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瑾報導 日前,國內首部GPS氣象學專著——《GPS氣象學及其應用》一書出版問世。
GPS氣象學是通過測量無線電波在大氣中的折射和延遲來反演大氣要素,其探測原理與氣象衛星和氣象雷達通過測量無線電波(或熱輻射)在大氣中的吸收和反射來探測大氣要素截然不同,但又構成互補。GPS氣象學是大氣探測技術上的一次革新,是一門新的氣象學分支。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GPS氣象學的研究,近幾年來發展迅速,已在全國近20個省市建立了區域GPS氣象網。隨著我國GPS氣象網建設的不斷深入,廣大氣象預報員和科技人員迫切需要一些適合我國氣象部門的實際狀況,系統介紹GPS氣象學知識的書籍。
《GPS氣象學及其應用》一書的出版正是為了滿足這一客觀需要。該書由上海市氣象局下屬上海市衛星遙感與測量應用中心編著。該中心從1998年開始GPS氣象學的研究,於2002年6月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建立了我國第一個準業務運行的區域GPS網,並依據該網提供的資料開展了一系列的應用研究。《GPS氣象學及其應用》在介紹GPS氣象學的原理和方法時,充分融合了上海市衛星遙感與測量應用中心10餘年來開展GPS氣象學研究工作中不斷深化的認識和體會,以長江三角洲GPS網為藍本具體介紹了GPS網的建設和運轉維護的規範和經驗,結合一系列應用研究成果系統地介紹了GPS氣象學在區域氣候、天氣分析和預報、數值天氣預報的資料同化等方面的應用方法,內容更適合我國氣象部門實際情況,便於讀者理解,有助於實際操作和應用。同時,該書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科書。
(責任編輯:欒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