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堪當大任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中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是的,這場彪炳史冊、壯闊恢宏的防疫阻擊戰,必將成為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成人禮」,必將成為激勵一代又一代青年前赴後繼、為國奉獻的「裡程碑」。
曾幾何時,在老一輩看來,這些出生在改革開放後富裕年代的孩子,是在蜜罐兒裡泡大的。他們很多都是獨生子女,被父母捧為「掌上明珠」。他們沒有經歷過戰亂,沒有忍受過飢餓,似乎很難指望這些少不更事的孩子能扛住什麼風雨,「任性」「自我」「嬌氣」「不靠譜」時常成為貼在他們身上的標籤。
然而,事實給人們上了生動一課。在4.2萬餘名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中,有1.2萬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後甚至00後,更有千千萬萬青年日夜奮戰在疫情防控的各個戰線、各個關口、各個崗位。在他們中間,有的人推遲婚期、堅守一線;有的人日夜兼程,騎自行車四天三夜奔赴崗位;有的人和爸爸媽媽一起走上抗疫的戰場……他們主動請戰、衝上前線、披荊斬棘、勇挑重擔,留下了一個個剛毅果敢、充滿活力的身影。90後、00後所謂「溫室裡的花朵」「嬌滴滴的一代」,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是抗疫戰場上的勇士,為祖國和人民撐起了一片天。
愛國擔當的「生力軍」
「如果我不幸倒在了疫區,請把我的骨灰無菌處理後撒在長江,陪伴我的祖國」,說這句話的是27歲的湖南寧鄉小夥鄭能量。他駕車300公裡逆行武漢,成為了一名志願者司機,免費接送醫護人員。
作為在祖國繁榮強盛時期長大的一代人,愛國之情早已深深地紮根在這一代青年的心裡。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他們把祖國的安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把濃濃的愛國之情化作堅定的報國之行,「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成為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最強音。
危難時刻方顯英雄本色。我們看到,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數以萬計的90後、00後「白衣天使」逆向而行,主動奔赴戰場,奮戰在與死神搏擊的最前線;一支支青年突擊隊日夜奮戰在科研攻關、醫院建設、物資生產的第一線,及時建立了抗擊疫情的生命線;300萬青年自願報名,組成一批批青年志願者隊伍勇毅前行,穿梭在鄉間街頭,堅守在社區卡口,築起了保護群眾的屏障。
「祖國有難,我們就應該衝鋒在前!」「國有難、召必回、戰必勝!」「穿上白大褂,我就是戰士!」……大疫面前這一句句錚錚誓言,吹響了新時代中國青年愛國奮進、為國擔當的集結號。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共克時艱,他們將自己的命運與祖國人民的安危緊密相連,他們的青春之火為人民燃燒,他們的青春之心為祖國跳動。
自信從容的「樂觀派」
26歲的陳雨婷在自己微博上發布了一張後來「刷屏」的漫畫。畫面中,煎餅果子、小籠包、火鍋等一群美食卡通人物在為「熱乾麵」加油鼓勁。「畫一張溫暖的畫,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這就是她作這幅畫的初衷。
無論抗疫戰鬥多麼艱難,哪怕連空氣中都可能飄浮著致命的病毒,但90後、00後們用他們獨有的方式,展現出自己的樂觀、自信和從容,成為這一代青年笑對疫魔的成長印記。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90後護士賈娜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她心中雖然感到「我的世界在那天全都黑暗了」,卻不忘在朋友圈裡發一句「加油吧,戰士們!」
上海的一位護士推遲了婚禮去防疫一線,出發前愛人悄悄塞給她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會給你辦一個完美的婚禮,愛你喲」,落款是充滿自信的「你的帥氣老公」。
「太陽女神」「豬豬俠妹妹」「哆啦A夢」「湖北姑爺」「奧利給」……在他們防護服上,一個個卡通圖案、奇特稱謂讓人笑中帶淚。一位90後醫生說:「壓力不可怕,沒有什麼是一頓飯不能解決的,沒有哪個春天是不會來臨的。」方艙醫院裡的廣場舞、病房走廊裡的塗鴉牆、抗疫一線的徵婚啟事……他們走到哪裡,就把這代人的從容淡定帶到哪裡。
樂觀、向上、從容、自信,這是疫情當下的中國青年給人們留下的直觀印象,更是這個偉大的時代賦予他們的精神力量。當代青年生逢強國時代,國家的強盛不僅為他們提供了豐裕的物質條件,更為他們打開了廣闊的成長舞臺和夢想空間。當疫情來襲,這份樂觀與自信,既來源於他們戰勝疫情的實力和勇氣,更來源於他們對祖國強大、萬眾一心的堅定信心。他們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穿上防護服可以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們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在危險和困難面前處變不驚,始終保持著昂揚的鬥志。正是這群樂觀從容的青年人,給予了病中的人們衝破黑暗、戰勝疫情的信心與力量。
崇義感恩的「奉獻者」
「我應該去,因為我是汶川人!」面對武漢疫情,四川第四人民醫院90後護士佘沙的一句話,格外動人。12年前,正是四面八方的援手將她從地震的廢墟中託舉起來。如今已是白衣天使的她毫不猶豫、挺身而出。
「非典的時候,是醫護人員保護了幼小的我們,今天,輪到我們90後去守護大家了。」這是西安航空基地航空二路社區90後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郭禎,連日來堅守社區疫情防控一線的信念。
佘沙、郭禎只是眾多有情有義90後、00後中的一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數青年一呼百應。他們中,有剛領結婚證就並肩戰「疫」的新婚夫妻檔,有把自己11萬元嫁妝錢捐給抗疫一線的鐵路女職工,有投身抗疫志願服務的理髮師,有與母親一起奮鬥在武漢一線的大學生,有從國外背回1.5萬隻口罩支援抗疫的15歲學生,有用獻血來「表達心意」的社區志願者……這些青年人雖然付出不同,但他們都懷著同樣一顆感恩的心,感恩黨的培養、感恩國家的賦予、感恩人民的養育,他們用真誠與奉獻、無私與大愛,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築起一道堅實的青春長城。
「我們是年輕人,讓我們來!」這是抗疫戰場上90後、00後們最常說的一句話,也是新時代中國青年最豪邁的成長宣言。當「如有不幸,捐獻我的遺體做研究攻克病毒」從武漢一位95後護士口中說出時,我們不難感受到這群年輕人的奉獻精神和寬廣胸懷。一位90後醫生在給同樣是醫生的母親寫的信中說:「給我逆行而上勇氣的,正是當年那個勇往直前的你。」當前行的接力棒交接到當代青年手中的時候,他們毅然挺起堅實的臂膀,在人民需要的時刻挺身而出、迎難而上,用奉獻與責任繪就新時代青年的青春擔當。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在這場人民戰「疫」中,廣大青年用實際行動充分證明,他們是有遠大理想的一代,是有家國情懷的一代,更是能擔當大任的一代!我們堅信,經過抗「疫」戰火淬鍊的中國青年,一定能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出更加絢麗的青春光芒!(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