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甜食時舔手指的可愛小男孩
有一天,丁丁媽媽滿臉鬱悶地來找林老師,坐下來沒說幾句話,就大哭。林老師給她倒了一杯水,遞上紙巾,然後,等著她安靜下來。
丁丁媽媽邊哭邊說:「林老師,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我發現丁丁開始啃指甲了,剛開始還只是偶爾,後來越來越頻繁。我一直沒有太放在心上,覺得會很快過去的,但是最近這幾天他生病在家,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啃指甲,啃得血肉模糊,越來越投入,越來越專注。我心裡煩透了,我想丁丁一定是焦慮了,但我不知道他在焦慮什麼,也不知道他為什麼焦慮。剛才我實在忍不住,動手打了他一頓。林老師,我快崩潰了,希望您能幫幫我。」
說完,丁丁媽媽終於平靜了下來。
林老師指出上個月為了此事王老師特意跟丁丁媽聊過這類話題並且問過丁丁媽是不是在家裡限制了丁吃糖了。當時回答是限制的。
所以孩子為什麼吃手原因就是限制吃糖,讓孩子產生了焦慮。
丁丁媽按照林老師說的回家後不再限制孩子吃糖,兩個月後的一天歡天喜地跑到林老師面前說丁丁已經不啃手指而且也不怎麼吃糖了。
那麼丁丁媽在這兩個月做了什麼呢?
那天離開後丁丁媽跟丁丁爸深聊了一個晚上就丁丁吃糖問題達成了共識不再限制,完全放開,相信孩子。放開之後孩子剛開始很熱衷吃糖但是一周後漸漸對吃糖沒有了興趣,有時還得提醒才勉強吃上一顆,而且也不啃手指了。
緊張的中年男子不停的啃手指
實在有特殊情況(很少很少)覺得有必要實施限制,也請在限制時注意方法和技巧,,儘量少讓孩子感覺到自身(天性)被限制。至於如何以孩子感覺不到限制的方式實施限制,就是家庭教育的智慧。
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林老師一再強調的:面對生命所有的天性,都必須依上述原則予以全然接納,而絕不能說這個天性可以接納,那個不可以,否則,就很容易出現類似丁丁這樣的狀況。
切記上述這一點,這是生命教育、心靈教育、人性教育的真正關鍵之所在。
生命安全感的滿足至關重要,怎麼滿足孩子的安全感,就是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壞東西,壞事情。
當我們開始尊重,理解,信任生活(生命)的時候,生活(生命)也會回報我們尊重,理解和信任。
這就是愛,尊重,理解,信任,接納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