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被人們看作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是對自己心靈的徹底放飛,讓一身疲憊了無蹤影。於是很多人在選擇旅遊目的地的時候,大多選擇一些風景秀麗的大好河山或者是經濟繁榮的都市。
但總存在特殊情況,有一些人就是喜歡去體驗陰森恐怖的地方,用另一種方式來刺激自己心靈的釋放。所以很多景區也都會搭配一些鬼屋等地區。不過相比於專門建設的而言,自然的反而更有韻味。所以位於上海虹口區的「1933老場房」,備受歡迎。
在人們的傳統印象裡,「魔都」上海是崛起的國際大都市,是我國的金融中心,很多人來這裡都是為了體驗所謂紙醉金迷的生活,享受購物的樂趣。所以迪士尼樂園、東方明珠、上海外灘等備受歡迎。而我們剛剛提到的「1933老場房」就是香港區別與這些香港大眾景點的存在,讓香港的旅遊更為豐富多彩。
「1933老場房」 顧名思義,建造於20世紀30年代,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當時上海對大量牲畜的需求,應對上海急劇增長的人口以及生活需要。據悉,該屠宰場是當時全國,乃至全亞洲最大,最先進的專門用來宰殺牲畜的地方,也就是屠宰場,總耗資為330多萬元白銀,即使放到現在,也絕對是一項大工程。
該屠宰場當時全部採用英國進口的「混凝土」,整體建築風格為典型的歐式風格,「無梁樓梯」「旋梯」等標誌性建築全部體現在其中。而且還需要強調一點的是,該建築物對物理原理的運用在當時達到了極致,尤其是在溫度控制方面,就是在當下炎熱的夏天,身處這裡依然會讓你感到涼爽。即使在工業文明進步發展的今天,能夠做到這樣的建築也並不常見,由此可見建築者智慧的強大。
而這裡被稱為是上海最恐怖的景點,主要就是因為常年累積下來的宰殺牲畜的血腥氣息,總讓人心裡莫名地膽顫。再加上這裡從建築至今始終堅守的冷色調風格,再度加強了這裡恐怖的氣息。要知道,這種非特異而為的恐怖是最令人害怕的。上海一陰冷景點,上世紀是個「巨型屠宰場」,現成文藝青年的樂園。
不過之後隨著上海本身發展需求,這座最大最先進的屠宰場建築被逐漸摒棄,不再用來大規模宰殺牲畜,而是改變成為了一處文創樂園,許多知名的文創商店、創業公司、網紅咖啡店等都紛紛入駐這裡,讓這裡的「恐怖與血腥」和新時代氣息相結合起來。而且在這些文創店、咖啡店等的驅使下,這裡成為了上海文藝青年乃至全國文藝青年的匯聚地。
當然了,由於定位的改變,「1933老場房」也進行了相應的修繕和改造。不過由於當時工程建築的先進,所以大體風格依然保留最開始屠宰場的意義。畢竟作為30年代最傑出的一處建築,還是很有歷史研究價值的,儘管它處處充滿了血腥。
在這個近代與現代建築相融合的地方,總能給人一種莫名的感覺。你明明感覺心裡發涼,甚至恐懼,但是充滿特色的現代建築總會讓你挪不動腳步,即使是在夜幕降臨的時候。當然了,隨著時間的衝洗,這裡的血腥味也早已不再那麼濃厚,甚至逐漸消散,那些所謂的恐怖其實很大程度上都是我們自己的心理作用罷了。更多時候,這裡其實就是一處充滿文藝氣息的文創園。
上海讓人害怕的景點,原是個大型屠宰場,現在是文藝青年的聚集地。在20世紀30年代的建築之所以保留,也是對當下發展的一種警醒,時刻告訴人們落後就要挨打,當然了,也有一部分原因應該是從經濟節約的角度進行考慮的,畢竟如此良心的工程至今依然屹立不倒,又為什麼要大費周章地推倒重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