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難入園貴?看白雲如何破解難題!

2020-08-14 廣州白雲發布

這些年

「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的問題

困擾著不少家長

學前教育如何答好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考卷?

看白雲如何作答

▼▼▼

近年來,白雲區把發展學前教育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發展導向,全面落實省、市學前教育第三期行動計劃,強力推進「5080」攻堅行動,多措施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

挖潛擴容

白雲區積極開展公辦幼兒園學位挖潛擴容等工作,今年1月份,在全區111所公辦幼兒園面向社會共招收4848名春季插班生,白雲數千個家庭因此受惠。

「很感恩這次政府政策的調整,讓我的女兒芷晴幸運地成為景泰二幼的一分子。」家住景泰街廣園新村景泰東社區的張紫穎,忍不住為白雲區的公辦園春季插班生招生點讚。

景泰第二幼兒園園長馮雪杏表示,該園原來的核定辦學規模是10個班345人。經過挖潛擴容,新增了1個小班和1個中班,現在的辦學規模是12個班420人,本次擴容為白雲區的適齡兒童提供了約80個學位。

據了解,為響應上級教育部門「關於擴容公辦幼兒園學位,普惠更多適齡兒童就近入學」的民生工程號召,該園對園內符合擴班條件的場地進行篩選,在不減少幼兒功能室活動用地的情況下,該園把教師辦公室撤銷,改為圖書室,把美術室搬到與戶外美術區相連的小一點的活動室,這樣兩間寬敞明亮的新班用地就產生了。

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白雲區加大投入,通過挖潛擴容大力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去年至今年7月,共推進62所現有公辦園升級改造擴大辦學規模共137個班,增加公辦學位4110個

多渠道「擴容」

除了推進現有公辦園升級改造,擴大辦學規模,白雲區還通過新開辦、回收轉辦等措施大力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

石馬中心幼兒園今年順利實現「民轉公」

▶去年9月,原方圓第一幼兒園合同到期,白雲區回收該園轉辦為公辦園黃石第一幼兒園。該園園長劉雪梅介紹, 幼兒園轉為公辦園後,應區教育局要求,挖潛擴容新增了一個班,目前已開辦10個班,通過「回收轉辦」為白雲區增加了300多個公辦學位。

為了確保辦園質量,轉公後,黃石第一幼兒園留用了原來的教職工團隊,並保留了原有的好的辦園模式和辦園方法,辦園質量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

黃石街高爾夫花園業主周潔麗對白雲區實施的「回收轉辦」政策頻頻豎起大拇指。她兩歲多的女兒在原民辦小區配套幼兒園方圓第一幼兒園讀小小班,「原來每月的費用是2000多塊錢,轉成公辦後,每月只要幾百塊錢,但辦園質量沒有下降,這對我們二胎家庭來說,真的是給到我們實實在在的實惠。」周潔麗感嘆道。

▶新開辦的不少優質園也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其中,位於雲城北一路保利雲禧花園的培英中學附屬幼兒園,於去年9月正式開園,其總佔地面積達5500平方米,學位數有540個。園內音樂室、圖書室、科學室等教學場所一應俱全,玩水池、30米直線跑道、戶外運動場等遊樂場所應有盡有。

培英中學附屬幼兒園

業主李先生表示,這是小區配套的公辦幼兒園,很高興自己的孩子能成為第一屆入園就讀的寶寶。

去年至今年7月,白雲區共開辦了9所新接收小區配套公辦園,回收17所到期民辦小區配套幼兒園轉辦為公辦園,新開辦8所村社集體辦公辦園。

通過以上措施,白雲區共新增公辦學位14190個,全區公辦學位增至44190個,全區幼兒學位總數達106740個。

目前,白雲區共有幼兒園366所,其中公辦園138所,普惠性民辦園181所,在園幼兒總數約96828人,現有幼兒學位基本可滿足區域內適齡兒童入學需求。

金沙街中心幼兒園

截至目前

白雲區群眾反映的「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得到大幅緩解

今年是全面實施學前教育第三期行動計劃、推進落實「5080」攻堅核心任務決勝之年。白雲區印發了《廣州市白雲區關於加快推進落實學前教育「5080」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強力推動白雲區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健康優質發展。

下階段,白雲區將加大資金投入,多措並舉,通過開辦新接收小區配套幼兒園、回收到期民辦小區配套幼兒園轉辦為公辦園、利用閒置教育資源開辦公辦園、引導村社集體等開辦公辦園等方式,多途徑增加公辦園,擴充公辦學位,力爭到2020年底,實現「5080」攻堅行動目標。

人和第一幼兒園

文 | 黨英偉

圖 | 白雲融媒往期

編輯 | 劉威達

編審 | 羅盛光 溫穗章

審核 | 劉海裕

白雲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相關焦點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
    此次籤約儀式,為我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心城區「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將得到進一步緩解。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學前教育毛入學率居全區前列質優價廉的公立幼兒園一位難求,虛位以待的民辦幼兒園收費貴。如何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從2010年起,我市開始實施第一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對公辦園投入。
  • 東昌府區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困局
    聊城市東昌府區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公辦幼兒園少、民辦幼兒園收費高等問題,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同時開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破解了公辦幼兒園「入園難」、民辦幼兒園「入園貴」的問題。在東昌府區唐莊回遷小區南門,嶄新的唐莊實驗幼兒園剛剛投入運行兩個多月,目前已經有四十多個孩子入園。
  • 瞭望 | 山東破解入園難入園貴
    依法治理學前教育的痛點、堵點,將護航學前教育沿著普惠、科學方向行進學位空閒與緊缺並存、師資跟不上學位擴張速度、堅守學前教育規律壓力不小,破解這些問題需要更精細的頂層設計和更有力的協同推進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蕭海川全面兩孩政策進入第四個年頭,新一輪幼兒入託高峰近在眼前。一些家長因「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問題再陷焦慮。
  • 「入園難入園貴」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系列報導之一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編者按學前教育上公辦園難、上優質園貴,是全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北京做法可借鑑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被問到「近些年『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是否有所緩解」時,46.5%的受訪家長表示有所緩解,53.5%的受訪家長認為沒有緩解,其中45.5%的受訪家長認為和以前一樣,8.0%的受訪家長認為更嚴重了。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①|記者調查: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裡?
    【走基層強「四力」深度報導競賽】中國江蘇網訊 學前教育上公辦園難、上優質園貴,是全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進一步破解「入園難 入園貴」,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對幼有所育的期盼,不僅是江蘇決戰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更好落實中共江蘇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的務實之舉。
  • 達州市全力破解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2019年,我市向社會公開徵集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公立幼兒園少、入園難」問題,群眾反應強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來,我市把化解「公立幼兒園少、入園難」問題作為最緊迫的民生工程進行專題部署、專項整改,多點發力,全力破解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 記者調查:「二孩時代」入託難入園貴如何破解?
    今年的報名情況如何?家長們所說的入園難,究竟是難在哪裡?連日來,記者實地探訪石家莊市多所幼兒園,就此進行了調查。從師資和教學內容看,公辦幼兒園的老師更穩定一些,一般都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內容都按國家規定的,不會有提前小學化的行為。  與公立園火爆的招生情景相比,部分私立園高額的託費讓不少家長直呼「上不起」。家住裕華區眾美鳳凰城小區的劉女士,夫妻倆年收入約12萬。「最近小區附近貼出了某幼兒園的招生公告,一個月5000元的託費,真是貴得離譜。」劉女士坦言壓力山大。
  • 新華社 | 山東破解入園難入園貴:日照「家門口有了普惠幼兒園」
    一些家長因「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問題再陷焦慮。學前教育如何答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考卷?山東近年瞄準學前教育痛點,持續發力,在保障幼兒園供給方面跑在了全國前列。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山東共有幼兒園20231所,在園幼兒約307.6萬人。
  • 正視「入園難」背後的現實窘境
    一名幼兒園職工介紹,此舉是為避免家長使用虛假工作證明佔據入園名額。「孩子入園先要看家長的工資單」,類似事件並非首例。其他如入園需提供家長在常住地3年社保、戶主和房主需是適齡幼兒的第一監護人、第一監護人房產和戶籍需滿3年以上等等五花八門的入園門檻,令不少家長叫苦不迭。
  • 幼兒園推「半日班」破解入園難題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擇園攻略>常見問題>正文幼兒園推「半日班」破解入園難題 2011-07-25 16:44 來源:千龍網
  • 瞭望 | 山東破解入園難入園貴:濟南「寧可學位等孩子,不能讓孩子等學位」
    依法治理學前教育的痛點、堵點,將護航學前教育沿著普惠、科學方向行進學位空閒與緊缺並存、師資跟不上學位擴張速度、堅守學前教育規律壓力不小,破解這些問題需要更精細的頂層設計和更有力的協同推進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蕭海川全面兩孩政策進入第四個年頭,新一輪幼兒入託高峰近在眼前。
  • 入園難、入園貴!安慶公辦幼兒園擴容增量指日可待
    每年秋季報名時,孩子入園問題牽動著萬千家庭的心。孩子在哪上幼兒園?上公辦幼兒園還是民辦幼兒園?是擇優,還是就近?這些問題幾乎成了每個學齡前幼兒家長必須考慮並決定的事情,又因這些問題涉及家庭多、輻射範圍廣,成了人們街頭巷尾熱議的一個社會性話題。
  • 慧凡教育在行動:助力解決適齡兒童入園難、入園貴難題-社會資訊...
    而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討論,其根本原因在於老百姓希望政府承擔更多責任,因此當務之急是解決嚴重的"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574號(教育類433號)提案答覆的函  教基提案〔2020〕172號  助力解決入園難、入園貴 慧凡教育在行動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山東三年新建改擴建幼兒園9830所
    據介紹,山東省委、省政府將學前教育作為重大的民生、民心工程高度重視,2018年,省政府辦公廳出臺了《關於加快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同步啟動實施了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制定出臺了1+10配套政策文件,牢牢把握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聚焦人民群眾關心的「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努力破解制約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了學前教育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 蘇仙區:出實招 化解「入園難、入園貴」
    實現幼有所育,切實有效解決好「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是一項重大民生工程。蘇仙區將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工作和提高公辦園佔比工作統籌一起抓,有效解決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移交、辦園等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切實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努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入園難」「入園貴」?看,晉中市是這麼做的
    這是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具體舉措,通過立法的方式明確責任、程序,大力度推進普惠性幼兒園建設,有利於解決當前學前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對於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等突出問題大有裨益。
  • 如何化解入園難和入園貴的矛盾?
    《答覆函》指出,「專家們認為,義務教育具有普及、免費和強制等特點,目前老百姓對學前教育的主要訴求是希望政府承擔更多責任,儘快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問題。關於學前教育是否納入義務教育,還有待進一步論證。
  • 入園難,入園貴,幼兒園「民轉公」,路還有多遠?
    目前,兒童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不僅大中城市存在,就連四、五線的小縣城也不例外。然而,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然給不少家庭帶來困惑:公辦園雖然收費比民辦園低,但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同時在園,同樣是個不小的經濟負擔。更主要的是,公辦園數量較少,覆蓋面小,入園資格限制較多,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常常出現一園難求的情況。民辦園因其潛在的生源和商機,不僅數量上超過公辦園,而且在收費上也多有詬病。
  • 445所幼兒園將破解「入園貴」
    ●遵循普惠原則有效破解「入園貴」  《規劃》範圍涉及南昌市中心城區及九龍湖片區,中心城區範圍指南昌市總體規劃(2001-2020)確定330平方公裡範圍,九龍湖片區指楓生高速以東、贛江以西、貨運鐵路以北區域。具體包括東湖區、西湖區、青山湖區、青雲譜區、紅谷灘新區5個行政區的大部分管轄範圍(不含高新區和經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