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華為智慧屏S系列:「十年不過時」將成大屏行業標配

2020-12-23 海峰看科技

文/黃海峰

12月21日,華為重磅推出智慧屏S系列6款新品,覆蓋55-75寸,售價3299元起。筆者在發布現場看到,作為華為智慧屏家族的新成員,華為智慧屏S系列亮點很多,擁有多項新技術傍身。

最大亮點是,華為智慧屏S系列依託分布式鴻蒙系統,突破了傳統大屏軟體和硬體升級的局限,以「常用常新」為理念,做到產品「十年不過時」,為消費者帶來功能屬性可持續升級、外接設備能力可無限延伸的顛覆性體驗。

要知道,家庭購買大屏產品會使用3年以上,不像手機更換那麼快,所以常常遇到他人買回新品、自己卻守著「過時」產品用的窘況。對此用戶痛點,華為選擇將手機系統升級的模式,遷移到智慧屏上,提出「常用常新」「十年不過時」等理念。

但筆者也發現,該理念提出後,業內有一些疑惑:華為智慧屏的「常用常新」與普通電子產品的系統升級有何區別?能給智慧家庭的大屏產業帶來什麼改變?

瞄準年輕人:帶來四大「十年不過時」體驗

就在12月16日,華為鴻蒙2.0 Beta手機版正式面向近200萬開發者發布,引起業界高度關注。而在12月21日,華為再次加碼智慧屏,帶來首發鴻蒙2.0的智慧屏S系列,包括55/65/75寸三種屏幕尺寸共6款機型,外觀全面屏設計,體現極簡視覺美;採用磁吸式攝像頭,可隨時便捷拆卸保護安全;使用120Hz高刷新率讓畫面更穩定流暢……

縱觀此次發布會,筆者印象最深的反而是,華為智慧屏S系列所帶來的「十年不過時」特點,滿足男女主人、老人、小孩等用戶需求,尤其是年輕人。我們知道電子或家電產品是越用越舊,怎麼會越用越新?還能夠做到十年不過時?

這裡面的關鍵就是備受關注的鴻蒙系統。據華為專家介紹,基於鴻蒙系統的分布式能力、完備生態和持續更新等屬性,華為智慧屏S系列突破了傳統電視的硬軟體升級局限,能做到四大「不過時」體驗,具體如下。

第一,智慧交互不過時。

現在各個家庭用大屏不只是看視頻,還希望其成為家庭交互大師。在智慧屏軟體層面,伴隨AI能力的提升和人機互動數據的不斷豐富,智慧屏AI語音、AI慧眼的生物識別精準性、連續交互性、響應速度都在顯著提升。

華為智慧屏S系列繼承了華為智慧屏特有功能,包括高清暢連視頻通話、通話流轉、家庭相冊、AI語音等。與此同時,筆者注意到S系列新增了多個功能,實現智慧交互不過時。

一是S系列新增支持智慧屏與華為兒童手錶暢連通話(華為智能兒童手錶4X),支持語音撥打通話,讓在學校或隨父母在外地的孩子,與在家的老人,也能暢聊無障礙。

二是S系列首次將多方視頻通話應用於家用大屏,使普通家庭一家人,也可以享受多方視頻聊天的樂趣。據悉,該功能同時支持智慧屏、手機、PC、專業會議終端等多系列終端間視頻通話。

三是遠程看家。華為智慧屏S系列新增遠程看家功能,處於熄屏狀態或開機狀態時,手機可以遠程調用智慧屏的攝像頭功能,查看家裡的情況。如此一來,用戶除了可以再獲得一個安防攝像頭,還可以隨時查看家裡寵物或小孩在家情況。

第二,跨屏體驗不過時。

如今上班一天的白領們回家,常常會基於跨屏功能,在手機、平板、PC以及智慧屏等不同電子產品,追《大秦賦》《巡迴檢察官》等熱播影視。

華為鴻蒙系統可謂是為跨屏、跨終端而生,能真正實現全場景智慧無縫切換。採用鴻蒙2.0的華為智慧屏S系列,也就擁有智慧投屏、智慧控屏、遠程搜片等多個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想把手機內容投屏到電視,操作挺麻煩,老人不一定會。但華為智慧屏觸控遙控器內置NFC標籤,用華為手機僅需碰一碰,無需在同一WiFi環境,即可快速將手機的視音頻內容投到大屏上進行分享。

有人擔心手機投屏會把簡訊、微信等信息顯示到電視上,不能保障隱私。據了解,華為Mate40系列手機就新增了鏡像投屏隱私保護,讓手機鏡像投屏時不在大屏側顯示信息提醒,減少用戶擔憂,告別尷尬。

一些年輕夫妻,或是父子,希望將兩個手機都鏡像投屏到智慧屏,一起在大屏玩王者榮耀、QQ飛車、地鐵跑酷等,但傳統電視只能支持一個手機投屏,怎麼辦?對此,華為智慧屏S系列響應用戶需求,開發了雙路投屏,增加家庭休閒娛樂性。

此外,S系列智慧屏還實現(或者後續升級)智慧控屏2.0,用手機就可以切換頻道、選片;而遠程搜片功能可以讓你即使身在遠處,也可以幫家裡老人搜索想看的戰爭電視劇或者戲劇。

第三,IoT控制不過時

現在人們的家庭,不只有智慧屏,還有大量智能音箱、攝像頭、可視門鈴等智能家居IoT產品。智慧屏作為家居設備的管家擁有更天然的優勢,因為它具備遠場拾音能力以及超大屏幕。

對此,華為除了基於HiLink智能家居構建了全屋智慧化場景體驗,還實現華為智慧屏支持IoT控制。採用鴻蒙系統的智慧屏,擁有了跨終端能力和低時延、高安全性屬性,為家庭多設備、多屏幕聯動的兼容性和便捷性帶來持續提升。

比如華為智慧屏能與可視門鈴進行分布式連接,實現智能窗口化提醒和語音對話;與華為智選海雀智能攝像頭S分布式連接,調用攝像頭的能力,實現寶寶哭聲檢測後在智慧屏上提醒……

筆者12月初,在華為成都旗艦店體驗了下智慧屏的「分布式音響系統」,就是將兩個華為Sound X智能音箱接入到智慧屏。在觀看電影中,筆者感受到驚豔的中低音效果,猶如身在電影院一樣震撼。

第四,影音娛樂不過時

當我們在家看智慧屏累了,還可以玩智慧屏。華為智慧屏S系列同樣實現影音娛樂不過時,新增基於鴻蒙系統分布式能力開發全新分布式遊戲功能,讓用戶可以用手機替代遊戲手柄操控智慧屏遊戲,盲操一些需應用重力感應器或陀螺儀等的遊戲(如「一起來飛車」賽車類)。

據了解,遊戲運行在智慧屏上,畫面更加清晰流暢,30ms超低延遲,體驗遠高於投屏玩遊戲。

今年疫情讓很多K歌達人,擔心去KTV有風險。其實,華為智慧屏S系列與全民K歌合作開發智慧屏K歌全新功能,基於百萬曲庫讓你在家就可以想唱就唱。

「常用常新」推動傳統電視產業進步

筆者了解到,華為智慧屏S系列未來在AI智慧交互方面會有更多創新。這些創新會跟隨鴻蒙系統的升級而升級,真正實現「常用常新」以及「十年不過時」功能,給用戶超值福利,還推動電視產業進步。

為何這麼說呢?以前傳統電視廠商更希望產品貶值周期加速,可以一代代賣新硬體電視,願意將軟體新功能應用在最新產品上。而網際網路電視廠商則青睞廣告或價格戰,並不積極進行軟硬體重大創新。

此外,電視行業對已銷售產品軟體升級興趣匱乏,因為那樣會導致用戶更長時間保留老產品,而沒有動力更換新產品。

要知道,現在一臺智慧屏(傳統電視)的價值構成不再主要是硬體成本,正逐步變成40%的硬體、40%的軟體以及20%的內容與服務。這導致大屏產品賣點從硬體配置到軟體配置轉變。

這個價值構成中,各組成部分能夠「常用常新」得越多,智慧屏貶值周期也會隨之變長。大屏產業要從哪裡入手呢?

很明顯,智慧屏的硬體已經處於高配狀態,無論是4K屏幕還是晶片,短期不會有大的換代升級,但軟體、內容服務部分,正不斷創新升級,能給用戶提供IoT控制、跨屏交互等大量特色新功能。

華為很早就抓住了這個發展趨勢,提出打造「常用常新」的智慧屏。而實現這點的關鍵就是基於分布式系統的鴻蒙系統。伴隨著華為智慧屏等搭載鴻蒙系統的終端發布,分布式技術的可能性得到了充分的驗證,也為智慧屏品類帶來了「常用常新」的全新想像。

分析可知,「常用常新」理念的落地,是華為智慧屏在電視產業3.0時代的又一裡程碑,標誌華為持續加碼AI、分布式等技術研發已取得有力突破,未來也將在縮短研發周期、提升軟體複雜度、降低售後成本等方面為智慧屏產業鏈提供參考方案。

當然,「常用常新」是功能成長,而非只是修改產品bug,備受用戶認可。所以我們看到,華為「常用常新」的智慧屏品類,正促使傳統電視行業跟隨進步,讓傳統廠商感到危機,投身到「常用常新」智慧屏創新之路。

筆者觀察:猛推「常用常新」,為何是華為?

在參加發布中,筆者一直在琢磨華為智慧屏的「常用常新」,為何華為要拉長產品生命周期、讓自己吃虧?華為推動「常用常新」有何依仗?

其實回顧華為智慧型手機、智能手錶、PC等業務可以看到,華為將圍繞用戶需求創新,作為企業立足之本。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此前接受筆者採訪時曾說過,甩開對手不僅靠技術和創新,還有胸懷與格局。

比如在手機領域,我們看到,華為過去一直不忘初心,除了持續投硬體創新,還每年投入數億元升級多代老用戶的手機EMUI系統以及加強服務,持續提升消費者的體驗。這些為老用戶「操碎心」的方式,讓老用戶感覺產品「常用常新」,且內心「很爽」。

所以在進入大屏產業時,華為參考智慧型手機領域的服務用戶思路,不想陷入傳統的電視或者網際網路電視價格戰泥潭,希望帶來不一樣的新物種。一方面華為智慧屏家族採用具有分布式技術的鴻蒙系統,實現分布式音響系統、分布式遊戲,很好支撐華為1+8+N智慧全場景戰略開展。

另一方面,華為智慧屏發揮AI、算法、IoT、通信、音畫等領域的優勢,不斷突破了傳統電視的硬軟體升級局限,做到智慧交互不過時、跨屏體驗不過時、IoT控制不過時和影音娛樂不過時,真正實現「常用常新」。

比如此次在發布華為智慧屏S系列時,華為就多次強調S系列將是「常用常新」的典範。家庭用戶S系列購買後,十年不怕過時。

而且,相較於X、V系列,華為智慧屏S系列擁有更高的質價比,不僅支持120Hz高刷新率,還增加了如智慧屏K歌、可視門鈴等符合年輕人生活習慣的功能特性,在為用戶帶來更多創新體驗的同時,也將成為當下大屏市場極具競爭力的產品之一。

在筆者看來,產品硬體創新持續不斷,軟體創新更加持續不斷,且創新頻率更高。華為重視新的智慧屏用戶,也不忘老用戶,通過軟體等持續提升產品及服務上的體驗,必然會贏得更多家庭消費者的好口碑,樹立最受消費者歡迎的大屏品牌形象。

這種遠見和格局,能讓華為走得更遠。

相關焦點

  • 餘承東稱華為智慧屏S系列「十年不過時」,到底憑什麼?
    12月21日,引發消費者高度關注的華為智慧屏新品——華為智慧屏S系列終於揭開神秘面紗。依託強大的軟硬體優勢和華為全場景生態能力,華為智慧屏S系列擁有多項全新技術,餘承東稱它"十年不過時",看來實力不容小覷。
  • 電視持久煥新 華為智慧屏S系列「十年不過時」全評測
    在這次發布會上,華為方面表示,華為智慧屏S系列可以做到「十年不過時」,最終將帶給消費者的功能屬性可持續升級、外接設備能力可無限延伸的顛覆性體驗。打開屏幕時,華為智慧屏S系列搭載120Hz高刷新率屏幕也可以給人極大的衝擊力。對於華為智慧屏S系列來說,我們通常使用的60Hz屏幕中會遇見的卡頓、殘影、拖尾等問題得到完全解決,穩定性、流暢度大大增強。需要提到的是,120Hz屏幕是中高端電視的標配,當下全球120Hz屏幕發貨量1360萬臺,佔整體的6.2%。使用廠商以索尼、三星、LG為主。國內海信、TCL、創維等廠商使用率都不足2%。
  • 眾多新功能加持,提升生活品質,華為智慧屏S系列「十年不過時」
    12月21日,華為新推出的華為智慧屏S系列,在新一代產品中,不但繼承了以往的優勢功能,更是增添了新的科技,餘承東在發布會上霸氣介紹華為智慧平S系列"十年不過時""常用常新"。
  • 一臺十年不過時的電視應當如何?華為智慧屏現身說法
    本次發布的「十年不過時」主旨的華為智慧屏S系列共有四大維度支持。包括:IoT控制不過時、智慧交互不過時、跨屏體驗不過時、娛樂音影不過時。在IoT控制不過時層面,主要以家居聯動去創造客廳的更多可能,通過分布式「外設」讓華為智慧屏S系列始終處於IoT的重心。
  • 「十年不過時」的華為智慧屏,正在重新定義電視產業
    當智能家居逐漸佔領了消費者的客廳,甚至是家裡的燈具都可以聯網時,在場景上與其他產品割裂的電視,自然成了被遺棄的對象。 對於這樣一個現實問題,產業鏈上下遊的玩家們顯然思謀已久,其中的扛旗者正是以智慧屏殺入電視產業的華為。就在剛剛結束的華為智慧屏新品發布上,針對電視產業懸而未決的痼疾,華為提出了「常用常新」的理念。
  • 鴻蒙OS給電視改「命」 華為智慧屏開創「十年不過時」
    很多人還記得小時候的黑白電視一用就是十多年,使用壽命很長,而現在的電視及其他電器都是三五年就要淘汰了,不免讓人覺得現在的高科技反而不經用,不過這個問題隨著華為發布新一代智慧屏已經被解決了,華為智慧屏S系列號稱十年都不過時。
  • 華為智慧屏S Pro 65評測:多重保鮮能力,十年不過時的智能電視
    儘管華為智慧屏殺入電視領域的時間並不算長,但這並不妨礙華為憑藉硬核實力來賦能整個電視行業,說是顛覆者相信一點兒也不為過。2020年12月21日,華為召開了全屋智能及智慧屏新品發布會,此次發布會上,華為重磅發布了智慧屏S系列,提供55/65/75寸三種屏幕尺寸共5款機型。
  • 電視迎來十年不過時?華為智慧屏S系列出道即捧「S卡」
    作為華為全場景智慧戰略中的關鍵一環,華為智慧屏不僅僅是一款能夠帶來極致影音體驗的屏幕,還在於依託強大的AI能力,進行智能家居的控制成為家庭的智慧「大腦」。在12月21日正式發布帶來諸多智慧化升級的華為智慧屏S系列,有資格也有實力收穫一張「S卡」。作為華為智慧屏家族旗下新成員,華為智慧屏S系列可謂多項新技術傍身。
  • 華為智慧屏 S 系列測評,到底能不能十年不過時?真相藏在這裡
    今年華為智慧屏S系列的宣傳語是「十年不過時」,因為智能大屏領域不似手機、或者可掌玩的數碼設備,相對來說,它們更新換代的頻率更低。所以,此次華為智慧屏S系列的定位,還是相當精準的。不過,華為智慧屏S系列是否能做到「十年不過時」,產品有哪些優缺點?
  • 華為智慧屏 S系列發布 打造以客廳為中心的家庭智慧中心
    基於鴻蒙系統的分布式能力、趨於完備的生態,以及持續更新等屬性,華為智慧屏 S系列突破了傳統電視的硬軟體升級局限,致力於實現智慧交互不過時、跨屏體驗不過時、IoT控制不過時和影音娛樂不過時,真正實現"常用常新","常用常新"顛覆升級體驗 打造以客廳為中心的家庭智慧中心
  • 120HZ高刷新率 十年不過時的智能電視 華為智慧屏S系列發布
    華為智慧屏S系列使用了1300萬像素攝像頭,採用磁吸式連結設計,支持上下旋轉,可根據使用需求調整攝像頭角度,實現最佳拍攝效果,還可隨時拆卸,保護用戶隱私安全。支持多方視頻通話功能,並新增支持智慧屏與華為/榮耀兒童手錶暢聊通話,且支持語音撥打通話。作為大屏終端,影音基本功能實現是基礎。
  • 華為智慧屏S系列突破傳統電視的硬軟體升級局限
    該系列是華為智慧屏家族的新成員,擁有55、65、75寸三種屏幕尺寸共6款機型。基於鴻蒙系統的分布式能力、趨於完備的生態,以及持續更新等屬性,華為智慧屏 S系列突破了傳統電視的硬軟體升級局限,致力於實現智慧交互不過時、跨屏體驗不過時、IoT控制不過時和影音娛樂不過時,真正實現「常用常新」,售價3299元起。
  • 華為智慧屏S系列亮點全解析
    華為智慧屏S系列來了! 該系列是華為智慧屏家族的新成員,擁有55、65、75寸三種屏幕尺寸,共6款機型。基於鴻蒙系統的分布式能力、趨於完備的生態,以及持續更新等屬性,華為智慧屏 S系列突破了傳統電視的硬軟體升級局限,致力於實現智慧交互不過時、跨屏體驗不過時、IoT控制不過時和影音娛樂不過時,真正實現「常用常新」,售價3299元起。
  • 華為發布全新智慧屏S系列
    12月21日,華為發布智慧屏S系列。據介紹,S系列智慧屏搭載提供120Hz畫質的鴻鵠晶片、1300萬AI攝像頭,配備鴻蒙分布式跨屏功能,有55、65、75寸可供選擇。相關閱讀:IT之家12月21日消息 在今天下午的華為全屋智能及智慧屏新品發布會上,華為發布智慧屏S系列新品,包括S (55"60Hz)\S (55")\S (75")\S Pro (65")\S Pro(75")四款型號,售價分別為3299/3699元、4999元、6999元、5699元、7999元,1月8日正式發售。
  • 極簡設計引領未來家庭大屏新形態 華為智慧屏S Pro 65品鑑
    華為智慧屏的出現,讓家庭智慧大屏入口,在我們智慧生活中扮演更多角色。2020年12月,華為智慧屏S系列全新發布,一共推出了三種屏幕尺寸五款機型,為用戶帶來了一款更高質價比智慧大屏。作為一款十年不過時的產品,華為智慧屏S系列又有哪些改變?又給用戶帶來哪些創新體驗?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品鑑下華為智慧屏S Pro 65。
  • 華為智慧屏S系列優缺點分享,看了再買也不遲!爆料別人不說的缺點
    華為智慧屏S系列優缺點分享,看了再買也不遲!S系列的宣傳語是「十年不過時」,因為智能大屏領域不似手機、或者可掌玩的數碼設備,相對來說,它們更新換代的頻率更低。所以,此次華為智慧屏S系列的定位,還是相當精準的。不過,華為智慧屏S系列是否能做到「十年不過時」,產品有哪些優缺點?一起來看看吧~
  • 什麼才是合格的智慧屏產品?看完華為智慧屏S系列就有答案了!
    12月21日,華為在全屋智能及智慧屏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了華為智慧屏新品S系列,包含了55英寸到75英寸的多個尺寸版本,詮釋美學與科技融合的新典範,打造更高端的家庭娛樂體驗。在發布會上,華為智慧屏S系列新增的功能被進行了介紹,比如其新增的分布式遊戲功能,這個功能基於鴻蒙系統分布式能力而開發的,與手機直接投屏玩遊戲相比延遲更低,只有30ms,所以遊戲的跟手性更好。
  • 華為智慧屏S系列發布 顛覆電視升級體驗 打造以客廳為中心的家庭...
    基於鴻蒙系統的分布式能力、趨於完備的生態,以及持續更新等屬性,華為智慧屏 S系列突破了傳統電視的硬軟體升級局限,致力於實現智慧交互不過時、跨屏體驗不過時、IoT控制不過時和影音娛樂不過時,真正實現「常用常新」,售價3299元起。
  • 華為2020年收官「王炸」!狂甩6款智慧屏,一臺電視打十年
    同時更特別的點在於,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說,這是一款「十年不過時」的電視,並將「常用常新」理念作為主基調貫穿整場發布會始終。 而華為此次拋出「十年不過時」的S系列智慧屏及全屋智能解決方案,也是它想要顛覆當下市場的一次重要嘗試。 那麼,華為有何底氣做出一款「十年不過時」的智慧屏?「常用常新」到底是真實力還是偽命題?這場發布背後,又透露出華為面向智能家居的哪些期望和野心?我們一起來尋找答案。
  • 刷新電視「N年不變「固有認知 華為智慧屏 S系列開創「常用常新
    基於鴻蒙系統的分布式能力、趨於完備的生態,以及持續更新等屬性,華為智慧屏 S系列突破了傳統電視的硬軟體升級局限,致力於實現智慧交互不過時、跨屏體驗不過時、IoT控制不過時和影音娛樂不過時,真正實現「常用常新」,售價3299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