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箱中的牙科診所」,印度上門護牙診所的收入來自醫院和合作企業

2020-12-13 健康界

印度牙科初創企業MobiDent研發的「手提箱中的牙科診所」解決方案,讓用戶足不出戶就能體驗牙齒護理服務,而且大大降低了口腔衛生和牙科保健的費用。

在印度,每年有30,000名從牙科學院畢業的牙醫,面臨找工作的難題。大多數人後來不得不從事老年人護理及其相關實踐,每月收入低至5000盧比。有些情況下,牙醫畢業生甚至離開他們的本行,加入BPO(商務流程外包)機構,因為這樣能夠賺到更多的錢養家餬口。

雖然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六個月為兒童提供牙科檢查,成年人需要每年進行一次,但報告顯示,只有5%至10%的印度人口到牙醫那裡進行檢查。很多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比如預防性護理意識缺乏、痛苦的就醫體驗、高昂的費用以及時間成本等。此外,印度城市牙醫人口比例為1:9,000,而在農村地區為1:200,000。牙科設備和實驗室市場的開支約為每年9000萬美元,這使得牙科治療在印度是一個非常昂貴的過程。

一方面是牙醫的就業難,一方面是印度市場普遍的患者教育缺失,很顯然,在牙科領域缺少一個優秀的聚合者改變這尷尬的現狀。因此,急需像MobiDent這樣的公司進入醫療保健市場,使看病更便宜,同時過程更有效率。

2011年,連續成功創業者VivekMadappa和牙科醫生Devaiah博士共同創立了MobiDent,總部位於班加羅爾。MobiDent推出了「手提箱中的牙科診所(Dentalclinicinasuitcase)」,為用戶提供廉價牙科上門護理服務,開創了全新的牙齒護理新模式。

兩位創始人Vivek Madappa (左)和Devaiah Mapangada(右)

「手提箱中的牙科診所」

「手提箱中的牙科診所」概念首先是由Vivek提出來的。談到創業之初的想法,他表示:「印度是一個充滿悖論的土地,擁有世界上最密集的年輕人才隊伍,他們有思想、有態度和執行力,但是基礎設施和服務在印度並不十分完善,尤其是醫療保健質量。雖然印度醫生數量並不少,但是牙科保健在印度只有10%人有條件享受。要想大眾都能享受到牙科服務,就需要破壞性創新。」

另一位創始人Devaiah博士私人職業25年,也一直提倡要讓「牙科服務移動起來」,不能局限於傳統的診所形式,要打破邊界。所以在2011年底到2013年,他建造了一個裝備齊全的移動貨車,把它開到IT校園。經過六個月的運營,他想擴大業務。

Devaiah博士早在1991年就在班加羅爾市中心的Brigade路開設了一家診所。他曾經在Richmond鎮住宅區嘗試進行簡單的牙科手術的家訪,發現有大量的老年人需要照顧。2000年的時候,他在瑞士參加了為期兩年的專科老年護理課程。在結束課程時,蘇黎世大學的教授敦促他把學到的知識適應到印度。

直到2007年,當一個病人花了四個小時到達他的診所,堵塞的交通浪費了病人看病的大量時間,Devaiah博士第一次認真地考慮是否能夠在患者的家中或辦公室提供牙科護理。一番調查發現,老年人、忙碌的技術人員和有年輕孩子的父母非常有需求。

2011年,他購買了一輛有六個輪子的公共汽車的底盤,用兩個傳統的牙醫椅子建造了一個診所,並把它帶到學校、科技園和住宅區。他甚至考了重型車輛駕駛執照,以便可以自己駕駛公共汽車。有一次,當他的「牙醫巴士」停在一個大型辦公樓附近,600人表示了興趣,可最終只有12人來到公共汽車。他發現很多人並不想下辦公樓,還要走很遠的路。所以建造一個可攜式牙科套件,進入家庭和辦公室,而不只是一個流動診所,這個便提上了日程。

MobiDent提供的牙科套件,成本最低僅75000盧比(相當於約7700人民幣)

2013年的時候,他聯繫了創業者Vivek,之前已經建立了四家公司。除了MobiDent,Vivek目前正在運營的另一家公司是HummingBird,為大型公司提供商務旅行服務。在聽到Dev的建議後,二人一拍即可。Vivek當即給出了一個正確的想法來擴展業務,他們不得不使牙科解決方案是便攜的,而不僅僅是移動的。

現在他們兩個人做到了。最終的解決方案是使用只有12公斤的可攜式可摺疊輕便的牙醫椅子設計可攜式牙科診所,MobiDent套件可以攜帶和運輸到任何地方,包括使用Uber。據Vivek介紹,套件成本最低僅為75,000盧比(104美元),不像牙科診所,花費接近12萬盧比。

這個牙科套件,不僅堅固,可以容納一個病人,還需要方便攜帶壓縮機的鑽頭和其他小工具。最開始使用的是輕鋼材質的可摺疊可傾斜的框架,重約25公斤。用空心棒代替實心棒後,重量降低到12公斤。下一個版本將通過使用碳纖維代替鋼將重量減半。

目前,MobiDent的業務模式已經在三個垂直領域執行:家庭、企業和醫療連鎖機構,這些連鎖機構主要集中於班加羅爾、邁索爾、浦那和艾哈邁達巴德這些大城市。截止到2016年年底,MobiDent已經為400多家企業的44,000名用戶提供了牙科保健服務,並與19家醫院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服務家庭超過250組。

戰略三部曲

2014年7月,MobiDent正式開始了大肆擴張之旅。最初只有四個醫生和兩個單位,主要針對公司客戶,同時創始人利用各自的人脈資源,設立免費牙科檢查營。

Vivek說,平均每天有80-100人步行到檢查營接受檢查,其中接近70-80%的人患有他們不知道的某種牙科問題。40%的人同意接受治療。在過去兩年,MobiDent公司聲稱已經在近400家公司設置了檢查營地。這些公司中不乏一些大公司,比如GE、Infosys、IIntel、ITCS和Cognizant等。

在與公司合作取得成功之後,MobiDent在2015年2月開始實施第二個戰略,聯手醫院。Vivek非常熟悉印度的醫院情況,他說在大多數醫院,只有在門診部才提供牙科諮詢服務。此外,他們缺乏執行實踐的設施。因此,公司在醫院設立移動診所的價值主張,得到了醫院認可,也幫助醫院解決了實際難題。在第一個月內,公司就在哥倫比亞亞洲醫院(ColumbiaAsiahospitals),收入超過30萬盧比(約30787元)。

與醫院具體的合作形式是,MobiDent在每家醫院分配一到兩名醫生,配置牙科套件。其中協議規定,一個病人治療費收入的20%歸醫院所有。目前,公司已經與西印度和南印度市場的19家醫院合作,包括馬哈拉施特拉邦Sahyadri醫院連鎖店和彩虹兒童醫院等,以及哥倫比亞亞洲醫院的七家分院。19家醫院總計貢獻了10,000名病人,佔據MobiDent總病人數的1/4。

在企業和醫院合作豐收的基礎上。Dev和Vivek並沒有停止擴張的腳步,期望在商業模式上能夠發現新大陸。2016年8月,公司推出了家庭垂直服務,即針對整個家庭,MobiDent推出了家庭牙科保護計劃(FamilyDentalProtectionPlan),上門服務,該計劃在短短兩個月內就服務了250戶家庭。

MobiDent在家即可以提供上門護理服務

計劃提供一項稱為「口腔水療」服務,作為其預防性牙科護理檢查的一部分,此次,該公司主要提供深度清潔、普通清潔(牙斑和牙垢清除)和拋光。收費上,四到五名成員的家庭,每年定價為2,750盧比,提供兩次預防性檢查。對沒有孩子的夫婦家庭,同樣的計劃收費1,750盧比,而對於單個人,收費固定在950盧比。如果患者牙齒有其他嚴重的問題,醫生服務需要額外收費。

預約醫生

如何預約醫生呢?客戶可以通過MobiDent的網站在線預約,或者通過打電話給幫助熱線,以及通過查詢離他們最近的免費牙科營地。在營銷上,兩位創始人一直堅持保守和節制的風格。

在醫生的選擇上,Vivek介紹說,只有最有經驗的醫生才能上門做家庭治療,醫生必須完成至少2,500個程序認證,包括各種牙科手術,才允許他們在家治療病人。豐富的經驗,可以快速幫助診斷患者的牙齒疾病類型。此外,還確保醫生有良好的社會溝通和好客的能力,因為如果醫生被邀請到別人的房間裡,就得扮演值得信賴的「家庭醫生」角色。「預防勝於治療,大多數人只需要基本的保護,而不是嚴重的治療。」Mobident聯合創始人VivekMadappa說。

此外,就醫結果都記錄在案,通過WhatsApp或電子郵件發送診斷的拷貝給客戶。

為什麼MobiDent會成功。Vivek列舉了幾個原因。「成立至今,通過我們的學院、招聘和其他舉措,正式確立了服務流程。在這段時間,我們試圖使無形的東西變得有形。」

為了應對需要僱用大量牙醫的挑戰。MobiDent已經設立了MobiDent牙科卓越學院(MobiDentAcademyforDentalExcellence,簡稱M.A.D.E),通過培訓學院提供必要的曝光和完成學校經驗。具有5年以上經驗的牙醫著重加強社交和溝通的結構化培訓,以建立與患者及其家人的信任關係。只有三到五年的經驗醫生,則通過訓練,每個醫生每天能做近50次牙科體檢。公司每月支付培訓生醫生的費用在30,000-35,000盧比之間。

可以預約醫生上門服務

「家庭牙科護理是非常複雜的,所以我們在招聘和培訓牙醫上花費了很大精力。只有牙科醫生通過心理測驗測試,具有3年以上的經驗,檢查了2000多名患者和2500個程序認證,才能當家庭牙醫。」Vivek說。

MobiDent在後端還有一個專有的數字平臺,為公司提供技術支撐。它提供實時分析,控制從CRM、患者病史、後勤管理到計費、庫存目錄和財務等流程。雖然公司只有三個人(除了醫生)管理,但是效率一直很高,主要原因就是其中完整的操作由強大的技術後端支持。

幾個漂亮的數字

截止到2016年11月,MobiDent平臺上的能夠上門服務牙醫數已經達到33名。「創造新產業的挑戰是找到能在新生態系統中工作的人才。醫生習慣於在診所或醫院工作,上門服務還並不熟悉。」

談到挑戰和人才時Vivek說。「為了讓平臺上的牙醫表現最好,他們需要有知識和技能,只有這樣才能與在家接受服務的消費者建立信任。這是我們首選需要克服的。」

該公司的近期目標是通過僱用3000名牙醫,訓練1000名牙科衛生師,2017年覆蓋20個頂級城鎮,到2020年在印度200個城鎮推出MobiDent的服務。

涉及到盈利狀況,數字同樣是令人印象深刻。每月有接近2000次檢查,其中接近1000例是牙科手術。在啟動時,MobiDent月收入為15萬盧比,而今天,平均每月收入為210萬盧比。在比例上,40%的收入來自合作的企業,50%-55%來自醫院。

2015年,MobiDent獲得IIMAhmedabad創業中心資助和孵化,並獲得了倫敦皇家工程學院的獎勵。2016年7月,MobiDent從紐約、杜拜和孟買個人投資者那裡,募集了1250萬盧比的天使輪融資。在2017年,根據其家庭服務的表現,該公司計劃在印度排名前10的地鐵和迷你地鐵處開放其服務。2017年1月,MobiDent宣布獲得由紐約DanGoldInvestmentCorp參與的Pre-A輪融資,但並未透露具體融資金額。公司計劃利用本輪融資增強公司技術平臺,加強營銷和銷售工作。目前,MobiDent僅服務於四個地區:班加羅爾,浦那,邁索爾和艾哈邁達巴德。另外,公司擁有全球野心,已經在肯亞設立了第一家診所,並計劃擴展到非洲和南亞市場。

(原標題:「手提箱中的牙科診所」,印度MobiDent 正在開創一種上門護牙的新模式)

相關焦點

  • 牙科診所成商鋪租賃市場新貴
    私人牙科診所存在暴利現象牙科醫生林華榮在公立醫院牙科就職11年,2年前辭職加入了私人診所。據他透露,他的前同事中至少有三四人已陸續離開公立醫院,自己經營診所或到私人診所上班。大多數人認為牙科存在暴利,原因是往往聽聞牙科收費動輒數千元、上萬元,甚至數萬元。
  • 民營牙科診所前景看好
    民營牙科診所擴張迅猛  當天的會議,吸引了數百名牙科醫生聽講,許多聽眾表現出對從事民營牙科診所的極大興趣。  據介紹,國內民營口腔醫療機構的起步從1980年開始。1989年國家擴大和鼓勵多種形式辦醫,接受過專業牙科訓練的一些公立醫院醫生紛紛下海。盧海平1997年從國內某著名醫科大學畢業後創辦了自己的第一間牙科診所。
  • 牙科診所收費差百倍 上千元烤瓷牙成本僅幾元
    此前幾日,記者先在一家正規口腔醫院診斷後,再奔波於各牙科診所間,其診斷結果卻大相逕庭,而收費標準更是離譜。業內人士指出,導致鄭州牙科市場魚龍混雜的是與鄭州市100多家正規口腔醫療機構爭搶「一杯羹」的400多家黑牙科診所,它們多隱藏於都市村莊內,而同樣材質的一顆烤瓷牙,在不同診所內收費差距竟然高達百倍!
  • 從一間牙科診所做到牙醫集團
    截至目前,黃震霄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分別擁有80家和33家牙科診所,在中國創辦的口腔專科醫院2009年已在新交所主板上市。賣房子 開啟創業之旅黃震霄出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11歲時,他到新加坡讀書。他陰差陽錯被口腔科教授選中,成為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名牙科專業學生。
  • 牙科診所扎堆開如何選擇有乾坤
    原標題:牙科診所扎堆開 如何選擇有乾坤看牙選擇多了價格便宜了,但是快速生長的背後存隱憂廣州江南大道中的一家牙科診所。廣州大道中的一家牙科診所,牙醫為病人做檢查。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看牙正悄然崛起成為一門紅火生意。
  • 天津看牙齒去醫院還是牙科診所
    核心提示:牙齒是我們身體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但是有時候疼痛起來真是難以忍受,有句話不是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說的一點錯都沒有,可是到了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就要趕快進行治療了,可是去口腔醫院看的好呢?還是去牙科診所看的好呢?就讓我們來下面了解一下吧。
  • 醫院一號難求、黑診所藏風險 「望牙興嘆」如何解?
    」來臨之際,記者在長沙、成都等地調查發現,口腔醫療市場亂象重重,亟待加大對牙科「黑診所」「黑牙醫」的打擊力度,逐步規範種植牙市場。  起因  醫院一號難求 患者湧向「黑診所」  「我在這裡等了好幾天了,一直沒能掛上號。」來自四川巴中市的患者劉女士在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門口無奈地說,「網上的號早就沒了,一個專家號要等幾個月才有,等不起只好跑來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牙科疾病日益受到重視。
  • 新加坡華商:從一間牙科診所做到牙醫集團
    從買下第一家牙科診所開始,在20多年的時間裡,黃震霄創立的全民牙科集團公司已將事業的版圖拓展到海內外。截至目前,黃震霄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分別擁有80家和33家牙科診所,在中國創辦的口腔專科醫院2009年已在新交所主板上市。
  • 牙科診所非法行醫 多部門出重拳黑診所一鍋端
    「噗——」牙泵放氣的聲響,宣告了這間涉嫌非法行醫診所的停業。沒有營業資質、消毒不過關、藥品來源模糊,這樣的黑診所卻因為價格低廉在不少居民聚集區屢禁不止。日前,本報刊發了一些沒有行醫資質的黑診所藏身居民區的報導,受到市民的關注。
  • 牙科診所裝修:牙科診所沒有競爭力怎麼辦
    牙科診所沒有競爭力怎麼辦?我想這是很多牙科診所經營者考慮過的問題的,如今牙科診所市場上很多,大大小小的規模各不一樣,但是有的店鋪客源很好,有的店鋪生意慘澹,生意慘澹說到底還是缺少競爭力,因此提升競爭力才是硬道理。
  • 西安民營口腔診所火爆,牙科產業真的很賺錢?
    雖然就診人數在不斷攀升,但是較低的口腔疾病診治率和中老年群體未來急劇的增加,決定了我國仍具有一批潛在的口腔患者亟待開發。而公立醫院難以滿足這樣大的市場需求。根據《衛生統計年鑑2018》數據顯示,2017年底我國共有689家口腔專科醫院中,公立口腔醫院有164家,民營口腔醫院為525家。
  • 開牙科診所一個月能賺多少錢?牙醫曬出真實收入,網友:打擾了!
    牙科診所雖然不多,但也是到處可見,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牙科診所並沒有多少人,但是牙科診所很少有倒閉的,一直都是正常運營,而且很多牙科診所的老闆都很有錢,基本都是開一些不錯的車。
  • 牙科診所快速生長背後存隱憂 如何選擇有乾坤
    廣州江南大道中的一家牙科診所。廣州某口腔機構負責人透露,種植牙業務屬於市場青睞、利潤豐厚、療程短的項目,所以很多診所都主推種牙,但種牙對醫生技術要求頗高,需要有牙周科、修復科和外科基礎打底,市場卻有醫生連縫線都不擅長,「手工粗糙」之下使得客戶出現種牙後遺症。其介紹,事實上,種牙後每年都應進行維護以免炎症發生,但不少診所都缺乏此類「售後服務」。
  • 涵蓋100多項治療項目,這家牙科保險企業如何吸引近100家口腔診所?
    「每一家合作的診所,我們都會有線下的BD團隊進行醫生和診所資質和實力的審核,而且我們的產品定價僅幾十元到一兩百元,與市面上超過700元以上的主打預防責任保險產品也不同,這些產品門檻太高,診所不會幫你賣,因為折扣太大,明擺著虧錢。診所跟保險合作一個初衷獲取新客,而你並沒有帶新客給診所,合作不會長久。」
  • 同樣的牙科診所,為什麼深圳牙科診所裝修就特別好看?
    由於人們飲食的多樣性和當前上班族飲食的不規範,口腔問題在今天的生活中變得越來越突出。這導致越來越多的牙科診所。越來越多的高端、更好的服務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吸引了患者群體。那麼,在深圳牙科診所裝修中,應該向患者展示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呢?
  • 東京這家牙科診所,想告訴你:看牙輕鬆點!
    你印象裡的牙科診所是什麼樣的?走進診所先是聞到刺鼻的消毒水氣味,接著入眼的是白色的一片:白牆白地白大褂,然後是冰冷的機器和你的牙齒接觸。光是想像就覺得牙科診所很冷酷無情,怪不得很多人還沒到牙科診所就緊張起來了,而這些診所在設計時並沒有考慮到患者的感受。
  • 臺灣為什麼可以牙科診所林立?
    自從全民健保對所有醫療機構一視同仁,民營醫療和診所才開始迅速發展。現在的臺灣,診所林立,大有大的規模,小有小的特色。公立大醫院看病排隊,工作人員常常給臉色看,私立診所隨時預約,前臺MM漂亮又有耐心,醫生態度和善,價格還比大醫院便宜,所以更多人願意選擇診所就醫。聽到他們的介紹,我非常感興趣,多年積累,他們的經驗有沒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呢?
  • 藍海競爭,兒牙診所如何打造可複製性的連鎖模式?
    從機構供給端來看,政策和資本的推動,兒牙診所越來越多,不少頭部企業完成大額融資,擴張繼續。但連鎖的模式如何打造單店成熟的盈利模式、健康管理該如何推動等問題,仍然有很大改善的空間。為此,動脈網(微信號:vcbeat)採訪了兒牙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品牌企業瑞蕾齒科創始人謝菲,聽他分享兒牙領域的運營之道,解讀兒牙市場熱門問題。
  • 當你「滿嘴跑寶馬」的時候,牙科診所真的賺到了嗎?
    「顏值經濟」、「美貌經濟學」等詞彙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有研究表明:一個容貌低於平均值的人每小時少賺9%的薪水,而容貌高於平均值的人每小時則多進帳5%。相差的這14%放大到一生,則可能讓他們之間的收入差達到23萬美金(150萬人民幣)之多。
  • 細談牙科診所的危機和扭轉攻略,行業稀缺秘籍
    在醫美領域,相較於醫美,牙美更早進入普通大眾的生活,而至現代牙科診所不管是從生理需求還是審美需求都在被更多的大眾剛性需要。但是作為牙科醫生的的你是否了解如今牙科趨勢,是否知道你的目標人群,你的經營經驗是否像你的牙科技術一樣嫻熟,是否能夠對人群的需求了如指掌,對店面運營做到運籌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