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夜讀丨中國姑娘嫁外國小夥離婚遭索百萬賠償丨失蹤女教師弟弟否認告別信:只是旅行筆記)
【最困惑】
中國姑娘嫁外國小夥遭遇離婚難 對方索要100萬
林州市人民法院微信公號消息,一位林州姑娘戀上了一位斯裡蘭卡小夥,從此,拉開了一段跨越國界的愛戀,但因為語言、地域和生活習慣的不同,最終林州姑娘決定放棄這段感情,豈不知姑娘這個離婚決定卻給法官帶來了不小的困惑。
林州市元康鎮的許倩姑娘2014年在沙烏地阿拉伯務工時與一名斯裡蘭卡小夥古納拉什納相識並戀愛。2015年7月7日,兩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民政廳登記結婚。由於婚前雙方缺乏了解,感情基礎薄弱,雙方脾氣、性格、愛好以及生活習慣等存在明顯差異,婚後不久古納拉什納就前往沙烏地阿拉伯工作,兩人開始兩地分居,更加無法溝通,以致夫妻感情日益淡薄。許倩向遠在沙烏地阿拉伯的古納拉什納提出了離婚的請求,古納拉什納雖同意離婚但要求許倩支付其100萬的巨額費用。
去年10月24日,協商離婚不成的許倩到林州市人民法院起訴了古納拉什納,要求法院判決雙方離婚。林州法院民二庭法官馮相慶受理該案後,首先考慮的是基層法院是否有管轄權,經過向港澳臺綜合科諮詢,並向上級法院請示,最終確定了由林州法院審理。
審理該案件首先面臨的就是送達問題,古納拉什納是斯裡蘭卡人,工作地卻是在沙烏地阿拉伯。而對於涉外民事案件,有外交送達和司法協助送達,但是這還需要看國與國之間是否締結籤有合約或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而且時間很長。最終法官決定採用郵寄送達方式,但需要看受送達人所在國是否允許郵寄送達。
接下來法官面臨的就是語言問題了,斯裡蘭卡的官方語言是僧伽羅語,法官從鄭州委託了專業的翻譯公司對傳票、起訴書等內容翻譯了英語、僧伽羅語兩種版本,並於今年1月7日向古納拉什納在斯裡蘭卡的居住地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工作地進行了郵寄。經過一個多月的漫長等待,最終郵寄件在沙烏地阿拉伯被古納拉什納籤收。
今年5月17日林州法院開庭審理該案件,許倩及其代理人參加了庭審,古納拉什納經過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
法院經審理查明,原被告由於婚前雙方了解不深,脾氣性格愛好以及生活習慣存在明顯差異,加上兩地分居,致使夫妻感情日益破裂。雙方也曾多次協商離婚事宜未果,無奈原告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離婚。
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系涉外離婚糾紛,原告為中國公民,被告系斯裡蘭卡公民,原告向本院起訴離婚,中國法院對本案享有管轄權,同時離婚適用中國法律。原被告系跨國婚姻,婚前缺乏足夠了解,婚後不久便分居,同居時間短,分居時間長,夫妻關係名存實亡,未能建立起穩固的夫妻感情,本院勸解原告繼續生活無望,執意要求離婚,被告也未到庭要求和好,可以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應準予離婚。
判決書下達後,法官再次對判決書等內容翻譯了英語、僧伽羅語兩種版本郵寄至斯裡蘭卡和沙烏地阿拉伯。目前該案判決書已生效。
法官在此提醒,隨著中國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跨國婚姻日益增多,從表面看,跨國婚姻新潮浪漫,其背後,也有一定的風險和無奈。所以,一旦決定與外國人結成婚姻,一定要考慮在語言交流、文化差異、飲食習慣、子女教育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但是無論怎樣的婚姻,前提都應該是兩個人性格脾氣相投,彼此欣賞,彼此相愛,這樣兩個人才能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同甘共苦,不離不棄,白頭偕老。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原標題:林州姑娘嫁給了斯裡蘭卡小夥之後……
【最關注】
在日失蹤女教師弟弟否認"告別信":只是旅行筆記
封面新聞消息,「希望一覺醒來後,新聞裡說她拐個彎旅行,又回來了。」
這是微博上的一條評論,引發上千點讚。
或許,在危秋潔家人心裡,這也是最好的祈盼和結果。
7月22日,獨自一人在日本旅行的福建南平邵武市26歲的女教師危秋潔被傳失蹤。中國駐札幌總領事館、日本警方、危秋潔的家人以及親朋好友,當即開展了一場細緻而緊張的尋找工作,但時至今日,8天過去,危秋潔依舊杳無音訊。
7月30日,日本警方把在阿寒湖的調查,擴大到了整個北海道。
危秋潔的失蹤,引發各種猜測。有人估計遭遇不測,有人說她隱藏身份準備在日本「打黑工」,更有媒體曝出已被證實是假消息的危秋潔的「告別信」……
危秋潔究竟怎麼了?
圍繞她的個人經歷、性格愛好以及社會關係,7月30日,封面新聞記者對她的親弟弟危林(化名 )進行了獨家專訪。
回應1
「在日本沒有親友,不可能找親友去了」
連續幾天的豔陽過後,一場不大不小的雨落在了邵武市的上空,天色黯淡。
或許跟颱風「納沙」和「海棠」有關,或許也沒有關係。危秋潔的弟弟危林沒有心情考慮這些,他得陪著母親,偶爾才抽空看看手機,簡短地回復一下希望採訪的媒體。
他把所有加他微信的記者,拉進一個群,有新進展,就在裡面發布,算是回應媒體關切,也算是表達家屬的態度 和感謝。
不過,一般情況下,他發布的都是「抱歉,還沒有新進展」。因為日本方面,並沒有傳來讓他值得欣喜的信息— —一周以來,他幾乎每天都重複著這樣的事。
7月22日,剛剛考入邵武市教師序列的26歲姑娘危秋潔,在日本失蹤了。
最先發現蹊蹺的,是家人。
危林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姐姐危秋潔自7月18日從中國出境抵達日本,4天來,幾乎每天都要在 家人群裡互動,偶爾也會給她的閨蜜匯報行蹤。
記者注意到,7月19日、7月20日、7月21日,危秋潔在自己的個人微博@liveNEWlife上,每天都發布了自己的旅 行足跡。
其中,7月19日這天的微博,是「終於啟程在去洞爺的路上……以後旅途如果有覺得無聊的時候,推薦你們帶上 兩本大叔的隨筆集……」圖片發布的是她帶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愛吃沙拉的獅子》。
7月21日,她發布的是「美瑛·四季彩之丘」,並配上幾張花朵和一張側臉自拍照……
但是,自從22日起,直到7月23日,一天一夜過去,家人再未聯繫上她。
而7月23日這天,她的微博曾給孫燕姿的「生日動態」點過贊。
同樣發現蹊蹺並報警的,是危秋潔在日本札幌OCHO旅館老闆。這家老闆一併向日本警方提供了視頻。這段視頻中 ,一頭披肩長發、穿白色襯衫和黑白豎條紋長褲的她危秋潔,背著一個雙肩包,笑容滿面地和老闆交談著什麼。
老闆後來接受日本媒體採訪時說,危秋潔入住的時候,背著小包,拎著一個行李箱,22日一早出門的時候挺開心 的,並沒有什麼異樣,連箱子也沒拿。
危林介紹,姐姐危秋潔去日本,計劃旅行8天,7月18日出發,7月25日下午5點返回上海。
「她在日本沒有朋友,也沒有同學,我們在那邊也沒有親人。」有人推測危秋潔去找同學或朋友了,但危林一再向封面新聞進行了否認,「不可能的」。
回應2
「她挺喜歡教師職業,不可能在日本打黑工」
危秋潔失蹤後,危林立即在邵武市報了警。
札幌OCHO旅館老闆也在日本報了警。
中國駐札幌總領事館工作人員立即聯繫日方,要求儘快查找我失聯公民。與此同時,在總領事館的協助下,日本 駐中國領館方面迅速為其父親危先生一行辦理好了赴日籤證。
然而,幾天後,日本警方卻傳出一個令人意外的消息:根據日本警方調查,7月22日當晚7點半左右,危秋潔曾獨 自一人入住阿寒湖溫泉的一家賓館,並住宿一晚。這家賓館的監控錄像顯示,危秋潔的狀態並無異常。
而阿寒湖,距離危秋潔早上退房的札幌超過300公裡。
監控顯示,7月23日早上7點半左右,危秋潔在阿寒湖的這家賓館退了房,用信用卡支付了自己的住宿費,之後離開賓館。其後,日本媒體報導稱,阿寒湖觀光船接待處的一位工作人員曾看到一位長得像危秋潔的女子,並表示,「她可能在周日(23日)早上8點乘坐了遊覽船。獨自乘船的人很少見,漂亮女性獨自乘船的幾乎沒有。」
3天後的7月26日,有網友稱,危秋潔的個人微博@liveNEWlife轉發了一條林肯公園主唱死亡的事,但很快該條微博被刪除。日本警方也未對此事作出回應,網友也無證據證明其確實轉發了這條微博。
緊接著,日本媒體曝出,警方在札幌的OCHO旅館找到一封疑似危秋潔筆跡的「告別信」,信中感謝了父母的養 育之恩,並稱「想開啟新生活」,而父親危先生看了這封信後,確認是女兒的字跡。
這樣的報導,讓不少中國網友認為,危秋潔可能是想留在日本「打黑工」。
然而,危林請懂日文的朋友翻譯了日本媒體的報導,得到的結果並非這樣,「朋友翻譯出來的報導,說那張便條 上寫的是旅行筆記,不是告別信」。
對於網友認為「打黑工」,危林很肯定地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危秋潔出發前,沒有任何異樣,而且她很喜歡教師這個職業,並不存在經濟壓力,「不可能在日本打黑工」。
7月30日,8天時間過去,遠在日本的危父傳給危林的信息,也只有短短的一句話:「在阿寒湖的搜索暫時還沒有進展,現在日本警方已經擴大到全北海道進行搜索」。
危林把這句話轉到了他組建的媒體記者群。
回應3
畢業於四川某高校英語專業,愛讀日本推理小說
除了「找親友」、「想在日本打黑工」的推測,更多的網友認為,危秋潔可能在日本遭遇不測。危林和所有被他拉進群的媒體記者,也都一致認為,糾結於一些猜測沒有意義,當前更為重要的是找人!
那麼,危秋潔的個人經歷、性格愛好以及社會關係,會不會透露出一些信息?對此,7月30日,封面新聞 (thecover.cn)記者請危林詳細介紹了危秋潔的情況。
封面新聞記者(以下簡稱「封面新聞」):「危秋潔畢業於哪所學校?什麼專業?什麼時候畢業的?」
危林(以下簡「危」):「(20)13年從四川工商學院畢業。」
封面新聞:「她在邵武實驗小學實習之前,還在哪裡實習或工作過?做的什麼工作?」
危:「之前在廈門工作過。」
封面新聞:「她有什麼業餘愛好?她最大的願望是去日本麼?」
危:「業餘愛好很多,聽音樂、看書、旅遊。最大的願望並不清楚。」
封面新聞:「除了這次去日本旅行,她之前還去過哪些國家?都是一個人去的嗎?」
危:「之前沒有去過別的國家旅遊,近期去過國內的平潭,是和朋友去的。」
封面新聞:「她是否喜歡旅行和痴迷日本文化?是什麼原因引起她日本感興趣,要獨自去日本旅行的?」
危:「她挺喜歡的旅行的。她只是喜歡旅遊,喜歡風景,喜歡一些日本作家的書籍,並不是迷戀日本文化。她喜歡讀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和東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說作家)的書。她對日本的興趣,也只是因為看風景而去。」
封面新聞:「她對日本是否了解?日文水平或英文水平如何?」
危:「她是英語專業畢業的,一些日語的日常用語應該會。」
沒有男朋友,社會關係也不複雜
封面新聞:「危秋潔這次出門去日本旅行前,是否與家人商量過?」
危:「出門旅行前和我們說過。」
封面新聞:「她之前是否告訴家人,為何要選擇於近期去日本嗎?」
危:「因為工作是老師,所以趁著放暑假去旅行。」
封面新聞:「去日本之前,她是倉促出門還是做了長久的準備?除了去日本旅行外,她還有沒有去其他國家旅行的計劃?」
危:「不清楚她有沒有除了日本旅遊外其他國家的旅遊計劃。(去日本)準備了很久,並且有做攻略。」
封面新聞:「她性格如何?讀書時成績好嗎?與朋友、同學關係如何?」
危:「性格是開朗。我姐的朋友很多,在學校也沒有和同學朋友什麼的發生過矛盾。讀書時成績挺好的。」
封面新聞:「她的社會關係如何?」
危:「社會關係不會複雜,在大學具體有沒去過哪裡實習不清楚。」
封面新聞:「她的婚姻狀況如何?」
危:「我姐目前沒有男朋友。」
封面新聞:「她的經濟狀況如何?出發前,帶了多少錢?她的穿著和背的包是否是名牌或價位比較高?」
危:「我姐沒(每)月有固定工資,具體去日本帶了多少錢不太清楚,穿的和包都不是名牌。」
封面新聞:「她平時消費習慣如何,會不會出手很大方?」
危:「買東西不會大手大腳。」
封面新聞:「她剛加入邵武市的教師行業,她喜歡教師這個職業嗎?」
危:「挺喜歡教師這個職業的。」
封面新聞:「對於有網友認為她可能想在日本打黑工一說,你如何看待?」
危:「我們都認為沒有,我姐並不存在經濟壓力,也有許多的好朋友在中國。」
封面新聞:「她之前在家裡是否表現出想去日本工作或生活?」
危:「沒有。」
網友評論:
@清晨吱吱叫:不管什麼!希望她平安!
@冷冰-黃氏:長得挺漂亮的姑娘,願你安好!
@斜風細雨如初見:一定要平安歸來啊!
【熬雞湯】
別讓舒適圈,溫柔地殺死你
1
「生活並不會遵從某個人的願望發展。改變隨時有可能降臨,但積極地面對改變卻會讓你發現更好的奶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這是斯賓塞·詹森在他的著作《誰動了我的奶酪》中寫到的句子。我們要知道,生活本來就是無常的,無論你哭天搶地怨天尤人,還是封閉自己否認現實,生活的變化都會如約而來。我們不能改變無常,我們能改變的只有對待無常的態度。
我有一個朋友,因為高考失利,未能如願進入理想的重點大學。她也曾為此懊悔不已,但最終選擇了積極面對。在進入大學以後,她主動搜集信息,諮詢老師。在知道了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情況之後,她從大一就開始做出規劃,並制訂嚴格的學習計劃,一步步篤定地實現它。
她不嬌氣,肯吃苦,為了考到一個自己想考的證書,她提前一年開始準備。報培訓班、查參考書、泡圖書館……最終,她順利通過了考試,獲得了那個證書。
人生總有許多難以預料的事情發生,逃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不管你內心怎樣糾結痛苦,只要你不去面對,不拿出行動,那些問題就會周而復始地出現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胖子不運動就會永遠胖下去,學習不好的人不努力就會永遠成績差,能力不足的職場新人如果不主動適應環境和提升就永遠得不到晉升。
2
我們之所以會拒絕變化,是因為我們希望享受安定,害怕失去舒適。但這樣的舒適,可能是生活為我們鋪設的一個溫柔陷阱。
我有一個校友,日語系畢業,是一個拒絕變化的人。由於怕吃苦,畢業之後,她放棄了繼續深造,放棄了日語相關行業,也乾脆放棄了尋找薪資待遇更好的工作。只是經人介紹,進入了一家小公司做淘寶客服,每個月拿著不足三千塊的薪水,渾渾噩噩地度過了兩年。
等到她想跳出來的時候,已經把日語忘得差不多了。用她的話來說,就是「覺得自己整個人都廢掉了,什麼都不會做。」想要改變,卻已經沒有了改變的能力和勇氣。
她本可以擁有更好的生活,但是由於怕吃苦,怕經歷挑戰,放棄了自己的優勢,放棄了自己的選擇權。她把一切都交給了命運做主,只知道被動接受。她總用「小確幸」來掩飾自己的不上進,等到她無處可躲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早已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3
弱者拒絕變化,他們總以為奶酪還足夠,因此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坐吃山空。強者是不畏懼變化的,他們甚至會主動改變,積極尋找新的奶酪。
主動尋求變化的人,是生活中的少數。他們能夠狠下心逼迫自己走出舒適區,並持續提高待在舒適區外面的能力。他們能在凌晨五六點從溫暖舒適的被窩裡爬起來晨跑,工作趨於平穩時參加一些技能提升的培訓課程,對工作狀態和內容提出更高的要求,把每一項任務都做到極致,連業餘愛好都能媲美專業水準。
生活中,主動尋求變化的少數人,往往會被那些墨守成規的大多數人質疑和嘲諷。大學裡,晨讀背單詞的人,會被每天睡懶覺的人嘲諷;認真聽課記筆記的人,會被翹課貪玩的人不屑;就連堅持去上晚自習,都會被說成裝腔作勢。但畢業之後,正是這些被質疑和嘲諷的人,拿到了含金量極高的各種證書以及令人眼紅的offer,進入了人人羨慕的企業。
在旁人看來,他們擁有源源不絕的資源、令人豔羨的運氣,卻不知道,背後的本質原因,在於他們自律。他們要求自己積極主動地面對一切動蕩,積極地去尋求人生的改變,不逃避,不拖延。
4
有人可能還是會固執地選擇逃避,以為逃避了就萬事大吉。事情真的是這樣嗎?顯然不是!
同樣的問題還是會發生,你們終將會再次遇見。只不過這種遇見,會換一種呈現的方式罷了。你能躲一次,但你能躲一生嗎?既然終不會避免,那我們就選擇直面吧。也許你會發現,困難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你也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脆弱。真正跨越過後,你可能會淡淡地對困難說一句:「原來,你也不過如此。」
世界其實遠比你想像的要公平。一分耕耘雖不一定有一分收穫,但好吃懶做一定會顆粒無收。沒有什麼一夜之間基因突變,不用費力就能走上人生巔峰的好事。只有不斷主動改變自己甚至改變環境,才能使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蛻變升級。
弱者拒絕變化,拒絕風險,同時也拒絕了升級改版的可能性。強者懂得自律的意義,懂得主動逃離舒適區。所有改變的過程必然是痛苦的,但這都是蛻變的代價。改變是短痛,固步自封是長痛。誰不是咬碎了牙和著血往肚子裡吞?只有在經歷百般糾結與痛苦之後,才能站在萬人中央享受豔羨的目光。
玉不琢不成器,無所畏懼地雕琢自己,你才有可能活成理想中的模樣。
原標題:別讓舒適圈,溫柔地殺死你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原標題:夜讀丨中國姑娘嫁外國小夥離婚遭索百萬賠償丨失蹤女教師弟弟否認告別信:只是旅行筆記)