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難!入園貴!怎麼破?南寧多所小區配套幼兒園將「民轉公」

2020-12-23 鳳凰網房產

來源: 廣西新聞頻道

突圍「入園難 入園貴」困局

幼兒入園難、入園貴,是不少家長比較頭疼的問題,而隨著「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二孩到了入園年齡,又增加了這一難題的複雜性。

在廣西,學前教育資源尤其是優質資源、普惠性資源不足,公辦幼兒園比例偏低,幼兒教師嚴重短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十分突出。

為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去年,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0年,全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原則上達到50%。那麼,南寧市如何突圍「入園難」和「入園貴」的困局?來看記者的走訪報導。

5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南寧市良慶區的萬科公園裡小區配套幼兒園,經過教育部門的評估驗收,第二天教學設備可以進場安裝。據了解,從去年年底起,南寧市良慶區成立了由教育、建設、房屋等多個部門組成的領導工作小組,計劃到2020年秋季學期,良慶區將有7所小區配套幼兒園作為公辦幼兒園招生。

良慶區7所小區配套幼兒園

陽光尚都配套幼兒園、

天譽城配套幼兒園、

萬科公園裡配套幼兒園、

萬科金域藍灣配套幼兒園、

新華花園配套幼兒園、

融創九棠配套幼兒園、

合景香悅四季配套幼兒園。

近期,良慶區教育局有關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在這幾所幼兒園開展移交工作。

南寧市良慶區教育局教育股副股長 譚麗燕:小區配套幼兒園移交給我們城區的,我們是優先辦成公辦園,這一類的公辦園一共有7所,也是能夠提高2900左右的學位數。基本上能夠滿足周邊適齡兒童的入園的需求。

根據去年7月1日起實施的《南寧市中小學校幼兒園用地保護條例》,小區配套建設的中小學校、幼兒園必須是非營利性質,這些配套學校竣工驗收後要移交給教育行政部門接管。隨著城市不斷擴大,一些城區的公辦幼兒園學位已無法滿足適齡兒童的需求,為了填補公辦幼兒園學位數量缺口,提升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南寧市各城區教育部門多措並舉。以西鄉塘區為例,經過摸底及初步排查,目前,西鄉塘區有30所配套幼兒園需開展「一園一案」治理工作。目前,西鄉塘區小區配套幼兒園的治理工作也在有序推進當中。

南寧市西鄉塘區教育局基建室副主任 梁寒:2020年,我們計劃移交10所小區配套幼兒園開辦公辦園,我們預計可以增加97個班,2910個學位,將大大提高我們城區的公辦園幼兒佔比。

同樣,江南區也將有四所小區配套幼兒園力爭今年秋季學期開園招生,預計可增加1350個公辦學位。

江南區4所小區配套幼兒園

天健西班牙小鎮配套幼兒園 、

珺璽小區配套幼兒園、

萬科悅江南小區配套幼兒園、

綠地璞悅公館配套幼兒園。

短期內要扭轉高收費的民辦幼兒園佔比偏高的局面,不論是對政府部門還是教育行政部門來說,都是一個艱巨的任務。推進幼兒園「民轉公」的過程面臨重重難點,而在目標任務的壓力之下,各城區將採用什麼措施擴充公辦幼兒園教育資源呢?

配套幼兒園「民轉公」存難點

多措並舉擴充公辦園資源

高質量、低收費的學前教育資源在南寧仍然稀缺,需求量卻在逐年增加。南寧市民黃阿姨告訴記者,她的外孫女在小區配套的一所私立幼兒園讀小班,幾年前,幼兒園的學費是每學期1萬元出頭,如今每學期已經漲到16000元,這樣的開銷讓她感到有些吃不消。

家長 黃女士:三萬多一年學費,畢業就是10萬多一點,壓力很大的,但是沒辦法的啊,我們希望幼兒園能夠轉公立,給我們壓力小一點。

一邊是家長們對幼兒就讀公辦園的巨大需求,而另一邊,小區配套的民辦園轉為公辦園卻存在幾個難點。記者了解到,南寧市許多成熟的小區配套幼兒園,在土地出讓合同或建設合同中,未約定移交的小區配套幼兒園數量龐大,辦園情況複雜,許多開發單位不願意移交給城區政府,部分還辦成高收費民辦園,且開發商對外招標出租的民辦園大部分均籤訂了長期合同,對配套幼兒園的整改帶來很大困難。此外,缺乏實施細則的指導意見,也是不少城區面臨的問題。

南寧市西鄉塘區教育局基建室副主任 梁寒:像一些國有的企業開發的小區配套幼兒園,它存在著兩級政府這個資產無償劃撥的問題,那麼我們現在也在積極對應市裡面的各部門,建議是能夠出臺一個比較明確的實施細則,那對我們的這個配套幼兒園移交工作有一個方向性,我們操作起來就比較順利。

多城區將新建公辦幼兒園

原有公辦幼兒園擴招增量

為完成2020年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50%的目標任務,南寧市大部分城區都採取多渠道方式擴充公辦園資源。以西鄉塘區為例,2019年南寧市西鄉塘區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為28.81%,按照2019年西鄉塘區在園幼兒總數,若要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50%,還需要補充公辦幼兒園學位數6190個。為了這一目標,西鄉塘區加快推進新建公辦園建設進度,預計2020年8月新開辦雙定鎮中心幼兒園,改建原城北機關保育院重新開辦公辦園,兩所幼兒園可新增24個班720個學位。

此外,南寧市良慶區為完成目標任務,仍需填補缺口7799個公辦園學位。良慶區今年秋季學期新建的那馬鎮中心幼兒園、龍堤幼兒園、體強幼兒園將開園招生,預計可增加990個學位。

同時,增加原有公辦幼兒園的招生數量也是解決公辦學前教育資源總量不足的一大措施。

南寧市西鄉塘區教育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 青海華:我們擬對6所公辦幼兒園進行擴班,2020年秋季學期我們將新增35個班,1050個學位。

2020年秋季學期,南寧市良慶區也將有4所公辦幼兒園增加學位共1015個。

南寧市良慶區第一實驗幼兒園金龍分園園長 李慧:今年9月份,我們計劃開足9個班,會增加220個學位,也是採取了一個「應收盡收、應開盡開」 的這麼一個方案。

因地制宜

積極探索擴充公辦園資源舉措

自治區《實施意見》要求積極挖潛擴大增量,充分利用騰退搬遷的空置辦公樓、公共服務設施、空置廠房和閒置校舍等資源,以租賃、租借、劃轉等形式舉辦公辦幼兒園。南寧市良慶區經過前期摸排,決定將南寧市五象教育集團慶林路小學、體強路小學、銀鈴小學、春蕾小學、陽光教育集團五象嶺北校區等7所公辦中小學,增加大班學位數共計1295個。

南寧市良慶區教育局教育股副股長 譚麗燕:我們城區也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財力。通過利用閒置的校舍來增加我們的學前的一些入園需求的學位數,滿足我們周邊適齡兒童的入園需求。

西鄉塘區是教育科研大區,轄區有大量高校和科研院,因此,西鄉塘區教育局依據自身優勢,目前正在指導轄區內一所高校舉辦一所公辦園,預計增加6個班180個學位。

說在最後

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辦好學前教育、實現幼有所育,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推動南寧學前教育優質均衡可持續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入好園」、「好入園」的新期待,還需各級政府一步一個腳印,以更大的決心、更多的財力、更多的精力深入研究,紮實推進。

來源|廣西新聞頻道 記者 黃翠萍 吳德彬

相關焦點

  • 破解入園貴 蕭山區推進25所幼兒園「民轉公」
    「二孩政策」全面開放的第一個入園年,杭州市蕭山區學前教育傳來了不少利好消息:16所幼兒園已完成「民轉公」改制工作,14所新建幼兒園將在下半年投入使用,還新增4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一蕭山學前教育普惠提升最大的願景
  • 江報直播室:幼兒園「民轉公」能否破解「入園難」
    根據今年5月出臺的《江西省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專項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要求,今後,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由當地政府統籌安排,辦成公辦園或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目前,贛州、鷹潭、南昌、九江、宜春等地都在陸續推進此項工作。困擾家長們多年的「入園難」「入園貴」問題是否找到了破解的「鑰匙」?歡迎關注本期《江報直播室》。
  • 番禺新增小區全部配套公辦園 增城推動26所幼兒園「民轉公」
    專家指出,幼兒園「民轉公」後,保育費相對較低,有統一的教育服務標準,對家長來說益處不少。但對民辦園舉辦者來說,意味著前期投入和預期收益的打水漂,而補償政策的標準合理與否直接影響著民辦舉辦者轉型的積極性。
  • 東方快評丨「民轉公」解「入園難」值得探索
    海口市中海幼兒園等10家民辦幼兒園與美蘭區教育局籤訂協議,正式轉為公辦園,美蘭區將新增3240個公辦學位。(見8月8日的人民網)10家民辦幼兒園轉為公辦幼兒園,直接增加公辦學前教育學們位3240個,能有效地緩解幼兒「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 民轉公後,深圳上幼兒園更難了?市教育局回應
    2019年起,深圳進一步規劃、規範小區配套幼兒園的建設,要求在2020年9月底前,深圳小區配套幼兒園將全部變成公辦園或普惠園。7月9日下午,深圳市教育局發布消息稱,今年深圳市幼兒園學位較去年新增3.3萬個,「民轉公」幼兒園在原招生規模基礎上新增小班學位9812個。
  • 入園難,入園貴,幼兒園「民轉公」,路還有多遠?
    目前,兒童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依然比較突出,不僅大中城市存在,就連四、五線的小縣城也不例外。走在村居社區、街頭巷尾,嬰幼兒童如雨後春筍,明顯見多。既生之則養之、教之,上幼兒園是當今幼兒教育的必選。然而,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仍然給不少家庭帶來困惑:公辦園雖然收費比民辦園低,但如果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同時在園,同樣是個不小的經濟負擔。更主要的是,公辦園數量較少,覆蓋面小,入園資格限制較多,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常常出現一園難求的情況。
  • 達州市全力破解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然而,質優價廉的公立幼兒園一位難求卻讓不少市民煩心。2019年,我市向社會公開徵集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公立幼兒園少、入園難」問題,群眾反應強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來,我市把化解「公立幼兒園少、入園難」問題作為最緊迫的民生工程進行專題部署、專項整改,多點發力,全力破解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問題。
  • 蕭山推進25所幼兒園「民轉公」,涉及多個鎮街
    「二孩政策」全面開放的第一個入園年,蕭山學前教育傳來了不少利好消息:16所幼兒園已完成「民轉公」改制工作,14所新建幼兒園將在下半年投入使用,還新增4所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這一蕭山學前教育普惠提升最大的願景
  • 入園難入園貴?看白雲如何破解難題!
    石馬中心幼兒園今年順利實現「民轉公」▶去年9月,原方圓第一幼兒園合同到期,白雲區回收該園轉辦為公辦園黃石第一幼兒園。她兩歲多的女兒在原民辦小區配套幼兒園方圓第一幼兒園讀小小班,「原來每月的費用是2000多塊錢,轉成公辦後,每月只要幾百塊錢,但辦園質量沒有下降,這對我們二胎家庭來說,真的是給到我們實實在在的實惠。」周潔麗感嘆道。▶新開辦的不少優質園也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
  • 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就能解決入園難、入園貴了嗎?家長:恐怕很難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入園難,入園貴」是當今家長都深刻感受到的一件事。準確的說應該是「入公辦園機會難,入民辦園學費貴」。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真的就能解決入園難、入園貴嗎?家長:難說。我國現階段的義務教育制度,是九年,小學六年加初中三年。很早就有不少人提議將九年義務教育擴大至十二年,往上擴大到高中三年,或往下提前到幼兒園三年。
  • 入園難、入園貴!安慶公辦幼兒園擴容增量指日可待
    「沒有想到,今年進這所幼兒園需要搖號招生。」李紅豔說,參與搖號的人特別多,她的女兒落選。「孩子讓家裡的老人再帶一年,明年再碰碰『運氣』。」張桂花老人家住人民新村小區,孫子今年上幼兒園。由於這次沒有搖上公辦幼兒園,她只得帶孫子到離家不遠的一所有些「名氣」的民辦幼兒園報名,但一聽是公辦幼兒園「翻番」的學費,老人只能打「退堂鼓」。
  • 一年多安下近7萬「惠民書桌」蘭山區告別「入園難」「入園貴」
    而在2019年之前,蘭山區幼兒園公辦率僅為12.9%,在臨沂市各縣區中排倒數第三;在普惠性幼兒園入園的幼兒為3.1萬人,普惠率30.3%,列臨沂市倒數第一。  用一年多時間,安下近7萬張「惠民書桌」,蘭山區在徹底告別「入園難」「入園貴」的道路上,有哪些值得借鑑的經驗?  去年年初,國家啟動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工作時,蘭山區需治理的城鎮小區配套園有118所,約佔臨沂市治理任務的40%。
  • 一年多安下近7萬「惠民書桌」 蘭山區告別「入園難」「入園貴」
    而在2019年之前,蘭山區幼兒園公辦率僅為12.9%,在臨沂市各縣區中排倒數第三;在普惠性幼兒園入園的幼兒為3.1萬人,普惠率30.3%,列臨沂市倒數第一。用一年多時間,安下近7萬張「惠民書桌」,蘭山區在徹底告別「入園難」「入園貴」的道路上,有哪些值得借鑑的經驗?
  • 「入園難入園貴」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系列報導之一 上個幼兒園到底難在哪編者按學前教育上公辦園難、上優質園貴,是全社會關注的教育問題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重要民生工程。
  • 破解「入園難」「入園貴」
    貴港日報 記者 張思10月15日,市教育局代表市人民政府分別與盛世青雲府小區等8家小區幼兒園項目籤約,這些幼兒園建成後將無償移交市人民政府辦成公辦園。此次籤約儀式,為我市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中心城區「入園難」「入園貴」問題將得到進一步緩解。
  • 蘇仙區:出實招 化解「入園難、入園貴」
    10月28日上午,記者在蘇仙區第十一幼兒園看到,老師們帶領小朋友愉快地做著遊戲,整個園區教學設施設備完善,環境舒適寬敞。蘇仙區第十一幼兒園原名華美幼兒園,以前是一家民辦幼兒園,它在辦學理念、辦園規劃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今年7月份,蘇仙區將其納入公辦幼兒園,並對其進業務指導和培訓後,提升了其辦園品質和辦園信心。
  • 破解「入園難」,新區加快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步伐
    可是作為企業開辦的園所,企業外的幼兒入園卻不那麼容易。隨著2020年4月15日蘭州蘭石集團有限公司兩所幼兒園整體移交至蘭州新區管委會管理,這個難題得到了解決。前不久,更名後的蘭州新區第七幼兒園、蘭州新區第八幼兒園正式對外招生。通過搖號,李興德的兒子獲得了入園名額。
  • 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國家提新規,一旦成功實行,福利數億家長!
    對不少家長們來說,生了孩子之後,幾乎就是天天圍繞著孩子轉了,而花在孩子身上的開支,肯定也是越來越多的。現在,國人的教育理念發現了巨大的改變,無論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在教育資源上,都希望給孩子們最好的。不過呢,針對這種「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國家也不是沒有出面解決。前兩年的時候,我國相關部門就發文稱:「小區必須配套幼兒園,且必須是公辦或是普惠性質的」。如果是沒有規劃配套幼兒園或是規劃不足的,又或者是完整規劃但是建設又不到位的,都需要通過補建、改建等方式予以解決。看到這個消息,對那些愁著入園貴入園難的家長們來說,應該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 番禺新增小區全部配套公辦幼兒園
    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019年,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為79.5%,離實現目標還有0.5%的距離。為達成目標,各區都在2020年發力,如天河區的10個公辦園開了新園區等。 專家指出,幼兒園「民轉公」後,保育費相對較低,有統一的教育服務標準,對家長來說益處不少。
  • 東昌府區破解「入園難、入園貴」困局
    聊城市東昌府區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公辦幼兒園少、民辦幼兒園收費高等問題,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同時開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認定,破解了公辦幼兒園「入園難」、民辦幼兒園「入園貴」的問題。在東昌府區唐莊回遷小區南門,嶄新的唐莊實驗幼兒園剛剛投入運行兩個多月,目前已經有四十多個孩子入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