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難,入園貴,幼兒園「民轉公」,路還有多遠?

2020-08-27 鷹眼看教育

目前,兒童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不僅大中城市存在,就連四、五線的小縣城也不例外。

隨著2016年開始的放開二胎生育政策的實施,居民中適齡夫婦的生育欲望,以及二胎出生率,在山東的一些縣城相對較高。走在村居社區、街頭巷尾,嬰幼兒童如雨後春筍,明顯見多。

既生之則養之、教之,上幼兒園是當今幼兒教育的必選。然而,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然給不少家庭帶來困惑:

公辦園雖然收費比民辦園低,但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同時在園,同樣是個不小的經濟負擔。更主要的是,公辦園數量較少,覆蓋面小,入園資格限制較多,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常常出現一園難求的情況。

民辦園因其潛在的生源和商機,不僅數量上超過公辦園,而且在收費上也多有詬病。當地城區民辦幼兒園收費大多在每生每月1000~1500元,午餐及附助餐另加收費每天10元左右。雖與大中城市相比低了許多,但卻高出公辦園收費標準一倍以上,令家長們望園興嘆。

除此之外,還有個別早教園見縫插針,計時收費,每小時100元不等,讓百姓瞠目結舌。

近年來,當地政府和教育部門,一直在尋求緩解的辦法,工作取得較大成效,公辦幼兒園數量在逐漸增多。但是,由於受財政和師資所限,擴大公辦園的工作遇到結構性瓶頸:除了個別獨立的官辦幼兒園之外,主要依託各中小學現有資源恢復校內辦園。

這樣做的好處是,園舍和師資有了一定保障,僅添置部分幼兒教學專用設施即可。不僅收費降下來了,而且便於管理。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

1、管理上不夠專業、到位。幼兒園和中小學在管理上畢竟有所不同,為卸包袱,個別學校甚至出現對外承包校內園的情況。

2、師資不夠專業、適應。由於編制內專業幼師招聘較少,學校只好調劑閒散師資充實幼兒園。這部分教師一般年齡偏大,缺乏專業技能,教和學、教和玩均不適應,只能是應付。

3、數量不足,覆蓋面和生源距離不匹配。即使每個中小學都辦園,也滿足不了龐大幼兒群體的入園需求,況且還存在幼兒入園是否就近方便的問題。

那麼,有沒有一種兩全其美的辦法,既緩解入園難,又降低入園費用呢?

根據個人觀察思考,結合某些地方的實踐經驗,有一條途徑可建議償試:藉助部分現有民辦幼兒園資源,採取租賃、入股等方式加以整合利用,或劃歸公辦園的分園,達到統一管理和收費的目的。由此開始,創造條件,讓一部分民辦園率先向公辦園過渡。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輻射帶動。以機關幼兒園、教育幼兒園、鎮中心幼兒園等公辦園為龍頭,按照區域劃分和就近原則,以設分園的形式兼管部分民辦幼兒園,輻射帶動民辦園規範發展。

二是資源租賃。即公辦幼兒園以租憑方式,接管使用民辦園的土地、場所和設施,促進民辦園改「姓」(性質),逐步向公辦園過渡。

三是師資過渡。民辦幼兒園教師沒有正式編制,知識水平和幼教能力參差不齊,可以本著個人自願原則暫時留用。同時,為部分優秀者提供更多的考編機會,促使能力弱者儘快提高,或自然淘汰,派遣公辦園教師搞好傳幫帶。

上述措施,可以穩步推進部分幼兒園由民辦向公辦過渡,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民並舉的辦園格局,有效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以上僅是個人建議,權當拋磚引玉,大家認為可行嗎?如有更好的建議,請提出來交流!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東方快評丨「民轉公」解「入園難」值得探索
    海口美蘭區第二批民辦幼兒園轉公辦集體籤約儀式在美蘭實驗小學舉行。海口市中海幼兒園等10家民辦幼兒園與美蘭區教育局籤訂協議,正式轉為公辦園,美蘭區將新增3240個公辦學位。(見8月8日的人民網)10家民辦幼兒園轉為公辦幼兒園,直接增加公辦學前教育學們位3240個,能有效地緩解幼兒「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 破解入園貴 蕭山區推進25所幼兒園「民轉公」
    「二孩政策」全面開放的第一個入園年,杭州市蕭山區學前教育傳來了不少利好消息:16所幼兒園已完成「民轉公」改制工作,14所新建幼兒園將在下半年投入使用,還新增4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一蕭山學前教育普惠提升最大的願景
  • 入園難!入園貴!怎麼破?南寧多所小區配套幼兒園將「民轉公」
    來源: 廣西新聞頻道突圍「入園難 入園貴」困局幼兒入園難、入園貴,是不少家長比較頭疼的問題,而隨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二孩到了入園年齡,又增加了這一難題的複雜性。為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去年,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0年,全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原則上達到50%。那麼,南寧市如何突圍「入園難」和「入園貴」的困局?來看記者的走訪報導。
  • 江報直播室:幼兒園「民轉公」能否破解「入園難」
    根據今年5月出臺的《江西省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要求,今後,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由當地政府統籌安排,辦成公辦園或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目前,贛州、鷹潭、南昌、九江、宜春等地都在陸續推進此項工作。困擾家長們多年的「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是否找到了破解的「鑰匙」?歡迎關注本期《江報直播室》。
  • 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就能解決入園難、入園貴了嗎?家長:恐怕很難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入園難,入園貴」是當今家長都深刻感受到的一件事。準確的說應該是「入公辦園機會難,入民辦園學費貴」。二胎開放這麼幾年了,然而近兩年新生兒的出生率卻不增反降,也不知道是不是幼兒園這孩子入學的第一關就嚇退了不少年輕人?「孩子入園難,難於考公務員;入園貴,貴過大學收費。」一個好的公辦幼兒園,幾百上千人搶幾十個學位。
  • 民轉公後,深圳上幼兒園更難了?市教育局回應
    深圳今年新增幼兒園學位3.3萬個)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勤表示,深圳單位面積人口密度已發展到全球前列,人地矛盾空前緊張,民轉公是規範學前教育建設的重要舉措。但政府一方面應尋求教育用地供應數量和教育設施規劃標準的突破,一方面也應該聽取各方聲音,避免在「民轉公」的轉型過程中,出現一些「一刀切」問題。
  • 達州市全力破解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然而,質優價廉的公立幼兒園一位難求卻讓不少市民煩心。2019年,我市向社會公開徵集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公立幼兒園少、入園難」問題,群眾反應強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來,我市把化解「公立幼兒園少、入園難」問題作為最緊迫的民生工程進行專題部署、專項整改,多點發力,全力破解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 入園難入園貴?看白雲如何破解難題!
    石馬中心幼兒園今年順利實現「民轉公」▶去年9月,原方圓第一幼兒園合同到期,白雲區回收該園轉辦為公辦園黃石第一幼兒園。該園園長劉雪梅介紹, 幼兒園轉為公辦園後,應區教育局要求,挖潛擴容新增了一個班,目前已開辦10個班,通過「回收轉辦」為白雲區增加了300多個公辦學位。為了確保辦園質量,轉公後,黃石第一幼兒園留用了原來的教職工團隊,並保留了原有的好的辦園模式和辦園方法,辦園質量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黃石街高爾夫花園業主周潔麗對白雲區實施的「回收轉辦」政策頻頻豎起大拇指。
  • 蕭山推進25所幼兒園「民轉公」,涉及多個鎮街
    「二孩政策」全面開放的第一個入園年,蕭山學前教育傳來了不少利好消息:16所幼兒園已完成「民轉公」改制工作,14所新建幼兒園將在下半年投入使用,還新增4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一蕭山學前教育普惠提升最大的願景
  • 「入園難入園貴」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系列報導之一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編者按學前教育上公辦園難、上優質園貴,是全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
  • 入園難、入園貴!安慶公辦幼兒園擴容增量指日可待
    每年秋季報名時,孩子入園問題牽動著萬千家庭的心。孩子在哪上幼兒園?上公辦幼兒園還是民辦幼兒園?是擇優,還是就近?這些問題幾乎成了每個學齡前幼兒家長必須考慮並決定的事情,又因這些問題涉及家庭多、輻射範圍廣,成了人們街頭巷尾熱議的一個社會性話題。
  • 東昌府區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困局
    聊城市東昌府區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公辦幼兒園少、民辦幼兒園收費高等問題,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同時開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破解了公辦幼兒園「入園難」、民辦幼兒園「入園貴」的問題。在東昌府區唐莊回遷小區南門,嶄新的唐莊實驗幼兒園剛剛投入運行兩個多月,目前已經有四十多個孩子入園。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
    貴港日報 記者 張思10月15日,市教育局代表市人民政府分別與盛世青雲府小區等8家小區幼兒園項目籤約,這些幼兒園建成後將無償移交市人民政府辦成公辦園。此次籤約儀式,為我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心城區「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將得到進一步緩解。
  • 深圳幼兒園「民轉公」之後……
    另一邊,官方卻站出來回復,今年深圳較去年新增3.3萬個幼兒園學位," 民轉公 " 幼兒園在原招生規模基礎上新增小班學位9812個,總體上可滿足適齡兒童入園需求。也許大家說的都是對的,只是表述方式不一樣而已。
  • 番禺新增小區全部配套公辦園 增城推動26所幼兒園「民轉公」
    專家指出,幼兒園「民轉公」後,保育費相對較低,有統一的教育服務標準,對家長來說益處不少。但對民辦園舉辦者來說,意味著前期投入和預期收益的打水漂,而補償政策的標準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民辦舉辦者轉型的積極性。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北京做法可借鑑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1009名幼兒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中,60.3%的受訪家長稱今年找幼兒園遇到了問題,「入園貴」是困擾受訪家長的最大問題。被問到「近些年『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是否有所緩解」時,46.5%的受訪家長表示有所緩解,53.5%的受訪家長認為沒有緩解,其中45.5%的受訪家長認為和以前一樣,8.0%的受訪家長認為更嚴重了。
  • 我縣17家幼兒園擬「民」轉「公」
    >begin--> 8月24日,縣教育局發布公示,擬對縣城17所民辦幼兒園轉為公辦,在社會引起良好反響。為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公辦學前教育發展的優質資源,縣教育局根據邵陽市教育局《關於加快推進全市公辦幼兒園學位建設的指導意見》精神,由民辦幼兒園申請,縣教育局黨組研究決定,將17所民辦幼兒園擬民轉公,持續推進學前教育「兩個比例」提升工作,加大民辦幼兒園轉型力度,增加普惠性。
  • 家長嘆「孩子入園貴,貴過大學收費」,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為何那麼難?
    為何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那麼難?「義務」這兩個字,拆解開來看是普及、免費和強制,每一個目標的實現都不容易。如今,我國各地的一年學前教育入園率大多已經超過99%。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一年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具有現實可行性,三年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路還很長。
  • 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國家提新規,一旦成功實行,福利數億家長!
    對不少家長們來說,生了孩子之後,幾乎就是天天圍繞著孩子轉了,而花在孩子身上的開支,肯定也是越來越多的。現在,國人的教育理念發現了巨大的改變,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在教育資源上,都希望給孩子們最好的。不過,如今養一個孩子的成本確實是比較大的,從還沒踏進幼兒園開始,家長們就要「愁壞了」。目前,家長們普遍為一個問題煩惱,這就是入園問題。眼看著孩子就要上幼兒園了,不過很多父母們卻在感嘆著「交不起學費」。公立幼兒園名額少、私立幼兒園學費高、民辦幼兒園又怕不正規……所以說,為了孩子的教育,簡直就是花錢如流水。
  • 蘇仙區:出實招 化解「入園難、入園貴」
    10月28日上午,記者在蘇仙區第十一幼兒園看到,老師們帶領小朋友愉快地做著遊戲,整個園區教學設施設備完善,環境舒適寬敞。蘇仙區第十一幼兒園原名華美幼兒園,以前是一家民辦幼兒園,它在辦學理念、辦園規劃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今年7月份,蘇仙區將其納入公辦幼兒園,並對其進業務指導和培訓後,提升了其辦園品質和辦園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