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藝道長青—石魯百年藝術展
展覽時間:2019/12/10-2020/2/9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南1、南2展廳
展覽性質:門票免費
國家博物館預約入口:點擊進入
展覽介紹:
展覽共展出近400件石魯先生作品以及相關的史料、文獻和圖片,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深度展示了石魯的藝術歷程和時代擔當,是迄今為止最全面、最完整的石魯先生藝術回顧展。
1、展覽目的:
舉辦此次展覽的主要目的就是系統展示石魯在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所創造出的傑出藝術成就,彰顯時代對藝術家的造就,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革命文化對當代中國書畫藝術的深刻影響,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鼓舞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2、展覽組成部分:
展覽分為「革命史詩」「時代禮讚」「長安新畫」與「風神兼彩」四個單元,囊括了石魯先生各個時期的代表作,如《轉戰陝北》、《山區修梯田》、《延河飲馬》(草圖)、《擊鼓夜戰》、《春滿秦嶺》,以及特意向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借展的《山雨欲來》《華山松》2件重量級作品(2件作品預計將於2019年12月月底前開始展出),這是30年來這兩件作品首次回國展覽。
【第一單元 革命史詩】
建國後,活躍於陝西美術戰線的石魯始終懷念年輕時參加革命和戰爭的親身經歷,陝北的黃土高原和延安主題的繪畫創作對他有著永恆的吸引力。石魯認為革命歷史題材的創作不是場景再現,需要藝術家認真思考造型藝術的規律,力求在構思立意上新穎、豐富、含蓄,並對特殊形象和歷史事件有具體的感悟,賦予作品革命史詩般的價值。
【第二單元 時代禮讚】
面對新中國建國初期社會主義建設的時代大潮,30歲的石魯胸中湧動著激情和強烈的創作衝動,秉承著「從生活入手」的宗旨,他深入青海藏區、寶成鐵路、蘭新鐵路建築工地,祁連山、烏鞘嶺、陝南和陝北。與建設者同吃同住,為勞動人民畫像,用畫筆展現和歌頌新時代、新氣象。
【第三單元 長安新畫】
共和國誕生後,石魯被派往西安工作,他提出的「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成為當時中國美協西安分會創作的指導思想。1961年10月「西安美協中國畫研究室習作展」在北京舉辦,後又在上海、杭州、南京巡迴展出。《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長安新畫》的評論,引發了長達兩年多關於中國畫繼承與革新問題的大討論,「長安畫派」由此得名。
長安畫派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在北方誕生的畫派,它以西北自然、風物、人情為主要載體,將新時代革命浪漫主義價值理想和陽剛雄偉美學思想相結合,在展現社會主義革命、建設與時代風格、中國畫的創新與民族繪畫語言探索、西北繪畫題材的發掘與開拓等方面,都走到了時代的前列。其中,作為長安畫派理論旗手和集群風格設計者的石魯功不可沒。
【第四單元 風神兼彩】
1970年之後,經歷過肉體和精神折磨幾度死裡逃生的石魯,重新拿起畫筆。雖然石魯後期沒有再畫主題性創作,但在藝術風格和筆墨表現上卻更加精到,境界體悟上也更加深遠。他的藝術從理想轉向精神,從抒情明朗的浪漫轉向孤憤蒼勁的沉雄,從現實的詩意描寫轉向形而上自然大道的暢神。他勁健、險峻、跳躍,如金石崩裂般的筆法的大寫意,是其後期藝術的神髓。石魯藉助於傳統文人畫詩、書、畫、印相結合的藝術語言來體現其主體意識的徹底覺醒,以及在特殊年代敢於捍衛真知真理的信念和堅持藝術理念的決心。
溫馨提示:
微信搜索公眾號【北京本地寶】(ID:bdbbeijing),關注後在對話框回復【國家博物館】即可獲取國家博物館微信預約入口和官網預約入口;還可查看預約操作指南、預約須知、交通指南、國家博物館最新展覽信息及遊玩指南等詳情。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