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美國的「毒丸」條款,對中國毫無意義

2020-12-16 環球網

新加坡《海峽時報》10月10日文章,原題:美國針對中國的「毒丸」毫無意義美國可能在未來與歐盟、日本及別國的貿易協定中加入「毒丸」條款。這些國家可能更難與中國達成自貿協定。「毒丸」條款是川普政府試圖實現孤立中國的手段之一。但這是個壞主意,無論從原則還是策略上講。

首先,正如中國及許多加拿大觀察人士所指出的,這是對主權的侵犯。貿易協定不應包括相關各方與其他國家談判的權利。其次,也許它能孤立中國並傷及中國經濟,但這對美國經濟有何好處尚不清楚。若(西方的)目標是使中國開放並變得更「市場經濟」,那中國與別國的自由貿易理應受到鼓勵而非阻礙。與中國達成的每個貿易協定,都有助於其更接近成為市場經濟。

此外,當今全球貿易近3/4與供應鏈相關。貿易不僅是在國家間展開,還在公司企業之間,貿易關係不受地理限制。比如在墨西哥有許多美企,他們把產品賣到美國市場,但其所處供應鏈也包括位於中國的供應商(中國是墨第二大商品供應方)。墨中貿易越自由,此類供應鏈運行效率就越高。若限制此類貿易,比如阻止中墨達成自貿協定,就會扭曲企業的選擇,最終造成生產成本提高,有些後果要由美國消費者承擔。在供應鏈世界裡施加貿易壁壘是代價高昂之舉,這恰恰是「毒丸」條款威脅要做的。

世貿組織並不完美,但能解決(西方)所稱的中國貿易舞弊行為。迄今,中國擁有遵守對其不利的世貿組織裁定的良好記錄。中國表示支持世貿組織,美國及其盟友可對此進行測試。比起在貿易協定中加入試圖孤立中國的歧視性「毒丸」條款,這樣做會好得多,也更公平有效。(作者維克拉姆·卡納,喬恆譯)

相關焦點

  • 毒丸條款對中國有什麼影響?會被複製嗎?
    從本質上看,毒丸條款通過賦予美國對其他締約方籤署協定的審查權和否決權,將「俱樂部」的準入門檻直接與美國國內立法進行掛鈎,從而限制了締約國和第三國在自由貿易協定領域的談判權。美國顯然將在美墨加協定中加入毒丸條款作為一個開始。有了這一先例,此條款就可以在其他貿易協定中複製。條款中所謂「非市場經濟國家」的指向非常明顯。
  • 美墨加協定正式生效,毒丸條款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毒丸條款首次在雙邊和區域貿易協定中加入了非此即彼的排他性選擇從中長期視角出發,毒丸條款有可能成為美國實施孤立主義、重構全球價值鏈的重要工具之一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構建,尤其是國內大循環的發展,是當前應對毒丸條款的最佳路徑「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簡稱美墨加協定)今年7月正式生效,取代了1994年生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 美欲推廣「毒丸條款」孤立中國 中國駐加使館回應
    【環球時報駐德國、日本特約記者 青木 郭偉民 於文】「美國政府找到對中國貿易戰的新工具」,《華盛頓觀察報》7日如此評論近日達成的美墨加新自貿協定(USMCA)其中一項條款:若三國中有一國與某個「非市場經濟國家」籤署自貿協定,則其他協議夥伴有權在6個月內退出USMCA協議。這被西方媒體廣泛認為是針對中國,阻止墨西哥和加拿大與中國達成自貿協定。
  • 唐涯:毒丸計劃:如何抵禦門口的野蠻人
    像你很熟悉的高盛,就是在七、八十年代,美國兼併收購的浪潮中,以策劃和支持反收購而著稱的。它策劃了當時美國的電池巨頭 ESB 反擊加拿大公司 INCO 的惡意收購,幫助美標公司反抗百得公司的惡意收購,這一系列的經典案例都是出自於高盛之手。  現在你知道了,為什麼企業要反收購,我們再來看看到底有哪些辦法可以抵禦這些「門口的野蠻人」。
  • 36小時兩人排出「毒丸」189粒
    □通訊員 俞晶 鮑凌雲 本報記者 徐秀雰早報訊 昨日,杭州海關對外宣布,經過一個月的縝密偵查,該關成功破獲一起以人體藏毒方式走私毒品入境案,抓獲外籍犯罪嫌疑人2名,並從2人體內查獲「毒丸」189粒,內含海洛因2254.7克。這是杭州海關今年查獲的首起人體藏毒案,同時也是浙江省迄今為止在進出境環節查獲的最大一起人體藏毒走私案。
  • 深得川普「真傳」,FBI局長要給中國投「毒丸」 趙立堅霸氣回懟
    在這個過程中,中國、世衛組織等幾乎是他的常客。但在抹黑之後,川普往往並不能對自己的論點自圓其說,這樣的操作在美國政府機構中甚至形成為一種風氣。就在近期,美國一高官再次走火入魔攻擊中國,其所作所為,可以說是深得川普「真傳」。日前,美國FBI(聯邦調查局)局長在演講中污衊中國,聲稱「中國竊取美國技術」並指責「獵狐」行動,這樣的做派簡直是要給中國再投上「毒丸」。
  • 反收購條款適用方法與實證分析——以公司治理視角下的「萬寶之爭...
    [27]因此,公司章程在反收購意義上設置絕對多數條款應不存在障礙。目前我國部分上市公司對敵意收購設置了針對性的絕對多數條款,如隆平高科(000998)等。[28]儘管《公司法》對絕對多數的比例通常規定為2/3,但反收購意義上的絕對多數條款具體比例可約定為更高,例如75%-80%或以上;實踐中也有公司對絕對多數的通過比例附加特殊條件,例如同時需要持股佔一定比例以上的股東一致同意方可通過。
  • 新媒:中國人英語太好 致美國學生猶豫來華學中文
    原標題:新媒:中國人英語太好 致美國學生猶豫來華學中文 新加坡《今日報》網絡版3月13日文章,原題:難覓理想工作,美國學生對中國失去興趣 最近幾年,隨著美國許多海外學習項目的就讀人數顯著減少,美國學生對到中國學中文正變得猶豫。
  • 知否|加州空投1.5噸毒丸滅鼠 美洲獅老鷹卻慘遭"殺害"
    對大多數人來說,在美國舊金山海岸附近的法拉倫群島(Farallon Islands)上生活就像噩夢,因為那裡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鳥繁殖地之一,包括稀有鳥類灰海燕,空氣中瀰漫著鳥糞的惡臭。空投毒丸,滅鼠長期好處超過附帶損害美國政府認為,擺脫這些老鼠困擾的唯一方法就是利用直升機向島上空投1.5噸毒丸。滅鼠計劃的支持者表示,消滅齧齒動物是徹底恢復島上生態的重要舉措,甚至可以幫助其恢復到人類發現之前的狀態。
  • 我國憲法領土條款的意義和功能
    我國憲法領土條款的意義和功能 2019年03月27日 08:1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騰龍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跨界併購誤食「毒丸」 康尼機電「自救補過」免遭頂格罰款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跨界併購誤食「毒丸」,康尼機電「自救補過」免遭頂格罰款嚴打財務造假風暴仍在繼續。在「515」投資者保護日前夜,「兩康」財務造假大案之一的康美藥業造假案處罰落地。管理層「兜底」補過跨界併購卻誤食「毒丸」,康尼機電迅速進行資產剝離。2019年6月,康尼機電將龍昕科技作價4億元,出售給南京紫金觀萃民營企業紓困發展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紓困基金」)。
  • 通過40項涉華條款,川普卻說:中國贏了!
    導讀:根據媒體的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再一次在推特上說「不」。此次不是反對競選結果了,他說「我們的新國防法案的最大贏家是中國! 我要否決!」。當然,作為美國總統,他依據憲法有權否決某項法案,但美國國會也有權推翻總統的決定。
  • 拜登團隊顧問:中國應被尊重,惹怒中國毫無意義
    先是將4家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然後將中國14位官員列入制裁名單之內,川普似乎決心要在這最後這兩個月裡完完全全破壞中美關係,然而就目前來看拜登團隊似乎在扭轉局面,對華方針或有所改變,有意讓中美關係降溫。
  • 資本「毒丸」WeWork與百年託馬斯消亡
    但在其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招股書中,WeWork收回了支付的590萬美元,同時保留了「We」的商標權。據稱,這一切都是在亞當·紐曼的「指導」下完成的。另外,亞當·紐曼在公司擁有三種不同類型的股票,保證了他能實際控制WeWork總投票權的50%以上。
  • 新媒:中國快遞業務量破800億件 包裝處理成難題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新媒:中國快遞業務量破800億件,包裝處理成難題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21日文章,原題:中國快遞業務量破800億件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中國快遞業務突飛猛進,業務量首次破800億件
  • CPTPP進入中國時間?-中經實時報-中國經營網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奉行「美國優先」等一系列政策,最終退出TPP。此後,在原TPP協議的基礎上,日本等國牽頭,將TPP升級為CPTPP。在拜登贏下美國大選,候任美國總統之際,其外交政策走向、對國際經貿關係的價值取向等,都成為與美國經濟關聯度較高的大型經濟體的敏感議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在多年之後,公開宣布「積極考慮」加入CPTPP,對中國和世界又意味著什麼?
  • 新媒股份粟巍:新媒股份融資及獨立IPO經驗分享
    首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3210萬股,股票簡稱:新媒股份,股票代碼:300770,發行價36.17元,成為全國首家實現獨立IPO上市的播控平臺運營公司。截至2019年10月22日,股價已突破100元大關,當日收盤價100.35元。
  • 非要來惹中國?美國新法案「涉華」條款近40條
    美國新法案含有多項「涉華」條款根據「美國之音」的報導,美國今年的法案中有將近40條涉及到中國,關乎軍事和文化等多個領域,也從側面反映了中國將會面臨「全面挑戰」。美國聯邦參議院委員會在該法案中的摘要中強調,「太平洋威懾計劃」主要為了向中國和其他的對手以及盟友傳遞信號,美國能夠深切致力於捍衛所在地區的利益。從該法案的摘要中可見,美國的意圖很明顯,即是為了「防著中國」,美其名曰「保護自身的權益」,從這個法案涵蓋的涉華條款中可以看出端倪,美國到底忌憚中國哪些領域發展蓬勃。
  • 繼續針對中國!美國防授權法案涉華條款近40條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沈木】美國聯邦參議院12月11日以84票贊成、13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該法案上周二已在眾議院獲得通過。據報導,國防授權法案旨在制定國防預算,是美國國會每年必須通過的為數不多的幾個法案之一,因此也成為搭載各種政策措施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