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見了,武岡一中原校區!新武岡十中,您好
剛剛,新武岡十中正式掛名字了!繼原武岡三中校址換牌成武岡市第二實驗小學後,今天早上小編路過原一中校區發現一中校區已經換名成武岡市第十中學了!此前,武岡十中新生在三中校區進行註冊報到。小編在後臺就收到許多微友的信息詢問:「武岡十中不是搬到一中嗎?
-
再見了,武岡一中原校區!新武岡十中,您好!
剛剛,新武岡十中正式掛名字了!繼原武岡三中校址換牌成武岡市第二實驗小學後,今天早上小編路過原一中校區發現一中校區已經換名成武岡市第十中學了!此前,武岡十中新生在三中校區進行註冊報到。小編在後臺就收到許多微友的信息詢問:「武岡十中不是搬到一中嗎?怎麼在三中報名呢?
-
【邵陽市】武岡化解義務教育「超大班額」
擴大規模 改善條件 武岡化解義務教育「超大班額」 9月1日,家住武岡市法相巖街道法相巖社區的初二新生尹宣高高興興辦好了開學報到手續,其學籍學位從武岡三中轉至新建成的武岡思源實驗學校 武岡三中是當地大班額問題較突出的學校,最大班額107人、最小82人。這次學位分流後,該校共有941名學生換了學校。目前,該校最大班人數65人、最小55人。 武岡是邵陽市大班額問題較突出的縣(市)。
-
湖南武岡市有哪些特產呢?「武岡滷菜」有了解嗎?
自西漢文景置縣起,武岡封侯立郡、設府置州,歷為軍、路、府、州、縣治所。公元前124年,長沙定王之子劉遂為都梁侯國敬候,在武岡置都梁侯國,歷時131年。公元1423年,朱元璋第18子朱木便在武岡封「岷王」,建王城,傳襲14代,歷時228年。
-
新學期 新起點——武岡三中開學第一天
紅網時刻8月25日訊(通訊員 楊揚 林朝暉 姜貽國)8月25日是武岡三中2020級新生報到入校軍訓的日子,初一新生們興高採烈地進入校園,武岡三中各項開學工作準備就緒,校園環境煥然一新,學校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的學期。早上八點,武岡三中的工作人員早已到崗到位,新生報到秩序井然,學校門口設立了諮詢臺、指示牌,安保人員在現場維持秩序。
-
武岡市教育局唐軍局長蒞臨武岡九中指導工作
當代商報訊:(融媒體記者 譚宗佑 唐偉 陸紅東 通訊員 聶豔麗)8月8日中午,烈日炎炎,武岡市教育局唐軍局長一行在百忙中蒞臨武岡九中指導工作,對武岡九中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尤其對今年高考9名學生上本科線表示祝賀,肯定九中人對教育的堅守以及教師敬業創業精神,鼓勵年輕教師紮根農村教育的奉獻精神,同時唐局長對我校今後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把軍事化管理作為農村留守學生成才成人的重要管理手段
-
全省首個魚類健康養殖院士工作室落戶武岡
邵陽新聞網12月19日訊(記者 程懿 通訊員 羅建峰 熊小洋)12月19日,劉少軍院士工作室授牌暨湖南師範大學魚類健康養殖科研基地、雪峰山魚種繁殖穀揭牌儀式在武岡市舉行,全省首個魚類健康養殖院士工作室正式落戶武岡。邵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龔文密宣布基地啟用並為基地揭牌。
-
武岡市首批標準化新渡船「上崗」
紅網武岡11月6日訊(通訊員 關楊博 劉曉田) 「安全舒適,坐這樣先進的船出行,我們老百姓確實放心。」11月5日上午,武岡市頭堂鄉青安堰渡口,李先生在試乘新渡船過江後非常高興。當天,武岡市完成標準化改造的8艘渡船正式交付使用,剩下的11艘將於11月底前全部到位。
-
【視頻】 師大附中武岡一中:新學期 新氣象
National Day 師大附中武岡一中:新學期 新氣象 日前,湖南師大附屬武岡實驗中學順利實現整體搬遷。8月13日,記者在師大武岡附中看到,工作人員緊鑼密鼓,開學前的準備工作如火如荼。
-
【邵陽市】讓孩子們「好入園」「入好園」——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
武岡市鄧家鋪鎮,是一個擁有6.2萬人的大鎮。但很長時間,鎮裡沒有一所公辦幼兒園。 今年9月,一所佔地11.5畝、投入近千萬元的鄧家鋪鎮中心幼兒園正式建成招生,一下子迎來128名幼兒入讀。
-
讓孩子們「好入園」「入好園」 ——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
今年9月,一所佔地11.5畝、投入近千萬元的鄧家鋪鎮中心幼兒園正式建成招生,一下子迎來128名幼兒入讀。同時,鎮裡原有的11所民辦幼兒園採取轉設、委託等方式,共新增1200個公辦幼兒園學位,已基本滿足全鎮幼兒入園需求。 這是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武岡以「公辦引領,民辦提升」為基本思路,不斷創新理念,加大投入,積極發展學前教育。
-
武岡市第三中學:匯聚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武岡市新的第三中學正式揭牌。8月28日,武岡市新的第三中學正式揭牌,學校秉承「辦一流教育、育一流人才」的宗旨,做到特色彰顯、亮點紛呈,成為武岡教育事業中一顆閃亮的明珠。揭牌儀式上,武岡市第三中學校長楊揚做了熱情洋溢的發言,他希望學校要充分利用名校優勢,在辦學理念,管理模式等方面優化組合,大膽創新;每個教師都要深知自己所肩負的使命,轉變教學觀念,積極進行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同時,積極探索先進的教育管理理念,努力把武岡三中辦成一所有特色、讓群眾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學校。隨後,在全體教師共同見證下,學校領導為武岡市第三中學揭牌。
-
讓孩子們「好入園」「入好園」——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
今年9月,一所佔地11.5畝、投入近千萬元的鄧家鋪鎮中心幼兒園正式建成招生,一下子迎來128名幼兒入讀。同時,鎮裡原有的11所民辦幼兒園採取轉設、委託等方式,共新增1200個公辦幼兒園學位,已基本滿足全鎮幼兒入園需求。這是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的一個縮影。
-
武岡紅色記憶館:全省乃至全國紅色文化開發、研學基地開館
武岡首家「紅色記憶」館開館追紅色記憶,走紅色足跡,悟紅色精神。12月26日,正值偉大領袖毛主席誕辰126周年之際,武岡首家「紅色記憶」館在武岡市荷塘村都梁文化產業園正式開館,同時也是武岡市民間文物保護協會成立的日子。開館儀式上,來自全國各地的民間文物保護協會成員及武岡本地成員及民間收藏愛好者共聚一堂,其樂融融、熱鬧非凡。
-
經典誦讀進鄉村 武岡拓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新思路
紅網時刻10月30日訊(通訊員 付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10月30日上午,武岡市邊遠鄉村鄧元泰鎮黃茅小學六一班教室裡傳來不一樣的朗朗書聲,該班學生每人手捧《大學》,正在齊聲誦讀經典篇章。武岡作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縣區,各平臺探索多種形式推廣文明風尚、文明生活。
-
武岡九中教育奇蹟再現,低分學生高考同樣可以考上本科大學!
您還在為孩子初三畢業成績在800分以上,選讀武岡九中,高中畢業考不上本科大學,學費全退,你還糾結嗎?興邦教育武岡九中將為您解決,您的選擇將決定孩子的未來!六、繼續「關愛留守兒童」:武岡九中繼續「關愛留守兒童」為國家精準扶貧再立新功做出應有的貢獻。
-
武岡市暑期「校園足球精英」訓練營 開啟「飛揚+遠帆」模式
8月13日,武岡市青少年暑期「校園足球精英」訓練營閉營儀式在新東中心小學完滿落幕。據悉,訓練營於7月15日面向全市小學進行公開選拔,遴選出男、女足球隊員共60人,7月20日正式開營。訓練營由40位男生、20位女生和8位教練組成,把隊員分為「武岡飛揚」和「武岡遠帆」兩個隊。
-
春風十裡不如你,致敬邵陽最美鄉賢:武岡耄耋夫妻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路
戀上武岡Crush on wugang 休閒·品味·分享武岡人·武岡情 2020年1月7日,湖南邵陽市農業農村局公布了2019年度全市「最美鄉風文明村」、「最美新鄉賢」名單,武岡市文坪鎮85歲的霍仁坤老人喜獲邵陽市「最美新鄉賢」榮譽稱號
-
湖南武岡市第二中學發起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號召
痴心執著辦教育,無私無我育新人武岡市第二中學發起向張桂梅同志學習的號召周校長指出,只有像張老師一樣痴心執著辦教育,無私無我育新人,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樹人,才能真正做到為黨為國育人才。最後,周校長號召全體教師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用愛和執著投入教育事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共同譜寫武岡二中教育新篇章。
-
武岡境內古橋記
6月17日,藍天白雲映襯下的武岡市鄧元泰鎮木瓜橋依然挺立。該橋建在赧水之上,為石木結構風雨橋,已有300多年歷史,為武岡到城步的交通要道,歷經風雨,又稱紅軍橋。 6月17日,「四水探源」採訪組從城步入武岡。陡峭的地勢漸趨平坦,從山間窄谷擇路而來的資水正源——赧水,仿佛長籲了一口氣,變得舒緩開闊起來。 資水在武岡遇到第一座橋是木瓜橋,位於武岡市西南鄧元泰鎮木瓜村東。 這座石墩木廊風雨橋,長40多米,寬5米,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1869年重修,如今依舊忠實地守護在資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