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凡教育在行動:助力解決適齡兒童入園難、入園貴難題-社會資訊...

2020-12-13 新訊網

  近日,教育部對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所提出的《關於託兒所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體系的提案》進行了回應,回應的主要思想是:由於義務教育具有普及、免費和強制等特點,所以學前教育是否應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還需進一步論證。而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討論,其根本原因在於老百姓希望政府承擔更多責任,因此當務之急是解決嚴重的"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574號(教育類433號)提案答覆的函

  教基提案〔2020〕172號

  助力解決入園難、入園貴 慧凡教育在行動

  教育部的回應劍指學前教育現階段矛盾的關鍵點——入園難和入園貴。前者歸根結底在於公辦幼兒園數量相對來說過少,名額相較於適齡兒童數量來說遠遠不夠,甚至很多年輕家長在孩子出生之前就要早早考慮孩子上幼兒園的問題;入園貴主要是指很多民辦幼兒園收費高昂,對於普通工薪階層的家庭來說,四腳吞金獸名副其實。

  可以說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任重而道遠,但勢在必行。而在這條路中,除了政府行為之外,一些品牌也早就有所行動。比如以"讓每一個普通家庭的兒童都有獲得高端教育的機會"為願景的慧凡教育,就一直踐行推動普惠學前教育發展。據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慧凡在全國範圍內有近2000家聯盟園,其中,每所聯盟園每個班級每年都會接收一個困難家庭的孩子免費入園,所有在園所必須支出費用都由慧凡集團承擔。按慧凡聯盟園目前的承載量,每年至少可以安置10000名以上的貧困家庭兒童,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數量將繼續擴大,更重要的是,這項公益舉動慧凡將堅定不移地貫徹下去。

  慧凡聯盟園的幼兒們

  政策先行 推動學前教育高速品質發展

  託幼何時才能納入義務教育體系?因為義務教育具有普及和強制性等特點,所以要想讓託幼納入義務教育體系,首先我國適齡兒童入園率必須要達到普及的標準。據調查數據顯示,2009年適齡兒童入園率只有50%上下,2019年也才83%。當然導致適齡兒童入園率低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幼兒園整體存在分布不均性(城市入園率高,農村入園率低),或者一些邊遠地區存在家長觀念滯後或者經濟能力有限等問題。那麼要推動託幼普及化,政府將有哪些行動呢?從教育部的回覆函中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加大財政投入、增加普惠性教育資源、嚴格辦園標準、加快教師隊伍建設等。

  第一點來看必須由政府主導,未來,財政將繼續加大學前教育投入,主要用於擴大普惠性資源,補充配備教師和提高教師待遇,改善辦園條件。同時對幼兒園收費價格加強依法監管,堅決抑制過高收費。而另外幾點則可以動用社會各界力量協同提升。比如上文所提到的慧凡教育,除了讓貧困家庭的孩子免費入學之外,慧凡也憑藉全國所有聯盟園統一且領先的管理、服務體系,成為廣西省制定《幼兒園安全與應急管理規範》《幼兒園服務質量要求》地方標準的參考依據,慧凡在廣西的兩所幼兒園成為試點幼兒園。另外,慧凡教育也始終關注幼兒園教師的培養工程,除了在全國範圍內召開致力於提升園長能力的高端園長會以外,自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頒布以來,慧凡還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通過與院校定向合作培養的方式,共同探索幼師職業化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徑,例如去年,慧凡與雲南工程職業學院人文學院建立校企合作,開啟"實用型教師定向培養計劃",共有213名學生通過考核順利結業,其中有165名學生與慧凡品牌聯盟園正式籤約,為幼教行業輸送了新鮮血液。

  總體而言,其實適齡兒童入學難、入學貴並不是一個新話題,但在我國人口結構面臨巨大挑戰,老齡化已經相當嚴重的客觀現實下,這一問題愈顯緊迫。要想調整人口結構,勢必要提高一部分家長的生育意願,而降低年輕家長普遍高負荷的養育成本、降低適齡兒童入園難度就是第一步。學前教育不僅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也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相信在國家高度重視下,在業內品牌的不斷努力下,託幼事業必將迎來新的飛速發展,而隨著適齡兒童入園率的不斷提升,託幼納入義務教育的那,也終將到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稿件、圖片均有可靠的來源,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並不代表新訊網觀點,由此產生的財務損失,本站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本站自動屏蔽違反《廣告法》詞語。

相關焦點

  • 北京市適齡兒童入園率達到90% 「入園難」問題基本緩解
    中新網北京11月26日電 (陳杭)26日,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聽取和審議市政府關於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完成情況的報告。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劉宇輝表示,截至2020年10月,北京市適齡兒童入園率達到90%,「入園難」問題得到基本緩解,普惠率達到87%,無證辦園現象基本消除。
  • 解決適齡兒童入園難,瀋陽瀋北新區想了很多辦法
    記者8月7日獲悉,為讓適齡兒童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普惠的學前教育,瀋陽市瀋北新區通過挖潛擴容、降費提質、加強治理等方式加快優質普惠幼兒園建設,解決入園難問題。新區第一幼兒園教育集團虎石臺分園經過裝修改造暑期開園招生;道義二小幼兒園、南京一校瀋北分校幼兒園正在籌備開園,同時加快推進中金瀾庭、古城宜家、華海藍境等小區配套幼兒園裝修改造和杭州路分園等新建公辦幼兒園施工建設進度,確保如期開園招生。 同時,與集體、企事業單位、普通高校積極協商移交舉辦公辦園事宜,探索以租賃、回購、購買學位等形式辦公辦園。
  • 「入園難入園貴」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系列報導之一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編者按學前教育上公辦園難、上優質園貴,是全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
  • 入園難入園貴?看白雲如何破解難題!
    這些年「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的問題困擾著不少家長學前教育如何答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考卷?看白雲如何作答▼▼▼近年來,白雲區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導向,全面落實省、市學前教育第三期行動計劃,強力推進「5080」攻堅行動,多措施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
    此次籤約儀式,為我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心城區「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將得到進一步緩解。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學前教育毛入學率居全區前列質優價廉的公立幼兒園一位難求,虛位以待的民辦幼兒園收費貴。如何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從2010年起,我市開始實施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對公辦園投入。
  • 入園難、入園貴!安慶公辦幼兒園擴容增量指日可待
    記者調查發現,城區公辦幼兒園大多分布在人口比較密集的中心城區,再加上辦園時間長,社會聲譽好,收費相對不算高,家長覺得有保障。「公辦幼兒園安全相對更有保障。我們就把孩子送到這裡來了。」孩子家長劉霞告訴記者。也有家長認為,部分民辦幼兒園條件雖然不錯,但收費比公辦幼兒園貴很多,所以選擇公辦幼兒園。
  • 慧凡教育:幼教以民生為本
    近日,一家原本不為外界所知的幼教機構一夜之間成為行業熱點,這家以幼兒園一站式管理系統輸出為主營業務的教育機構藉助幼教新政東風,先是旗下數千家品牌聯盟園在全國範圍內共同揭牌,繼而攜全國範圍內的聯盟園啟動「點亮平凡的世界」大型公益行動,關注民生百姓,服務基層幼教,致力於讓每一個普通家庭的兒童都有獲得高端教育的機會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北京做法可借鑑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被問到「近些年『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是否有所緩解」時,46.5%的受訪家長表示有所緩解,53.5%的受訪家長認為沒有緩解,其中45.5%的受訪家長認為和以前一樣,8.0%的受訪家長認為更嚴重了。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①|記者調查: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裡?
    【走基層強「四力」深度報導競賽】中國江蘇網訊 學前教育上公辦園難、上優質園貴,是全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進一步破解「入園難 入園貴」,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的期盼,不僅是江蘇決戰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更好落實中共江蘇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的務實之舉。
  • 東昌府區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困局
    聊城市東昌府區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公辦幼兒園少、民辦幼兒園收費高等問題,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同時開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破解了公辦幼兒園「入園難」、民辦幼兒園「入園貴」的問題。在東昌府區唐莊回遷小區南門,嶄新的唐莊實驗幼兒園剛剛投入運行兩個多月,目前已經有四十多個孩子入園。
  • 推動解決入園難入園貴 青島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0%
    中宏網山東12月15日電 12月14日下午,青島市教育局公布青島推動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進展,目前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90%,比國家、省目標提高10個百分點,處於全國副省級城市領先水平,超過九成的幼兒能夠享受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進一步滿足了老百姓對學前教育的期待
  • 入園難入園貴?重慶將在這些方面發力解決學前教育痛點
    記者 劉嵩 攝  華龍網5月29日10時19分訊(首席記者 徐焱) 你是否對孩子的入園問題顧慮頗多?重慶將下大力氣解決你的顧慮了!今(29)日,在重慶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全市學前教育工作情況的報告》提請會議審議。
  • 北京普惠性幼兒園分布更均勻,適齡兒童入園率達90%
    昨天,市教委發布數據,截至上個月,本市今年通過新建、改建、擴建幼兒園及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辦園等方式新增34350個幼兒園學位,超額完成新增3萬個幼兒園學位的年度任務。如今,解決「入園難」,不再是教委一家忙,各方合力挖潛成為新趨勢。前段時間,海澱區海育幼兒園開園了,迎來首批100餘名小朋友。該園園長楊寶玲介紹,幼兒園佔地面積66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6557平方米,建築規模18個班級,招生計劃是分3年滿園,現已招收3個小班和1個大班。
  • 北京普惠性幼兒園分布更均勻,適齡兒童入園率達90%
    如今,解決「入園難」,不再是教委一家忙,各方合力挖潛成為新趨勢。前段時間,海澱區海育幼兒園開園了,迎來首批100餘名小朋友。該園園長楊寶玲介紹,幼兒園佔地面積66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6557平方米,建築規模18個班級,招生計劃是分3年滿園,現已招收3個小班和1個大班。
  • 入園難,入園貴,幼兒園「民轉公」,路還有多遠?
    目前,兒童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不僅大中城市存在,就連四、五線的小縣城也不例外。隨著2016年開始的放開二胎生育政策的實施,居民中適齡夫婦的生育欲望,以及二胎出生率然而,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然給不少家庭帶來困惑:公辦園雖然收費比民辦園低,但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同時在園,同樣是個不小的經濟負擔。更主要的是,公辦園數量較少,覆蓋面小,入園資格限制較多,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常常出現一園難求的情況。民辦園因其潛在的生源和商機,不僅數量上超過公辦園,而且在收費上也多有詬病。
  • 北京今年新增34350個幼兒園學位,適齡兒童入園率達90%
    昨天,市教委發布數據,截至上個月,北京今年通過新建、改建、擴建幼兒園及鼓勵引導社會力量辦園等方式新增34350個幼兒園學位,超額完成新增3萬個幼兒園學位的年度任務。如今,解決「入園難」,不再是教委一家忙,各方合力挖潛成為新趨勢。
  • 北京今年新增34350個幼兒園學位,適齡兒童入園率達90%
    如今,解決「入園難」,不再是教委一家忙,各方合力挖潛成為新趨勢。前段時間,海澱區海育幼兒園開園了,迎來首批100餘名小朋友。該園園長楊寶玲介紹,幼兒園佔地面積66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6557平方米,建築規模18個班級,招生計劃是分3年滿園,現已招收3個小班和1個大班。
  • 瞭望 | 山東破解入園難入園貴
    一些家長因「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問題再陷焦慮。學前教育如何答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考卷?山東近年瞄準學前教育痛點,持續發力,在保障幼兒園供給方面跑在了全國前列。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山東共有幼兒園20231所,在園幼兒約307.6萬人。
  • 家長嘆「孩子入園貴,貴過大學收費」,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為何那麼難?
    中國絕大多數地區執行九年義務制教育,有少數省份或城市開始執行至高三的十二年義務制教育,二者均未將學前教育納入義務制教育體系。為何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那麼難?「義務」這兩個字,拆解開來看是普及、免費和強制,每一個目標的實現都不容易。
  • 化解入園難、入園貴:民轉公不宜一刀切,租賃入股辦分園未嘗不可
    目前,兒童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不僅大中城市存在,就連四、五線的小縣城也不例外。隨著2016年開始的放開二胎生育政策的實施,居民中適齡夫婦的生育欲望然而,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然給不少家庭帶來困惑:公辦園雖然收費比民辦園低,但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同時在園,同樣是個不小的經濟負擔。更主要的是,公辦園數量較少,覆蓋面小,入園資格限制較多,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常常出現一園難求的情況。民辦園因其潛在的生源和商機,不僅數量上超過公辦園,而且在收費上也多有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