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濟南高新區童貝兒草山嶺幼兒園轉為「普惠園」後,入園人數增加一倍。圖片由園方提供
「二寶入園後,每月省了8000元的保姆費用,我也能回單位上班了!」今年2月份,濟南高新區童貝兒草山嶺幼兒園轉為「普惠園」,濟南市民舒文靜提前把家中「老二」送進了幼兒園,家庭節省了一大筆開支,她也能重返工作崗位。
今年11月28日,濟南市槐蔭區天琅幼兒園「掀蓋頭」,首批入園的100名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公辦園教育。
2020年,濟南共新建改擴建幼兒園68處,有60處幼兒園由高收費轉為普惠性幼兒園。今年也是濟南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年,讓幼兒、家長切實受益,濟南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的目標帶著溫度落地。
新建改擴建幼兒園68處擴大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供給
11月28日,槐蔭區天琅幼兒園開園,設置9個班,100名幼兒入園。作為新建公辦園,天琅幼兒園不僅解決了配套小區龍湖天琅、君御世家幼兒入園問題,還分流了槐蔭區第二實驗幼教集團幼兒園御景園30名幼兒,讓其學位緊張問題得以緩解。
槐蔭區第二實驗幼教集團總園長李東莉介紹,天琅幼兒園開園前,周邊的孩子只能就近選擇民辦園,現在,孩子們能上公辦園了,還在集團內保持了均衡發展。該集團包括御景園、華庭園、天琅園,御景園學位緊張,天琅園幫其分流了幼兒,在師資、管理上等,御景園又能為天琅園提供發展模板。「沒有總園的輻射帶動,天琅園不會在短短2個月的時間高標準投入使用。」李東莉說。
2020年9月7日,歷城區機關幼兒園教育集團的第8所分園「城市之光」園投入使用,7個班級共吸納196名幼兒,同樣通過集團化辦學讓優質公辦園資源輻射。
2020年,濟南共新建改擴建幼兒園68處。近年來,全市新建改擴建提升幼兒園280餘處,提供學位6.9萬餘個,擴大了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為家長、幼兒提供了更多入園選擇。
60處幼兒園轉為「普惠園」家長秒變最大受益者
運轉到第5個年頭,2020年初,濟南高新區童貝兒草山嶺幼兒園受疫情影響,「壓力非常大」。在2月份,轉為普惠園後,各項政策的扶持讓其有序運轉起來。
「我們家長是最大的受益者。」作為「二孩」媽媽,舒文靜的兩個孩子都在濟南高新區童貝兒草山嶺幼兒園就讀,幼兒園轉為普惠園後,解決了她一家很多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減少家庭開支。她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每個孩子的保教費由此前的每月2198元降為998元;讓「老二」提前入園,每月節省了8000元保姆費;她重回單位上班,也能增加家庭收入;此外,園裡增設的免費課程可節省報班費用。
濟南高新區童貝兒草山嶺幼兒園園長梁柳介紹,幼兒園在高新區教體局扶持下轉為普惠園後,有了生均補貼、設備購置款等政策利好,幼兒園內外環境都得到提升,幼兒園還在課程建設上提升,五大領域課程外,開設烘焙課、感統訓練課、奧爾夫音樂課等園本課程,免費提供給幼兒和家長。今年9月份,入園幼兒增加了100名,「原來有98個孩子,一個月入園人數增加了一倍。」梁柳說。
「變化太大了!」今年6月份,濟南市天橋區美林苑幼兒園被認定為普惠園,談及這幾個月變化,該園園長姜曉梅說,除了各項政策優惠之外,她還獲得了參加普惠性幼兒園園長培訓的機會,這也正是她作為一名園長最需要的。
疫情期間,市教育局牽頭15家單位,制定出臺了《濟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幼兒園扶持保障措施》,幫助幼兒園紓困解難,有60處幼兒園由高收費轉為普惠性幼兒園。全市沒有出現因疫情而造成民辦幼兒園關停並轉現象。
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7%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濟南市教育局學前處處長王華介紹,優質、普惠發展是濟南學前教育的方向和目標。2018年,濟南建立了普惠性幼兒園生均經費制度,實施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扶持計劃,對認定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實行生均定額補助,每生每年1000元。到2020年,全市累計投入生均經費7.13個億,有力支持了普惠性幼兒園發展。
此外,濟南在全省率先出臺《關於幼兒園網格化觸點式管理指導意見》《濟南市全面推進「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園課程改革實施方案》和《濟南市幼小銜接攻堅行動計劃》等文件,引領全市幼兒園遵循學前教育規律,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濟南連續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今年是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年。」王華說,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87%,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普惠性幼兒園幼兒的61.24%,省級二類及以上幼兒園覆蓋率達到50%以上,構建了「廣覆蓋、保基本」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
(濟南報業全媒體記者趙世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