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不過時」的華為智慧屏,正在重新定義電視產業

2020-12-24 騰訊網

「常用常新」在華為智慧屏中落地,將對電視產業產生革命性的改變:在電子消費領域掀起一場從「硬消費」到「軟消費」的深刻變革。

撰文 / Alter

編輯 / 胖爺

一臺電視的生命周期有多久?

上世紀90年代末的時候,一臺黑白的CRT電視可能已經在家裡的櫃檯上放了近十年;進入液晶屏流行的時代,32寸的彩色電視只要五六年的光景就已經落伍;到了近幾年興起的網際網路電視時代,只需要一兩年的時間就會被淘汰……

產品迭代周期的加快,並非是工藝或產品質量的滑坡,而是大多數作為單品的電視停止了進化。當智能家居逐漸佔領了消費者的客廳,甚至是家裡的燈具都可以聯網時,在場景上與其他產品割裂的電視,自然成了被遺棄的對象。

對於這樣一個現實問題,產業鏈上下遊的玩家們顯然思謀已久,其中的扛旗者正是以智慧屏殺入電視產業的華為。就在剛剛結束的華為智慧屏新品發布上,針對電視產業懸而未決的痼疾,華為提出了「常用常新」的理念。

01

大屏的第三次進化

單純從字面上不難讀懂「常用常新」的寓意,可要理解這一理念對於電視產業的價值,還要從電視的進化歷程說起。

自從英國工程師約翰·貝爾德在1925年「掃描」出木偶圖像開始,在長達近百年的歷史中,電視的進化從未停止。只是以往談及電視的進化史時,習慣性從顯示技術的方向切入,比如從電子管到電晶體、從黑白到彩色、從顯像管到OLED,或許還有另一種代際劃分方式,即用戶體驗的維度。

電視的1.0時代可以歸納為傳統電視時代,即使顯示技術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前推進,電視所扮演的角色都只是「傳畫機」,將影像內容從電視臺單向傳送到用戶家中,僅僅滿足了人們對「視聽」的需要。恰恰是電視功能的單一性,哪怕是十年前的技術和產品,照舊可以滿足用戶對影像和聲音的初步追求。

可能是借鑑了智慧型手機的產品邏輯,電視廠商們不約而同地湧進了網際網路電視時代,安卓作業系統被移植到了電視上,用戶可以在電視上安裝各種各樣的應用,可以在電視上播放優愛騰等長視頻平臺的內容,甚至可以用語音告訴電視你想要看的節目……電視的2.0時代可以說是跨越式的革命性創新。

可為何電視邁入了新的時代,代價卻是生命周期的驟減?

答案也許是創新方向與用戶需求的錯位。為電視裝上作業系統後,不少電視廠商認為已經完成了使命,創新的方向開始轉向設計美學,通過窄邊框、薄機身等細節上的打磨,讓電視成為客廳中精緻的裝飾品。

站在用戶的角度上,用電視來裝點客廳或許是個美麗的錯誤。

人與電視的交互還停留在遙控器上,即便一些產品附加了語音功能,也只能識別固定的詞彙,幾乎沒有用戶體驗可言。但在電視止步不前的時候,智能路由器、智能音箱、智能空調、掃地機器人等陸續走進消費者的家居生活,電視的價值依舊停留在屏幕上,成了獨立於智能家居生態的存在,用戶想要的卻是一個大屏的控制中心。

電視產業的守舊,為華為製造了進場的機會。洞察到用戶核心訴求的華為,在2019年提出了「智慧屏」的概念:當用戶需要視頻通話時,智慧屏可以化身為「線上會客廳」;當用戶需要健身時,智慧屏可以變身為客廳私教;當用戶想要把手機上的內容投屏到智慧屏上,只需要輕輕一點……電視進入到了智能化的3.0時代。

不過華為並未就此止步,「常用常新」的理念背後,預示著大屏的第三次進化正在從量變走向質變。

02

漂亮盒子裡的軟體

網際網路電視想要成為客廳裡的裝飾品,華為智慧屏給自己的定義不是裝飾品,想要給用戶提供的是裝在漂亮盒子裡的軟體。

比如剛剛發布的華為智慧屏S系列,相較於傳統的網際網路電視已經做出了三個轉變:革命性創新不再是高端產品的特權,而是所有大屏的標配;產品賣點不再局限於硬體設計,軟體配置也是產品力的一部分;OTA將成為所有智慧屏的標配,軟體定義大屏的時代已經徐徐拉開了序幕。

由此再來理解「常用常新」的內涵,絕非只是常規性修改BUG式的升級,核心在於打破傳統電視的能力邊界:不僅要讓智慧屏跳出屏幕的局限,擁有全場景智慧的能力,還要讓智慧屏「十年不過時」,與整個智能家居生態協同進化。

正如我們所熟知的,一個概念從想法到落地的過程,離不開兩個核心挑戰:一是技術上的摸索,二是場景中的裂變。

華為智慧屏自然也不例外。

在提出「常用常新」的理念之前,華為解決了一個許多廠商難以逾越的技術鴻溝。2019年8月舉辦的華為開發者大會上向外界演示了這樣一個場景:主持人與朋友進行視頻通話時,還能分享無人機拍攝的實時畫面。看似一個普通的場景演示,背後隱藏的卻是華為首創的分布式技術。

簡單來說,分布式技術就是將不同終端的能力互助共享、互為外設,讓用戶可以在最合適的設備上使用功能和服務,通過分布式硬體的虛擬化技術,打破了終端之間的硬體界限。當鴻蒙系統將分布式技術帶到大屏上,智慧屏從過去的「屏」演變成為一臺「超級設備」,手機、電腦、智能音箱等都是智慧屏的能力延伸。

對應到智慧屏的應用場景上,伴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和人機互動數據的沉澱,智慧屏具備了自我進化的能力,可以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不斷提升語音識別、生物識別的精準性、連續性和響應速度。同時背靠華為豐富的音視頻資源,以及生態夥伴在遊戲、教育等領域的龐大內容池,擁有了內容持續更新的能力。

做一個對比的話:網際網路時代的電視定義了大屏作為家庭娛樂中心的地位,但在華為智慧屏上,大屏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多元,逐漸在娛樂中心的基礎上衍生出了IoT控制中心、休閒遊戲中心、智慧交互中樞等等,並在不斷賦予大屏新的價值和能力。

「常用常新」在華為智慧屏中落地,所改變的不僅僅是電視的產品形態,或許還有對電視產業的革命性改變:在電子消費領域掀起一場從「硬消費」到「軟消費」的深刻變革。

03

電視的終結和重啟

畢竟站在大行業的視角上思考的話,「常用常新」理念對電視產業的衝擊將是不可逆的,直接關係到電視產業帶的終結或重啟。

根據奧維雲網的監測數據,2020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的零售量同比下降9.1%,第三季度的銷量同比下滑6.4%。做一個橫向對比的話,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平板電腦的出貨量同比增長高達24.9%,有屏智能音箱的出貨量在2019年竟然有10倍以上的增長。在電視行業止步不前的時間裡,一群野蠻人正在搶奪電視的家庭地位。

某種程度上說,「常用常新」的理念讓電視產業看到了重啟的希望。按照權威調研機構IDC的預計,中國電視市場的出貨量有望在未來幾年中逐年上漲,並在2024年達到4800萬臺的銷量,其中最為核心的驅動因素就是智能交互。

而「常用常新」留給電視產業的不只是銷量上的提振作用,深層次的價值在於對電視產業鏈的重構。當前電視廠商的盈利主要集中在硬體銷售,一種原始且脆弱的盈利模式,但未來華為智慧屏的價值構成將是422的結構,即硬體佔40%、軟體佔40%、內容和服務佔20%,不再是一門純粹的硬體生意。

沿循這樣的邏輯,「常用常新」既是電視產業的生命通道,也將開啟新的黃金賽道,前者牽扯到產業鏈上下遊的利益共贏,後者則深刻影響著電視廠商與消費者的關係,從一次性的買賣關係轉向長期的服務關係。

至少華為已經開始了新的布局,通過構建完善的南北向生態打造合作共贏的生態圈:向南,華為正在為硬體模塊生產廠商提供SDK,將涵蓋所有可能的硬體模塊,以便他們的智能設備可以高效便捷地接入華為生態中;向北,華為將為開發者提供給各類開發工具包、開放接口,讓開發者可以調用華為生態系統,以及南向合作夥伴的硬體模塊。

回到智慧屏的話題上,南北向生態所謀求的是打破服務與產品各自的邊,以實現服務原子化與智慧能力的跨設備無縫協同,註定會不斷夯實智慧屏在「全場景智慧生活」中的價值,無須思考是否會被新的設備所取代,將精力專注於產業鏈本身,徹底擺脫過去硬體賺錢的邏輯,軟體、服務和體驗業將成為新的盈利點。

或許幾年後回頭審視「常用常新」理念的價值,會有不一樣的新發現:就像是一顆在深海中引爆的核彈,可能海面上的傳統電視廠商還未洞察到危險的存在,距離離一場毀滅式打擊已經不再遙遠,倘若無法順應華為所掀起的浪潮,結局只能是黯然退場。

04

結束語

電視產業的百年徵程中,總有一兩家企業在正確的時間點左右了潮水的方向,也總有一些公司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

目前大屏的第三次進化仍在進行中,華為智慧屏也指明了新的方向,留給電視產業鏈上下遊玩家的其實是一道選擇題:要麼選擇擁抱智能家居時代的趨勢,用大屏為用戶開啟智慧化的新生活;要麼繼續無視外界的浪潮或暗湧,成為舊時代的殉葬者。

END

主理人 | Alter

前媒體人、公關,現專職科技自媒體

鈦媒體2018年度十大作者

品途商業評論2017、2018年度作者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018年度作者

領英2019年優秀內容貢獻者

虎嗅、鈦媒體、36kr、創業邦、福布斯中國等專欄作者

相關焦點

  • 鴻蒙OS給電視改「命」 華為智慧屏開創「十年不過時」
    很多人還記得小時候的黑白電視一用就是十多年,使用壽命很長,而現在的電視及其他電器都是三五年就要淘汰了,不免讓人覺得現在的高科技反而不經用,不過這個問題隨著華為發布新一代智慧屏已經被解決了,華為智慧屏S系列號稱十年都不過時。
  • 一臺十年不過時的電視應當如何?華為智慧屏現身說法
    眾所周知,諸如彩電、冰箱、空調等家電產品的使用周期都非常久,要做到10年不更換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是一臺彩電如何做到十年不過時,這對這臺電視的設計、功能、畫質、音質以及性能等多個方面的要求就是另一番天地了。據悉,這是首次提出讓家電創新不以產品迭代作為功能升級的必要環節,而是通過內循環升級保持常新體驗的理念。
  • 解讀華為智慧屏S系列:「十年不過時」將成大屏行業標配
    最大亮點是,華為智慧屏S系列依託分布式鴻蒙系統,突破了傳統大屏軟體和硬體升級的局限,以「常用常新」為理念,做到產品「十年不過時」,為消費者帶來功能屬性可持續升級、外接設備能力可無限延伸的顛覆性體驗。還能夠做到十年不過時?這裡面的關鍵就是備受關注的鴻蒙系統。據華為專家介紹,基於鴻蒙系統的分布式能力、完備生態和持續更新等屬性,華為智慧屏S系列突破了傳統電視的硬軟體升級局限,能做到四大「不過時」體驗,具體如下。第一,智慧交互不過時。
  • 華為重新定義智能電視!華為智慧屏產品,能否當作電腦顯示器?
    去年8月華為重新定義了電視,智慧屏瞬間成為了業界熱詞。智慧屏主要提供四大功能,分別是智慧交互中心、跨屏體驗中心、IoT控制中心、影音娛樂中心,現在華為智慧屏已經成為了電視市場的消費新主力,產品在影音方面同樣有不俗的表現。
  • 華為2020年收官「王炸」!狂甩6款智慧屏,一臺電視打十年
    同時更特別的點在於,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說,這是一款「十年不過時」的電視,並將「常用常新」理念作為主基調貫穿整場發布會始終。 自去年9月,華為正式推出首款搭載鴻蒙OS的智慧屏以來,一直有條不紊地推進電視產業布局,在相繼完善X、V系列智慧屏的同時,還聯合業界各機構和企業發布《2020智慧屏白皮書》,加速電視產業
  • 電視持久煥新 華為智慧屏S系列「十年不過時」全評測
    在這次發布會上,華為方面表示,華為智慧屏S系列可以做到「十年不過時」,最終將帶給消費者的功能屬性可持續升級、外接設備能力可無限延伸的顛覆性體驗。打開屏幕時,華為智慧屏S系列搭載120Hz高刷新率屏幕也可以給人極大的衝擊力。對於華為智慧屏S系列來說,我們通常使用的60Hz屏幕中會遇見的卡頓、殘影、拖尾等問題得到完全解決,穩定性、流暢度大大增強。需要提到的是,120Hz屏幕是中高端電視的標配,當下全球120Hz屏幕發貨量1360萬臺,佔整體的6.2%。使用廠商以索尼、三星、LG為主。國內海信、TCL、創維等廠商使用率都不足2%。
  • 華為智慧屏S Pro 65評測:多重保鮮能力,十年不過時的智能電視
    儘管華為智慧屏殺入電視領域的時間並不算長,但這並不妨礙華為憑藉硬核實力來賦能整個電視行業,說是顛覆者相信一點兒也不為過。2020年12月21日,華為召開了全屋智能及智慧屏新品發布會,此次發布會上,華為重磅發布了智慧屏S系列,提供55/65/75寸三種屏幕尺寸共5款機型。
  • 搭載新版鴻蒙OS 華為要推「十年不過時」電視
    12月21日,華為正式對外發布華為智慧屏S系列。用華為內部給這一產品的定義來說,它將是一款「十年不過時」的產品。華為餘承東這次提出了十年不過時的目標,在業內尚屬首次。餘承東在現場演講中表示,基於鴻蒙系統的底層技術,從S系列開始,智慧屏全品類可以做到十年內不過時,軟硬體具備自我更新的能力。「以單模組配件的升級迭代為例,大屏上的攝像頭像素、算力可以通過軟體方式進行迭代更新。」在此前記者體驗智慧屏鴻蒙OS系統時,該智慧屏就已經可以實現分布式遊戲、教育、看護、辦公。
  • 餘承東稱華為智慧屏S系列「十年不過時」,到底憑什麼?
    12月21日,引發消費者高度關注的華為智慧屏新品——華為智慧屏S系列終於揭開神秘面紗。依託強大的軟硬體優勢和華為全場景生態能力,華為智慧屏S系列擁有多項全新技術,餘承東稱它"十年不過時",看來實力不容小覷。
  • 眾多新功能加持,提升生活品質,華為智慧屏S系列「十年不過時」
    12月21日,華為新推出的華為智慧屏S系列,在新一代產品中,不但繼承了以往的優勢功能,更是增添了新的科技,餘承東在發布會上霸氣介紹華為智慧平S系列"十年不過時""常用常新"。
  • 如何讓一臺電視十年不過時?具備分布式能力才是關鍵
    12月21日,華為智慧屏新品—華為智慧屏S系列正式發布,華為也借著此次全新S系列的發布,提出了「十年不過時」的理念。那麼如何才能讓一款產品「常用常新」並且十年不過時呢?
  • 華為智慧屏S系列突破傳統電視的硬軟體升級局限
    該系列是華為智慧屏家族的新成員,擁有55、65、75寸三種屏幕尺寸共6款機型。基於鴻蒙系統的分布式能力、趨於完備的生態,以及持續更新等屬性,華為智慧屏 S系列突破了傳統電視的硬軟體升級局限,致力於實現智慧交互不過時、跨屏體驗不過時、IoT控制不過時和影音娛樂不過時,真正實現「常用常新」,售價3299元起。
  • 電視迎來十年不過時?華為智慧屏S系列出道即捧「S卡」
    分布式遊戲技術傍身 打通大小屏互聯通道作為客廳大屏娛樂的發起者,華為這次賦予了智慧屏S系列鴻蒙分布式遊戲功能,安裝運行遊戲和華為手機建立連接後,手機就是電視遊戲手柄,一秒上手操控遊戲。現在家裡的老人也喜歡休息時高歌一首,華為智慧屏S自然也能他們的K歌好夥伴,注意調整合適音量,不要擾民哦。
  • 前瞻智能家居產業全球周報第24期:華為「智慧屏」來了,「未來電視...
    華為進軍電視領域!榮耀「智慧屏」8月上旬發布 誰家歡喜誰家憂?7月15日,「華為電視」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發布會上,榮耀總裁趙明宣布,正式推出智能電視新品類——「智慧屏」,首款產品將於今年8月上旬正式發布。趙明表示:「智慧屏」不是電視,而是電視的未來。榮耀智慧屏的定位是成為「家庭的新中心」,把家人拉回客廳。「其在性能上融入了更多智慧技術,諸如AI、全語音操控等,它將顛覆目前傳統電視的體驗,你可以認為它是一個超大屏幕的智慧型手機」。
  • 華為智慧屏S系列發布 顛覆電視升級體驗 打造以客廳為中心的家庭...
    基於鴻蒙系統的分布式能力、趨於完備的生態,以及持續更新等屬性,華為智慧屏 S系列突破了傳統電視的硬軟體升級局限,致力於實現智慧交互不過時、跨屏體驗不過時、IoT控制不過時和影音娛樂不過時,真正實現「常用常新」,售價3299元起。
  • 刷新電視「N年不變「固有認知 華為智慧屏 S系列開創「常用常新
    基於鴻蒙系統的分布式能力、趨於完備的生態,以及持續更新等屬性,華為智慧屏 S系列突破了傳統電視的硬軟體升級局限,致力於實現智慧交互不過時、跨屏體驗不過時、IoT控制不過時和影音娛樂不過時,真正實現「常用常新」,售價3299元起。
  • 政企辦公智變,首款即爆款,華為重新定義商用臺式機
    作為華為消費者BG推出的第一款商用臺式機,華為MateStation B515是一款高性能計算、智慧化交互於一身的創新產品,搭載了八核 7nm AMD銳龍處理器4000G 系列,搭配一塊 23.8 英寸護眼屏(屏佔比高達90%),配備了獨特設計的華為智慧鍵鼠套裝,更有革命性創新的華為分享、多屏協同功能。
  • 從智慧屏到全場景變革,AIoT大潮中華為的大破大立之戰
    但傳統電視以及較早的網際網路電視智能有限,並不能完全勝任這一重任,這也是智慧屏出現的重要原因。和普通的電視相比,智慧屏更注重智能家居的聯動性,前所未有地打通了手機、電視等顯示的界限。於是我們看到,華為此前發布了價值24999元的智慧屏 X65,從概念上來看,智慧屏是個新物種,但如果把智慧屏僅僅理解為大屏和電視,未免太過於小看了它的江湖地位。
  • 華為智慧屏 S系列發布 打造以客廳為中心的家庭智慧中心
    基於鴻蒙系統的分布式能力、趨於完備的生態,以及持續更新等屬性,華為智慧屏 S系列突破了傳統電視的硬軟體升級局限,致力於實現智慧交互不過時、跨屏體驗不過時、IoT控制不過時和影音娛樂不過時,真正實現"常用常新","常用常新"顛覆升級體驗 打造以客廳為中心的家庭智慧中心
  • 華為玩起穿越梗?「提前十年」發布新品智慧屏
    能把智能電視說成是智慧屏的廠商,目前全球有且只有華為一家。究竟是什麼給他的勇氣?答案可能應該是,豐富的功能帶來的個性化操作體驗。華為官方宣布,將在 12 月 21 日發布新款華為智慧屏,海報還有一些預熱話術——憑什麼換臺可以不用遙控器?憑什麼玩手機可以不用看手機?憑什麼打電話可以不用電話?憑智慧!助你成功實現忙裡偷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