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仔細觀察過,你會發現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這樣那樣的習慣性行為,比如啃指甲、愛打人,面對孩子的這些行為,大部分家長的第一反應都是制止,但最後你會發現,不論制止多少回,孩子還是照做。這不是孩子故意跟父母作對,而是大部分父母只制止了表象,但卻沒看到這些行為表象背後暴露出的孩子心理健康問題,所以自然是治標不治本了。
所以今天聞達君將給大家分析6種在孩子身上最常見的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幫助父母更了解孩子內心,從而更好地幫助孩子解決心理健康問題,做到既治標又治本!
故事案例:今年6歲的小凱,脾氣急躁,幼兒園裡的小朋友都被他得罪了個遍,只要別人稍不順他心意,他便會雷霆大怒,經常上著課就和其他同學打起來,這也導致小凱成了其他家長眼裡的問題學生。
心理分析: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實際上,大部分脾氣暴躁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易怒的家長。如果你家孩子脾氣急躁,平時愛動手打人,家長應該反觀自己是不是給孩子樹立了這樣的壞榜樣?
解決辦法:隔離孩子並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榜樣
和一個正在氣頭上的孩子硬碰硬並不是一個聰明的做法,面對一個暴怒的孩子,最好的方法是讓孩子暫時離開人群,給孩子冷靜的時間,也避免孩子因衝動而傷害他人。除此之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溫和、講理的好形象,在孩子面前要儘量做好情緒管理,父母雙方更是要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打架。
故事案例:今年已經9歲的小敏,是個文靜乖巧的小女孩,但其實她也有讓父母頭疼的地方。小敏平時十分依賴媽媽,上學的時候她要求媽媽必須陪她進校,晚上睡覺的時候她也不願意自己睡一間房,一定要和媽媽擠在一張床上,總之她對媽媽的依賴已經到了寸步不離的程度。
心理分析:5歲以下的孩子依賴父母屬於正常現象,但已經9歲的孩子再對父母如此依賴,就屬於過度依賴了。如果你的孩子對你過度依賴,請你仔細回想,在孩子幼兒時期,你是不是對孩子過度保護和溺愛了?這就是導致孩子長大後仍會因為和父母分離而產生焦慮的原因。
解決辦法:父母學會放手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父母必須學會放手,不要總是想著把孩子保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建議家長可以鼓勵孩子獨立去完成一件事,儘量挑選難度較低的,要讓孩子在第一次嘗試獨立時就感受到成就感,這才能激勵孩子繼續邁出下一步。
故事案例:4歲的小男孩方方,今年剛上幼兒園,沒想到一個月後,老師打來電話反映孩子在班上經常獨自行動,表現出孤僻、不合群的樣子,除了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他也不愛參加集體活動,每次這種時候,他都會躲在最後一排。
心理分析:面對新環境,別說是孩子,就算是大人也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孤僻、不合群、膽小,這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自我保護行為。但是同樣是自我保護,有的孩子三天就能完全融入一個新集體,有的人卻像方方一樣,用了一個月還沒能完全適應,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就要追溯到孩子的成長環境上了,如果孩子從小生活在一個比較封閉的環境中,接觸的人只有家裡人,適應能力差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解決辦法:多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
這類孩子其實沒有什麼品行上的大問題,他們只是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適應,如果家長希望孩子在今後能更好更快地融入集體,不妨從現在開始就多帶孩子去參加集體活動吧,多讓他和其他孩子接觸,讓他知道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是一件快樂的事。
故事案例:8歲的小剛性子很急,每次他跟父母提的需求沒被滿足,他便會大吼大叫,又是撞牆又是揪自己頭髮,有一次甚至還狠狠地扇了自己幾巴掌,這可把小剛的父母嚇壞了。
心理分析:類似撞牆、扇巴掌這種自我懲罰式的行為都是孩子表達自己訴求的一種方式,當他們提出的要求沒被滿足時,他們就會通過這種方式來吸引家長注意、發洩情緒。
解決辦法:合理疏導孩子情緒
這裡孩子有一個典型的問題:不懂得合理髮洩情緒。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應該溫柔、平靜地幫助孩子疏導情緒,如果他這種行為是發生在訴求不被滿足後,家長應該條理分明又不失溫度地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行,而不是一時心軟就滿足孩子,因為你的心軟就是在給孩子一個信號:這個方法能讓我得到想要的東西。如此一來,下次再遇到類似的情況,孩子還是會採取同樣的方法,所以這一點家長必須切記!
故事案例:今年已經8歲的楠楠,平時總愛吸吮自己的大拇指,以致於現在大拇指都有點變形了,不僅如此,這還導致楠楠門牙發育不好,嘴唇也有些外翻的趨勢。
心理分析:超過4歲還有吸吮手指習慣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是因為小時候被強制斷奶而導致的,孩子戒奶這個過程沒有合理的過渡,使得他們一時之間無法適應。
解決辦法:分散注意力
這個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父母多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想吸吮手指時,家長可以拿出一些玩具來給孩子玩,儘可能讓孩子的手有事可做,久而久之,孩子吮手指的習慣就能得到較好的糾正。
故事案例:11歲的小美平時喜歡啃指甲,上課啃、做作業啃,就連看電視的時候都在啃,常年啃指甲、撕手皮的習慣讓她的手十分醜陋。
心理分析:從生理角度上看,孩子愛啃指甲和體內缺乏某微量元素有關;從心理角度上看,孩子愛啃指甲主要是出於焦慮。
解決辦法:幫助孩子緩解壓力,為孩子提供舒適的環境
這個年紀的小孩焦慮的事情無非就是學習和人際關係,如果是因為學習緊張,家長應該適當減輕自己給孩子的成績壓力,如果是因為人際關係處理不好而焦慮,家長就更應該充當一個心理諮詢師,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心裡的想法,並給出一些建議,相信我,你的建議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結束啦,孩子的大部分行為都有跡可循,如果家長能稍微懂點孩子心理方面的知識,讀懂孩子自然不在話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