城市牙醫人口比例為1:9,000,而在農村地區為1:200,000。
  • 當你「滿嘴跑寶馬」的時候,牙科診所真的賺到了嗎?
    但其實,他們是這樣的下了班除了學習還是學習之前小黑和大家聊了聊頭頂一套房的事兒,這次再來跟大家說說「滿嘴跑寶馬」的事兒。這是華西口腔醫學院主任醫師周學東2017年3月,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醫衛45組小組討論會上的發言。「顏值經濟」、「美貌經濟學」等詞彙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有研究表明:一個容貌低於平均值的人每小時少賺9%的薪水,而容貌高於平均值的人每小時則多進帳5%。相差的這14%放大到一生,則可能讓他們之間的收入差達到23萬美金(150萬人民幣)之多。
  • 糖尿病友拔完牙卻住進醫院,這牙還能拔嗎?
    近日,糖尿病友王阿姨因牙齒鬆動,疼痛難忍,便到口腔診所就診,拔了牙齒,不曾想第二天出現了拔牙區腫脹疼痛難忍、全身發熱的症狀,匆忙到我院口腔科就診,隨後住院治療。另外,如果患者本身血糖過高,牙拔後還可引發感染、傷口癒合延遲、併發症加重等,導致病情惡化。圖片來源:攝圖網糖尿病友比普通人更容易出現口腔問題。那麼,當出現牙齒鬆動、齲齒或智齒的時候,糖友可以拔牙嗎?可以。
  • 75歲老中醫安坐小診所 專攻「疑難雜症」堅守傳統
    然而,已75歲高齡的王鳳霞大夫仍舊安坐小診所,繼續堅守一個老中醫「懸壺濟世」的傳統與責任。  又一個專攻「疑難雜症」的中醫傳奇  或許是因為只能在被西醫擠壓的空間中生存,在人們的印象中,中醫的出名,似乎總是與「專攻疑難雜症」有關。
  • 為緩解看病難日本將出「奇招」
    新華網東京7月7日電(記者樂紹延)為了解決大醫院人滿為患、就醫看病等候時間長,醫生和患者矛盾顯現等問題,日本負責醫療衛生等業務的最高管理部門厚生勞動省的諮詢機構——社會保障審議會7日在東京舉行醫療保險相關會議,為解決日本看病難問題出「奇招」。
  • 東京這家牙科診所,想告訴你:看牙輕鬆點!
    不過在日本東京老城區一家頗具日式風格的診所,將診所設計的溫暖而開放,只是想告訴患者:輕鬆點,看牙的時候輕鬆點。たむら齒科位於東京的老城區,和周圍灰色冷淡的建築不同,他們的外觀用白色格子瓷磚搭配木製門窗,晚上燈光的照耀讓這家牙科診所從遠處看更像一個日式烘焙店,也和日式拉門頗為類似。
  • 日本醫院將提高無介紹信的就診費?快來看看日本正確的看病流程!
    在日本生活的小夥伴們,難免會碰到頭疼腦熱等身體不舒服的情況,想必都有去日本醫院看病的經歷吧?不過日本和國內的看病就醫流程是不一樣的,如果直接去大型醫院就診,則需要額外收取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350元)的「特殊診療費」。
  • 看外國人咋掛號:美首選家庭醫生 日本看病需介紹信
    解先生在美國留學期間也曾前往醫院看病,據他回憶,當時到了醫院後先來到了服務臺,進行簡單的身份信息登記之後,護士會為他進行預約,之後他按照預約的時間前往醫院就診即可,「他們不會一生病就往大醫院跑,所以在醫院裡看不到那麼多病人」。
  • 中國留學生看病指南
    2018年大熱的電影《我不是藥神》也把目光聚焦在了中國醫療制度的不完善上。而對於廣大留學生而言,別的國家的醫療系統和看病程序更是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下面為你帶來一份世界各國的看病指南。美國購買保險很重要在美國,留學生是不能享受政府公費醫療的。
  • 大河調查丨丹東私人診所種牙坑人,牽出「植是道」上千萬走私
    葉一帆說,她隨後了解得知,袁克偉並不具備種植牙的技術水準,而且執業地點也不在天麗口腔,且天麗口腔診所也不具備種植牙這一診療項目,「我是被他當成小白鼠了」。2019年7月,在出具的診斷證明上,瀋陽市當地一家三甲醫院的知名口腔診療專家說,該種植體已經進入上頜竇腔,需要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