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由來與來歷 清明節重耳、介子推歷史傳說故事100字

2020-12-13 閩南網

  4月5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祭祖和掃墓的重要節日。

  《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節過後,氣溫逐漸升高,雨量增多,正是萬物生長、農民耕作的好時節,因此我國民間向來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說法。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重耳介子推歷史傳說故事100字(版本一)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途中餓暈,臣介子推割下大腿的肉給他吃。後來公子重耳成為晉文公,封賞忠臣忘了介子推。當重耳想起時,介子推卻不願再做官,背著母親隱居在綿山。重耳就放火燒山逼他出山,但大火燒了3天始終不見人出來,上山尋找發覺他和其母已燒死了。在燒焦的柳樹上大仙了有血詩的衣襟「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於是重耳將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次日,重耳登山祭奠,發覺老柳樹復活,賜名「清明柳」,並定為清明節,以祭奠介子推,並勉勵自己勤政清明

清明節重耳介子推歷史傳說故事100字(版本二)

  介之推是春秋時代晉文公的臣子,驪姬之亂發生時,他跟隨重耳出奔,但是當晉文公即位時,晉文公忘記了他的功勞,而且他不敢向晉文公請求俸祿賞賜,所以他感到委屈。他決定和他母親隱居在沒有人知道的地方。晉文公後來發現自己的錯,但是他找不到介之推,因此把一塊田奉給介之推,作為他的祭奠。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介休市綿山。

相關閱讀:

  2018清明高速免費幾天 最新清明節高速免費通行時間

  清明節的由來與來歷 清明節重耳、介子推歷史傳說故事100字

  清明節掃墓時間幾點最好?清明節上墳燒紙的10個禁忌講究

  清明節吃什麼東西食品 中國清明節18種傳統食物介紹

責任編輯:柯金定

相關焦點

  • 清明節前一天是寒食節,為你講述寒食節的由來——介子推的故事
    在中國悠久的民俗文化中,有兩個節日是紀念歷史人物的:一個是端午節,為紀念楚國大夫屈原;一個是寒食節,為緬懷晉國大夫介子推。今天講講介子推的故事。一、重耳流亡: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惠公登基後,害怕公子重耳威脅到他的君位,就派刺客刺殺重耳。
  • 2020清明節來歷20字30字50字 關於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圖片
    2020清明節來歷20字30字50字 關於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圖片時間:2020-04-04 23: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清明節來歷20字30字50字 關於清明節手抄報簡單又漂亮圖片 清明節又稱冥節、踏青節。
  • 清明節來歷的故事50字 臨沂人你能簡短介紹這個節日嗎
    今天是清明節,關於清明節每個臨沂人都不陌生,但你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你能用簡短的語言說明清明的由來嗎?小編就來給大家由簡入繁的講解一下清明。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   重耳又累又餓,忠臣介子推為了不讓他餓死,便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來給他吃,重耳十分感激。
  • 清明節被韓國申遺了嗎?清明節背後的悲壯故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熟悉的詩句道出了清明節的氣象和特徵,自從孔子被說成是韓國的,「端午節」被韓國申遺成功,那麼很多人會問我們的「清明節」被他們申遺了嗎?那麼到底清明節有著怎樣的來歷呢?
  • 清明節的來歷由來簡短一點 清明節起源與歷史故事
    清明節的來歷由來簡短一點  清明節的名稱來由得名於節氣,《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因此得名。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歷史悠久,由來於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
  • 清明節的歷史由來你真的了解嗎 老祖宗說的五大禁忌定要謹記
    清明節的歷史由來你真的了解嗎 老祖宗說的五大禁忌定要謹記時間:2020-04-04 18: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的歷史由來你真的了解嗎 老祖宗說的五大禁忌定要謹記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中國清明節的由來和傳說_與清明節有關的詩句詩詞彙總
    中國清明節的由來和傳說有哪些?2020清明節放假時間從4月4日(周六)開始放假,持續三天到4月6日(周一),清明節假期明天就開始了,你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和清明節有關的詩詞有哪些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供大家查看: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揭秘| 清明節是什麼來歷?它又是用來紀念誰的?
    中國傳統的節日都是有來頭的,就像端午節用來紀念屈原一樣,其實清明節也是用來紀念一個古人的。清明節是什麼來歷?它又是用來紀念誰的?傳說清明節是用來紀念一位古人的,而這個人就是春秋時候的晉國人介子推。介子推很忠心,不但沒有獨自逃跑,還追隨公子重耳出逃,期間經歷了多種苦難艱險。逃竄的日子很是可怕,饑寒交迫,病厄交加。有次路中他們的乾糧被土匪搶走,公子重耳因為饑寒交迫暈了過去。介子推見狀就忍痛割下身上的肉給重耳吃。重耳因為這事非常感動,覺得介子推是一個忠君愛主的人,許諾以後當上君王一定會好好報答他。在十九年的生死逃亡中,重耳終於迎來了黎明前的光束。
  • 關於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你了解多少?
    那麼關於清明節的由來,以及這個節日裡的一些傳統習俗,你了解的有多少呢?   寒食節的由來     關於寒食節的由來,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計毒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以後,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
  • 寒食節和清明節的真正起源與介子推無關,介子推也不是被燒死
    寒食節是我國古代民間流行的一個重大節日,一般定為清明節前一天,後來,人們把清明寒食兩個鄰近的節日合併為一。關於寒食節的起源,一般都認為是為紀念春秋時晉國忠臣介子推,也叫介之推。春秋時期的晉國公子重耳,因宮廷內亂出逃19年,身邊有幾個忠臣始終追隨,不離不棄,介子推就是其中一位。
  • 介子推與清明節
    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逃避災難,到處奔走,流亡他國。重耳在流亡期間,受盡了屈辱。以前和他一道逃亡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逃走了,其中含有他的舅舅,走時還捲走了他的細軟。最後,他身邊只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大臣,一直不離不棄地追隨著他。其中有一名叫介子推的大臣。一次,重耳餓得暈了過去。
  • 清明節的來歷和風俗簡單 2020清明節來源故事以及傳統習俗推薦
    清明節為每年公曆4月5日前後,2020年清明節是4月4日。清明節既是節氣之一也是傳統節日,而清明節的來歷和紀念介子推有關。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
  • 解讀清明節:從寒食到清明 掃墓祭祖是不變的主題
    傳說清明節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晉國,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名叫重耳,他在當上晉國的國君之前,為了避免追殺曾經在外逃亡十九年。重耳不止一個人逃,跟隨他逃亡十九年的忠心大臣不少,其中有一個人叫介子推。在重耳最困難的時候,連飯也吃不上了,餓的眼冒金星,跟一個農夫要飯,那個農夫給了他一塊土坷垃。為了給重耳果腹,介子推偷偷將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一塊,就著野菜做了一碗湯。
  • 清明節吃青糰子的由來原因 清明果材料做法步驟竅門
    中國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包括上巳節、清明節等,由於農業社會物質匱乏的特性,傳統節日強調「吃」的文化,清明果之於清明(後逐漸覆蓋了上巳、寒食兩個節日),具有飲食豐富性、禮儀儀式性、家庭參與性。閩臺民俗是中華文化一體,例如在閩臺將清明節祭祀祖先、吃清明果等民俗作為主要活動,亦很盛行於古代中原清明踏青之俗。清明果外皮綠色,多用艾草或鼠鞠草做成,較軟,久置後變硬。餡分鹹甜等種類,形狀有類「元寶形」和圓形之分。
  • 今天——清明節的由來和風俗
    清明節的由來春秋時期,晉國的大臣介子推,保護晉國重耳出逃,在饑寒交迫之際,為了不讓重耳餓死,把自己的大腿肉割下來給重耳吃。後來重耳當上了晉國的大王,要給介子推封官,介子推不肯做官,隱居到大山裡。有人為了把介子推逼出來,建議放火燒山,結果火燒了好多天,介子推依然沒有出來。等火熄滅後,介子推的屍體被人們找到。安葬時發現介子推身後有個柳樹樹洞,洞裡有片衣襟,上面寫了一首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 清明節的真實來歷,作為父母的你教過孩子嗎?
    每個人都知道清明節放假,清明節掃墓、祭祖,清明前後攜家人春遊、踏青。但是有幾個人能清楚知道清明節的來歷呢?這都是我國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髓,所以才能傳承這麼久,相信很多父母知道的也不多,更別說孩子了,這是一種源於尋根、重於傳承的追思。清明節的來歷!
  • 什麼是清明節為了紀念誰 臨沂人知道清明節具體含義嗎
    清明節是我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關於清明節的含義和由來不知道各位網友都清楚嗎?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 四月四日是清明節,你知道清明節祭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但是真正人民開始重視和上墳祭祀起始於周代,距離現在已經2500多年歷史了。在古代周朝時期,群眾是很封建的,對神的祭祀和對已去之人的懷念很隆重,那時候的清明還沒現在一樣賦予了很多功能,比較單一。
  • 清明節由來及習俗
    一.清明節由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祭祖節等,是中華民族傳統隆重盛大的春祭節日,屬於慎終追遠、禮敬祖先、弘揚孝道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清明節習俗甚多,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
  • 家長講給孩子聽的清明節禮儀及習俗
    01清明節的由來每年的四月五號是清明是,清明節和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合稱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清明節有很多的風俗,比如,掃墓,踏青,吃青團等等,那為什麼會有這些風俗呢?這就要說到清明節的由來。介子推一聽,連忙就去找吃的,可是他找了半天卻發現什麼都沒有, 他失望極了,心裡急得像著了火,突然,他想到了什麼?他猛的,從懷裡抽出一把鋒利的刀子。重耳躺在地上,感覺越來越難受,這時介子推回來將一塊烤肉遞到他嘴邊說,公子吃些烤肉吧。重耳立刻大口大口吃了個痛快,肚子吃飽了 頓時精神百倍。就問道:「奇怪呀,這裡什麼也沒有,你從哪兒弄來的這麼一塊兒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