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驛站:蘇州工業園區打造黨建引領的政務服務

2020-12-19 人民論壇網

作者:南京審計大學教授 張勁松 

中國營商環境建設進入一個新階段,從何處創新發展,各地都有「高招」。打造黨建引領的政務服務「融驛站」體制,這是蘇州工業園區(簡稱園區)的「招」。

一、蘇州工業園區創新營商環境所秉承的「融」理念

蘇州工業園區在與新加坡合作開發過程中總結了一套圓「融」理念,在創新營商環境的改革中,這一套成功的理念,又煥發出無窮力量。

從大方向上看,蘇州工業園區以中央精神為核心,做好「融」的文章。「要做就做成最好的」,這是蘇州人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創新營商環境,也力求做得最好。如何才是最好的?以國際一流為標準,對標國內成功的經驗,力爭更好。這是在大方向上,做到政治正確,政通圓「融」。

從服務質量上看,要達到高效「融」(容)易。如何才能容易辦?以「融」為主題,打造線下服務陣地——「融驛站」,線上服務陣地——「融易辦」。線下,來我「融驛站」,立即就給你辦理;線上,進入我們的網絡服務站點「融易辦」,就很容易辦了你的事務。

從政商關係上看,營商親商,其樂「融融」。營商親商,要做好「親」且「清」,一道最簡單的數學題解就是政與企不見面,就把企業要辦的事給辦了。政府促進商業發展的目標達到,且保持了自己的幹部始終如一地「清廉」,其樂「融融」。

從政府與民眾關係上看,便民利民,水乳交「融」。「融驛站」就設在民眾的家門口,公眾能很容易到達服務驛站,「融驛站」為民眾提供政策諮詢、幫辦代辦、協同監管、問題溝通、信息反饋等5大業務功能,做到暢通服務企業居民的「最後一米」。政府提供的貼身服務,實現了水乳交「融」。

二、蘇州工業園區創新營商環境「融驛站」的依賴力量

蘇州工業園區創新營商環境,建立「融驛站」,任務重,工作需要做到細緻到位,依賴誰來落實呢?蘇州工業園區的創新招數是,將黨建資源與政務服務資源互相交融,實現黨建工作助推「放管服」改革,讓政務服務體現園區速度和圓融溫度。具體來說,包括如下幾方面內容:

其一,基層黨政交融設立一站式政務服務站(園區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融驛站」)。園區整合政府機關黨組織、國有企業黨組織與「兩新」黨組織黨建資源,針對企業密集度高、需求量大、針對性強的特色產業園載體、商務樓宇,設立「融驛站」。黨政交融,共同提供主動服務、靠前服務、代辦服務,進一步提升政務服務的精度、溫度、速度。在為商服務上,黨和政不需要分家,搶著幹。

其二,創建營商環境的「融驛站」,由黨員先鋒服務隊上。園區由行政審批局黨總支牽頭,會同各政務服務部門、載體、樓宇中的黨員骨幹組建成立「先鋒服務隊」,前道由載體(樓宇)招商員、物管員的黨員骨幹組成,以組織座談、實地走訪、問卷調查等形式收集、匯總企業商戶實際政策需求,提供諮詢、幫辦、代辦服務;後道由政務服務部門結合梳理的問題需求按業務領域組建登記服務、項目建設、人才服務、金融稅務、科技服務等黨員服務組,明確具體黨員責任人,與各載體(樓宇)明確掛鈎結對關係,負責加強對前道工作人員的政策指導、業務培訓及答疑解惑,幫助對接協調解決企業日常政務服務需求。我們常說黨員就是先鋒模範隊,蘇州園區創新營商環境,讓人們處處可見黨員先鋒服務隊的身影。

其三,以需求為導向,打造黨建引領的黨員下沉服務。園區加強各政務服務部門和基層「融驛站」單位黨組織共建,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導向,推動黨組織建在政務服務鏈上,在政府、載體、企業間搭建信息交流、政策互通、共享共建平臺,做到政務服務「下沉」,群眾滿意「上升」。黨員「下沉」,不是口號,黨員要帶著一張「個性需求清單」下去,要聚焦各產業集群不同特點,根據入駐企業、商戶實際需求,分別定製1張專屬服務清單(包括但不限於企業登記、項目建設、人才服務、金融稅務、中介超市、科技服務等類別)。依賴黨員的力量,下沉到底,實現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全方位、全流程的「店小二」「保姆式」服務。

三、蘇州工業園區創新營商環境「融驛站」的運行機制

蘇州工業園區創新營商環境「融驛站」政務服務的新「招數」,即其在運行機制上的創新之外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強化黨建引領。緊扣黨建領航提質提優政務服務的核心任務,在落實「放管服」改革部署、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方便群眾辦事創業方面,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排頭兵」、「急先鋒」作用。黨員排頭兵,就靠黨員實實在在地在最前線為營商環境做貢獻,歸屬各「融驛站」的黨員,他們就是「急先鋒」,他得去落實展示、互動、服務三大功能;他得提供信息互動及五大服務功能;他還要實現「基層黨建+政務服務」深度融合的目標。

二是加強組織領導。創新營商環境的「融驛站」,不是一個單位可以完成的工作,它需要多部門的合作,更需要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園區由行政審批局會同組織部、國資辦負責牽頭制定方案、選取試點單位、重大問題協調、對接基層人員培訓、提升線上服務能力、跟蹤推進落實及定期成果評估。一個部門創新不了良好的營商環境,營商環境是一個大「環境」,政務服務部門、基層黨員、樓宇負責人,都是這個建設運營、運作機制、工作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各自參與其中,做好政務服務工作,就構建起了良好的營商環境。

三是完善激勵保障。「融驛站」的良性運行,還需要有激勵保障措施。園區協調辦會同組織部將各一站式政務服務站建設運營及各政務服務部門支持該項工作情況,納入「放管服」改革考核評價工作;審批局定期對各政務服務站點運行情況開展業務指導及監督考核;國資辦對試點建設中表現優異、貢獻突出的國有單位,可在年終考核中給予一定的加分激勵;黨員個人表現將納入年底民主評議。通過這些激勵保障措施,充分展現政務服務領域黨員風貌,同時也保證創新營商環境的「融驛站」能長期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商圈黨建」合力打造蘇州中心「舒心招牌」
    蘇州中心商圈黨委召開黨員大會。商圈服務「零距離」。在園區組織部的指導下,蘇州中心黨委聯合9家園區機關黨組織組建商圈黨建聯盟,推進政務服務項目深度融入商圈經濟發展,結合商圈實際需求,將管理與服務功能相結合,在蘇州中心設立「融驛站」「勞動管理服務站」「食品安全工作站」等多個政務服務站,將商場服務臺、客服中心打造成政務服務「前哨」,有效推動政務服務下沉。
  • 助力政務服務「提速」園區「融驛站」上榜全國50強
    近日,第三屆(2020)中國營商環境特色50強評選結果在京發布,由蘇州工業園區行政審批局牽頭、政企社多元共建打造的政務服務下沉項目「融驛站」榮獲「親清環境創新獎」。今年年初,園區行政審批局會同組織部、國資辦打造「融驛站」基層政務服務項目,推動政務服務下沉至載體、樓宇,最大程度滿足企業群眾「就近辦、一次辦、馬上辦、自助辦」的辦事需求,提升園區政務服務的速度和溫度。
  • 蘇州工業園區提升政務服務水平,為園區居民提供「終身服務」
    比克希汽車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總裁芬蘭人葉凱寧在辦理就業許可證時說:「園區便利了外國人居留和工作的手續,對於企業來說,也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條件。」作為高端人才創新創業的高地,蘇州工業園區的人才服務需求不斷升級。大到創新創業氛圍,小到教育醫療事宜,細到身份定居瑣事,著力構建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務保障體系。
  • 蘇州工業園區 政務服務牽手「網際網路+」
    江蘇蘇州工業園區景城社區工作人員曹逸告訴前來諮詢辦證流程的居民翟霞。「以前要跑好幾次才能把資料準備齊全,現在真是越來越方便了。」翟霞感慨。  蘇州工業園區眼下正著力拓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推進部門間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簡化優化群眾辦事流程,暢通政務服務渠道,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一個平臺管服務,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黨建引領 激活社會治理「紅色動能」
    據介紹,除提供便民服務外,驛站還組織黨員、發展對象、入黨積極分子開展黨建宣傳、黨員教育管理、紅色故事宣講、主題黨日活動等工作,將「紅色」鋪到群眾的身邊。2018年8月以來,南昌市啟動城市基層黨建「洪城紅」行動,通過整合街道社區、各行業系統的場所、人員、資金等現有資源要素,打造集黨員教育管理、一線人員關愛、為民便民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紅色驛站」。
  • 蘇州工業園區黨建系列手冊為基層黨建提供指引
    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突出政治功能,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組織部近期精心組織編輯了黨建系列手冊,現已陸續印發。    黨建系列手冊是蘇州工業園區基層黨建標準化規範化建設的創新成果之一。該手冊封面均採用手繪形式,突出園區現代化城市元素,既實用又精緻。
  • 蘇州工業園區黨群服務站蘇州中心站啟用
    蘇州工業園區黨群服務站蘇州中心站啟用 2018-06-24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州工業園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開園
    今天(1月2日)上午,蘇州工業園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正式開園,將進一步加快蘇州工業園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發展,助推園區產業轉型升級。   開園儀式上,6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為代表籤約。據了解,該產業園規劃佔地面積139畝,採用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吸引了81家國內外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
  • 蘇州工業園區大數據管理中心關於園區政務IT基礎架構及政務信息...
    蘇州誠和招投標諮詢有限公司受蘇州工業園區大數據管理中心的委託,就其所需的園區政務IT基礎架構及政務信息系統統一運維服務框架項目進行國內公開招標。>項目名稱服務期限總價(元)園區政務IT基礎架構及政務信息系統統一運維服務框架
  • 蘇州工業園區星洲小學馮凌燕:做師生幸福成長的領頭雁
    馮凌燕,現任蘇州工業園區星洲小學校長。蘇州市中小學學科帶頭人,蘇州市中小學德育名師工作室領銜人,蘇州市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蘇州大學文學院研究生指導教師,蘇州市首屆愛生模範,蘇州市最美勞動者,蘇州工業園區優秀標兵。
  • 政務大數據管理有新招 蘇州工業園區的經驗來了
    這兩年來,我國各地紛紛將「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納入政務績效考核體系。如何充分地挖掘、使用政務數據,真正打造「數字政府」,從而更高效、更優質地為民服務?蘇州工業園區給出了些許答案。讓數據通起來搭建公共數據資源門戶,實現統籌數據交換蘇州工業園區大數據管理中心主任李飛遠表示:「數據的價值在於使用,在於融合,在於跨部門交換共享。」2019年12月19日,蘇州工業園區公共數據資源門戶正式啟用。
  • 蘇州工業園區的「升級版」,來了!
    如果說二十多年前創立的蘇州工業園區開啟了蘇州近三十年的騰飛史,那麼蘇州正在「激活」一個全新的園區將它的榮耀推入新時代。近日,蘇州工業園區與相城區攜手打造的蘇相合作區正式進入實體化運作,並頻頻按下快進鍵。蘇州園區相關領導表示,將「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更精彩的園區升級版。」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工業園區湖東社工委:「政視合一」破解...
    近日,蘇州工業園區湖東社工委不斷創新政務公開模式、延伸政務公開觸角,通過整合資源、延伸覆蓋、創新載體,不斷推動政務公開工作創新發展。藉助政務短視頻化契機,轉變傳統生硬冰冷的硬性宣傳模式,翻開了「政視」結合嶄新一頁,建立更為立體化、人性化的基層形象。同時,在良性政民互動中倒推基層治理手段,與「視」俱進傳遞「政能量」。
  • 廈門湖裡創新園推行「四維黨建」模式「四大亮點」引領人才成長
    在湖裡區工業園區黨工委領導下,園區黨建工作不斷創新、自我超越,從最初的4個支部、185名黨員,到如今的105個黨組織、1300多名黨員,以黨建工作的實效,進一步促進園區整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通過充分發揮園區管理服務「四大亮點」優勢,湖裡創新園緊扣「大園區、園中園、微型創客平臺」錯落交織、創客「年輕、分散、流動性大」的特點,創新推行「四維黨建」工作模式。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湧現的創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創新策源、拔高產業地標、完善要素保障,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創新策源「再升級」 夯實基礎研究「支撐力」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基礎研究是源頭和基石。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研究亟待加強。
  • 蘇州工業園區政務微信排行榜(2020年6月)
    「蘇州工業園區斜塘發布」「陽澄湖半島發布」「蘇州工業園區唯亭發布」「東方慧湖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齊發力,均連升3個位次分別位列第二、第三、第五和第八位。6月的北京連續新增新冠肺炎本地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引發高度關注。大家繃緊思想之弦,堅持底線思維,持續深入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 淮安工業園區:「融」鑄精氣神 「合」出新動能
    通訊員 顏朝猛 陳美珍 融媒體記者 季明穩2020年充滿機遇和挑戰,2020年的淮安工業園區,在機遇和挑戰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去年6月,根據市委決策部署,淮安工業園區與蘇淮高新區實現深度優化整合,我市組建新的淮安工業園區。
  • 餘杭喬司街道「意法黨建聯盟」成立!意法黨群服務驛站(人才工作站...
    「hello,大家好,這裡是『時尚一站 完美生活』喬司街道打造的設計師品牌推介會活動現場,我是主播優優,我是主播……」6月15日下午,餘杭區喬司街道意法創新創業引領直播活動在喬司意法輕紡城召開。黨建聯盟工作者等一批特殊的「主播」聚集在喬司意法輕紡城,為商家、企業進行推介直播。
  • 全市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現場會走進玉泉區
    在玉泉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觀摩團一行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實地查看了黨性修養廳、黨建品牌廳、講習所、紅色影院等基礎設施,了解了服務中心內區域化互融、協調化治理、多元化服務、一體化共享的理念。玉泉區黨群活動服務中心堅持以黨建引領,突出「以人民為中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繫群眾優勢,實現區域內各類黨組織黨建融合、工作融合、感情融合;依託智慧平臺,整合各類網格,採用先進網際網路技術,建立全覆蓋、智慧化、迅速響應預警的智慧中心,實現「黨建融多網、一網管玉泉」。
  • 蘇州工業園區一站式服務領跑全國開發區
    蘇州工業園區一站式服務領跑全國開發區     人民網蘇州10月8日電日前,蘇州工業園區一站式服務中心網上報批、備案系統正式對廣大客戶開放,這標誌著蘇州工業園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電子政務建設邁上了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