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公辦幼兒園共有641所,入園難、入園貴問題依然存在

2020-12-13 大豫網

學前教育不是小學教育向前延伸,而是教育中很重要的起點。幼兒學習不是學科知識學習,而是在遊戲活動中獲得經驗,促進品德習慣養成,培養生活自理能力,讓這個階段的孩子吃好、玩好、睡好。談到學前教育,幾乎每一位教育專家都會提出上述觀點,但在實際教育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增加學科知識學習,尤其是部分民辦幼兒園,為了吸引家長,提高入園率,刻意突出識字、算術等教育課程。

如何為孩子提供公平的學前教育機會?怎樣讓孩子度過一個快樂無憂、沒有壓力的童年?

近年,我市教育部門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鼓勵社會力量辦幼兒園,積極為民辦幼兒園提供普惠性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的剛性需求,切實提升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市建立健全了學前教育資助體系,對符合資助條件的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兒童予以每人每年1000元資助。以2017年為例,我市共發放學前教育資助資金453.25萬元,資助學前幼兒1.56萬人次。」市教育局基礎教育二科科長張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儘管如此,廣大群眾對於學前教育仍然不甚滿意,入園難、入園貴問題依然困擾著大多數市民。

每年臨近招生時,市區內的公辦幼兒園門前都會排起長隊,幾所辦園質量高的公辦幼兒園可謂是「一位難求」。公辦幼兒園對於家長來說有著很強的吸引力,為了孩子能夠接受良好的學前教育,家長不得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提前幾天就排隊等候,甚至託關係找門路,等到最終結果公布,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公辦幼兒園想都不敢想,排隊不但人多還有政策要求。連師資好一點的民辦幼兒園都要提前預約報名,還要面試家長。」家住黃河大道的黃女士說,「去年,為了讓孩子上一家理想的幼兒園,我參觀諮詢了不少園區,卻始終找不到一家合適的,要麼是沒有名額,要麼是交錢預訂才能報名填表。」

由此可見,我市公辦學前教育資源不足。據了解,目前,我市公辦幼兒園共有641所,在園幼兒3.96萬人,佔在園幼兒總數的23.2%。去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逐步提高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到2020年全國原則上達到50%。顯而易見,我市在這一方面還有較大差距。市教育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對此直言,在目前的財政投入狀況下,各縣(市)區很難完成目標任務。

近年,全市雖然建設了許多鄉鎮中心幼兒園或小學附屬幼兒園,但由於缺失幼兒教師編制,加上鄉鎮工作條件艱苦,優質師資難以保障,造成鄉鎮及農村公辦幼兒園難以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同時,由於歷史原因,城區內幼兒園規劃、建設不到位,問題難以彌補。

針對這一難題,市政協委員、殷都區梅東路小學校長陳春玲提出建議,按照省、市優質園、合格園的標準,在合理規劃、科學布局的前提下,下大力氣新辦一批公辦幼兒園,或利用現有公辦幼兒園新辦多個分園,在政策上給予重點扶持,在人、財、物上給予重點傾斜。縣級政府要負責本行政區域幼兒園的布局規劃和公辦幼兒園建設工作,要撥出專門建設資金,確保學前建設項目規劃到位、土地供應到位、資金投入到位,保障學前建設項目如期投入使用。

相關焦點

  • 入園難、入園貴!安慶公辦幼兒園擴容增量指日可待
    每年秋季報名時,孩子入園問題牽動著萬千家庭的心。孩子在哪上幼兒園?上公辦幼兒園還是民辦幼兒園?是擇優,還是就近?這些問題幾乎成了每個學齡前幼兒家長必須考慮並決定的事情,又因這些問題涉及家庭多、輻射範圍廣,成了人們街頭巷尾熱議的一個社會性話題。
  • 「入園難入園貴」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系列報導之一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編者按學前教育上公辦園難、上優質園貴,是全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
  • 入園難,入園貴,幼兒園「民轉公」,路還有多遠?
    目前,兒童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不僅大中城市存在,就連四、五線的小縣城也不例外。既生之則養之、教之,上幼兒園是當今幼兒教育的必選。然而,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然給不少家庭帶來困惑:公辦園雖然收費比民辦園低,但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同時在園,同樣是個不小的經濟負擔。更主要的是,公辦園數量較少,覆蓋面小,入園資格限制較多,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常常出現一園難求的情況。民辦園因其潛在的生源和商機,不僅數量上超過公辦園,而且在收費上也多有詬病。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
    貴港日報 記者 張思10月15日,市教育局代表市人民政府分別與盛世青雲府小區等8家小區幼兒園項目籤約,這些幼兒園建成後將無償移交市人民政府辦成公辦園。此次籤約儀式,為我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心城區「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將得到進一步緩解。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山東三年新建改擴建幼兒園9830所
    據介紹,山東省委、省政府將學前教育作為重大的民生、民心工程高度重視,2018年,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於加快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同步啟動實施了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制定出臺了1+10配套政策文件,牢牢把握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聚焦人民群眾關心的「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努力破解制約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了學前教育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 蘇仙區:出實招 化解「入園難、入園貴」
    10月28日上午,記者在蘇仙區第十一幼兒園看到,老師們帶領小朋友愉快地做著遊戲,整個園區教學設施設備完善,環境舒適寬敞。蘇仙區第十一幼兒園原名華美幼兒園,以前是一家民辦幼兒園,它在辦學理念、辦園規劃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今年7月份,蘇仙區將其納入公辦幼兒園,並對其進業務指導和培訓後,提升了其辦園品質和辦園信心。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①|記者調查: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裡?
    【走基層強「四力」深度報導競賽】中國江蘇網訊 學前教育上公辦園難、上優質園貴,是全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進一步破解「入園難 入園貴」,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的期盼,不僅是江蘇決戰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更好落實中共江蘇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的務實之舉。
  • 東昌府區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困局
    聊城市東昌府區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公辦幼兒園少、民辦幼兒園收費高等問題,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同時開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破解了公辦幼兒園「入園難」、民辦幼兒園「入園貴」的問題。在東昌府區唐莊回遷小區南門,嶄新的唐莊實驗幼兒園剛剛投入運行兩個多月,目前已經有四十多個孩子入園。
  • 達州市全力破解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然而,質優價廉的公立幼兒園一位難求卻讓不少市民煩心。2019年,我市向社會公開徵集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公立幼兒園少、入園難」問題,群眾反應強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來,我市把化解「公立幼兒園少、入園難」問題作為最緊迫的民生工程進行專題部署、專項整改,多點發力,全力破解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 入園難!入園貴!怎麼破?南寧多所小區配套幼兒園將「民轉公」
    來源: 廣西新聞頻道突圍「入園難 入園貴」困局幼兒入園難、入園貴,是不少家長比較頭疼的問題,而隨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二孩到了入園年齡,又增加了這一難題的複雜性。在廣西,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資源、普惠性資源不足,公辦幼兒園比例偏低,幼兒教師嚴重短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十分突出。
  • 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就能解決入園難、入園貴了嗎?家長:恐怕很難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入園難,入園貴」是當今家長都深刻感受到的一件事。準確的說應該是「入公辦園機會難,入民辦園學費貴」。「孩子入園難,難於考公務員;入園貴,貴過大學收費。」一個好的公辦幼兒園,幾百上千人搶幾十個學位。一個貴的民辦幼兒園,每月光學費就是好幾千塊。有人就疑惑了,以前不是沒上幼兒園嗎?現在不都一樣工作和生活?
  • 化解入園難、入園貴:民轉公不宜一刀切,租賃入股辦分園未嘗不可
    目前,兒童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不僅大中城市存在,就連四、五線的小縣城也不例外。既生之則養之、教之,上幼兒園是當今幼兒教育的必選。然而,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然給不少家庭帶來困惑:公辦園雖然收費比民辦園低,但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同時在園,同樣是個不小的經濟負擔。更主要的是,公辦園數量較少,覆蓋面小,入園資格限制較多,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常常出現一園難求的情況。民辦園因其潛在的生源和商機,不僅數量上超過公辦園,而且在收費上也多有詬病。
  • 幼兒園將納入義務教育?「入學難」「入園貴」問題迫在眉睫!
    教育部提出關於將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教育部組織專家也對此做過研究論證。專家們認為,目前老百姓對學前教育的主要訴求是希望政府承擔更多責任,儘快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現在最迫切的是貫徹落實政府責任,著力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努力滿足老百姓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的需求。
  • 重慶10個月新增公辦幼兒園538所 緩解入園難
    市民們反映的「入園難」「入園貴」和「入園不放心」的問題是否緩解?近日,記者先後前往渝北區和江北區進行了調查。現狀:公辦幼兒園佔比較低向先全介紹,在調查走訪中,他發現我市公辦幼兒園佔比仍然較低,非普惠性民辦園的比例高達70%,質優價廉的公辦幼兒園明顯不足。同時,幼兒園教師數量不足,難以滿足學前教育快速發展的需要。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北京做法可借鑑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被問到「近些年『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是否有所緩解」時,46.5%的受訪家長表示有所緩解,53.5%的受訪家長認為沒有緩解,其中45.5%的受訪家長認為和以前一樣,8.0%的受訪家長認為更嚴重了。
  • 推動解決入園難入園貴 青島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
    中宏網山東12月15日電 12月14日下午,青島市教育局公布青島推動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進展,目前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90%,比國家、省目標提高10個百分點,處於全國副省級城市領先水平,超過九成的幼兒能夠享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進一步滿足了老百姓對學前教育的期待
  • ...解決"入園難""入園貴" 力爭兩年後幼兒園基本實現每班"兩教一保"
    省政府作報告:將出臺辦法支持推進解決「入園難」「入園貴」  27日的會議上,省政府就去年省人大常委會開展的《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執法檢查報告和審議意見落實情況進行反饋報告,並對下一步工作重點進行了認真匯報。  截至目前,全省平均每1.15萬常住人口建有1所幼兒園,公辦幼兒園佔比達65%。
  • 慧凡教育在行動:助力解決適齡兒童入園難、入園貴難題-社會資訊...
    而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討論,其根本原因在於老百姓希望政府承擔更多責任,因此當務之急是解決嚴重的"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教育部的回應劍指學前教育現階段矛盾的關鍵點——入園難和入園貴。前者歸根結底在於公辦幼兒園數量相對來說過少,名額相較於適齡兒童數量來說遠遠不夠,甚至很多年輕家長在孩子出生之前就要早早考慮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入園貴主要是指很多民辦幼兒園收費高昂,對於普通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四腳吞金獸名副其實。  可以說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任重而道遠,但勢在必行。而在這條路中,除了政府行為之外,一些品牌也早就有所行動。
  • 菏澤幼兒園「公立入園難,民辦入園貴」 教育局局長現場答覆
    問政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菏澤市區的公辦幼兒園收費相對較低,但是數量太少,園內孩子數量太多,名額有限;私立幼兒園雖然報名容易,孩子少,但收費普遍偏高。據記者調查了解,私立幼兒園有的收費每月2000多,還有的3000多。面對「公辦入園難、民辦入園貴」這樣的難題,節目中菏澤市教育局局長孔祥巖給出了答覆。
  • 杭州3年來新增幼兒園300多所 但「入園難」在一些城區仍存在
    浙江在線11月12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梁建偉)最近一段時間,關於學前教育的新聞有點多,入園難的現象排名靠前。  11月8日,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孫霄兵在一個論壇上坦言,老百姓對於解決入園問題的呼聲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