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為孩子愛啃指甲而犯愁,無論是怎麼管教,啃指甲這個毛病都改不過來。好像這件事情有魔力吸引孩子一般,小時候改正不過來這個缺點,長大也依舊保留這個習慣。
此前王一博就多次被網友拍攝到過「啃指甲」,我們都知道這個行為是特別不禮貌的,不過為什麼孩子愛啃指甲,還不易改正呢?可以從兩個角度解答,一、孩子到了口欲期,二、心理習慣。
口欲期從嬰兒時期就已經開始了,我們會發現很多小寶寶喜歡把手指頭放在嘴裡裹,即便自己已經感到不舒服了,也不願把手指拿出。大一些還會把周圍的東西往嘴填,其實這就是孩子在口欲期最常見的表現。
心理習慣一般是當孩子感到困惑,或者是思考時,孩子會習慣性地做出一些慰藉的動作,而啃手指就成為了大多數孩子的首選。這幾好比有的人思考時喜歡撓頭髮,拄下巴是一樣的道理。久而久之孩子的這個習慣就難以改正了,並且還會伴隨長大。
孩子愛啃指甲有沒有壞處呢?答案是有,別小看這個小舉動,從這個舉動也能看出孩子的結局。一位心理專家說過,愛啃指甲的孩子一般心裡都有一些焦慮、抑鬱等心理疾病。因為孩子外在表現正說明孩子內心有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有30%多的兒童抑鬱症患者,都有過類似咬指甲的行為。
所以,當孩子習慣性啃指甲,家長就要考慮孩子是否遇到了心理問題。其次從常識上我們都知道手指上有很多細菌,俗話時候「病從口入」,在有流行病毒期間,如果孩子總是不經意就啃手指頭,還容易患染疾病。
而且,小孩子啃手指頭還看得過去,成年人在公共場合也啃手指是非常不美觀的,容易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不管從什麼角度上考慮,都不應該讓孩子有啃手指頭這一習慣。那麼家長應該怎麼改正孩子愛啃手指這一壞習慣呢?
1.不要強行阻止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啃手指,就會非常生氣,甚至會直接打孩子手或者嘴,有的家長還會用吼罵的方式管教。這樣的教育方法都是不對的,不僅不能改正這個壞習慣,還容易當孩子只要感到恐懼時就會做出下意識啃手指的動作。而且經常受到父母吼叫還會導致孩子變得膽小,所以,一定不要強行阻止孩子這個行為。
2.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專注地啃指甲時,聰明的家長應該不動聲色地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讓孩子一起來參與一個活動,或者是給孩子一個水果,讓孩子不由自主的自己終止啃手指這個行為。這樣的次數多了,孩子就不會專注於啃手指這個習慣,慢慢就能改正過來。
3.從心理原因著手
讓孩子從心理上克服這個習慣,家長可以直觀地讓孩子看到啃手指的危害,比如指甲裡的細菌、變形的指甲對手指有什麼壞處,讓孩子自己認識到啃指甲是特別不衛生的行為,能夠有效地從根本上解決孩子愛啃指甲這一習慣。
孩子啃指甲看似是一個小習慣,但是還真有大文章,不想孩子長大後還遺留小時候的壞習慣,一定要用適當的方法改正壞習慣,不要只會責罵孩子,否則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