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一周年回顧:個人應用明修棧道,行業應用暗度陳倉

2020-12-25 新京報

10月31日5G正式商用一周年。從網絡規模和連接數量上來看,中國5G的發展正領跑全球。

「5G商用方面,我國累計開通5G基站69萬個,連接用戶數超過1.6億,均處於全球領先位置。」10月26日,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4G之前,中國都是後發國家,5G的領跑在讓不少人感到揚眉吐氣的同時,也引發了一些人的擔憂,5G龐大的投入,遲遲未現身的裡程碑應用,尚不明晰的商業模式,會不會影響5G的發展?

在眾人關注的基站數和手機銷量之外,還有更多的變化正在悄然發生著。劉烈宏在發布會上透露的另一個數據是,行業應用的5G基站數量已經超過3.2萬個,已經湧現出數據採集和感知、高清視頻、機器視覺、精準遠程操控、現場輔助、數字孿生等六類典型應用場景。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探訪的多個「5G+」應用場景,已經在行業頭部企業中鋪開。

5G商用一周年,進展有目共睹。如果說5G的個人應用正在眾目睽睽之下「明修棧道」的話,那麼旨在改造千行百業的行業應用,則顯然是在「暗度陳倉」。

5G智慧碼頭每年節約成本近3000萬

降本增效作用正在悄然顯現

大型吊裝機械前後緩緩移動著,將動輒六七十噸重的貨櫃放置在無人駕駛的自動導引運輸車上。運輸車按照系統規劃的路線有序行駛,遇到障礙物後,還會自動避讓。這一幕,發生在廈門港遠海碼頭上。這裡是中國移動與中遠集團聯合打造的5G智慧港口。

廈門港5G智慧碼頭(許諾攝)

廈門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合作雙方利用5G+能力,結合智能駕駛、AI等新技術能力,將包括岸邊裝卸、平面運輸、場內堆疊等港口貨運業務流程進行智能化乃至無人化的改造,預計實現5G自動化配置後,每年可為碼頭節約人力成本近3000萬元。

無人駕駛在社會道路上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難題,但是在港口內部這樣的封閉空間內,問題一下子簡單了許多。像港口這樣的社會基礎設施效率的提高,也將對整個社會生產的效率提升帶來潛移默化的作用。「僅僅是在中遠集團旗下,就有四十多個碼頭需要進行類似的改造的,那全國有多少,全世界又有多少?所以5G對產業賦能的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廈門移動副總經理張健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在行業應用領域,大家都是理智購買,只有給企業帶來明顯的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或者其他附加的好處,企業才會有投資和付費的積極性。」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現在行業對於5G還是比較積極的,不僅僅是運營商在積極推動,包括華為、阿里、騰訊、聯想、富士康等等這些科技企業,還有各行各業的頭部企業,大家都在朝這個方向做,都害怕自己會掉隊。」

在山東濟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看到,5G網絡正在生產領域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浪潮集團運營商事業本部總經理助理武玉剛在接受包括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內的多家媒體採訪時表示,通過在伺服器生產工廠搭建的5G+邊緣計算的新型ICT基礎設施,工廠的柔性化生產能力得到大大提高,資源利用率提升約62.4%,產能提升9.8%,產品下線一次合格率提升0.8%,平均庫齡減少一個月。

「5G+工業網際網路」覆蓋行業日趨廣泛

疊加倍增效應正在顯現

在浪潮的伺服器工廠中,據了解,5G網絡的覆蓋解決了AGV小車、叉車跨區域運輸的網絡切換問題,整體運輸能力較以往提升約2-3倍。5G+機械臂通過邊緣計算及高清視頻監控,根據不同伺服器型號和用戶需求,實現視頻智能識別和動態適配。在600平米的熟化車間內,連接5G信號的巡檢機器人能夠完全替代人力巡檢,而且讓整個車間巡檢一次周期從6個小時縮短至2個小時。

浪潮工作人員展示5G智能巡檢機器人後臺(許諾攝)

這些應用場景正如劉烈宏在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的,商用一年來,領先企業推進5G與工業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應用範圍也正在向生產製造核心環節不斷延伸,「5G+工業網際網路」覆蓋的行業領域日趨廣泛,疊加倍增效應正在顯現。

武玉剛在接受採訪時還強調了邊緣計算在5G智慧工廠中的作用。他指出,通過邊緣計算,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不需要傳送到核心網,而是在本地的雲中進行存儲和計算,數據不出園區,大大提高了工廠數據的安全性。此外,省掉了本地與核心網的數據傳輸,也可以實現更低的時延,對於機器的控制和調整也可以更加靈敏。

一位地方運營商負責人告訴貝殼財經記者,企業對於數據不出園區的要求非常強烈,這是他們在推廣5G之初始料未及的。而邊緣計算等技術的應用,也確實解決了企業這方面的需求。「在企業面前,我們還是學生,相比於他們的行業認知,我們幾乎是一無所知。」

該負責人表示,5G在行業中的應用,還有兩個挑戰,一是產出的效益能否覆蓋5G等技術落地的投入,另一方面,是5G解決方案,能否帶來比傳統電氣化解決方案更好的效果,更低的成本。此外,運營商和科技企業還會拉著傳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做「產業聯盟」,利益共享。「如果拋開傳統方案提供商完全提出一套新方案的話,他們就會寧可虧本也要跟你的方案競爭,這就會不利於新事物的發展。」該負責人表示。

5G新機發布節奏放緩

消費市場滲透率提升面臨難題

李冰(化名)是華為旗下線上品牌榮耀在北京的電商營銷工作人員,已經有幾年的工作經驗。往年的「雙11」,各家手機廠商都會趕在這個每年最大的促銷季前發布新機,公布優惠補貼方案,爭奪「雙11」各個平臺上的「銷冠」寶座。但是他明顯感覺到,今年「雙11」的通信板塊氣氛沒有往年熱鬧。

工信部下屬的中國信通院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累計為2.26億部,同比下降了多達21.5%。而5G手機的出貨量雖然從6月開始連續四個月佔比超過市場總量的60%,但伴隨著大盤在4月的出貨高峰後迅速走軟,在出貨量絕對值上,也從六月份開始,進入波動下行區間。

圖片來源:中國信通院

「今年的疫情對於很多行業都有衝擊,錢不好掙了,在手機消費方面的表現就是換機周期在拉長。」李冰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另一方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和榮耀今年在市場上動作不大,那麼其他廠商也就不需要大張旗鼓地搞促銷,就按照既有的節奏賣就行了。」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也注意到,相比於上半年各家紛紛發布5G新機,下半年的新機發布節奏明顯慢了下來,「雙11」前夕,除了蘋果和華為的例行發布外,榮耀、小米、OV等廠商幾乎沒有重要的新機型面市。而好消息則是,到了今年下半年,5G手機的最低價格已經來到千元以下,這大大超出了去年5G剛剛商用時市場的主流預期。

不過,動輒百元每月的5G套餐,在手機用戶消費意願下滑之時,滲透率的進一步提高可能也會面臨困難。三大運營商公布的前三季度經營數據顯示,中國移動的5G套餐用戶已經達到1.14億戶,而中國電信的5G套餐用戶也達到了6480萬戶。

然而,在5G套餐用戶比例迅速提高的同時,這兩家運營商的ARPU(用戶月均收入)卻仍處於下降之中——儘管兩家公司都強調,降幅正在縮窄。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由於目前轉到5G套餐的用戶往往在4G時期套餐資費水平就較高,轉為5G後,由於5G的單位流量資費更低了,因此這部分對ARPU的貢獻可能不增反降。

成本和應用問題存在擔憂

行業內對5G的信心仍是主流

「最近越來越忙,經常加班,產品迭代很快。」齊明(化名)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他是國內一家通信設備公司的工程師。今年2月份,在國內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他還是與團隊一起飛到了廣州,參加了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一起進行的5G集中採購招標。「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產品落地交付,馬上電信聯通又要開始第三期招標了。」

5G網絡快速鋪開,而運營商在商業上尚未看到收回回報的契機,這在行業內外看來,並不是秘密。

儘管外界有質疑,但在行業內,對於5G的信心仍然是主流。10月中旬舉辦的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通信專家鄔賀銓在演講中,就對種種問題進行了「隔空回應」。他指出,5G技術的成熟度符合移動通信產業發展規律,而5G新業態的培育就像前幾代技術一樣,是需要時間的。與此同時,在5G建設周期內,基站成本會下降很快。「我們有理由相信,5G的很多新業態會在幾年以後出現,應該是現在我們還想像不到的業態。」鄔賀銓表示。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通信專家鄔賀銓(PT展主辦方供圖)

中國在5G上的領跑,在鄔賀銓看來也有特殊的意義。「1G時,中國比國際最早商用晚了6年,2G晚了3年,3G晚了6年,4G晚了3年,5G是同步的。過去我們前幾代都是晚了發達國家好幾年以後才開始商用,而且基本都是用國外產品,到了3G開始有部分國產的品牌,4G以來一直有很大的改進。「鄔賀銓在演講中指出,「可以說,前幾代我們是少了試錯的風險,因為人家走在前邊了。不過由於晚於發達國家商用,我們不僅付出了市場的代價,也不得不承受因自有專利滯後而增加的產品成本,產業鏈失去了領先的機會。」

「移動通信是在網絡能力具備之後才催生出新業態。2G、3G、4G等前幾代移動通信比較突出的一些業態,都是商用一段時間後出現的,有些是一年,有些甚至是幾年以後,像微信是在中國3G商用4年以後才出來的。」鄔賀銓在演講中表示,對於應用生態的成熟不能過於焦慮,5G新業態的培育需要時間,但是有理由相信很多新業態都將會出現。

應用培育環境已較為成熟

適度超前建設仍是政策方針

北京時間10月14日凌晨,在比國內廠商晚了近一年半後,蘋果也發布了其第一代5G手機iPhone12系列,全部四款新機都支持5G。發布會上,蘋果還專門請來了美國運營商Verizon的CEO為蘋果5G站臺。儘管對於5G的好處,現在能聊得上來的還只有上傳速度下載更快,但是這對於敏感的業內人士來說,依然意味著極大的可能性。

發布會後不久,一位省級運營商負責人與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交談時,主動談到了蘋果新推出的AppleProRAW格式照片和10bit杜比視界視頻功能。他指出,這些高精度、大信息容量的音視頻內容,對於網絡的要求很高,在此類應用大量普及之際,對於5G網絡的需求也會大大提高。

李冰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5G在消費市場上的滲透,首先還是5G網絡的覆蓋要達到更高的水平,其次是全球疫情要得到充分的控制,出現疫苗大規模上市這樣的轉機,這樣能有效提高消費者的信心。最後就是5G套餐資費的下降,他認為,5G套餐資費從包含的流量、通話時長等內容上看算不上貴,但是相對於大部分人常用的幾十塊錢的套餐,仍然還相對較高,如何促進4G用戶向5G轉化,資費還是其中很關鍵的一個問題。

參觀者在專業設備前駐足(PT展主辦方供圖)

而在政策層面上,今年PT展上,「堅持適度超前原則」「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性發展模式」等表述被主管部門反覆提及。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指出,要保持戰略定力,尊重技術演進規律、網絡建設規律、市場發展規律,全面加快5G應用創新步伐,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不難看出,技術演進、網絡建設和市場發展都是行業發展中已經充分考慮到的影響因素。

正如鄔賀銓在他那場演講中指出的,5G很多能力還需要跟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緊耦合來實現,需要協同開發。5G很多新業態是在網絡具有一定規模以後才有的,要加快這個進程,網絡能力需要更好地開放。「5G商用應該意味著新一輪技術創新的開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許諾 編輯 徐超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張良的計策?還是韓信的計策?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韓信的計策,韓信之所以有明修棧道的機會,這個多虧了張良,因為當年劉邦被項羽分封為漢王的時候,是張良告訴劉邦,等你完了棧道,就放一把火,把這個棧道給燒了。張良的意思是告訴劉邦,項羽雖然把你分封為了漢王,但是,他對你並不放心。
  • 5G商用一年:手機普及上升 應用仍待探索
    石飛月拍攝從去年11月1日正式商用到現在,我國5G網絡商用已經滿一年1個月。在這一年中,各大手機品牌基本已經從4G戰場轉移到5G戰場,5G手機的價格也不斷下探。然而,在5G手機出貨量和5G套餐用戶創下新高的同時,5G個人端應用依然一片空白,總算有點眉目的5G消息還未上線。
  • 5G行業應用實踐情況總結
    基於此,從眾多落地的行業標杆案例中遴選出「2020年度十佳5G行業應用實踐」,以此啟迪5G行業應用未來發展,助力5G應用加速落地。 一、陽煤5G應用助力智慧礦山建設 煤礦智能化是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技術支撐。5G技術具有超高速率、超低時延、超大連接的特點,能夠為煤礦物聯網的實現提供有效解決方案。煤礦5G技術的突破與應用,將有力推動我國智慧礦山建設。
  • 5G商用一周年成績單:基站建設、用戶數量跑出「5G加速度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5G商用正式開啟。如今,一年的時間已經過去,5G商用交出了怎樣一份成績單? 預計年底5G基站將超60萬個 5G的發展普及離不開5G基站的建設。
  • 深圳市商用密碼行業協會攜手騰訊安全 打造國內首家雲端密碼應用...
    期間,騰訊安全聯合深圳市商用密碼行業協會成立的「鼎雲密碼應用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這是國內首家聚焦雲端密碼應用的聯合實驗室,致力於推動雲計算平臺密碼應用,促進密碼應用的合規、正確和有效。近年來,國內外大規模數據洩露事件頻頻發生,國家、企業甚至個人對網絡和信息安全的要求日益嚴格,對密碼技術也有了更高要求。
  • 5G成功關鍵在於行業應用,5G專網實現「自助燒烤」
    「  當前,走過商用元年的5G已經逐漸走進大眾的生活。與4G主要連接人不同,行業應用市場是5G成功的關鍵。那麼,面對行業應用這樣一個新課題,運營商應該如何做呢?日前,中國移動發布了穿行的5G專網商用產品,無疑是一次成功的先行探索,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
  • 檢測到麒麟SoC禁止安裝應用
    為了應對谷歌的GMS服務封禁,華為直接自研了鴻蒙生態系統,首先解決的就是GMS封禁帶來的基礎應用麻煩。在華為的HMS服務體系中,華為搜索和華為地圖都已經投入到商用當中,並且華為還投入了巨大的資源進行海外的本土優化,實際反饋效果與谷歌的GMS各有所長。
  • 天津推動5G應用與建設融合發展 搭建5G垂直行業應用矩陣:讓5G成為...
    市工信局局長尹繼輝介紹,天津的5G發展始終堅持以經濟發展和百姓需求為導向,立足5G與垂直行業黏性高的實際,打造應用矩陣,推動5G應用與建設融合發展。目前,市工信局共梳理出典型應用80個(40個實施中、40個計劃實施),涉及智能製造、智慧城市、智能電網、智慧港口等十餘個垂直行業,形成了《天津市5G垂直行業典型應用案例表》。
  • 考點每天練 |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2020屆326)
    (2018年湖南師大附中二模試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中的「棧道」是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於殷周,是古代關中通往漢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國最早在懸崖峭壁上開鑿的道路之一。東漢永平年間,工匠採用「火焚水激」法在此道上穿山隧洞。下圖示意褒斜古道線路。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 2020年5G應用專題行業研究報告
    醫療系統處理的數據數量龐大,從詳細的患者信息到臨床研究,再到高解析度的 MRI 和 CT 圖像,到 2020 年,醫療行業將產生大約 2,314 艾字節的數據, 即 2.314 千萬億千兆 字節。5G 時延理想情況下端到端為 1ms,約為 4G 的十分之一,可助力大量醫療數據的傳 輸並滿足醫療對傳輸速度的要求。
  • 5G商用一年:網絡建設進度超預期 To B應用渴望走出試驗田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5G商用一年:網絡建設進度超預期 To B應用渴望走出試驗田本報記者 李甜 北京報導若以去年11月三大運營商5G套餐正式上線為參照,中國5G正式商用已滿一年。他表示:「諸多行業應用正從樣板房走向商品房,初步具備了規模複製的能力。在中國,已有5000多個商用創新項目正在實施落地。」不過,對於數據量大、分散且專業的To B領域來說,廠商的現有進展具有一定試驗性,目前階段難以給出產業就一定會發展起來的確定性答案,而是先去選擇這些有共性、存在標準化空間,同時需求強的領域來嘗試可能性。
  • 商用一周年,5G「建速」媲美網速!資費套餐降至「4G-」,手機迎來千...
    來源:證券日報證事聽公眾號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5G商用正式開啟。如今,一年的時間已經過去,5G商用交出了怎樣一份成績單?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5G發牌1周年線上峰會」上表示,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5G套餐用戶可能達到2億,實現全國所有地級市室外的5G連續覆蓋、縣城及鄉鎮重點覆蓋、重點場景室內覆蓋。
  • 華為提供5G創新應用金手指使能行業數位化轉型
    北京、上海、福建、敦煌媒諮、醫療、公安、景區如今,5G已經在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應用起來,以「5G+行業」的模式源源不斷創造價值。而作為5G技術的主要推動者之一,華為在其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就在前不久的「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2019」上,這家公司面向行業展示了端到端全面領先的5G產品、技術和最新的應用成果,以助力行業數位化轉型,構建無處不在的聯接和無所不及的智能。
  • 川財證券研究所計算機高級分析師方科:5G最好的應用是與垂直行業的...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朱寶琛5G最好的應用會在哪裡?相關上市公司該如何抓住5G發展的這一機遇?11月21日,《證券日報》記者專訪了川財證券研究所計算機高級分析師方科。在方科看來,在5G推進的過程中,商業化的重點不同,5G初期商業化收入主要來自eMBB(增強移動寬帶),在現有移動寬帶業務場景的基礎上,對於用戶體驗等性能進一步提升,個人移動通信和高質量視頻業務將率先帶來可觀的收入,未來隨著5G技術的不斷成熟,物聯網等新興業務開始帶來增量收入。
  • 中信證券5G首席分析師梁程加:5G進入行業應用投資新周期 to B藍海...
    不過,傳統行業存在著非常多的低效情況和痛點,他們對通信技術革新的需求實際上是非常旺盛的。基於此,梁程加指出,5G是新工業革命的發動機和鑰匙,5G正是為了垂直行業數位化而誕生的技術平臺,可以說一開始就是帶著顛覆2B行業基因的革命性技術。
  • 「5G發牌一周年」三大運營商+鐵塔有話說
    5G發牌一周年三大運營商和鐵塔公司步履不停用實實在在的5G建設進度和不斷落地的創新應用為這一年寫下注解下一年、新徵程5G發牌一周年中國電信一年來,中國電信開足馬力,全面投入到5G基礎設施建設中:2019年9月9日,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宣布共建共享;10月31日,國內宣布5G商用;2020年開啟5G大規模集採,5G建設為戰疫提供強有力支撐,加速催化5G醫療、5G製造等應用……中國電信把握「新基建」契機,抓緊抓快抓實5G規模部署與商用,初見成效。
  • 宏電榮獲華為行業生態貢獻獎,賦能5G行業應用
    「5G行業應用已經從技術驗證走向商用階段。截至9月,中國三大運營商在5G行業的創新項目合計超過5000個,商用籤單超過1000個。」胡厚崑說。宏電榮獲基礎連接類「行業生態貢獻獎」論壇同期的華為5G行業生態夥伴沙龍上,宏電作為5GtoB生態圈合作夥伴,首批獲得華為OpenLab認證企業,受華為邀請出席此次大會。
  • 中國正式進入5G商用元年!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王志勤表示,前段時間5G的設備和產品基本成熟,具備商用條件,今年4月韓國和美國也相繼啟動5G應用,在這個大環境下,我國發放5G牌照,一方面通過網絡的建設來帶動產業鏈、製造業服務業的發展,帶動5g的性能提升。
  • 正值5G商用一周年之際,中國院士直言不諱三大問題
    國內5G商用一周年5G,全稱是第五代移動通訊技術,是4G的升級,最明顯的提升在於上網速度。官方數據顯示,5G的理論下載速度可以達到10GB每秒,是4G的十幾二十倍!而且與4G相比,5G網絡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未來很多核心技術都需要它的支持。2019年10月31日,國內三大運營商正式宣布了中國5G進入商用時代,並開始推出各種流量套餐。如今一年的時間過去了,國內的5G建設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無論是基站數量還是用戶人數,亦或者是普及程度,都遠超其他國家或地區!
  • 智慧未來概念具象:速度其實是5G最無聊的應用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曾在《終身成長》一書中提到:「成功者是成長型思維,失敗者是固定型思維。前者更關注自己是否處於發展狀態而非結果,認為能力可於挑戰中獲得提高;後者則習慣把思維局限在一個狹窄的範圍,因此錯失很多機會。」個人成長是如此,公司發展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