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未來概念具象:速度其實是5G最無聊的應用

2020-12-20 錢皓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曾在《終身成長》一書中提到:「成功者是成長型思維,失敗者是固定型思維。前者更關注自己是否處於發展狀態而非結果,認為能力可於挑戰中獲得提高;後者則習慣把思維局限在一個狹窄的範圍,因此錯失很多機會。」

個人成長是如此,公司發展亦是如此。那麼,不斷以創造力刷新用戶體驗的vivo,同樣也能在自我挑戰中尋找新的高度。

一、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機」不同

作為亞洲頂級的通信展會,MWC上海每年都會聚集各大運營商、設備商展示業內的新成就。而回顧vivo近幾年的參展表現,其每次都能展出新技術,也能為行業提供跳脫既有框架的升級思路。

MWC2017上海展會,vivo向外界公布了首款屏幕指紋識別手機,兼具屏幕的一體性以及解鎖的便利性,而後更是開創了此項技術的商用先河。

在各大廠商對屏佔比的極致追求下,解鎖方案被推向變革的路口:放置於屏幕底部的方式不再適用,轉戰後置指紋則又破壞了背面統一性且要培養新的使用習慣。由此,屏幕指紋似乎成了最優解。而當各大廠商還在踟躕不前時,vivo已於MWC2017上海展會發布了首款屏幕指紋手機,不僅可以穿透1.2mm厚的OLED屏幕實現屏下指紋識別,且在防水、防環境光幹擾上也頗具優勢。此後,其於屏幕指紋技術的探索更是如箭在弦,陸續以半屏幕、全屏幕指紋技術打破解鎖區間局限,引領行業風向。

vivo首款屏幕指紋手機

而次年MWC上海,vivo再放大招,推出TOF 3D超感應技術,顛覆了傳統的面部識別體驗,再度點燃行業變革的導火索。

據了解,TOF 3D超感應技術能夠利用傳感器測量目標物距離和輪廓,實現手機對高精度3D信息的採集和運算,相較以往的3D結構光技術,不僅可感應10倍於前者的有效深度信息點,工作距離也是其三倍之多,有望應用於3D人臉識別和解鎖、安全支付、AI美顏等多種場景,為用戶帶來兼具新穎與安全的智能體驗。由此看來,無論是技術維度還是應用維度,vivo似乎都於無形中抬高了整個行業的研發標準,驅動賽道玩家不斷推陳出新。

TOF 3D超感應技術

近期的MWC2019上海展會,vivo同樣保持了一貫的創新節奏,並攜iQOO 5G手機、120W超快閃充、AR眼鏡等諸多成就參展,描繪了一幅關於5G商用後的宏偉藍圖。

今年展會以「智聯萬物」為主題,恰逢中國5G啟動商用,5G相關產品毫無疑問成為了備受關注的焦點之一。而作為前沿科技的弄潮兒,vivo也向行業展示了5G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其中iQOO 5G手機更是以終端連接設備的核心位置攪動了一池春水,不僅帶來了3D複式硬體堆疊方案設計,信號也經優化,便於用戶暢享5G高速網絡。

與此同時,iQOO 5G手機還帶來伴生的應用,5G雲遊戲、5G無線投屏、5G互傳等正成為可能。vivo AR眼鏡首次亮相也引來洶湧人潮,其能支持雙屏異顯和6DOF技術,可以顯示多個可交互應用圖標、時間和天氣,而在連接手機後還將支持AR遊戲、移動辦公、AR影院、面部識別、物體識別五大場景應用,其中,遊戲、辦公兩大典型場景更是深受用戶喜愛,可以切實感知5G時代下的沉浸式新體驗,滿足對未來科技電影中的AR暢想。

正如此前北郵學生何同學在實測5G速度後,提出「速度其實是5G最無聊的應用」設想一樣,5G這片沃土所孕育的巨大生機也將超出所有人的預料。或許vivo也會陸續打開新的視角,不斷完善5G時代的智慧生活服務體系。

二、光鮮背後,底層布局的長跑

如果說,用戶感知的產品體驗是冰山之上的外顯部分,那麼冰山之下便是涵蓋技術研發創新、前瞻性布局的系統性工程。vivo之所以能持續狂奔,同樣要歸功於背後的科研積累,iQOO 5G手機等新品的面世,更是印證了其於5G領域的默默耕耘與長期主義。

嗅到5G風向,vivo率先扎入5G賽道,而基於專業的研發團隊,其也陸續獲得了堆疊技術、射頻技術、天線技術以及散熱技術維度的突破,快速推動5G時代產品商用進程。

早在2016年,vivo便以北京為大本營,成立5G研發中心,團隊不僅囊括了業界學者以及相關領域的高級人才,更是不乏具備多年實戰經驗的通信領域資深專家。此後,深圳、東莞等地的研發中心也相繼落成,形成技術層面的堅實後盾,進一步保障了5G研發工作的高效開展。

而基於如此強大的人才儲備,其於5G核心技術應用上獲得了諸多突破。其一,為解決5G模塊佔用面積過大的問題,推出3D複式硬體堆疊方案釋放更多機身內部空間;其二,通過合併不同制式的射頻通路及射頻器件,減少手機內部射頻天線器件總數,並降低射頻及新架構對性能的影響;其三,克服從天線布局到設計的諸多難題,全面達成無線性能需求;其四,為解決5G功耗提升帶來的散熱問題,提出極具革命性的散熱方案——零感散熱-液冷均熱技術,使得散熱效率呈倍數提升。這些保證了5G產品輕薄和流暢,加速走向大眾市場。

而為了滿足5G時代下人們對於智慧生活的更高期盼,vivo以5G智慧手機為核心打造一主三輔戰略規劃,藉由多元業務矩陣構築5G應用生態,逐漸釋放技術層面的複利效應。

5G的一大特徵就是萬物互聯,而vivo的一主三輔戰略規劃,拉起了多線並進全面進軍5G時代的大旗。一方面,其以5G智慧手機為核心,藉由相關智慧生活場景應用讓5G概念有鼻子有臉,形成具象化的用戶認知,在搶佔心智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其智慧型手機行業的優勢地位;另一方面,其以AR眼鏡、智能手錶、智能耳機等多品類終端為側翼,通過進軍可穿戴設備,走向更廣闊的數字未來。此外,在融合AI、IoT後,Jovi 2.0也帶來了新的驚喜,依託物聯APP與手機的深度整合,用戶可對各種家庭設備與硬體設備進行連接與控制,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使用需求。

不難理解,隨著時間的推移,vivo於5G領域的競爭壁壘也將愈發明顯。從技術出發,5G商用尚在起步階段,因其率先入局且已有成效,並在技術積累上先人一步開啟更高階的研發,逐漸拉開賽道差距;而從生態來看,底層紮實的技術基礎也賦予了產品快速落地及迭代的可能,成為產品創新工廠,有望在一主三輔的戰略規劃下豐滿整個智慧生活服務體系,憑藉業務間的強協同作用夯實流量池。

三、科技基因+用戶洞察,創造力的靈感源頭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裡斯坦森曾說:「絕大多數企業,破壞性創新只是一次性的偶發事件。只有把過去的成功抽象為方法論、工具、理論,下次才能主動應用。」而根據vivo的進化史來看,其之所以有不斷推陳出新的創造力,要歸功於科技驅動與用戶洞察的雙重耦合。

得益於技術維度的厚積薄發,vivo不斷帶來刷屏之作堪稱情理之中。而在如此創造力下,其以科技公司的標籤重新自我定位,似乎也是必然之選。

可以說,一主三輔的戰略規劃間接彰顯了vivo的野望,即從終端設備、服務提供商進化為內涵、外延都更為廣泛多元的科技公司,於全球移動網際網路產業發展進入深水區的當下分食更大市場份額。而無論是研發團隊的組建,還是核心技術的突破與商用,這種「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式的創新,都印證了vivo定位科技公司的成功升級。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隨著科技公司的形象建立,vivo也將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一方面,其需以極致產品為驅動,以智能終端和智慧服務為核心,憑藉技術變革不斷擁抱新的時代紅利,由此保持企業的長久生命力;另一方面,其也需面向消費者創造更大價值增量,在提供優質體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自身品牌影響力。

如果說技術意味著理性,那麼對消費需求的敏銳感知則補足了產品設計時的感性,通過洞悉用戶痛點挖掘新的迭代空間。

用戶痛點是第一生產力,往往能夠倒逼企業反向優化供給。而vivo想用戶所想,實現了精準研發,快速探索設備與服務的高階形態,由此打造更為完整、更具未來感的科技生活新體驗。120W超快閃充的誕生便是如此,考慮到5G手機更高的耗電情況,vivo採用20V/6A的充電方案實現超高充電功率,4000mAh的電池容量,5分鐘即可從0充到50%,13分鐘便能充滿,間接保證續航能力。

在vivo首屆創新日活動上,vivo執行副總裁胡柏山也提到:「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間的邊界正在快速消逝,它們正在以令人興奮的全新方式進行融合,未來世界將是更多的真實世界被數位化的過程。」而能敏銳感知此中趨勢以及用戶偏好的vivo,無疑也將通過創新科技,貫通數字世界的「天馬行空」與物理世界的「星辰大海」,滿足用戶於兩個世界自由穿梭的美好祈願。

四、結語

正如3G時代無法預測4G帶來的流暢體驗一樣,5G對於當下而言同樣是個未知數。

然而看似挑戰之下,卻也為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想像空間。在技術創新與洞察用戶需求的雙驅動下,可待vivo續寫行業新傳奇。

作者:錢皓、平夢菲

相關焦點

  • 淺談美術的抽象美,「具象」概念不能混同於「形象」
    譬如,我們在音樂術語中應用「音色」這個概念,以「色彩」來說明音樂的某些性質,這就是一種借喻。耳朵又怎能聽到顏色呢?如果我們對這類情況都從詞面上膠柱鼓瑟地去追究,那還了得繪畫中也講「色調」,眼睛又怎能看到只有音樂才有的「音調」呢?
  • 劉克振:物聯網 智慧家庭其實最沒搞頭
    智能系統大廠研華算是產業中很早提出物聯網概念的廠商,董事長劉克振對物聯網也有許多獨到的想法,他表示,臺灣產業幾乎過半都不理解物聯網實際的樣貌,在錯誤的理解下,恐會朝不正確的方向前進,尤其是許多廠商喊著要做的智能家庭產品,其實最沒有機會,最大商機應是在智慧工廠、工業4.0、智慧城市與智慧零售上,是臺灣廠商應該著重布局的部分。
  • 5G是什麼?現在的5G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重大的作用嗎?
    5G 等於是蜂窩網絡的第五代技術標準,誤區:有人說5G到來後,速度比4G快10到100倍,因此可以萬物互聯!其實,萬物互聯主要跟IPV6,以及網絡總帶寬有關。首先如果總帶寬不能有效擴大,就算每個人的下載速度達1GB也沒用,因為這樣的話其實就是相互的搶寬帶流量而已,所以5G的重點應該是總帶寬的增加。
  • 5G時代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來深圳這裡可以提前感受下!
    近段時間以來,「5g"是個熱度話題,隔三差五的就帶不同的詞出現在大家的視野,可以肯定的說今年通信行業最火的詞語,非「5G」莫屬。就是除了極大的速度提升外,還帶來的極低的網絡延遲和極大的容量。你有想過5g時代來臨後,未來,你的生活會是怎樣的嗎?沒有想過沒關係,現在我們可以一起「做個夢」幻想一下。
  • 不止是速度!北郵學生測試5G視頻火了
    在何同學的測試中,5G的下載速度可達到700Mbps,一些生活類手機APP,根本來不及看進度條,就已經下完了。但比起對5G速度的體驗,視頻更觸動人心的是,何同學回顧4G時代到來前人們對4G的展望,將其與如今4G帶來的變化對比,從而展開了對5G、對未來的思考。
  • 樹立5G+應用示範智慧園區標杆!未來教育創新港打造文教旅體產業...
    「未來教育創新港園區,就是要創造未來的5G+應用示範智慧園區標杆,傾力打造文教旅體產業生態聯盟。」日前,廣東南方文化產業中心項目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閻京在接受採訪時向記者描述了未來教育創新港的藍圖。可以預言,該項目將為番禺區文教體旅產業經濟發展提供一個「新引擎」。
  • 創泰科技亮相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停車大變革:5G賦能智慧停車未來
    在博覽會大數據展區的創泰科技B4-2F-03展位,可以看到5G賦能智慧停車生態的成果展示:智能巡檢泊位、自動識別車牌號碼、實時記錄停車時長、精準計算停車費用、無感支付的整個應用過程一一呈現,以生動的方式闡述了「無感停車」的概念。
  • 5G三大應用場景將給社會帶來革命性變革
    首先,當然是上網的速度,5G是4G下載速度的100倍以上,速率最快可以達到每秒10個G比特以上。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如果你看一部1080P的高清電影,如果用4G的網絡來下載觀看的話,大約需要一分半鐘多,而5G的網絡,只需要一秒鐘就可以下載完畢。但其實,高速下載的能力,只是5G三大應用場景中的一個場景,叫作增強移動寬帶。
  • 這個大學生在校園測試5G網絡!這個視頻都要看看
    來源:微信公眾號「人民日報」(ID:rmrbwx)、「環球網」(ID:huanqiu-com)、「5G產業圈」(ID:uxuepai5g
  • 智慧教室解決方案-未來新概念教室建設
    解決方案-未來新概念教室建設,用紙屏課堂打造未來教室一、未來新概念智慧教室功能實施以創新教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之前提下,打造一間能綜合培養學生科技、藝術、創新思維的新概念智慧教室,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努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諧發展、全面發展。
  • 智慧教育 概念崛起,智慧教學 又是為哪般?
    智慧教育,僅僅是概念崛起?自2012年教育部所公布的新一輪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開始,「智慧教育」概念開始在教育市場嶄露頭角,成為關於教育議論的主旋律。人們對於學習方式、環境、甚至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都愈發關注。所謂智慧教育,就是指依託物聯網、雲計算、無線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的物聯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態系統。
  • 主打科技牌——榮科科技5G+院前急救填補國內智慧醫療領域空白
    5G網絡是當下國內外數據傳輸中前沿技術,該技術融入智慧醫療體系中也預示著科技助力醫療領域進入高速發展時代。近日從業內傳出消息,榮科科技旗下子公司米健醫療協同廣東移動共同技術研發,為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量身打造了5g院前急救示範系統。
  • 「具象建築」的問題到底在哪?
    「具象建築」在本文中指以還原「他物」外觀為最主要整體形式設計目標的建築,大部分情況下是把「小物」直接放大成建築的設計手法,不包括「符號」在建築上的運用,更不包括將「他物」進行抽象化處理的建築設計,也不包括沒有實際建築功能的巨型雕塑。
  • 深度| 智慧城市的大腦——智慧模型的概念、類型和作用
    對此,提出智慧模型就相當於智慧城市的大腦,可以滿足智慧城市分析的需要;進而對智慧模型的概念、類型和作用進行了剖析,認為智慧模型包含5大類型:城市測度評價模型、城市預測模擬模型、運籌決策模型、城市改變影響評估模型和城市運作模型;並舉例說明了它們在智慧管治、智慧產業、智慧交通、智慧基礎設施、智慧環境、智慧生活等領域的具體應用。
  • 5G的本質只是速度升級 要談顛覆其實還很遙遠
    5G本質僅僅是針對4G的一次速度升級,要想顛覆移動網際網路的格局其實還很遙遠。大部分所謂的「創新」並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無非就是想讓你多花點錢僅此而已。不斷被證偽的創新當初提到5G人們設想出來很多創新應用場景,其中最「凡爾賽」的當屬高大上的遠程醫療。
  • 不止是速度!學生測試5G視頻火了根本來不及看進度條,就下完了
    在何同學的測試中,5G的下載速度可達到700Mbps,一些生活類手機APP,根本來不及看進度條,就已經下完了。但比起對5G速度的體驗,視頻更觸動人心的是,何同學回顧4G時代到來前人們對4G的展望,將其與如今4G帶來的變化對比,從而展開了對5G、對未來的思考。熱評區有網民感嘆:「從他搜索2012年到2013年的4G用處時,就已經贏了。」
  • ISVE商顯洞察|未來智慧零售的新業態——無界零售
    最新消息報導,和阿里「新零售」概念不同,京東認為,未來的零售一定是「無界」的,同時京東也會全面擁抱「無界零售」。那麼什麼是「無界零售」?京東主要從「場景無限、貨物無邊以及人企無間」三方面對無界之「意」進行了闡述。
  • 甘肅民眾「身臨其境」學說英語 5G網絡讓智慧應用「觸手可及」
    甘肅民眾「身臨其境」學說英語 5G網絡讓智慧應用「觸手可及」 2018圖為甘肅移動黨委書記、董事長彭曉川會上介紹甘肅移動已在蘭州新區和有業務應用的熱點區域開展5G網絡建設,並在2020年實現商用。 史靜靜 攝  17日,「絢麗絲路智創未來」—中國移動5G﹠窄帶物聯網與數字甘肅峰會在蘭州舉辦。峰會現場,演示了智能停車、智能井蓋、智能消防、智慧醫療等5G和物聯網應用,其中,「智慧教育」體驗館熱度最高。
  • 華體科技:5G多功能智慧燈杆新應用場景――智慧充電
    預計未來三年我國公共類充電樁將保持80%左右的增速。  一、多功能智慧燈杆充電樁受益新基建浪潮  智慧燈杆作為包含5G基站、視頻監控、無線WIFI、環保監測、燈杆屏等多種模塊的新一代城市信息基礎設施,也可作為充電樁最為便捷的載體而存在。
  • 5G應用創新產業聯盟峰會在穗舉辦:5G+未來科技實驗室揭牌
    為推進中國移動「5G+」計劃發展,構建千行百業5G生態,廣州移動於1月5日在中國移動廣州信息大廈舉辦5G應用創新產業聯盟峰會。本次峰會上,廣州移動聯合政府單位及多家行業夥伴開展5G+未來科技實驗室揭牌、5G核心能力以及合作計劃發布、5G+智慧商貿平臺項目啟動以及5G應用創新產業聯盟重要夥伴籤約等儀式,共謀5G發展機遇,共商5G發展未來。  2020年,廣州移動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1.5萬站,全面投產運營商用SA網絡和商用5G核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