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現代於都城中紅色符號 處處體現長徵精神

2020-12-13 北晚新視覺網

2016年8月24日訊,漫步於都街頭,你不經意間就會發現一些與長徵有關的紅色符號。這些符號,就像綠草叢中的紅色花朵,點綴著這個城市的風景。

漫步於都街頭,你不經意間就會發現一些與長徵有關的紅色符號

於都河邊的長徵網咖

於都河上的紅軍大橋

「小紅軍」吹響了《十送紅軍》

縣城裡的新長徵幼兒園

在長徵出發紀念碑下跳起了歡快的廣場舞

街邊攤點的遮陽傘上,「長徵電腦培訓」的廣告映入眼帘;掛在牆上的徵兵廣告語跟別的城市不一樣,上面寫著:「弘揚長徵精神,徵集優秀新兵」。

想照相,有長徵照相館;想上網,有長徵網吧。

於都河邊,有一所長徵源小學,每逢重大節日,學生們會穿著紅軍的軍裝,吹響紅軍的嗩吶。在城市的中心區,還有一個叫新長徵的幼兒園,孩子們人生的第一課從長徵的故事開始。

夜幕降臨,於都人在長徵出發紀念廣場跳起了廣場舞,伴奏的音樂不是小蘋果,而是當地人最喜歡聽的十送紅軍。

82年了,於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於都人對紅軍的感情沒變,依然是那麼深、那麼濃。

 

來源:北京晚報 北晚新視覺網  記者 王軍華 張宏江

相關焦點

  • 長徵沿線紅色旅遊城市聯盟第二屆年會在江西於都舉行
    10月17日,是中央紅軍長徵出發的日子。近日,長徵沿線紅色旅遊城市聯盟第二屆年會暨中國(贛州)首屆紡織服裝博覽會在中央紅軍長徵集結出發地江西省于都縣舉行。活動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為主題,由中共贛州市委、贛州市人民政府、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主辦,中共于都縣委、于都縣人民政府承辦。
  • 啟新程丨於都:邁步新長徵 砥礪再出發
    2020年,是於都發展歷程中極為不易、極其難忘的一年。于都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幹部群眾,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贛州和於都重要講話精神,幹字當頭、幹就幹好,把機遇和挑戰轉化為一件件好事、喜事,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績單。
  • 贛州縣記:你的家鄉是於都嗎?
    于都縣是中央蘇區時期中共贛南省委,贛南省蘇維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紅軍長徵集結出發地、中央蘇區最後一塊根據地、南方三年遊擊戰爭起源地、長徵精神的發源地、中央蘇區全紅縣之一和蘇區精神的形成地之一,誕生了16位共和國將軍。
  • 長徵精神內涵心得體會 遵義構建紅色文化育人體系有感
    長徵精神內涵心得體會 遵義構建紅色文化育人體系有感  遵義會議會址、四渡赤水紀念館、婁山關戰鬥遺址……走進貴州遵義,一個個熟悉的紅色文化場館,時刻提醒著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這是一座革命之城、轉折之城。  每逢節假日,這些場館裡隨處可見一群戴紅領巾的講解員,他們用稚嫩的童音,聲情並茂地向遊客們講述紅軍長徵的故事。
  • 「學長徵精神 做紅色傳人」主題活動剪影
    「學長徵精神 做紅色傳人」主題宣傳活動。     並希望大家時刻學習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長徵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接著,活動便進入了文藝表演環節。本次表演,無論是從服裝上還是形式內容上,都緊扣「學習長徵精神,做紅色傳人」主題。有氣勢磅礴,震撼人心的大合唱,聲情並茂、抑揚頓挫的毛澤東長徵詩詞朗誦,強而有力、渲染力強的歌舞表演以及感人至深的長徵故事講述。
  • 「新莊式」紅色旅遊:少數民族文化與長徵精神交相輝映
    1日,青海新聞網記者崔永燾跟隨「聚焦大理建州60周年」——全國網絡媒體大理行的隊伍來到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新莊村紅軍長徵博物館,「紅色旅遊景點我去過不少,但這裡讓我印象深刻。」崔永燾說道。  賓川縣喬甸鎮海稍村委會新莊村緊鄰海稍水庫東岸,山清水秀,歷史悠久。一直以來,新莊村發展主要依靠糧煙種植、經濟林果、經營海稍魚店等,近年來,新莊村依託一段紅色歷史,逐漸發展起紅色旅遊產業。
  • 智行新長徵 駿馳新時代——2020國機智駿重走長徵路公益行
    2020年10月17日,適逢長徵出發86周年紀念日,國機智駿聯合贛州3家頂級媒體贛南日報社、贛州廣播電視臺、客家新聞網及孚能科技主辦的重走長徵路公益行,從於都長徵出發廣場紀念園正式出發了。國機智駿高級執行副總裁兼基地總經理趙志剛表示,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之下,消費升級倒逼產業升級,產業升級呼喚核心技術,市場競爭瞬息萬變,正如行走在長徵路的道路上,需要於長徵精神迎接市場的挑戰。
  • 草鞋走出的長徵——「畫說長徵」之一
    年過八旬的陳羅壽彎下腰,拉緊繃在草鞋耙上的四根麻繩,一根根金黃的稻草,插進麻繩搭成的經緯格局中。和泛黑的草鞋耙一樣刻著歲月痕跡的雙手,此時滿是靈氣,指尖纏繞,稻草翻飛,一雙草鞋已然成形。 陳羅壽一輩子生活在江西省于都縣,這裡正是82年前中央紅軍主力長徵集結出發地。
  • 專訪張小平:傳播長徵精神 需要感動·心動·行動
    專訪張小平:傳播長徵精神 需要感動·心動·行動 原標題:   中國經濟網於都10月11日訊(記者 成琪)今年是長徵勝利80周年,日前,中國經濟網文化產業頻道記者跟隨國家文物局長徵文物保護調研活動走訪了中央紅軍的沿線城市。
  • 紅軍後人自發組建合唱團 《長徵組歌》是拿手好戲
    歌聲出自江西於都長徵源合唱團,一張於都的亮麗名片。在「雄關漫道——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融媒體報導」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上,這支由一群紅軍後人自發成立的業餘合唱團隊作為主力助演,深情開嗓,一種緣於內心的熾熱和震撼靈魂的純粹驚豔全場。他們歌聲中那無人能比的情感從何而來?
  • 福建各地「開學第一課」:重溫紅色記憶 傳承長徵精神
    9月1日,在開學的第一天,福建各地中小學精心組織開展了「開學第一課」系列活動,圍繞長徵精神,講述紅軍故事,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使青少年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得到啟迪、立志做紅色傳人。在「緬懷先烈」篇章中,執教開學第一課的各位老師通過講述和展示視頻、圖片資料的形式,帶領同學們重溫紅軍長徵的光輝歷史;「銘記歷史」和「傳承精神」環節中,同學們通過講革命故事、唱紅色歌曲、朗誦詩歌等形式,表達自己對長徵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將長徵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學習當中…… >>>詳細
  • 紅色之美丨紅軍長徵勝利景園——重溫長徵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
    紅軍長徵勝利景園重溫長徵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紅軍長徵勝利景園位於會寧縣城東南的桃花山上,是一處集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防教育,瞻仰憑弔和旅遊觀光於一體的紅色旅遊勝地,具有較高的史學價值和紅色旅遊文化價值。
  • 山西新絳:長徵夏令營長徵精神在傳承
    ‎2020‎年‎8‎月‎2‎日,山西新絳:長徵夏令營長徵精神在傳承。當日,暑假和八一建軍節期間,在革命老區山西晉南運城市新絳縣峪口伏擊戰舊址附近澤掌鎮吳嶺莊村,由青年農民楊富榮創辦的富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紅色革命藏品展館舉辦的「長徵夏令營不忘初心追尋強國強軍夢」紀念八一建軍節紅色暑假活動, 吸引了眾多中小學生和家長前往參觀學習,在弘揚長徵精神,鑄就民族輝煌,不忘初心追尋強國強軍中國夢中傳承紅色基因,度過意義深遠的暑假。
  • 大學生音樂思政課《弘揚長徵精神 重溫紅色經典》在蘭州職業技術...
    12月20日,由中共蘭州市委宣傳部指導,蘭州職業技術學院主辦,初等教育學院承辦的大學生音樂思政課《弘揚長徵精神 重溫紅色經典》在雁兒灣校區多功能廳舉行。市委宣傳部宣傳教育科、意識形態科、出版發行科及學院宣傳統戰部、初等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同志,預備役連隊同學、初等教育學院學生代表四百餘人聆聽了課程。
  • 上海市長徵中學:深深地體悟長徵時時地汲取力量
    位於上海市普陀區長徵鎮的長徵中學,建校53年來從未改過名字,該校每年暑假開展「重走長徵路」社會實踐活動,並開發出以長徵精神為核心內容的校本課程,讓長徵精神成為立德樹人的鮮活資源,創建出「長徵精神在長徵」的德育品牌。學校充分挖掘長徵中學自身所蘊含的德育資源,在校園裡建設長徵主題景觀。
  • 銘記長徵史詩 傳承長徵精神
    銘記長徵史詩 傳承長徵精神 ——雅安紅色文化旅遊點位推薦 時間:2018-06-07
  •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在長徵出發地傾聽那些感人的長徵故事
    80多年前開始的那場艱苦卓絕的兩萬五千裡長徵,譜寫出中國共產黨人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的英雄史詩;80多年過去了,曾經親身經歷過那段艱苦歲月的人日漸凋零,但紅軍留下的長徵精神永遠不會褪色,依然激勵著長徵沿途幹部群眾不忘初心,繼續前行…… 近日,記者隨民政部組織的「長徵英烈紀念行採訪宣傳活動」一行走進江西、貴州兩省,探訪發生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的長徵故事。
  • 「弘揚長徵精神 重溫紅色經典」 蘭州成功學校舉辦中學生音樂思政...
    中國蘭州網12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魏寧)「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12月25日,「弘揚長徵精神重溫紅色經典」中學生音樂思政課——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講解與欣賞思政課在蘭州成功學校報告廳開講。
  • 「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在我市開展
    15日至18日,參加「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的中央和省級媒體記者團前往我市石棉、天全、蘆山、雨城等地,重走長徵路,了解當地紅色旅遊發展。  此次「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活動,在雅安境內以「重走長徵路,共築新雅安」為主題,通過回顧紅軍長徵的光輝歷程,宣傳偉大的長徵精神,展示旅遊業發展的新氣象,激發人民群眾參與紅色旅遊的熱情,傳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魂牽「北上無音訊」——來自長徵英烈後人們的思念
    每到一年中送丈夫長徵出發的那晚,劉淑芬就來到於都河畔那棵老榕樹下,點燃一對香燭,盼著丈夫平安歸來。搖曳燭光中,劉淑芬的思緒又回到了1934年10月的那天晚上,丈夫肖文董急匆匆回家,輕輕囑咐一句:「淑芬,我要走。」「去哪裡?」「不知道,現在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