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Ainee媽咪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孩子出生後3個月就「自學成才」學會了如何吃手指,這樣的動作由小寶寶做出來特別的可愛。
其實,這個時候孩子出現「啃手」的行為是很正常的,在保證孩子手乾淨的情況下,父母們不用過多地制止,這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
但是,等孩子8、9個月時這種吃手的習慣還存在時,爸爸媽媽們就應該適時制止了,要不然家長會驚訝地發現,孩子即使長大了還是會有「啃手指」的習慣。
寶寶總是愛「啃指甲」,讓寶媽很焦慮
葉子的女兒已經3歲了,很快就要上幼兒園了,所以這段時間葉子再忙也會抽時間輔導孩子學習,想給女兒打下一個良好基礎。
但是,葉子在教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卻發現寶寶總是愛「啃指甲」,如果碰到難題女兒甚至能啃半個多小時的指甲,現在她的甲床已經非常短了。葉子不免有些懷疑,孩子這麼喜歡啃手是因為缺少維生素嗎?
葉子回想了一下,發現女兒好像從小就有「啃指甲」的壞習慣,但是自己卻覺得這是小寶寶的正常現象沒有理會,可現在這種情況卻讓她非常焦慮,因為女兒雖然不在自己面前啃,可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卻啃得更嚴重了。
孩子「啃指甲」是因為缺少維生素的緣故嗎?原因其實並沒那麼簡單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喜歡「啃指甲」是因為身體裡缺少了微量元素,但事實上現在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缺鋅這種情況並不常見,跟寶寶的飲食也沒有多大關係。
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啃指甲時,除了要考慮孩子身體中缺少鋅元素以外,還要考慮這其中是否有什麼深層原因,家長平日裡並沒有注意。
孩子「啃指甲」的「深層」原因父母要了解一下
1. 孩子覺得緊張
「啃指甲」這種壞習慣更多源於孩子的心理問題,他們往往會因為焦慮和缺乏安全感而啃指甲,這樣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寶寶的情緒。
而媽媽不了解原因的訓斥和責罵,只會加重孩子焦慮緊張的程度,導致他們啃指甲更嚴重,出現惡性循環。
2. 孩子模仿父母的行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是會盲目模仿爸爸媽媽。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能並沒有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經常不自覺地在小寶寶面前啃指甲,孩子覺得有趣也會學習,漸漸地這種壞習慣就改不掉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可以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呢?
1. 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產生緊張、焦慮等情緒時,他們會通過啃指甲這種方式來緩解壓力,這時家長要及時安撫孩子,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幫助他們尋找其他方式來發洩自己的情緒,減輕壓力。
2. 定期幫助寶寶修剪指甲,可以嘗試給孩子塗指甲油
有些寶寶咬指甲屬於怪癖的一種,他們在心中對自己的指甲長度有預期,一旦指甲長於「臨界值」那麼孩子就忍不住想要咬,所以媽媽們可以定期幫孩子修剪指甲。
有些小朋友喜歡漂亮,家長可以採用給寶寶塗指甲的方式來幫他們糾正啃指甲這個壞習慣,女孩子可以塗一些帶顏色的,男孩子可以塗透明的,這樣孩子為了不破壞自己漂亮的手,在啃指甲前也要再三考慮。
【貼心寄語】
啃指甲這件事看似很小,背後卻隱藏著孩子心理的變化,父母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今日話題:你家寶寶喜歡啃指甲嗎?
我是Ainee媽咪,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2歲寶寶的媽媽,我們將會持續和大家分享更多育兒母嬰的經驗和知識,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