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南京審計大學教授 張勁松
中國營商環境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從何處創新發展,各地都有「高招」。打造黨建引領的政務服務「融驛站」體制,這是蘇州工業園區(簡稱園區)的「招」。
一、蘇州工業園區創新營商環境所秉承的「融」理念
蘇州工業園區在與新加坡合作開發過程中總結了一套圓「融」理念,在創新營商環境的改革中,這一套成功的理念,又煥發出無窮力量。
從大方向上看,蘇州工業園區以中央精神為核心,做好「融」的文章。「要做就做成最好的」,這是蘇州人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創新營商環境,也力求做得最好。如何才是最好的?以國際一流為標準,對標國內成功的經驗,力爭更好。這是在大方向上,做到政治正確,政通圓「融」。
從服務質量上看,要達到高效「融」(容)易。如何才能容易辦?以「融」為主題,打造線下服務陣地——「融驛站」,線上服務陣地——「融易辦」。線下,來我「融驛站」,立即就給你辦理;線上,進入我們的網絡服務站點「融易辦」,就很容易辦了你的事務。
從政商關係上看,營商親商,其樂「融融」。營商親商,要做好「親」且「清」,一道最簡單的數學題解就是政與企不見面,就把企業要辦的事給辦了。政府促進商業發展的目標達到,且保持了自己的幹部始終如一地「清廉」,其樂「融融」。
從政府與民眾關係上看,便民利民,水乳交「融」。「融驛站」就設在民眾的家門口,公眾能很容易到達服務驛站,「融驛站」為民眾提供政策諮詢、幫辦代辦、協同監管、問題溝通、信息反饋等5大業務功能,做到暢通服務企業居民的「最後一米」。政府提供的貼身服務,實現了水乳交「融」。
二、蘇州工業園區創新營商環境「融驛站」的依賴力量
蘇州工業園區創新營商環境,建立「融驛站」,任務重,工作需要做到細緻到位,依賴誰來落實呢?蘇州工業園區的創新招數是,將黨建資源與政務服務資源互相交融,實現黨建工作助推「放管服」改革,讓政務服務體現園區速度和圓融溫度。具體來說,包括如下幾方面內容:
其一,基層黨政交融設立一站式政務服務站(園區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融驛站」)。園區整合政府機關黨組織、國有企業黨組織與「兩新」黨組織黨建資源,針對企業密集度高、需求量大、針對性強的特色產業園載體、商務樓宇,設立「融驛站」。黨政交融,共同提供主動服務、靠前服務、代辦服務,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的精度、溫度、速度。在為商服務上,黨和政不需要分家,搶著幹。
其二,創建營商環境的「融驛站」,由黨員先鋒服務隊上。園區由行政審批局黨總支牽頭,會同各政務服務部門、載體、樓宇中的黨員骨幹組建成立「先鋒服務隊」,前道由載體(樓宇)招商員、物管員的黨員骨幹組成,以組織座談、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等形式收集、匯總企業商戶實際政策需求,提供諮詢、幫辦、代辦服務;後道由政務服務部門結合梳理的問題需求按業務領域組建登記服務、項目建設、人才服務、金融稅務、科技服務等黨員服務組,明確具體黨員責任人,與各載體(樓宇)明確掛鈎結對關係,負責加強對前道工作人員的政策指導、業務培訓及答疑解惑,幫助對接協調解決企業日常政務服務需求。我們常說黨員就是先鋒模範隊,蘇州園區創新營商環境,讓人們處處可見黨員先鋒服務隊的身影。
其三,以需求為導向,打造黨建引領的黨員下沉服務。園區加強各政務服務部門和基層「融驛站」單位黨組織共建,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導向,推動黨組織建在政務服務鏈上,在政府、載體、企業間搭建信息交流、政策互通、共享共建平臺,做到政務服務「下沉」,群眾滿意「上升」。黨員「下沉」,不是口號,黨員要帶著一張「個性需求清單」下去,要聚焦各產業集群不同特點,根據入駐企業、商戶實際需求,分別定製1張專屬服務清單(包括但不限於企業登記、項目建設、人才服務、金融稅務、中介超市、科技服務等類別)。依賴黨員的力量,下沉到底,實現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店小二」「保姆式」服務。
三、蘇州工業園區創新營商環境「融驛站」的運行機制
蘇州工業園區創新營商環境「融驛站」政務服務的新「招數」,即其在運行機制上的創新之外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強化黨建引領。緊扣黨建領航提質提優政務服務的核心任務,在落實「放管服」改革部署、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方便群眾辦事創業方面,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排頭兵」、「急先鋒」作用。黨員排頭兵,就靠黨員實實在在地在最前線為營商環境做貢獻,歸屬各「融驛站」的黨員,他們就是「急先鋒」,他得去落實展示、互動、服務三大功能;他得提供信息互動及五大服務功能;他還要實現「基層黨建+政務服務」深度融合的目標。
二是加強組織領導。創新營商環境的「融驛站」,不是一個單位可以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多部門的合作,更需要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園區由行政審批局會同組織部、國資辦負責牽頭制定方案、選取試點單位、重大問題協調、對接基層人員培訓、提升線上服務能力、跟蹤推進落實及定期成果評估。一個部門創新不了良好的營商環境,營商環境是一個大「環境」,政務服務部門、基層黨員、樓宇負責人,都是這個建設運營、運作機制、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各自參與其中,做好政務服務工作,就構建起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三是完善激勵保障。「融驛站」的良性運行,還需要有激勵保障措施。園區協調辦會同組織部將各一站式政務服務站建設運營及各政務服務部門支持該項工作情況,納入「放管服」改革考核評價工作;審批局定期對各政務服務站點運行情況開展業務指導及監督考核;國資辦對試點建設中表現優異、貢獻突出的國有單位,可在年終考核中給予一定的加分激勵;黨員個人表現將納入年底民主評議。通過這些激勵保障措施,充分展現政務服務領域黨員風貌,同時也保證創新營商環境的「融驛站」能長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