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們「好入園」「入好園」 ——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

2020-12-10 湖南在線

讓孩子們「好入園」「入好園」

——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 通訊員 張二健

武岡市鄧家鋪鎮,是一個擁有6.2萬人的大鎮。但很長時間,鎮裡沒有一所公辦幼兒園。

今年9月,一所佔地11.5畝、投入近千萬元的鄧家鋪鎮中心幼兒園正式建成招生,一下子迎來128名幼兒入讀。同時,鎮裡原有的11所民辦幼兒園採取轉設、委託等方式,共新增1200個公辦幼兒園學位,已基本滿足全鎮幼兒入園需求。

這是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武岡以「公辦引領,民辦提升」為基本思路,不斷創新理念,加大投入,積極發展學前教育。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幼兒園212所,在園幼兒20528人,其中公辦園161所,在園幼兒13185人,佔比為64.27%;普惠性民辦幼兒在園人數5130人,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85.48%。

多措並舉,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8000多個

12月3日,記者來到鄧家鋪鎮中心幼兒園。寬闊的戶外活動場地全部鋪上了人工草皮、塑膠地墊等,滑梯城堡、搖搖馬、沙池等遊樂設施一應俱全;走進寬敞的房間,教學區、活動區、午休區設置合理,教學一體機、空調、繪本、益智玩具等應有盡有。「光是每間房間的設備,價值達五六萬元。」幼兒園園長劉輝武介紹。令家長們開心的是,這所公辦幼兒園保教費每位幼兒每學期僅為1100元,大大低於當地民辦幼兒園。

2017年,武岡市投入1100萬元,對市幼兒園改造升級。2年過後,市幼兒園面貌一新,一舉新增300多個學位,現在在園幼兒達到777名。

今年8月,武岡市又投入200萬元,把原武岡十中的初中校園改建成市幼兒園分園。升級戶外設施、改造教室、裝修衛生間……這所幼兒園迎來了140名幼兒。武岡市還將在城區建成3至5所高規格的示範性公辦幼兒園,其中3所即將啟動建設。

「為解決『家門口入園』這一問題,只要是學前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書記、市長一律『開綠燈』。」武岡市教育局局長唐軍介紹,今年以來,全市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4所,增設農村小學附設幼兒班14所,與51所校內幼兒園籤訂委託辦學協議,與73所民辦幼兒園籤定聯合辦園協議,均納入公辦幼兒園管理體系,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8000多個。目前,全市所有鄉鎮都有一所公辦中心幼兒園。

示範引領,讓學前教育遵循科學規律

2016年秋季建成的稠樹塘鎮中心幼兒園,當年招生時,老師被家長詢問最多的是「你們教拼音算數嗎?」

答案是「不」的他們,當年僅招到了60多名學生。「學前教育有科學規律,我們公辦幼兒園不能為了招生去迎合錯誤觀念,而應該起正確的示範引領作用。」園長歐明媚說。

捏彩泥、紐扣畫、科學小實驗、生活自理能力大賽、走進大自然、演講比賽、親子運動會……一學期下來,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孩子們在「玩中學」取得的進步有目共睹。「原來天天玩,也能學到很多東西。」「這裡畢業的孩子讀小學,成績都很不錯呢。」越來越多的家長口口相傳,送到這裡的幼兒也越來越多,目前已達到188名。

在中心幼兒園的帶動下,鎮裡其他只教拼音算數的民辦幼兒園,也紛紛轉變理念,前來取經學習。

鄧家鋪鎮中心幼兒園的幼兒家長們,也經常收穫驚喜。以前經常尿溼褲子的小潔,改掉了壞毛病,很愛乾淨;有一點智障的小宇從不會說話,現在可以跟人進行簡單交流。「才兩個月,不與人交流、內向的小希,已變成了一個開朗活潑的孩子。」小希家長開心地說。

鄧元泰鎮中心幼兒園充分發揮農村地域優勢,以四季為主題創設育兒環境,依託鄉土資源凝練辦學特色。他們帶著孩子們種玉米、收紅薯、打餈粑、做米花……讓幼兒體驗勞動的樂趣,增強了體質,也培養了意志力。

曾獲得「全國百佳創新幼兒園」「全國優秀幼兒園」的武岡市幼兒園,從沒停下教研教改的步伐,圍繞實現「遊戲化」課堂,全面開發孩子們動手動腦能力。老師們自製的竹製玩教具《運動的奧秘》曾獲得全國一等獎和國家發明專利。他們還經常送教下鄉,已輻射全市14個鄉鎮中心幼兒園,引領學前教育「去小學化」,朝著促進兒童個性全面發展的方向前進。

相關焦點

  • 讓孩子們「好入園」「入好園」——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
    今年9月,一所佔地11.5畝、投入近千萬元的鄧家鋪鎮中心幼兒園正式建成招生,一下子迎來128名幼兒入讀。同時,鎮裡原有的11所民辦幼兒園採取轉設、委託等方式,共新增1200個公辦幼兒園學位,已基本滿足全鎮幼兒入園需求。這是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幼兒園建設的一個縮影。
  • 【邵陽市】讓孩子們「好入園」「入好園」——武岡市大力推進公辦...
    武岡市鄧家鋪鎮,是一個擁有6.2萬人的大鎮。但很長時間,鎮裡沒有一所公辦幼兒園。  今年9月,一所佔地11.5畝、投入近千萬元的鄧家鋪鎮中心幼兒園正式建成招生,一下子迎來128名幼兒入讀。
  • 嶽陽學前教育多措並舉:從「入園難」到「入好園」
    如何才能讓每一名兒童都能「好入園、入好園」?今年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3.2萬餘個「老師們工作負責,我孫子一個學期只交了1000多元的保教費,還是很好呢!」近日,家長劉女士看著自己的孫子和其他孩子們在君山良心堡鎮中心幼兒園歡快的身影,笑得合不攏嘴。
  • 幼有所育:讓每一名兒童「好入園」「入好園」
    廣順中心幼兒園新校區門口熱鬧非凡,家長們陸續送孩子入園讀書,整個校園充滿了活力。這是榮昌今年新建投用的公辦幼兒園項目,可接收360名幼兒就讀。該校區毗鄰新公園,建築面積4200多平方米,共有12個教學班,院內設置有9間幼兒活動室、午休室,以及繪本閱讀室、美術操作室、科學探究室等功能用房;戶外配置了各種體育遊樂設施,是一所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的公立幼兒園。
  • 學前教育「普惠」泉城,孩子「好入園」「入好園」
    今年2月份,濟南高新區童貝兒草山嶺幼兒園轉為「普惠園」,濟南市民舒文靜提前把家中「老二」送進了幼兒園,家庭節省了一大筆開支,她也能重返工作崗位。今年11月28日,濟南市槐蔭區天琅幼兒園「掀蓋頭」,首批入園的100名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公辦園教育。
  • 6所公辦園可提供優質學位1400多個 湘潭高新區讓更多孩子「好入園,入好園」
    近日,湘潭高新區傳出喜訊,轄區又新增了3所公辦幼兒園——高新區世紀星茶園幼兒園、童之園西塘幼稚園和高新和諧公辦幼兒園,加上區內原有的高新一幼、板塘街道公辦幼兒園和雙馬中心幼兒園3所公辦幼兒園,高新區已經擁有6所公辦幼兒園,可提供公辦學位1400餘個,能充分滿足轄區群眾「好入園,入好園」的需求,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教育力量。
  • 從「好入園」到「入好園」
    11月6日,記者走進太平鎮中心幼兒園,3層現代風格的小洋樓、嶄新亮麗的塑膠操場、先進的門禁管理系統,保健室、監控室、多功能廳、美工室、戶外遊樂設施等一應俱全。很難想像,這是一所山區鄉鎮中心幼兒園。它的建成開放,標誌著灣裡實現鄉鎮中心幼兒園全覆蓋。
  • 呼市又一所公辦幼兒園正式開園,呼市公辦園、普惠園建設穩步前行
    9月15日,賽罕區第七幼兒園(賽罕區第三幼兒園分園)正式開園迎來首批新生入園,對這裡的資質和師資力量我們非常滿意,離家很近而且環境好,孩子很喜歡這裡,希望孩子在這裡能培養好的習慣,留下一段美好的記憶。」
  • 淄博|大力解決入園難、入園貴普惠性幼兒園:家門口享優質教育
    從發展普惠性幼兒園到建設大學城,從解決入學難、入園貴,到建設職教高地、積極引進本科院校,彰顯了我市大力發展教育、培育人才的鴻鵠志向。作為終身學習的開端、國民教育體系的起點,學前教育備受社會和百姓關注,十九大提出「在『幼有所育』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 深圳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 今年底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有望達50%
    8月20號,深圳市建築工務署聯合建設施工單位舉辦了深圳市第五幼兒園項目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社區居民、媒體代表參觀項目施工現場,了解市第五幼兒園建設進展,為幼兒園建設建言獻策。2019 年以來,深圳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從原有的4%提高到 37.9%。據了解,深圳市教育局通過協調各區、各有關部門優化幼兒園規劃布局,加快公辦園建設步伐,努力實現今年年底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50%的目標。
  • 重慶10個月新增公辦幼兒園538所 緩解入園難
    同時,針對在城鄉規劃建設中留足空間問題出臺了《主城區義務教育學校和幼兒園建設三年滾動計劃(2018—2020年)》,為保障學前教育設施空間均等化布局和標準化建設的需求,預留預控好主城區的幼兒園教育設施用地,保證未來3年新增幼兒入園需求。8月份,印發了《關於加強學前教育監管工作的通知》,確保新建城鎮住宅小區配套幼兒園與住宅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
  • 入園不再「難」株洲淥口區新增公辦幼兒園園位300個
    淥口鎮第二幼兒園位於淥口鎮王竹村,佔地面積2000平方米,是在原王竹小學校舍的基礎上改擴建的一所全日制公辦幼兒園。2019年,區教育局投入226萬元用於該園建設,當年8月完成裝修,並於2020年3月投入使用。走進教室,桌椅擺放得整整齊齊,室內裝飾十分溫馨,牆上的展示欄內貼滿了孩子們的作品。
  • 廈門目前共724所幼兒園普惠性佔八成多 但「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
    【困境】  公辦園入學難,不少班級人數超標  近年來,我市刻不容緩地加速幼兒園建設。2011年以來,全市共開工建設121所,同時通過各種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全市現有民辦園390所,比2011年增加了100所。
  • 佛山今年新增20所公辦幼兒園,目前普惠園佔比達76%以上
    逾5000㎡面積、寬敞明亮的教室、新穎齊全的玩具……作為南海區獅山鎮首家小區配建的公辦幼兒園,獅山鎮小塘第一幼兒園以省一級幼兒園標準配備開辦。該園可容納360名幼兒,填補了小塘鎮優質公辦學前教育資源的不足,是佛山大力推進學前教育學位建設取得的成果之一。
  • 「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 民辦幼兒園佔據「半壁江山」
    4月4日,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發布的一項關於我省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專題調研顯示:陝西學前教育蓬勃發展,公辦、民辦並駕齊驅,學前教育規劃制定完善、落實良好、監管及時,學前教育舉辦規定、標準執行良好,「兩教一保」「保教並重」得以保障。  為了解陝西學前教育資源供給情況,陝西調查總隊近日組織在全省6個市和9個縣區開展了專題調研。
  • 2019年深圳幼兒園報名非深戶需居住證!新型公辦園實行積分入園!
    要上幼兒園了嗎?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幼兒園招生政策有變化:非深戶報名幼兒園需要居住證,全市新型公辦園全部推行「陽光招生」政策(即積分入園)。☆ 新型公辦園全部推行「陽光招生」政策《報告》提出,深圳市要創新監管機制,通過全面信息公開、專職督學、智慧管理平臺等多種方式加強新型公辦園的管理,2019年在全市新型公辦園全部推行「陽光招生」政策。
  • 入園難、入園貴!安慶公辦幼兒園擴容增量指日可待
    華中路附近一家幼兒園張姓負責人稱,報名火爆的現象不是今年獨有,近幾年都是如此,家長們擔心開學時報不上名,就提前搶著報名。「與前幾年不同的是,今年城區公辦幼兒園搖號招生。」為什麼家長如此青睞公辦幼兒園呢?記者調查發現,城區公辦幼兒園大多分布在人口比較密集的中心城區,再加上辦園時間長,社會聲譽好,收費相對不算高,家長覺得有保障。「公辦幼兒園安全相對更有保障。
  • 視頻|乳山市發展普惠性公辦幼兒園,破解「入公辦園難」問題
    為切實解決市區學前教育資源緊張問題,規範住宅區配套建設幼兒園的管理使用,乳山市聚焦群眾關注熱點,大力推進主城區幼兒園普惠化發展工作,讓更多家庭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讓政府的「民心工程」真正惠及百姓。
  • 安陽公辦幼兒園共有641所,入園難、入園貴問題依然存在
    幼兒學習不是學科知識學習,而是在遊戲活動中獲得經驗,促進品德習慣養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讓這個階段的孩子吃好、玩好、睡好。談到學前教育,幾乎每一位教育專家都會提出上述觀點,但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增加學科知識學習,尤其是部分民辦幼兒園,為了吸引家長,提高入園率,刻意突出識字、算術等教育課程。如何為孩子提供公平的學前教育機會?怎樣讓孩子度過一個快樂無憂、沒有壓力的童年?
  • 衢江區鄉鎮公辦園實現全覆蓋
    公辦幼兒園建到了家門口,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優質的學前教育,我們很放心! 9月2日下午,在衢江區湖南鎮中心幼兒園,前來接孩子的村民吳佳薈高興地說。以往鎮裡沒有公辦園,她只能將孩子送到23公裡外的廿裡鎮中心幼兒園上學。湖南鎮中心幼兒園由閒置的初中校舍翻新改造,今年9月投入使用,總投資220萬元,電腦一體機、大型戶外玩具、沙水區等設施一應俱全,所有專任教師由區教育局統一招聘、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